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青少年与法治教育

青少年与法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1-01-05 06:35:15

① 为什么法治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因为宪法的权威源自民众内心的真正拥护和真诚信仰。脑中有法,心中明法,才不会逾回法犯法。青少年儿答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他们的法治素养必将对未来的社会形态与整体国民素质带来莫大的影响。把宪法教育作为加强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意识的核心内容,明确目标,科学安排,积极实践,深入研究,构建宪法教育的长效机制,养元固本,融会贯通,是真正的奠基工程。除了大力推进,还需要持之以恒。宪法观念的树立,法治精神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校要坚持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贴近生活实际,以丰富的途径与形式,逐步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儿童的法律素质,努力把每一个青少年儿童都培养成合格的小公民。

② 青少年法制教育有那些内容

小学低年级(1-2年级):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

小学高年级(3-6年级):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初中阶段(7-9年级):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2)青少年与法治教育扩展阅读

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年轻后代,使他们从小就受到民主的训练和守法的教育,懂得和善于履行社会主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是德育的内容之一。

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而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又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结合。

对学生,通过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和大学的法律常识课和宪法讲座、少先队和共青团的班级活动,以及课外、校外活动等进行民主与法制的教育。

③ 社会为什么要对青少年法制教育

为了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的热潮。
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帮助青少年掌握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青少年自护意识和防范能力,使青少年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达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将青少年教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为打造平安德化、构建和谐德化作出新的贡献。

④ 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使他们自觉树立法律权威,养成认真学法,从而知法、懂法,进而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近年来,为预防青少年犯罪,让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春雷教育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采取了如下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学生法制教育基地。
迎合青少年心理和性格特点,把法制教育与法制宣导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发生在他们周边的案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增强青少年学生辨别是非善恶与自我保护的能力;设立固定法制宣传栏,在学校宣传橱窗及班级板报开辟校园法制教育园地。

二、把法制教育课列入学校必修课程,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根据青少年心理成长发育的特点及认知和接受能力,编写一套适合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法律教材,使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体系化、持续化,明确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中的地位及重要性,把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三、建立心理教育辅导机构,使学生对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达到思想认知层面的深刻认识。
以预防性为目标,以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为内容,以平等公正、理解尊重、真诚微笑、信任保密为原则,通过班队活动、悄悄话信箱、师生谈心、心理辅导热线、宣传板报、学科教育渗透等多种途径,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四、实行新的法制教育途径,为法制教育开辟新的渠道。
在讲课时,学校老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有关的法律知识。探索出一种既不影响学校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法制教育模式,即在不改变学校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对各学科教学内容预先进行科学设计,在教学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将法律知识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内容中。

⑤ 青少年法制教育常识

青少年法律常识
最近校园暴力、违法的事件频传,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同学们忽视犯罪行为的严重性,或者对法律了解太少。在日常生活中,你以为没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其实已经触犯了法律。
虽然同学们还未成年,但是万一不小心触犯了法律,还是会受到『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惩罚』。因此,为了防范於未然,同学们一定要有基本的法律常识,以免不小心误触法律,遗憾终生。
窃盗罪
所谓窃盗罪,就是指『偷东西』。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
恐吓取财罪
就是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
强盗罪
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威胁同学,使他不敢反抗,然后强行夺取身上的财物。
伤害罪
因为打架造成别人身体上、健康上的伤害,依据受伤程度可细分为:『普通伤害罪』、『重伤罪』、『普通伤害罪之加重结果犯』。
施打、吸用麻醉药品
所谓的『麻醉药品』就是指『毒品』,因为错误的使用麻醉药品,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除了在医院由医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麻醉药品都是违法的行为。
另外,虽然本身没有吸毒,但若有贩卖麻醉药品,也是犯法的行为。
赌博罪
同学们在学校玩耍时,不论是用金钱或是物品当筹码,都不可以玩赌博性的玩具或游戏。除了不可以从事赌博性的行为外,也不可以提供别人从事赌博的工具或环境,否则就算你没有玩,你还是犯了法。
毁坏公务罪
不论在学校或是公共场合,只要是不属於自己的东西,而是给大家共同使用的东西,就是公共物品。同学应该小心使用并爱惜公务,不可以随便破坏、毁损或丢掉公务。

⑥ 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基本法律常识。

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覆盖各教育阶段,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基本法律常识。高中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6)青少年与法治教育扩展阅读:

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1、进一步明确青少年学生普法工作的目标与重点。

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突出宪法教育,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素质,培养学生形成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养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精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的学生法制教育情况和成效,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内容之一。

2、按照学校法制教育的教材、课程、师资和经费的“四落实”的要求,建立全面、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

要把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避险、国防教育、疾病预防等知识,统一融入到学校法制教育的课程当中,组织编写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易于为学生接受的系列法制教育读本,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法制教育的教学研究机制。

⑦ 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概念

青少年法制教育就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
主要内专容:
①教育学生懂得属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懂得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
②教育学生懂得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据,是保证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武器,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人人都要养成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和破坏宪法的行为进行斗争。
③要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统一关系。懂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而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民主权利,运用社会主义法制这一武器,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打击反革命分子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④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法,法的阶级本质和作用,以及有关的政策法令。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并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

