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谬论
Ⅰ 还原版《道德经》第三章:道冲
还原版《道德经》第三章全文如下:
本章前五行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四章,第六行对应王弼本第六章最后一行。本章文本以帛书乙本为底本,并对底本作了校订。
上一章,老子从道与物的关系出发,阐明道虽不是物,但万物及其变化都是道的体现,道与万物融为一体,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中都有道的影子,谓之“惚乎恍乎,中有象乎;恍乎惚乎,中有物乎;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特别强调了,道不仅与万物同在,而且与万事同在。传统老学因为将“情”误读为“精”,因而完全忽略了道与万事的同在。
本章老子引进了“道冲”的概念,将道对万事万物能无限渗透这一属性命名为“道冲”。本章就是老子对“道冲”的定义,“道冲”代表了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无限渗透”具有双重内涵:一、道不仅存在于万事万物,而且充满了万事万物,绝对没有道缺席的地方;二、道不仅存在于万事万物,而且始终在作用于万事万物,绝对没有道不起作用的时候。特别是第二点,传统老学对此的认识恰恰与老子思想背道而驰,是两千年来老学领域根深蒂固的一大误区。
老子思想自问世以来一直在被后人误读误传,涉及本章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对“无为”的误读,将“无为”解读为“顺其自然”,自王弼为《道德经》作注开始流行,讹传至今;二、无中生有地引入了“虚静”的概念,是对老子思想不折不扣的篡改,其中“静”字源自后人对老子原文中两个字的误读,分别是“清”和“争”字。还原版《道德经》将在后续章节对这两点逐一加以详细论证。基于此两大原因,传统老学错误地认为道的作用几乎就是平躺,任万物自化,误以为这便是“无为而无不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起列荒谬的理论。
“道冲”的本质是“道的绝对性”,而对此传统老学并无清醒认识。“绝对”体现在空间上就是“大就是小”,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体现在时间上就是“过去就是将来”,道自身永远不变,没有“古道”“今道”之别;体现在存在性就是“无就是有”,道虚而不空,虚而愈作,无中充满了有;体现在运动性就是“静就是动”,道永远没有运动,但始终都在作用。所谓“周行而不殆”完全是后人妄自添加的谬论,所谓“道尚虚静”根本就是后人无端的臆想和凭空捏造。“无就是有”、“静就是动”是解读“道冲”的基本出发点,其结论便是道无处不在,又无所不作,且作而不息。
“道”始终在不停地忙乎,这是传统老学中没有道概念,但这恰恰是老子思想的精髓,贯穿整个道论。“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植若屈”、“大器曼成”,这些都是老子对道在不停忙乎的具体描述,但老子相关的“论道”都被传统老学改头换面成了“品人”,将道的属性说成了是人的品性。比如“大器曼成”是说道成就了一切,花儿的绽放、鸟儿的歌唱、泉水的叮咚、还有举手投足、男欢女爱、爱恨情仇,所有这一切都是道的杰作,但道却躲在它们的背后,一点不让你察觉。后人却来了一句“大器晚成”,宣称只要君子自强不息,便必有出人头地之时,与老子所言八杆子打不到一块。本章的“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也同样被后人将“论道”说成了“品人”,人、道混为一谈。
