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伦理与新闻道德
『壹』 新闻职业道德
每天学一点新闻传播学。
新闻职业道德产生的时代背景
所谓新闻职业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者叫新闻道德,它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它一般通过“记者守则”、“记者信条”、“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形式加以表述。
新闻职业道德是在新闻传播活动的专门化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以及新闻传播活动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职业,为了规范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并调整这种职业行为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新闻职业道德产生并逐渐系统和完善起来。可以说,新闻职业道德的产生是同新闻传播活动的专门化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分不开的。
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发端于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封建统治的大门,也带来了资本主义凳启近代报刊。
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改良和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受西方新闻学术思想的影响,在介绍西方新闻学术的同时,发表了自己对新闻道德的论述和见解。
我国早期的报刊政论家王韬在《论日报渐行于中土》一文中指出,公正无私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起码的道德品质。
民国初期著名记者那飘萍先生在其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新闻道德。他闹粗岩说;“外交记者精神上之要素,以品性为第一。所谓品性者,乃包括人格、操守、侠义、诚实、勇敢、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志不乱……液御外交记者心目中,绝无阶级完全独立,不受社会恶风之熏染,不为虚荣利禄所羁勒。”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早期报人谈论新闻职业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西方新闻伦理思想的影响。
邵飘萍先生所提到的记者理想人格,如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等等,是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典型的道德品质在新闻道德中的具体表述。
另外,“超阶级”、“独立自由”等认识,又和西方新闻道德观念一脉相承。
每天学一点新闻传播学。
点关注,不迷路。
我是哞哞,一个新闻传播学学习者。
『贰』 新闻伦理除了道德约束外,还有其他作用吗
“
新闻传播伦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着调节作用
新闻传播伦理是调节新闻传播从业者行为的准则。这种调节的职能,是通过指导和纠正人们在新闻活动中的工作行为,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实现的。
各媒介之间的竞争问题、文化娱乐与宣传教育的问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些出现杂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矛盾关系,除了按照国家颁布消尘余的有关法规和行业内部制拿滚定的新闻纪律来约束处理外,相当一部分还必须依靠道德,即新闻传播伦理加以调节和解决。与新闻传播法规和新闻纪律强调“必须怎样”带有强制性的调节手段不同,新闻传播伦理兄枣是以新闻报道行为“应当怎样”为尺度,通过衡量和评价新闻传播的现状,力图使“现状”符合“应当”。
从调节方式上看,新闻传播伦理的调节作用是通过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方式实现的,尤为注重唤起新闻从业人员的知耻心、敬业精神、历史主动性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促使他们的新闻工作行为从“现在怎样”到“应该怎样”的转化。
”
『叁』 新闻伦理道德教育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论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新闻界应该怎样加强新闻伦理道德教育呢?这首先涉及到教育的内容。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仅就《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包括的六个方面而言,就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我想着重从根本上谈两方面的教育。
(一)、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道德观的教育
当今世界,新闻伦理道德观基本上有两种,一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伦理道德观,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伦理道德观。我们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我们的新闻队伍必须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道德观。
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道德观的教育要把握三个基本点:
1、进行母体教育,即马克思恩格斯所奠定的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教育。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道德观的教育时,必然要涉及到它的母体即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这是不能逾越的。
马恩对旧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品质以及共产主义道德等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马恩把伦理学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上。学习马恩对伦理道德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进而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学。应该说明的是,马恩一生和新闻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对报刊事业和新闻工作有许多论述,其中包括对新闻伦理道德的论述。比如马克思很注重人民报刊体现出“真正的伦理精神,就像每一片蔷薇花瓣都表现了蔷薇的特质并散出蔷薇的芬芳一样”。
