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省三论
1. 如何理解依法治省.建设法治云南的认识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是贯彻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的具体部署,是推动云南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任务。刚刚闭幕的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作出了总体部署和广泛动员,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重大意义,用全会精神引领和提升法治云南建设水平。
我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符合云南实际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云南。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云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是在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中央总体部署,认真总结我省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研究提出的,丰富提升了我省法治建设原有目标内涵。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在云南的实践和探索,不折不扣、决不走样地落实中央顶层设计的大框架和各项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依法治省,是总体与局部、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云南集山区、民族、边疆、贫困四位一体,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我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进程中,必须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一方面,坚决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性和中央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法治创造精神,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云南特点的法治建设之路,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要求和部署在云南落地生根。
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法治是最坚实的保障。当前,我省改革发展稳定总体形势较好,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凸显,党风政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必须把依法治省摆在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织密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保持全省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加快富民强滇建设进程。
“法者,治之端也。”作为一项系统部署的浩大工程,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号角已经吹响,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励精图治、开拓奋进,坚定不移地在新坐标上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新实践,奋力开创法治云南建设新局面。
2. 建设更高水平的新时代法治山东
“法者,治之端也。”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全坦昌面推进依法治省。坚持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山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党对全面依法治省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依法治省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增胜说,聚焦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安排部署,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重点任务,“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全会有关部署,深刻理解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集中统一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加强统筹、形成合力,推动系列规划纲要落实,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普法守法工作,优化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粗缓高质高效推动法治建设任务落地落实。”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省委全会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已制定法规53件,作出有关法规问题的决定11件,修改法规65件,废止法规21件,为落实黄河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法规制度保障。”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工委主任姚潜迅说,作为立法服务保障工作机构,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完善立法工作格局,坚持质效并重,着力服务和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让凳扒紧扣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强化法规制度供给,不断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服务省人大常委会科学编制2023—2027年立法规划和2023年立法计划,更好发挥统筹引领作用;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健全法规动态清理机制,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坚决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行政决策是行政权力运行的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枣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平表示,枣庄作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将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贯穿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努力在法治建设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我们将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以工业大发展推动经济大提速、以产业大提升实现枣庄大跨越。必须顺应民心民意,坚持开门决策、民主决策,让决策更好体现人民意志、符合人民利益。必须提升干部法治素养,把法治素养作为思想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各级干部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要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省委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我们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明确了要求。”省公安厅一级巡视员槐国栋说,全省公安机关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深入贯彻省委全会部署要求,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牢记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公共安全、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保障民生贯穿到公安各项工作中;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提升执法素质能力,全力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国司法工作的内在追求和价值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规范司法权力运行。这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价值取向。”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孙成良表示,近年来,山东员额制改革、司法人员分类改革、构建专业化新型办案团队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司法体制改革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公平正义成为新时代人民司法的鲜亮底色,“我们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和省委有关要求,坚持守正创新,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3.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一、认真贯彻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全民性的素质教育,是与时俱进的长期工程。要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全省公民中进一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四五”普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各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各类学校,都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学习内容、方法、要求。二、深入宣传学习宪法,强化全省公民的宪法意识,继续宣传与公民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公民遵纪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观念,逐步提高其法律素质。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宣传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普及的法律法规,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坚持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依法治省与以德治省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全省公民都应当接受法制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法、守法、用法,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律培训制度、法律咨询制度以及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增强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观念,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深入学习、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公正司法、依法行政,自觉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权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青少年应当从小接受法制教育,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期间掌握公民应当懂得的基本法律常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当努力学习与本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依法经营管理和尊重、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自觉性。要切实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要继续重视对外来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克服法制宣传教育的薄弱环节。四、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依法治理活动,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实施第四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要把学法和用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地方依法治理工作,逐步实现社会各项事务管理的法制化;积极开展各部门、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大力提高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水平;积极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五、要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采取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使公民在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要充分发挥街道和乡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社区居民和每家每户。六、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提供保障,普法经费要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工作的有效运转。各级法制宣传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本部门、本行业的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各项措施的落实。七、全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监督,听取同级人民政府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视察活动、调查研究和执法检查,督促本决议的执行。
