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81章感悟
1. 《道德经》的智慧___第八十一章赏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是《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也是最后一章的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这句话是告诉人们:诚实可信的话并不悦耳动听,悦耳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可靠。
信言就是言如其实、言如其是,即不夸大其词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往往朴实无华。
美言,指那些言过其实的语言。说话要么假、大、空,要么花言巧语。
仔细想想,不难发现,生活中的确如此。那些花言巧语的话,往往不可信。恰恰是那些木讷寡言的人,他们的话,可信度比较高。孔子也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他还主张君子要“敏于行,讷于言。”即,君子应当行动要敏捷(行动力强),言语要谨慎。
不难看出,圣贤们都反对那些只会花言巧语,而没有实际行动的人。一个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没有切实可靠的行动,所以,往往不可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有道德的君子不善诡辩,善于巧语诡辩的人往往不善(不是遵道贵德之人)。
生活中,特别是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所以争吵也避免不了。但是,值得警醒的是,不要总是喋喋不休地吵来吵去,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争吵不休,辩论不止。“家和万事兴”,家是讲和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不是辩论的舞台。即便是辩赢了,其实是输了,输了和气。家里如果整天像战场,吵来吵去,久而久之,万事不兴。
知(智)者不博,博者不知(智)。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到处炫耀自己的博闻强识,一味地博闻强识(特别是到处卖弄)成不了真正的智者。
博闻强识固然不错,但一个尊道贵德的人,一定是谦虚低调的人,他不会到处炫耀。老子说“为道日损”。其实一个真正尊道贵德的人,一定是一位删繁就简、不徒慕虚荣的人。人生苦短,他们会在一个领域里深耕,他们深知:“天下同归而殊途”。天下事物都会归向同一个目标,只是道路不同而已。一个人不可能每一条道路都走一遍。所以,在遵道贵德,体道悟道这一方面,有时没有必要过度地博闻强识,那样难免不生贡高我慢之心。这是为圣贤所摒弃的。
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圣人不过分积聚财物。他们把财物用来帮助别人,给予别人,他们反而越来越富有,财富越来越多。
范蠡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范蠡乃我国儒商之鼻祖。背后人尊奉其为“文财神”,享誉天下。
佛家讲求“喜舍”,就是要人们学会养成欢喜舍得的行为习惯,他们深知“既已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自然规律。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五千言,讲来讲去,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是老子“道”的精髓___“利他”、“不争”。这也是天之道,是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道”,老子的谆谆教导如黄钟大吕,回荡在天地间!
老子心中的的“道”,不就是要人们效法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效法天地,利万物而不争吗?
2.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解读
老子的《道德经》博大精深,其中第八十一章,也就是最后一章,浅显易懂而充满哲理。
第八十一章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着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用现代汉语表达,大概意思就是:
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
友好的人不辩解,辩解的人不友好。
智慧的人不博学,博学的人不智慧。
圣人不心存占有,
他时时考虑他人,自己反而拥有了;
他处处给予他人,自己反而越多了。
自然的规律是让天下万物得到好处而不去伤害他们。
圣人遵循的原则是尽力为民做事而不与民争。
我们在网络这章的译文时,其实也有很多种版本。其中对于“善”、“辩”、“博”几个字,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善”,含义为善良,友好,擅长等,解释为“友好”,更为贴切,如来着不善。“辩”,解释为辩解,争辩。“知”通“智”,智慧。“博”,多,博学。
汉字每个字都有不同释义,这就让每个句子有了不同的理解,同时也让汉字更有魅力。理解成“善良的人不争辩”,“知道的人不卖弄”也是挺好的,没有对错之分,自己喜欢就好。
我们在理解第八十一章的时候,可以收获以下几个道理:
1、 圣人讨厌花言巧语,喜欢最质朴的语言
老子推崇最质朴的事物,包括言语。话不用说的“好听”,事情也不用过于“辩解”。
孔子也一样,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可见,两大圣人,都是讨厌花言巧语的人。
所以,不会说话不要紧,尤其没有必要追求言语的动听。有智慧的人,都会透过语言的表面,去看本质的东西。
说动听情话的那个人,不见得是真得爱你的那个人;拍马屁吹捧你的人,不是真正友好的人。听好话,喜欢被吹捧,本身就是人性的弱点,钻研人性弱点的人,不见得是“善”(友好、善良)人了。
2、 事业有专攻,专注才会有收获。
人类历史上真正的智者,都是专注某一领域的人,在这个领域里,不断突破人类认知的极限。正是因为很多这样的智者,才使得人类的智慧文明不断突破边界。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在自己的领域里,专注专业,才能有所成就。学问是这样,事业更是这样。
