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疫情期间立法

疫情期间立法

发布时间: 2023-09-28 03:42:58

① 如何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

1、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2、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

3、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

4、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加大对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各类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5、要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要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

6、要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7、要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加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

② 郑州人大表决,戴口罩立法,这一防控措施会带来哪些影响

5月13日,郑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规定了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有关要求、法律责任。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③ 厦门在全国率先立法 筑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用实际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但他们所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更好保障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安全,关心关爱其身心健康,我市出台《厦门经济特区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于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以下简称“职业暴露”)防护的专项立法,是一部回应时代需要、满足广大医务人员期盼、体现厦门特色的地方法规。《若干规定》的出台,为我市做好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治保障。

推动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立法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升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营造尊医重卫浓厚氛围

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一级巡视员姚冠华表示,医疗卫生人员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护者,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市自2018年就开始推动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立法工作,“该法规已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从12月1日起施行,市卫健委也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指导下深入参与了该法规的立法工作。”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战斗中,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站在抗疫最前线,职业暴露风险倍增。为了做好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提高我市公共卫生健康水平,有必要从“小切口”入手,采取“小而精”的形式,对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预防、处置、保障作出补充规定,进一步筑牢我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体系。

他说,该法规的实施,将有力推进广大医疗卫生人员主动学习和掌握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同时也让社会更加关注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问题,营造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

《若干规定》的出台和实施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具有重大意义。据介绍,我国曾出台《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法律和部门规章,以保障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但一直缺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专项法规。《若干规定》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明确了职业暴露防护中各方主体的责任范围,从人、财和物上保障医疗卫生场所中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处置工作能够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什么是“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暴露后如何界定权责?

《若干规定》共十九条 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卫生人员在工作中因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可能引起疾病、危及生命或者其他人身损害的情形,包括感染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以及其他职业暴露。

《若干规定》共十九条,围绕保障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安全,关心关爱其身心健康、维护其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突出问题导向,从明确各方职责、完善预防措施、加强应急处置、健全事后救济、落实监督责任等方面进行规范。值得一提的是,法规在全国率先从立法层面对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的概念作出界定,明确职业暴露的损害情形。

“这部法规为保障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安全,预防减少职业暴露伤害发生,维护医疗卫生人员合法权益提供有针对性的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贺菊英介绍,该法规采用“若干规定”的立法体例,坚持“管用几条写几条”的立法思路,结合厦门实际,探索制度创新,细化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为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作了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

“这项规定的颁布让全市广大护理工作者备受鼓舞,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关心、关注和关爱。让我们能够更加心无旁骛安心地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张锦辉说,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该进一步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在自己的工作中认真履职,“尽一切可能做好防护,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做什么?对高风险岗位有什么保障?

明确各方责任 配套制度即将出台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规定》第四条至第十三条针对医疗卫生机构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并规定对于医疗卫生人员因身体健康原因可能受到职业暴露伤害的,或发生职业暴露,经医疗卫生机构同意,可以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若干规定》要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制度,建立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和考核制度,鼓励为医疗卫生人员购买商业保险,为发生职业暴露的医疗卫生人员提供更多保障等。

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负责人陈兰表示,该部法规明确了政府、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职责,建立了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处置体系;提出了对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岗位医疗卫生人员提供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的服务等内容。

接下来,市卫健委将按照《若干规定》的要求抓紧出台各项配套制度,推动各医疗卫生机构履行好本单位职业暴露防护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加紧完善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技能培训,及时提供疫苗接种和健康体检,确保《若干规定》各项要求落地见效,全力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水平再上新台阶。

小贴士

哪里最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2016年发表的《中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的调查分析》一文称,全国多家医院、科研机构和研究者对全国13个省份158所不同级别医院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锐器伤在各类职业暴露类型中占96.76%;职业暴露人员职业分布中,护理人员占53.90%,医生占21.31%;职业暴露人员科室来源主要为普通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引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器具主要为注射器、头皮钢针、手术缝针等,高危操作包括静脉注射、针头丢入利器盒、手术缝针、采血、回套针帽等。

数据

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284个(不含部队医院),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722个,民营医疗卫生机构1562个。医院中,公立医院20所,民营医院45所。全市卫生人员总数达5006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602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6859人、注册护士17798人、药师(士)2166人、技师(士)2464人、乡村医师451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093人。 (文/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④ 疫情期间出台的八条法律法规

疫情期间出台的八条法律法规有,具体如下:

1、严格按照《公民防疫行为准则》,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和自我防护防范,做健康第一责任人;

2、外地返(来)扬人员要按规定向社区(村)、单位或居住宾馆报告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

3、配合疾控和公安部门开展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如实报告病情、旅居史、密切接触人员等信息,配合落实好医学隔离、核酸检测各项防控措施;

4、健康码为黄码、红码的人员要按规定在原地等候处置,遵守隔离医学观察或者居家健康监测规银局罩定;

5、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期间不得违规接触其他人员,隔离结束后要严格居腊山家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活动;

6、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的人员要按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7、疫情防控期间,药店或者个人等不得违规锋闹售卖感冒发热止咳类药品;

8、居民要配合开展疫情防控相关的消毒工作。

⑤ 全国首个与佩戴口罩有关专项立法,最高处罚多少

全国首个与佩戴口罩有关专项立法,最高将被罚款1000元!