2、重点是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伦理道德的一系列观点中,体现集体主义原则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是其核心,它决定和统率其他内容。这就告诉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道德观的教育,重点是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3、正确对待西方新闻伦理道德观。资产阶级新闻伦理学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决定的,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闻伦理道德领域的反映,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新闻事业服务的。资产阶级新闻学者在建构资产阶级新闻伦理学这门学科时,做了大量的理论工作和资料搜集研究工作。但限于学者们的阶级局限和认识局限,资产阶级新闻伦理学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部分。这个“理”,就是规律。资产阶级新闻伦理学涉及的具体问题(也是西方新闻界一般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涉及的),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我们认同的。例如,它们认为记者不得接受贿赂,不得接受馈赠,这和我们要求记者清正廉洁、不搞“有偿新闻”是一致的。关于馈赠,它们提出的要求甚至近乎苛刻,连主办方赠送体育比赛入场券,记者都不得接受。理由是:以免影响记者报道的客观性。这对我们就颇有启示作用。又如,它们要求记者不得揭人隐私,不得诽谤他人、破坏他人名誉,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也是我们在记者职业道德方面向记者提出的要求。第二类问题,提法相同,但解释不同。例如,新闻报道要真实、客观、公正,从字面上看,资产阶级新闻伦理学和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学的提法都是一样的,但具体解释则不尽相同,特别是对客观、公正的解释明显地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新闻观。资产阶级新闻伦理学以超阶级的纯客观的姿态来解释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这恰恰掩盖了资产阶级新闻报道的立场和价值取向,甚至某些偏见。第三类问题,是不可取的。它们对新闻自由的论述即一例。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提出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具有进步性,他们并为此付出了代价。我们尊重资产阶级在这方面获得的成果。其利用了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言论出版自由这一成果。问题在于资产阶级新闻伦理学把新闻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来捍卫的时候,避而不谈这种自由的阶级性,更不去触及资产阶级标榜的新闻自由所带有的某些欺骗性。
(二)、进行职业品德和道德理想的教育
1、进行职业品德教育。新闻工作者天天都要写报道作文章,作文先做人。文品与人品,自古以来都是不可分的,都为社会看重。首先是人品,有了人品才有文品。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最后也要落实到做人上,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许多著名记者都很注重人品,严以律己,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邹韬奋和范长江就是两位。中国记协设立了邹韬奋新闻奖和范长江新闻奖,奖励那些成绩卓著的优秀编辑记者。学习韬奋,学习长江,要学习他们的作品,更重要的还要学习他们的人品。
对新闻工作者进行必要的职业品德教育,不仅仅是关系新闻工作者自身形象的问题,还关系到新闻媒体的形象。个人形象和集体形象是互相联系的。做了有损新闻工作者自身形象的事,也必然影响到新闻媒体的形象,绝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因此,讲究职业道德,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实际上也就是维护新闻媒体在人民群众中多年形成的良好形象,给新闻媒体增光添彩。
2、进行道德理想教育。所谓道德理想,是指人们依据并综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所追求、所向往的完善社会道德关系、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和具有高尚品德的典范人物。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理想,无产阶级的道德理想,从思想体系来说就是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写文章表彰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中国共产党员张思德,就为我们树立了两个具有共产主义精神和道德理想的典范人物。
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职业品德是由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理想决定的,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道德追求。因此,在进行新闻工作者的品德教育时,不应忘记道德理想的教育。
对新闻工作者进行道德理想教育,应该而且有可能和他的职业追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上文引韬奋的话时提到:“我十几年来所常以自勉的是要做个有益大众不为私图的新闻记者,我现在以及将来的志愿还是如此。”这既是韬奋的职业追求,也反映了韬奋根本的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是由人生观决定的,是人生观的反映,进行道德理想教育,对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实际上也就是进行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仅需要造就大批职业品德高尚的新闻工作者,而且需要造就大批有把职业追求和道德理想融为一体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新闻伦理道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环环扣紧,方式方法多样。
(一)抓学校教育
大学新闻与传播院系是新闻从业者的摇篮,新闻专业的学生是新闻干部的后备军。因此,抓新闻伦理道德教育应从学校抓起。
2000年初,有的报纸刊出一篇发自海南的消息:《记者敲诈公安局》。说的是两名年轻记者受报社委派到定安采访。他们以暗访赌场获得的材料,用曝光相威胁,敲诈当地公安局,要钱要物。他们的行为,触犯了《刑法》,被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海口分院批准逮捕。消息说,这两位年轻记者是国内一所新闻学院刚毕业的学生,1999年8月被《海南特区法制报》聘为试用记者。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新闻教育发展很快,近年又有新发展。到2001年春,超过120所(点)。据我们了解,这么多的新闻院系中,能够系统规范地开展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的并不多。美国大学的新闻院系,至迟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设了新闻伦理道德课程。1924年出版的纳尔逊·安特宁·克劳福德著的那本《新闻伦理学》,就是大学一个新闻道德课的基本课本。如果从那时算起,美国的大学对学生系统进行新闻伦理教育要早我们约70年左右。我们的新闻与传播院系应对学生的新闻伦理道德教育问题尽快采取措施,抓紧培养师资,选编教材,把新闻伦理道德课程纳入新闻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受到良好的、系统的新闻伦理道德教育。