所以,不要认为自己知道了一些事物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为别人不知道这个事物而瞧不起人家。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博学;看起来知道很多的人,多为泛泛之辈,不是真正的智者。
庄子在《内篇养生主》里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之者,殆而已矣”,也是对老子的“智者不博”的进一步阐释和回应。
3、 成就他人,就是最好的成就自己
老子道德经讲究“无为”,什么事情都不要刻意去做,顺其自然就好,例如圣人的“为而不争”,君王的“无为而治”。同时老子也提倡利他不为己,就是最好的为己。”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孔子在论语/雍也第六中也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帮助他人有所建树,自己必然也会有建树;帮助他人通达,自己必然也会通达。
做生意更是这样。自己想赚钱,就一定要让合作伙伴或客户赚到钱;客户赚到钱了,生意才能长久,自己自然就可以赚到钱了。
原来老子和孔子是一伙的,他们早就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了。只是很多年之后我们都忘记了。我们甚至曲解了“人不为我天诛地灭”的原本含义了。
(道德经博大精深,本人末学陋识,只是把自己的理解整理一下。一方面为了加深印记,也愿抛砖引玉。或亲人朋友有缘看到,因此有所启发,便也是一件确幸的事情。陈耀明2019年3月18日)
3. 学习《道德经》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读老子著作,用最通俗的语言和文字表述,使我们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得到更多收获。天之道,本文就老子《道德经》第81章的内容做个简要分析,以便我们明白更多,生活更好。
这一节,老子用辩证的观点,为世人指明了经营之道和处世之道。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主义思想。并希望人们遵自然之道,行圣人之道。人们不可个性张扬,奢华享受。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很多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我们不一定能做到。通过学习老子《道德经》是否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帮助和启发呢?
4. 《道德经》名句【哲理引申】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道德经》第81章)
这句话网上有好几个版本的解释
1、智者专精少数方面,知识不算广博;而研究太多领域的人不可能达到智者的族亮程度。
2、好炫耀自己聪明的人知识不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故意炫耀自己。
自己的解释是:真正的智者只精通某一方面,知识面不一定广博,也不会到处炫耀自己。而到处炫耀自己有广博的知识的人,不会对哪一方面都特别精通。
【解析】 大多数人有了一点本事就会到处炫耀,希望别人能了解自己的才能,钦佩自己的知识。而且还会趾高气扬,对别人都不看在眼里。只有吃了亏,有了教训,才能幡然悔悟。而真正的智者能够做到大智若愚,能含光于内而不显。
【哲理引申】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上的天才,他诗词书画无所不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为人洒脱豁达更是成为世人的典范,受到后世文人的敬仰钦佩。然而,在其年轻之时,也曾经喜欢炫耀才能,并因此受到过别人的捉弄。
苏轼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经常相互开玩笑,捉弄对方。一次二人游玩,苏轼笑着问佛印看自己像什么,佛印回答说:“我看你像佛。”苏轼哈哈大笑,佛印问他为何发笑,苏轼回答道:“你看我像佛,我看你像狗屎!”说着又笑得直不起腰来。过了好一会儿,等他不笑了佛印说:“相由心生,心中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苏轼才知道自己本想捉弄别人,却被别人捉弄了。
还有一次,苏轼学佛,自己觉得含穗陪达到了一定境界,就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指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况。他觉得自己的体悟很深,于是立刻让童子过江拿去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看完后,知道这是苏轼在向他炫耀自己的文采,于是想捉弄一下他,立刻题了四个字,让童子送给苏轼。苏轼打开一看,竟然是“放屁!放屁!”四字。他气的立刻起身,前去同佛印理论。
苏轼见面就嚷道:“禅师!我的诗,你看不上没关系,也不能侮辱人呀!"佛印平静地说:“我什么时候侮辱你啦?”苏轼拿出纸说:“今天你一定要给我个说法!”禅师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轼听后十分羞愧,知道自己的修为还不够。
苏轼在朝廷当官之时,一次去拜访王安石,恰好王安石不在,苏轼就在书房中等待,他看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了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轼瞧了又瞧,觉得王安石真是乱写,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谈蠢,见到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轼知道自己没有别的过错,觉得王安石真是小心眼儿。一天,他出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苏轼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问小孩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苏轼离开花丛,听到不远处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自以为是,改错了王安石的诗,所以王安石才给自己一个教训。
经过这些戏弄和教训以后,苏轼开始变得内敛,不再故意在人前显摆,并写了一首诗留给儿子:“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来表达自己守愚不骄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