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写道德经
⑴ 道德经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是否正确
肯定是错的。抄
袭《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 所作的哲学著作。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由此还有一个相关成语典故:紫气东来。
⑵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道德经》dào dé jīnɡ 指《老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 厉乡曲仁里人,字聃。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其非常敬佩“文言文”。
老子塑像《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时,前面所说的哲学,并不能涵括《道德经》(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汉初的治国方略,在经济上可以缓解人民的压力,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过一定作用。历史上《道德经》注者如云,甚至有几位皇帝都为其作注。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译《道德经》为梵文,传入东天竺;唐开元二十二年(735),唐玄宗亲注《老子》。日本使者名代,请《老子经》及老子“天尊像”归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
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
《道德经》,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李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文》,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道教知道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大体不出老氏体系。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鉴”,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道德经有多个版本,下面这部“《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是最常见的。另外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残篇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经》的不同文字风貌,备受当今多数学者的重视,后面附带《简帛<老子>古本合校》以作为参考。
⑶ 请问道德经是谁写的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下面跟着我来看看请问道德经是谁写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老子》这本书,主流的看法是“老子”亲笔所写,如司马迁就在他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有鼻子有眼睛地说道:“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是一种影响至深的主流说法。然而,这种说法的最大问题是,“老子这么一个大智慧的人,竟然只是在战国晚期才有人提到。而且,关于“老子”姓甚名谁还众说纷纭。
司马迁虽然认定写五千文《老子》的作者是老子,可是老子究竟是谁他却拿不准,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他就给出了三种说法。一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再曰:“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又云:“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礼记》、《庄子》等书则又称“老子”为“老聃”。
以上这些记载表明,就是2100年前的西汉人、战国晚期的人也说不清楚“老子”是谁,“老子”这个人是否存在还真有点不好说。
值得注意的是,比司马迁早出生一百多年的韩非子,在他的“解老”、“喻老”篇里却绝口不提“老子”,凡是引用《老子》中的文句,都是以“故曰”或“故”作为引子,而引用其他人的话时却有名有姓,如“詹何曰”、“周公曰”等等。
如果历史上真的存在有“老子”这么一个大智慧的人,韩非子引用他的文句时总该尊称一句“老子曰”吧?可是,韩非却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
那么,可不可以认为《老子》这部书是“老子”的语录而由他的弟子们回忆、收集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如果《老子》的性质如《论语》一般,那再怎么说也会有“子曰”或“老子曰”的字眼,可是,迄今所见的所有版本的《老子》都没有这样的字词。
其次,如果《老子》这部书真的是“老子”的弟子们忆述的“老子”言论,那就应该相对稳定、一致而不应该有大的变动。可事实是,帛书本《老子》及传世本《道德经》与楚简本《老子》却有很大差异。
一是字数相差很大。楚简本《老子》的字数,大约只有帛书本40%左右。
二是关键内容有很大不同。比如,帛书本三绝三弃的主张就与楚简本几乎完全不同。再如,帛书本、传世本多处直接用水做比喻,而楚简本却连一个水字也没有。还有,帛书本与传世本都对仁、义、礼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可在楚简本却只有一处提到了仁义(古大道癹,安有仁义;六新不和,安有孝慈;邦家緍乱;安又正臣。),而且,楚简本对于仁义并没有明显的褒贬。
三是即便是楚简本《老子》的两千多字也被分成三等,分别抄写在三组形制各异的竹简上。整理小组把这三组形制各异的竹简分别命名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竹简最长,达32.3厘米,且抄录的字数最多;丙组最短,只有26.5厘米,抄录的字数也最少。
如果楚简本《老子》记载的是同一个人的.话,会有这种不同的待遇吗?