传统老学未能真正理解老子的辩证逻辑,视虚为无,视不见为不为;而老子思想的精髓则是,虚中充满了有,不见中满是忙碌。万事万物,看似自化,实为道化。大千世界,千变万化,然而这一切变化无不是道的作用所至。道不仅决定了万物的生死,而且决定了万事的成败。只可惜道无形无象,无声无状,道的所作所为完全不为人知,人们竟将道化误以为是自化,冒名顶替了道的所有功绩。因此,“道冲”不是在说道“虚空”,而是在强调道始终在忙忙碌碌,忙前忙后,忙得不亦乐乎。道对宇宙无限渗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宇宙生态的运转不出丝毫差错,道既是监督员,又是修理工,遍布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这叫作“道冲”。
通过老子本章对“道冲”的定义,从此“道冲”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动词,而成了一个哲学概念,表达了道的一种属性。老子后续的论述“至虚,亘也。守冲,笃也”、“多闻数穷,不如守冲”、以及“玄同”、“玄德”和“三宝”等论述,都是直接建立在“道冲”这个概念之上的。
还原版《道德经》将“绵绵乎其若存,用之不堇”一句纳入本章作为结尾,完善了老子对“道冲”的定义。道对万事万物的无限渗透不仅表现为道的存在,而且表现为道的作用,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就是为了发挥作用,发挥作用才是道存在的正真意义。“挫其锐,解其纷”就是在讲述道的作用,“用之不堇”正是在强调这种作用的无穷无尽,永不停息。“绵绵乎其若存”表达的是道的存在,似有非有,似在非在,但却没有起始,没有终结,延绵不断;而“用之不堇”则明确了道的作用,表明道无时无刻,过去现在将来,都将永远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发挥着无穷无尽的作用。“无处不在”与“无处不用”为“道冲”的定义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绵绵乎其若存,用之不堇”在王弼本《道德经》中属于第六章,但王弼本第六章实际上是由老子原本的两个章节残片拼凑而成。另一段文字是在阐述“道生万物”这一主题,与本章的主题“道冲”分属不同范畴,还原版将两者各就各位,“本章勘正说明”对此有进一步说明。
“道冲”就是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
“道冲”旨在表达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重点在解释什么叫“无限渗透”,有哪些具体内涵。所谓“无限渗透”,就是道不仅在万物中,还在万事中,不仅存在,而且始终在起作用。这四大要素是“道冲”的完整内涵。传统老学因为没有认识到道是宇宙的反面,从而不能充分认识“道冲”具有这四大要素,对“道冲”的种种解读也因此与老子思想相去甚远。
传统老注往往将“冲”解读为“虚”。如范应元注:“冲,虚也,和也。”又如朱谦之案:“‘冲’,傅奕本作‘盅’。《说文皿部》:‘盅,器虚也。’”诸家或以“冲”为“虚”,或以“冲”为“盅”之假借,又以盅言虚。这是传统老学根深蒂固的误区,认为道就是“虚空”且“无为”,并将“无为”理解为躺平、任万物自化。实际上老子的论断恰恰相反,道虚而不空,无而忙碌,只有穿透茫茫虚无,才能领略道的绚丽风采。“道冲”就是跨入道的圣境的第一个里程碑。而传统老学都被挡在了这个里程碑之外。
道冲,好比往被子里倒水,道能将自己注入万事万物之中,无论多小的地方,道都能钻进去,而且想装多少就能装进多少,绝不会满出来。
“道冲”就是在阐述“道”对宇宙万物的无限渗透。“冲”,本义将水或气注入体内,今天的“冲茶”、或给气球“冲气”就是这个用法。“道冲”表达了“道”注入万事万物这样一个动作,“而用之又弗盈也”则是在强调“道”没有进不去的地方,只要“道”想钻进去,就一定挡不住,无论多小的地方,“道”想装多少进去,就能装多少进去,绝不会满出来。这里,“用”的主语是“道”;“之”代指“冲”这个动作;“又”是转折副词,相当于“却”,“又弗盈”是说却不会满出来,这是在用否定的修辞来表达可以无限地往里注入。这种修辞手法将“道”的无穷无尽渲染的淋漓尽致。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彼”就是道,“非彼无我”指出,道创造了一切,因此没有道便没有我、便没有我的爱与恨、便没有我的成与败。“取”通“娶”,表示匹配,“非我无所取”强调,整个世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道的体现,你我的每一回顾盼、每一份喜悦、每一丝忧虑,都是道作用的显现,折射出道的取舍,体现了道的主宰。这便是庄子视角下的“道冲”,与老子的定义互为印证,相得益彰。
