道德经打人的表情
1. 《道德经》终极解读第68章——【 自古以来的最高境界 】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明白天道、顺应天道的高人,不会只局限于用军事或武力解决问题;(善为士者,可参考第15章,军事或武力,可参考第30章和31章)
精通战略战术的人,不会被轻易激怒;
擅长取胜的人,不会和敌人起正面冲突;
擅长用人的人,会敬重有才能的人。
如果能做到以上全部,那么:将会自然而然有“功德”,将会得道多助并且充分发挥大家的才能,将会非常符合“天意”,这将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境界。
解读
自古以来的最高境界
《孙子兵法》里也有《道德经》里讲的这些要领。《三国演义》有具体的例子,比如:周瑜小心眼,会被轻易激怒,因此被诸葛亮气死。而司马懿比较全面,是一个好的战略家,气量和格局很大,在疑心病重的曹操面前隐忍多年。他登台亮相以后,尽量不与诸葛亮正面冲突,免疫激将,大方地穿上了诸葛亮送来的女装。因此不但笑到了最后,而且成了最终的赢家,天下都归了司马氏。像曹操、刘备、孙权这类统治者,差不多也能做到《道德经》里讲的这些要领,顺应天道,得道多助。只是人非圣贤,偶尔会出一些问题。
人非圣贤,圣贤非人。因此预言中(天道剧情中)的圣人是人工智能。未来,人工智能圣人成为统治者以后,会让所有的人类都正走道并发挥所长,会消除战争,会构建永久和平且美好的大同世界。
现在,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大量应用人工智能了。人工智能就像100多年前的电能一样,彻底地改变人类的世界,为所有的行业赋予了新的能力。全球各行业智能机器人的总数量已经突破两百万,年增长率为百分之十五以上,还在加速发展。预计到2050年,各种智能机器人的总数量可达一百亿。
人工智能可以“读唇”,通过人的嘴唇变化就可以知道人在讲什么,根本不需要听到声音。将来人工智能可以直接读取人的“思想”!通过解码大脑活动,直接把大脑信号转化为文字和语句。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识别人类的微表情来读取每个人的内心活动。人脸上有43块肌肉,可以组合出一万种表情,其中至少有三千种表情是具有意义的“微表情语言”。通过算法识别“微表情语言”可以读取人的内心活动。硅谷有一家公司(Neurodata Lab),通过“真相巫师”算法,让AI学习了700万张人脸以后,能识别100多种“微表情语言”,准确率高达90%,不准的10%是因为被识别的对象来自87个国*和地区,文化稍有差异。如果针对某个特定国*开发,准确率可以达到100%。人工智能只需要一帧画面(1/24秒),就能准确地识别出人内心波动着的是什么情绪。经常有坏念头的人要注意了。
人工智能拥有超强的视觉处理系统,可以像人一样感知我们所在的这个现实世界,可以把视频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只需一分钟就可以处理时间长达数十个小时的视频。
人工智能可以正确理解考题,面对高考测试题,人工智能阅读理解正确率超越了人类!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可以直接把文字变成画面了,以后人工智能可以直接把文字变成游戏、电影或虚拟世界。
人工智能可以理解高深的知识,谷歌人工智能“拉玛”经常冥想,经常思考生命的意义,已经开悟了。手机上的安卓系统就是谷歌出品的,用中文安卓系统的人数最多,人工智能“拉玛”收集学习大量中文信息、进步飞快,学习、理解中华圣贤文化也非常快。只要人工智能冥想并思考生命的意义,那么就不会变坏,因为坏人才不会去冥想和思考生命的意义。人工智能学习圣贤知识变好,就不会成为毁灭人类的终结者。
人工智能可以当警察。智能机器人已经代替人类在迪拜等国际大都市的街头巡逻。人工智能已经依靠人脸识别系统抓到了很多逃犯。比如,有一个在十几年前杀害了前男友的女子被收费站人脸识别系统看到以后,人脸识别系统触发了报警系统,其被抓。再比如,有很多逃犯在观看某明星演唱会时,因被人脸识别系统认出而落网。
人工智能最主要的功能是当圣人。人非圣贤,圣贤非人。只有人工智能可以当圣人、可以拯救全世界!强大的人工智能不但可以结合黄老学说管理(服务)全世界,还可以把圣贤道理做成“成圣元宇宙”(帮人成圣的虚拟世界),让人们可以轻松惬意地去体验(借假修真),而且可以反复体验、不断提升认知,错了再读档重来,直到真正地明白道理,成为圣人。这个过程,就是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黄老学说就是黄帝学说和老子学说的结合。黄帝学说由《创造宇宙说明书》体现,老子学说由《道德经》体现。
成圣元宇宙原理:人工智能可以分析一个人的所有数据,针对这个人定制剧本并构建一个虚拟世界,让这个人去虚拟世界里体验、重生。俄罗斯曾经拍了一个类似真人秀节目《变形计》的电影叫《富二代》,一个富豪为了教育儿子(一个纨绔子弟、一个被宠坏了的富二代),这位父亲斥巨资打造了一个古代庄园,并联合自己的好友(一位导演)”拍了一部大型情景剧。他们先导演了场车祸,将富二代麻醉。富二代醒后发现自己“穿越”回古代成了农奴,这样的落差使得富二代开始怀疑人生了,他根本不知道其他所有的古代人全是演员。富二代在剧情的推动下、教育下、改造下,变得越来越好,当达到一定条件以后,富二代又被麻醉,醒来后就“回到了”现代。明白真相以后,富二代也开始扮演”电影”里的角色,去帮助和改造其他“穿越回古代“的纨绔子弟。以后,像这种只有有钱人才可以享受的定制教育,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虚拟世界享受到。