据悉,近日,全国首个与佩戴口罩有关的专项立法推出。《福建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规定》2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了如果从业人员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口罩,最高将被罚款1000元。

当然,需要佩戴口罩的远远不止餐饮行业,作为防控新冠病毒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符合标准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早已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5)疫情期间立法扩展阅读:

网友热议:

现在不戴口罩就像不穿裤子,疫情快点好转吧。

无条件支持!餐饮行业平时也得带啊!基本的卫生问题。更何况现在疫情期间!既然你不遵守,只能法律来约束喽!

支持!道德没能约束的那群人,让法律来约束吧。

⑥ 发挥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法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总的来看,我国疫情防控的法律制度是比较健全完备的。根据宪法的规定和精神,我国已制定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系列针对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有效法律制度保障,也为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采取防控措施,以及其他单位、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防控活动提供了相应法律依据。其中,针对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应及时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要认真评估并补充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具体办法、目录、标准等,扩大法律调整范围,建立人工繁育饲养强制许可制度,就饲养物种、交易物种、食药用物种以及利用用途与范围等做出详细规定;认真评估并补充完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关于疫情信息发布、疫情疫区级别划分、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应急物资保障、法律监督等制度设计;加快启动社会补偿法、紧急状态法、生物安全法的立法进程,为抗疫阻击战提供全方位法律支撑。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目前,我国已建立了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但在成绩的背后,也反映出一些短板、漏洞和弱项。从执法层面看,应抓紧研究解决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反映出来的执法体制权责脱节、执法机制对接不顺畅、执法资源不对称、执法力量不匹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治思维不到位、执法理念跟不上、治理方式粗放等问题。在后续依法应对、依法防控工作中,要从坚持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的角度,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坚持应急法治原则,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查漏洞、补短板,着力完善重大疫情依法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依法应急管理体系。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保障民众生存权、治疗权;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保障民众知情权,切实做到依法预防、依法防控,彰显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决心和诚心,体现依法行政的治理效能和制度优势。         

        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全民守法是基础。疫情防控时期是不同于寻常的特殊时期,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出台一些特殊措施,是符合法治精神的。每个公民都应该理性看待特殊时期的防控举措,积极配合、自觉遵守。实现全民守法,首先就要做好普法宣传工作,使全体公民知法懂法。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针对执法对象、服务对象、主管领域,加大以案释法力度,以案说法、生动普法,让人民群众真正熟悉法律规定,明晰行为边界,知晓自己在疫情防控中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要着力化解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这次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中共中央的方针是“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空、精准施策”,我们要高度重视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在法治轨道上工作早日战胜疫情!

⑦ 全国首个与佩戴口罩有关专项立法,你对这波操作怎么看

这波操作666啊,强烈支持,新冠没有被彻底消灭前,每个人就应该更好的保护自己。

⑧ 国家颁布的关于疫情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代表性疫情:
1.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为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本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2.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是指被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好个人防护呢?
1、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2、增强体质、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3、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并且关注症状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诊。
4、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5、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①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②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③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④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相互搓各洗搓五下);
⑤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各搓五下;
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6、哪些时候需要洗手
①传递文件前后;
②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③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④吃饭前;
⑤上厕所后;
⑥手脏时;
⑦在接触他人后;
⑧接触过动物之后;
⑨外出回来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包括传染病防治目标,并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热点内容
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管理程序 发布:2025-01-10 23:55:20 浏览:847
法律硕士如何调剂 发布:2025-01-10 21:39:50 浏览:616
助产假劳动法 发布:2025-01-10 21:31:58 浏览:223
律师私章样式 发布:2025-01-10 21:12:08 浏览:845
行政法学第19章在线测试 发布:2025-01-10 20:54:56 浏览:363
道德经全文pdf 发布:2025-01-10 20:19:12 浏览:210
中政律师 发布:2025-01-10 19:29:49 浏览:247
民法59条 发布:2025-01-10 19:24:10 浏览:850
民法典有几个编 发布:2025-01-10 19:19:47 浏览:134
法院延期开庭申请书 发布:2025-01-10 18:27:13 浏览: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