“道”无孔不入,又能无限浓缩这一神奇的属性,只有在“道”与“物”的互动中存在,只适用于“虚”对“实”的渗透,本质上是“超物”对“物”的降维操控。而“物”与“物”之间的互动,哪怕是空气往气球里装也有装满的时候。这就是“绝对”与“相对”的本质差异。道的这种绝对属性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从未被人们正确认识。
“冲”,始见于甲骨文,象形地下有个暗洞,四周的水不断往里注入,所以,“冲”的本意表示“注入”,作动词。‘冲’,古作“冲”,反义词是“浧”。“浧”为楚字,从口从土从水,表示地面上有个洞,水从洞里满了出来,也是动词。“冲浧”対举是楚人的用法,用作灌进去与满出来的对比。“盈”为秦字,从夃(gū)从皿,表示器皿中装满了东西。因此,“盈”表示充满、满足,最初并没有淌出来的意思,反义词是空虚。“盈虚”対举是秦人的用法,用作满足与空虚的对比。李斯统一文字后弃“浧”从“盈”,混淆了“浧”与“盈”的区别。后人以“盈”倒推“冲”为“虚”的说法,忽略了春秋时期秦楚两国文字的差异,从而误读了“冲”的确切内涵。
“冲”,老子本字当作“中”,是以“中”假借为“冲”,这可以从楚简《老子》“大浧若中”四字的写法得到推断。这里的“中”就是“浧”的反义词“冲”。后人将“中”作了不同解读,分别是“冲(冲)”、“盅”和本字“中”,导致出现了傅奕本的“道盅”和“多闻数穷,不如守中”的讹传。实际上,“盅”和“中”都应读作“冲”,为“道冲”和“多闻数穷,不如守冲”。
“道冲”的双重内涵——道“无处不在”和“无处不用”
道充斥宇宙,遍布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仿佛世间万物都成了道的身影,道又好似化作了世间万物。道与万事万物同在,不仅存在于有形的物质中,也存在于无形的物质中;不仅存在于物质世界,也存在于精神世界;光与热、尘与烟、智慧与力量、希望与梦想,林林总总,无不见道的身影。
这里特别强调“宗”读作“踪”,不是“祖宗”的意思。
传统老注将“宗”作“祖宗”解,犯了个明显的逻辑错误。老子明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万物的嫡传祖宗,没有半点含糊,又哪来的“好似”呢?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什么叫好像是万物的祖宗?那到底是“是”还是“不是”呢?显然,老子决不会忘了“道生万物”!
“宗”,通“踪”,表示踪影。“踪”字出现相当晚,老子时代应该还没有这个字。“宗”最早代表宗庙里的牌位,由一个牌位慢慢增加到一长串的牌位,追溯了祖先的发展轨迹,于是,“宗”也就有了“踪迹”的含义,进而又引申出“踪影”的含义。这就成了一字多意,后人为了区分不同的含义,于是添加了不同的边旁部首,这才有了后来的“踪”字。
“渊”,原指水潭深不见底,强调的是无底,这里则引申为无边无际,指茫茫宇宙无处不是道,哪儿都是道,哪儿都是道的影子。“渊”就是老子在自序中所描述的“恍乎其未央哉,惚乎其若海”,两者表达的是同样的意境。
“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是说道在一切光亮之中。无论是日月照亮了天地,还是德光照亮了心灵,你都能看见道的影子,与日月同辉,与神明共舞,让你豁然开朗。
“同其尘”,是说道在一切尘埃之中。尘代表最细小的物质,是构成万物的最基本单元,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都可以化作一粒尘埃,于是“在尘埃”就是在万物,就是在蝼蚁,在稻草,在瓦砾,在屎尿!