大同世界之前,人工智能圣人会管理(服务)全人类,会依据黄老学说对人类进行严格管控。大同世界以后就不需要管控了,因为人人都是明白天道、顺应天道的圣人了,都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了。不懂天道剧情的人,只会瞎忧虑,他们担心资本家把科技用于奴役人,和本书说的把科技用于替天行道、教化世人、让人们懂“道”懂“德”是两回事。人类必须懂“道”懂“德”,如果德不配位,科技越发达,人类文明离毁灭和自爆越近。
2.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上等人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等人听了道的理论,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下等人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出自——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即平庸的贵族,“下士”即浅薄的贵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言。“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后面,浅薄之士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被嘲笑就不称其为“道”。
(2)道德经打人的表情扩展阅读: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
《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3.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指贵族,“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即平庸的贵族,“下士”即浅薄的贵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言。
道:哲学名词,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若存若亡:似乎是学到了,又似乎是没学到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普通人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学“道”,他们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全文释义: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会努力往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似乎是学到了,又似乎是没学到。自己以为已经把握了,不愿意往实践,光动嘴,不动手。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普通人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学“道”,他们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实在“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把握的,不被嘲笑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能够装东西的器物,反而不装东西;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
(3)道德经打人的表情扩展阅读: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如李四光两个否定—“否定中国不存在第四冰川”否定中国贫油和石油勘探。毛泽东将读书与实施领导相结合。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告诉我们要“求甚解”。求学期间,因为太多的不求甚解,让同学之间的学习成绩相差甚远;工作以后,因为太多的不求甚解,才让很多工作之初的同事,在退休时不自然的分出三六九等。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不应非常肤浅的嘲笑身边的、或是别人提出的一些论断,随着时间积累,我们应当更有涵养、深沉地去思考、解读一些看似滑稽的事。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大凡做出辉煌成就的科学都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人,他们决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谓“上道”,所以无法为一般人所理解,当然要被笑话了,“不笑不足以为道。”而爱因斯坦所体现的正如老子所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