⑧ 对青少年法制教育有什么意见

作为一名从事青少年法律宣传的工作人员,我十分自豪。这个工作使我的人生更具意义。在过去的几年里,伴随着青少年法律宣传的工作一起成长,以往点点滴滴都成为我最美好的记忆。只是高墙中所拍摄的一张张稚嫩的脸,时常叹息在回想中。
对于青少年犯罪的根源问题,一些专家学者和各类研究团体已经给出太多的答案。我们也都知道,促使青少年犯罪的众多因素中,“家庭”占有很大比重。而,不论是单亲,还是什么样的状况。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关键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两代人的“沟通”问题。
在我参与采访的一些案例家庭中,我发现父母、子女两代人沟通很少,部分家庭甚至没有过沟通。
2008年7月,我和一位同事在广州采访到这样一个案例。17岁的女孩“小玉”,父母离异后便跟着母亲和继父一起生活。多次向母亲索要零花钱被母亲拒绝后,小玉竟伙同两名男同学对同校学生实施了抢劫。
这个案例从表面上看,是叛逆的小玉为钱而走上犯罪道路。但经过对小玉及其母亲、继父的详细采访后,我和同事不免有些感叹。母亲和继父原本也很疼爱小玉。只是对小玉的爱好十分反对。小玉喜欢唱歌跳舞。经常在嘴边哼唱一些流行歌曲;时常去网吧上网看一些“街舞”的视频。母亲认为,成绩一直不好与小玉的这些不良爱好有直接关系。所以严厉阻止,并且不给小玉零花钱。为此经常争吵。以至于有一次母女俩人还发生了肢体上的冲撞。
当问道母亲和小玉,为什么没有尝试一些比较好的沟通方式,母女俩的回答却是非常相似:“她就是这个样子,没用的。”可见,母女双方都固持己见,不愿与对方沟通。
作为母亲,如果对子女多一些耐心去寻找跨越“代沟”的恰当方法;作为子女如果对母亲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小玉通往犯罪的道路,是否就能多一些坚固的围障啊。
2008年5月,我拍摄的第一个片子,是在江苏省常州市。犯罪嫌疑人“小许”,为满足女友的高额消费,铤而走险。由常州市新北区检察院批捕,以盗窃罪提起诉讼。很明显,“早恋”是小许迷途深陷的直接原因。而我们采访小许父母时,小许母亲的一段话引起我深思。
据小许母亲口述。案发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小许和女友一直同居在家。母亲也曾几次劝阻小许不要过早谈恋爱。可都被小许含糊应付过。直到小许啷当入狱,母亲才痛悔当初没有好好劝说。而小许也后悔当初没有听母亲的忠告。
孩子早恋更是需要父母耐心开导及时的沟通。如果发现孩子早恋现象,母亲能及时咨询相应专家,或对孩子正确、耐心的引导。帮孩子了解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如果小许能够多信任自己的父母,在遇到困难时多与父母沟通,求助。小许也许会失去他不成熟的爱情,但绝不会得到铁狱的生活。
据有关资料调查,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呈快速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占全国犯罪人员总数的70%。抛开特别案例不说,我相信,这70%的,尤其是“好学生”“女学生”犯罪人员的家庭中,100%都存在父母与子女两代人沟通的问题。
简单的几个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真就那么难吗?
我只是某单位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初涉青少年法制宣传这个领域。言过之处敬请指正,谅解。最后,用我们领导的一句话,与所有关心全国青少年法制宣传工作的人们共勉,
“愿天下父母脸上多一些幸福的微笑。”

⑨ 法治为什么与青少年息息相关

因为宪法的权威源自民众内心的真正拥护和真

诚信仰。脑中有法,心中明法,才不会回逾法犯

法,才能更好的懂法用答法,维护好国家社会个人

的合法权益。

青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

强则国强,他们的法治素养必将对未来的社会形

态与整体国民素质带来莫大的影响。

把宪法教育作为加强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意识

的核心内容,明确目标,科学安排,积极实践,

深入研究,构建宪法教育的长效机制,养元固

本,融会贯通,是真正的奠基工程。

除了大力推进,还需要持之以恒。宪法观念的

树立,法治精神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

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校要坚持从细微处入手,

从点滴做起,贴近生活实际,以丰富的途径与形

式,逐步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儿童的法律素质,努

力把每一个青少年儿童都培养成合格的小公民。

热点内容
5o年婚姻法实施后妻妾问题 发布:2025-04-26 14:16:28 浏览:213
法律责任分几类 发布:2025-04-26 14:13:38 浏览:992
婚姻法成年未婚子女财产 发布:2025-04-26 14:13:21 浏览:853
北大在职法学研究生 发布:2025-04-26 14:11:21 浏览:606
公司法验资报告 发布:2025-04-26 14:09:57 浏览:216
义乌法院上级 发布:2025-04-26 14:05:10 浏览:457
党员纪律条例心得 发布:2025-04-26 13:59:00 浏览:988
义与法治 发布:2025-04-26 13:49:11 浏览:86
经济法学史 发布:2025-04-26 13:48:10 浏览:156
江苏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4-26 13:39:11 浏览: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