老子的“和光同尘”就是庄子的“道在屎溺”。《庄子·知北游》极为精彩地讲述了道的无处不在:
东郭子问庄子道在什么地方,而且要言之有据,于是庄子开出了一串清单:在蚂蚁里,在稻草里,在砖瓦里。东郭子越听越不是滋味,不断地犯嘀咕,怎么越说道越下贱了呢?没料到庄子最后居然说“道就在大小便里!”东郭子终于无语。
“挫其锐”,是说道能够挫败一切锐气。而挫败一切锐气,就必然有力量,也就是说,道在一切力量之中。道就是人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这是老子把无形的道形象化了。
“解其纷”,是说道能够化解一切纷争。化解纷争就是解决问题,需要的是智慧和方法,也就是说道在一切智慧之中。化解一切危机,解决一切问题,无论多高明的方法,你都能见到道的影子,这是老子把无形的道再次形象化了。
“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在“论道”,而非“品人”。老子采取了他惯用的以点带面的表现手法,以“尘”代指一切有形的物质,以“光”代指一切无形的物质,以“力量”代指一切事物变化的动力,以“智慧”代指万物的思想及灵魂。层层递进,逐步升华,将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展现无余,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将道的无处不在从有形拓展到无形,从物质世界拓展到了非物质世界,精神、智慧、情感、追求都在与道共舞,都是道作用的结果。道不仅赋予万物以生命,还驾御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失与成败,光荣与梦想,归根结蒂居然都是道的杰作,这便是道的无处不用——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道作用的结果。
而传统老学则完全迷失了方向,将老子这十二个字扯上了个人修养,如范应元注:“人能用道以挫情欲之锐,解事物之纷,莹心鉴而不炫其明,混浊世而不污其真。”范氏注解颇具代表性,反映了自王弼以来传统老学对此的主流认知,常常在论道与喻人之间来回跳跃,时而论道,时而又说人,无视逻辑混乱,实则望文生义,以偏概全,没有领会老子的思想体系以及本章的主旨。
“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诸本均作“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被提到了句前,这与老子在上一章先论物再论情的顺序不符,也与本章逻辑发展的顺序不符,故还原版将顺序作了调整。
“和光同尘”今天已成为成语,但其释义却已面目全非,被说成是收敛起你的锋芒而混同于尘世,宣扬的是儒家低调做人、谦卑行事的做人之道,与老子的道论完全风马牛而不相及。老子的“和光同尘”就是庄子的“道在屎溺”,表达的是道无处不在,体现了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
“道冲”——道不仅能无限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永不衰竭
道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但定下神来,事还是事,物还是物,道又好像躲进了万事万物,变得无影无踪了。物有生死,事有始终,但任凭世事轮回,万物更替,道却始终如一,与万物相伴,为万物所用。万物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道悉心呵护,不离不弃,永无止境。
“湛”,本义沉没,指消失在水中,这里引申为道隐没在万物之中。“似又存”,隐隐约约好像又存在。“又”,表示转折,“却”。道无处不在,万事万物之中似乎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但定下神来,事是事,物是物,道就像躲进了万事万物之中,变得无影无踪了,剩下的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挥之不去,求之又不得——“湛乎又或存”!
“绵绵”,连续不断。《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绵绵瓜瓞(dié)。”指延绵不断的藤上结了大大小小的瓜,象征子孙昌盛,延绵不断。
“不堇”,“堇”,楚篆的写法是“上黄下土”,代表黄土,指生命的归宿;“不堇”,表示没有生命的归宿,意思是永生不灭。万物有轮回,故“天道圆圆,各复其堇”;但道没有轮回,故“用之不堇”。
“绵绵乎其若存,用之不堇”,指道看似不见,却又决定着万物的生死;万物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道则始终与之相伴;道之所以能始终守护着万物,是因为道没有轮回,永生不灭。
“不堇”,各传世本《道德经》作“不勤”。勤,王弼作“劳”解;高诱在《淮南子·道原》注中作“尽”解。高诱解实属望文生义,毫无依据,却被今人视作正解,以“勤”通“尽”收录进了现代汉语词典,不可不谓误人子弟。反之,楚人以“堇”喻“黄土”,意指生命的归宿,则因后人误读而从文献和词典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本章勘正说明