4. 什么是依法治国。意义和实质是什么。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的实质和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4)依法治省三论扩展阅读: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二、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依法治国
5. 依法治理包括哪些内容
依法治国的概念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
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二、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
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五、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六、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七、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概念区别
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的区别:依法治国是依据法律治理国家,法律就是一个尺子。以法治国,用法律治理国家,法律就是一部真理。
依法治国的政策特点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全局性
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该由法律调整的都要实现法制化,都要依法治理:这一方针应成为执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的共同行为准则。那种认为法治主要是“治民”而不是“治官”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法治有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之分。
古代法治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总是代表着先进的阶级、阶层以及开明的思想家政治家的利益和愿望,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当时的统治者往往把法律当做治民的工具。
现代法治与此则有很大不同。老百姓的行为虽然也要受法律的约束,但法律的作用主要是治官,这是由民主政治代替了专制政治所决定的。宪法出现在近代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宪法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使其不受侵犯;二是设定和约束国家的权力,使其不被滥用。同时,那种认为法治只是一项具体工作而不是一项影响和决定全局的方针的看法也是不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方针和政策,其中有四项最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深远战略意义,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行计划经济转变为实行市场经济;从实行闭关锁国转变为实行对外开放;从人治向法治过渡,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整体性
依法治国是一项从中央到地方,从地区到行业,从立法到执法、司法、护法、守法、学法的系统工程。应上下呼应,左右协调,前后衔接。那种认为依法治国只是中央的事情,“依法治省”、“依法治村”、“依法治水”等等提法不科学、措施无意义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实行依法治国,首先是中央的事情,首先要从中央机关及其领导成员做起;制度改革首先要从中央一级的层次上实施,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实行这一治国方略成败的关键也在中央一级。不强调这一点也是不正确的。但是,我们不应低估从1985年开始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和深入开展的“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依法治理包括区域治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县)、行业治理和基层治理,内容涉及立法(还有行业与基层的建章立制)、执法、司法、护法(法律监督)、普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已经超越“学法必须用法”的视角和把依法治理仅仅当做普法的一个环节的眼界,发展成为一个把依法治国方针和措施从中央推向各级地方、各行各业和所有基层单位的宏伟局面。
目的性
战略目标是相对于策略手段而言的。法治国家作为现代一种最进步的政治法律制度的目标模式,其基本标志和要求是丰富的、具体的、确定的、可预测的。它不应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法治国家”概念,在以往党和政府的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从未出现过,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当然,学者早已提出过)。我们强调狭义上“依法治国”是方针,“法治国家”是目标,主要意义是说明“法治国家”有其具体的丰富的内涵,是一种国家在政治和法律上的类型与模式,它应具有一系列现代法治原则,不应简单地将它理解为只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它应有中国的一定特色,又必然具备现代法治国家的各种共同特征;它应有自身的性质和客观规律可循,又可以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予以创新。研究、发展、设计和明确其基本标志及具体内容,以作为前进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向导,是完全可能的和十分必要的。
长期性
法治国家的建成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是同步的。法的内容与形式,法律制度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与发展,而必然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具体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也须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情况复杂,历史包袱沉重。因此,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其达到理想的境界,在我国大约还需要三十年以至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一长期性决定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历史性进程具有渐进性、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在这个问题上,既不能不顾主客观条件而操之过急,也不能不去做那些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停步不前。如何实现在观念更新尤其是制度变革上的持续性,以始终保持这一历史性进程的发展势头;如何在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上选择某些重大改革措施,以影响和推动全局的进展,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6.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障和规范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的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重大事项,是指本行政区域的政治、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第三条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第四条下列事项应当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
(一)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遵守和执行所采取的重大措施;
(二)省人民代表大会交由常务委员会审议并作出决定的事项;
(三)推进依法治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
(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部分变更、省级财政预算的调整和部分变更以及省级财政决算;
(五)组成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根据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
(六)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检察委员会多数人的决定的事项;
(七)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申请的许可;
(八)确定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名额;
(九)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和省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十)法律、法规规定或常务委员会认为应当由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其他事项。第五条下列事项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常务委员会可以提出意见、建议,必要时也可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
(一)执行法律、法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情况;
(二)办理省人民代表大会议案、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的情况;
(三)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省改革开放过程中,采取改善投资环境,建立法制秩序等措施的情况;
(四)计划生育、人口控制及其依法管理情况;
(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全省扶贫、救灾等重大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六)省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以及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七)省级教育基金的使用、管理情况;省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的收支管理情况;
(八)涉及环境、资源、文物、名胜古迹等方面的保护建设情况;
(九)在全省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和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特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的处理情况;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常务委员会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第六条下列事项按照审批权限报请批准时,应当报告常务委员会:
(一)省人民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情况;
(二)本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调整、变更及民族自治的地方的建立、变动的情况;
(三)同国外建立省际友好关系的情况。第七条下列组织和人员有权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重大事项的议案:
(一)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
(二)省人民政府;
(三)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四)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第八条重大事项的议案的提请程序:
(一)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出,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二)省人民政府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并提出报告,再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三)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依法联名提出的,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员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并提出报告,再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四)常务委员会各工作机构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出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意见、建议,再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为议案提交常务委员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