(二)抓岗前培训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新闻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新闻院系毕业的学生在日益扩大的新闻队伍中仍不占多数,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过大学新闻专业的系统训练。这表明抓岗前培训十分必要。对毕业于新闻院系的学生,岗前培训这一步也不可少。日本的新闻单位对招收的新成员,无论学的什么专业,都要经过岗前培训,才能上岗。不光是业务培训,更主要的是进行爱岗爱社的教育。各报社或有“社训”,或有“宗旨”,或有“伦理纲领”之类,对新成员进行这方面教育,实际上也就是进行新闻伦理道德的教育,进行敬业的教育。我们在进行培训时,也应把新闻伦理道德的教育作为重要一课来对待。
(三)抓训练班
训练班时间一般不长,能参加的人多,分期分批,不影响工作,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近年,上海的新闻单位加强新闻队伍的伦理道德教育就广泛运用了训练班这一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抓一头一尾
领导布置任务时,特别是在布置大型采访报道任务、战役性采访报道任务、突发事件采访报道任务时,强调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很有必要。这样做,不只是预防那些可能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发生,更重要的是,从积极方面讲,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总结工作时,把职业道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总结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布置任务时讲职业道德,是抓“头”,总结工作时总结职业道德,是抓“尾”。抓一头一尾,警钟常鸣,是伦理道德教育经常化的有力举措。
1995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同意,由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关于报刊社社长、总编辑(主编)任职条件的暂行规定》第二条指出:“报刊社社长、总编辑(主编)应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积极的开拓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把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报刊社领导任职的条件之一,说明主管新闻单位的领导机关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总之,抓住新闻伦理道德教育这个根本,“以德治业”,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准必将得到大的提高,新闻单位的面貌也必将为之一新。
『肆』 全媒体时代学习伦理与法规的重要性
1、加强媒体新闻道德伦理建设,应成为媒体界的共识和自觉遵守的原则。
2、人性价值和道德标准是维护社会文明向前发展的基本法则。
3、伦理学属于哲学范畴,而现代教育应该融合伦理学知识形成交叉专业学科。
『伍』 学习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意义
学习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意义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外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规的基本精神,为从事新闻传播工作打下坚实的职业道德和守法精神基础。
『陆』 新闻伦理包括哪两个维度
新闻伦理不只两个维度,包括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表现与日常行为品德规范等的总和。
新闻伦理问题与对新闻伦理的研究是人类新闻传播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出现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人们进行探讨的结果。涵盖的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或者职业伦理。
新闻伦理的内容
1、分析新闻道德与政治、社会公德的关系,以及新闻机构同社会道德的关系。
2、阐明媒介遵守新闻道德的重要性,重视新闻道德的调节作用。
3、指明可能对新闻道德产生破坏作用的报道与传播行为。
4、论述新闻道德的表现及如何防止道德失范。
『柒』 新闻伦理的概念
新闻职业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顺便给你看一下新闻伦理学的教程
我想你会有所领悟
《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主编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近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我国,新闻伦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有这方面的专著和教材只是
近几年的事。《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根据新形势下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新闻
宣传单位加强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的需要,在内容体系的建构上注意到理论与实
际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并在系统性、时代感、针对性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特
色。该书绪论部分,重点探讨了新闻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任务,探讨了这
门学科的性质、特征以及在我国形成和创立的历史。该书共十二章,由四大板
块组成,第一大板块,对新闻职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责任、道德评
价等进行了论述;第二大板块,对虚假新闻、“有偿新闻”、虚假广告与误导
广告等道德失范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三大板块,对保守机密、保护著作权、尊
重隐私权名誉权、提倡正当新闻竞争等有关德与法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第四大
板块,对网络新闻道德这一新课题和新闻伦理道德教育进行了论述。结束语是
对新闻伦理学研究的世纪展望。附录部分,汇集了包括中外新闻媒体和新闻团
体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对读者开阔视野、学习新闻伦理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