1. 相关章节重组及其依据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经》第四章与王弼本第六章最后一句重组而成。
王弼本第六章实际上是由老子原本的两个章节残片拼凑而成。上段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段文字是在阐述“道生万物”这一主题,逻辑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所承接的上文是“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盛若黜,大植若屈”,所启用的下文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整篇是在阐述道无所不能,无所不成,而道生万物是老子对道无所不能的举例说明。三段文字在逻辑上贯通一气。
而本章的主题是“道冲”,旨在阐述道无处不在,无处不用,这两个属性是道无所不能的基础和保障,分属不同的范畴。无处不在和无处不用重点在讲道对万物的无限渗透,强调的是道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绵绵若存,用之不堇”恰恰是针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而“道生万物”一章的主旨则侧重于道究竟有哪些功能和作用,存在仅仅是个前提条件,而不是问题的焦点。
因此,还原版将王弼本第六章分拆为两段,按照各自代表的主题,各就各位,分别纳入了本章和“道生万物”章。
2. 版本对勘及关键字考证
以下例举了还原版与十个主流版本的比较对照,并对还原版的校订及取舍作了说明。
(1)“冲”、“冲”、“盅”之辨,“又”、“有”、“或”之辨:
“冲”,老子本字当作“中”,是以“中”假借为“冲”,这可以从楚简《老子》“大浧若中”四字的写法得到推断。这里的“中”就是“浧”的反义词“冲”。后人将“中”作了两种不同解读,分别是“冲”和“盅”。“冲”是“冲”的异体字。“盅”是对“中”的误读,上文已就此作了详细说明,这里不重复。
“又”,帛书甲乙本和汉简本均作“有”。“有”古假借为“又”。《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郑玄笺:“有,又也。”王弼本、河上公本和严遵本“又”作“或”。“或”或为老子本字,读作“又”,楚人“又”读作“有”,“有”读作“或”,“或”又读作“又”,是惯例,不赘述。
景龙碑本“又”作“久”,“久”当为“又”之讹误。
再者,“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一句,帛书甲乙本比其他版本句尾多了个“也”字。“也”在这里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有比没有文义更佳,故还原版保留了“也”字。
(2)“渊”、“潚”、“深”之辨,“似”、“始”、“佁”之辨:
“渊”当为老子本字。帛书甲本“渊”作“潚”,“潚”当为“渊”之讹误。景龙碑本“渊”作“深”,“深”为避唐高祖名讳而改。
“似”,楚简《老子》作“亻㠯”,“佁”当系误读“㠯”为“台”所至,“始”为“佁”之讹传。
又,语气词“乎”,诸本或作“呵”、或作“旖”、或作“兮”,皆非老子本字,老子本字当为“唬”,通“乎”。还原版取“乎”。
最后,想尔本“渊”后脱语气词“乎”,系抄漏。景龙碑本“似万物之宗”脱“似”和“之”二字,系后人删减。
此段文字还原版与诸本的差异是将“和其光,同其尘”提到了句首,理由上文以作说明,这里不重复。
“和其光,同其尘”,帛书乙本“其”作“亓”,“亓”通“其”;汉简本作“和其光,同其袗”,“袗”或为“轸+土”之误,“轸+土”为“尘”的异体字。
“挫其锐,解其纷”,帛书甲本脱“锐”字,系抄漏;帛书乙本“纷”作“芬”,当系“纷”之讹;想尔本及景龙碑本“纷”作“忿”,疑系抄录中将此句与“玄同”一章的“剒(畜刂)其奰(尔+賏),解其忿”用字相混所至,“忿”用在此文义难通。
“湛乎似或存。”“乎”与诸本差异如上文所述。“似”,帛书乙本和汉简本作“佁”,“佁”为“似”之误。“又存”,帛书甲乙本等作“或存”,河上公本作“若存”,想尔本和景龙碑本作“常存”。“或”读作“又”,楚简中习见。“若存”是将“或”读作了“好像”,而非转折副词“又”,此种解读文义勉强能通,但“似”、“若”连用罕见,非老子本义。“常存”语义不确,“湛”义为“没”,与“存”相对,而“常”则与“暂”相对,故“湛”与“常”不能形成对文,由此判断“常”系“或”之讹误。景龙碑本此句又脱“似”字。
“绵绵”,多本作“緜緜”,两字古通用。“绵绵乎其若存”,帛书甲本脱“其”字,汉简本脱一“緜”字,皆系抄误。其他诸本皆无“乎其”二字,系被后人删减,以求对文工整。本章中,上文的“渊”、“湛”都是对道的状态的描述,是一种近似的类比,所以老子添加了“乎”字以表示在这种近似。此处的情形相同,“绵绵”也是一种近似的类比,故按同样的逻辑,下文当有“乎”字。“其”在这里用作下文“用”的主语,若无则语义不清,故有胜于无。