综上,我以为,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老子》这本书其实并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一个推崇“老子”的思想流派众多成员的言论集。而且,随着这个思想流派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更书中的内容。换言之,《老子》这本书并不是“老子”所写,所谓“老子”为关令尹喜所迫而留下五千言,只不过是一个历史故事而已。
这个推崇“老子”的思想流派,应该就是习称的“黄老学派”中的老子学派。至于被推崇的老子这个人是谁,且容在下另文探究。
⑷ 道德经的来源
道德经的来源如下:
《道德经》的由来,按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记载,是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时出关被函谷关的长官尹喜拦住恳请他著书,于是才有了这五千余字的《道德经》。
从这点来说,尹喜的功劳是巨大的,后世尊称他为尹子,脱胎于道家的道教还将他奉为道教祖师之一。虽然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回事,但在《列子》《庄子》和《吕氏春秋》中其实均有关于他的记载。
⑸ 道德经是司马迁买史记中记载的吗
不是,是老子另外写的。
当老子看到周朝的衰落之势无可挽回时,便出函谷关一直往西,打算辞官归隐(时任洛阳守藏史,类似现在的图书馆馆长之职),在函谷关遇上了看守关口的官员尹喜。这个尹喜也是一位很有道行的人,早年他在自己的家乡桎县观星楼观察星象和云气的名望很高。一天,他突然看到有紫气东来,吉星西行,知道三年后将有贵人路过这里,于是他就注意观察,最后终于见到了老子。当他听说老子就要不问世事而隐居起来时,便一再要求老子住下来为他写点文章,以便为世人留下点精神文化财富。
老子被关令尹喜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就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加以总结写了出来,书名《道德经》。
⑹ 老子西出函谷关写下 道德经是什么著作记述以及成书年代有哪些旁证,是否有直接证据
有关老子生平的最早记载,见於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云:
「老子修道德专,其学以自属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大意是说:老子重视自隐、无名。在周朝生活很久了,看到周朝已经衰弱,於是想离开。到了函谷关,被守关的官员强行留下,写了五千言的道德经,才放他离开;但不知道老子最後到哪里去了。
从最早的相关记载看来,《道德经》的著述年代是周朝末年,其馀的部分,便都如老子本人的去向一样:杳如黄鹤!难以确认。
⑺ 《道德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道德经》这本书的来历本身就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在周朝任藏书的史官,眼见周朝日益衰落,便决定西出函谷关,从此隐居避世。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要一去不返,便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著书上下两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从此不知所终。
《道德经》篇幅很短,但意蕴深刻,可以说是一本无法穷尽的书。《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就是“道”。在中国文化史上,“道”的最初含义就是我们所走的路。《说文解字》说:“道,所行道也。”后来含义逐渐扩大,自然与人事所遵循的途径(即规律)都称之为道,因此便又有“天道”、“人道”之说。至老子,始将“道”提升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老子之“道”,兼有宇宙的本原、万物存在的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修养的最高境界等多重含义。自从老子赋予“道”以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后,“道”就成了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
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然和无为。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自己如此而没有外力强迫的状态。所谓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以外力强加干涉。自然是事物的理想状态,而无为则是保持这一状态的方法。老子希望人们以道为榜样,按照自然、无为的原则处理一切事务。
道与德密不可分,二者是体与用的关系。道是德的根据,德是道在事物中的具体表现;道落实到人身上,就是人的德性。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符合道的要求,就是有德。反之,就是无德。所以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的运动方式就是“反”。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由此,老子总结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柔胜刚,弱胜强”等具有深刻辩证法思想的格言。
在《道德经》中,老子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他认为统治者应当顺应民意,体贴民情,他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充分反映了老子的民本思想。老子反对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不合理现象,主张帮助弱势群体。他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德经》比《论语》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富于诗意的语言。《道德经》一书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的情感,其文章犹如一组语言洗练、意蕴深远的哲理诗。使用了大量的韵语和排比、对偶等句式,行文手法多样,变化多端,善于用平常的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
《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譬如,先秦的韩非作《解老》、《喻老》,以老子之道作为法家的理论依据。曹魏王弼通过注释《道德经》,开创了玄学,《道德经》与《庄子》、《周易》一起被称为“三玄”,是魏晋玄学当中最重要的三部经典,同时,《道德经》又是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基本典籍之一。《道德经》和《庄子》所发扬的“自然无为”等哲学思想,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士人,成为中国传统思想当中能够与儒学分庭抗礼的另一极,像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这些中国文化的巨人,都可以说是老庄精神的嗣裔。很多儒家学者,特别是革新派和改良派的政治家,如王安石、魏源、严复等人,也都对老子哲学有所借鉴。
老子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经过大的战乱、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后,为了安定社会、恢复生产,统治者大多选择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实行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与民休息的治国政策。为史家所称道的汉初文景之治、唐初贞观之治,都是以老子之道治国的结果。
《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老子的影响却并未从此消逝,他的学说后来形成了道家学派。汉代被演变为宗教,这就是道教。老子被奉为教祖,由人变成了神。他写的《道德经》也成为道教的经典。到了唐代,老子的地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唐太宗李世民自认是老子的后裔。唐高宗追封老子为玄元皇帝,诏《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诏各州府广置玄元皇帝庙,建立玄学,令生徒诵习《道德经》。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一直和儒学及后来的佛学一起构建成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深远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工程、艺术等领域。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学派,无不从老子的思想里面汲取营养而加以利用。从积极方面看:他的天道观,经过庄子的发挥,成为魏晋的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的理学;他的无为观,成功地应用于西汉的政治实践,成为历代统治者的统治之术;他的玄德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主宰中国数千年德治的主要内容;他的用兵之道,经过孙子的发挥,成为变化莫测的军事理论;他的雌柔观,成为诡辩家的理论基础,造就了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中华武术、内家武功及历代气功,也无不从老子的思想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