“堇”,当为老子本字,会意“黄土”,指生命的归宿。汉简本读“堇”为“墐”,各传世本读“堇”为“勤”。“墐”义为掩埋,在此文义不通。“勤”本义劳,但高诱在《淮南子·道原》注中将“勤”作“尽”解,实属无中生有,望文生义而已,但却被后人认可,传承至今,于是有了“勤”通“尽”的说法。但“尽”在此文义亦不十分贴切。“不堇”义为道永生不灭,“不尽”指道用之不尽,与上文“绵绵若存”并非直接的承接关系。故“墐”、“勤”二字皆系对“堇”的误读,“堇”用本字,读作“亡”。
附录一:王弼本《道德经》第四章:
附录二:王弼本《道德经》第六章:
Ⅱ 如何评价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是老子讲如何做人,做事,治国,平天下的哲理,语言朴实深刻,说理透彻,并不玄幻,只是由于时间久远,语言习惯差异大,而使后来的人理解错误,加之自庄子起,有意歪曲老子本义,至使道德经成了一本如同周易的玄学。例如道,原本是老子的一种发现,是对自然现象的发现,可从庄子开始就完全歪曲了老子道的含义。老子说,道是万物的母亲,我们就应该仔细想想,那万物的母亲是谁。是什么?就不会造成错误的结论。首先,我们可以想想,人和动物植物的母亲是什么?也就是说人和动物植物是怎么用产生的?不就是两性结合产生的吗?两性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两性结合产生万物,古人叫异相求,同不济。我们现在仔细想想,万物都不是这样生成的吗?老子把这种现象称为道,即万物生成存在之道。合于道就存在,违背道就消亡,这是不是真理?老子说道是无,无既无形,道不是一种有形的,即不是物质性的存在,是一种作用过程,老子发现的就是这种自然现象。后来的我们觉得你很神奇,实际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就是决定万物存在的那种自然现象,也可以说就是万物的生命。老子论道,并不是专论自然现象,而是为了论为人,做事,治国,平天下之理。所以老子引进了德这个述语。那么德又是什么呢?德是老子把道化生万物的那种作用人格化称为德,而且是大德,天下最高尚的品德,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叩无伪,不胡作非为,道化生万物却从不胡作非为,道化生万物,即无不为,因为什么都是道所为,无一例外,所以叫无不为。而到庄子那里无为就成了无所作为,四大皆空,无所事事,堕肢体,黜聪聪,完全歪曲了老子本义。
Ⅲ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完整解释
释义: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七章——春秋·老子
在认识上纯任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做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有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
(3)道德经谬论扩展阅读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
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老子注释及评介》第249页)我们同意陈鼓应先生的见解。
以往批评老子的认识论是彻头彻尾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论著,都要引“不出户,知天下”作为论据。这样的认识实际是一种误解。老子是一位博学多识之人,他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在以前的若干章节中,都可以看到许多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内容,这些都表明老子极为重视生活实践。
但更重要的是,老子是极富智慧之人,是天才的哲人。他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知识。
“不出户”、“不窥牖”这类极而言之的强调手法,从古到今都是普遍应用的。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经》,应当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着的真实观点,不可望文生义,更不可片面理解。
同时,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因为正确地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不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们所能够解决的重大哲学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