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工作温度

法治工作温度

发布时间: 2021-01-05 20:15:08

『壹』 法制与安全的资料

一、交通安全

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要牢记以下几点:

1、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一切机动车辆都不准走人行道。要各行其道。

2、在横穿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乱闯乱碰。应走人行横道(斑马线),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按信号灯的指示通过;在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或是骑车载人。

3、过马路时要耐心等待绿灯,不要急着乱闯,更不能翻越护栏或坐在马路上。穿越栏杆,使人车混行,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最危险的是穿越铁路道口护栏与火车争道抢行,这样可能会被火车卷入轮下绝对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会有造成死亡的危险。

5、温馨提示:过马路时,一定要精神集中。不能边听音乐,边过马路,不在马路上跑和玩;更不能为了赶时间或贪图方便翻越防护栏,要走人行横道、立交桥或地下通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6、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二、用电安全

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闭总电源。

(1)不用手或导体(如金属类制品、液体、气体等一系列导体)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沾水的物品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

(5)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6)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7)睡觉前或离家时切断电器电源。

(8)不要捡断落的电线。

三、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防范措施。

1、平时一人在家,要锁好院门、房门、防盗门、防护栏等。出去玩耍要关好门窗,千万别忘记锁门,防止盗贼潜入。

2、钥匙要保管好,要注意把钥匙放在衣服里,不要放在外面,以防坏人跟踪入室。

3、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来意,对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坚决不要开门。特别是遇到有陌生人以修理工、推销员的身份要求开门时,说明家里不需要,请其走开。或可寻找其他借口,请其不要打扰。

4、当坏人欲强行闯入,可到窗口、阳台等处高声喊叫邻居或去打报警电话吓跑坏人。

四、被人殴打以后的措施

1、设法与老师或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尽快得到救助。

2、及时去医院治疗。

3、妥善保管包看病治疗的医院单据和诊断书,以备后用。

4、及时报案,要报清出事的时间、地点、打人凶手的特征。

五、有人教唆参与打架时的措施

1、自己坚决不去。不管这件事和你是否有关,不管矛盾双方和你本人的关系如何,你都不能参与。

2、设法劝阻。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说服对方,表明打架的危害性。

3、及时报告。如果劝服不了,就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门卫、学校领导报告,严重的要打110报警。

六、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时采取的措施

(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跟他们争吵。

(2)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钱,就跟他们说回家取钱,趁机跑掉,并向你认识的人求助。

(3)如果还不行,就拖住别的大人大声喊“救命”。

(4)如果一个人遭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伤人。

『贰』 土法制冰

答:当冰里洒上盐以后,由于掺上了“杂质”,因此冰的熔点要下降,降到回0℃以下.这样,原答来的冰的温度就高于洒盐后冰的熔点,冰就开始融化.冰在融化时,向周围物体包括模子里的水吸热,这样水就将放热至0℃结冰了.

『叁』 平安法治作文800字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包括你们自己),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今天,我要讲讲与你们的健康和安全息息相关的,有关小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的一些知识。
那么什么是突发事件呢?所谓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无法预知、带有异常性质,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事件。那么我们作为小学生面对突发事件该怎么办呢?该怎样自救呢?
下面先讲一个例子:《自救知识助12岁被绑少年逃生》(例子中的小平做得多好呀),这个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突发事件案例,之外,还有很多突发事件,如:交通、火灾、不小心落水、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等等。
首先从突发交通事故说起吧!
先介绍一些案例:
1、马路上捡拖鞋小孩被撞亡
有一男童在如城的一条马路上被一辆小型农用车碾轧身亡。目击者郭先生称,被撞的男童看上去只有五六岁,当时他要到路中间捡一只自己掉了的拖鞋,恰巧驶过一辆小型农用车。飞快行驶的农用车猛打方向盘,车头虽然勉强擦过,但车前身将男童带倒,车后轮紧跟着从身上轧过。“小孩的上半身碾得血肉模糊。”事发路段是一条3米左右宽的村中小路,没有人行横道和交通指示灯。
男童被撞后,住在路边民房的男童的母亲慌忙跑来。
2、2005年5月30日下午4时30分,林梓镇一8岁的小学生卢某,放学后到对而小店买东西,在横穿公路时,被一辆由南往北急驶而来的河南人开的半挂车撞倒。顿时,卢某的口、鼻腔鲜血外冒,伤势十分严重。后由天元城管队员用摩托车将他送医院抢救救活的。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就不守交通的后果,多可怕呀!
至于随意横穿公路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真是举不胜举。①一个小男孩坐车时要撒尿,横穿公路时被车轧死。②一成年人到井冈山出差吃完晚饭回家,由于也喝了点酒,半路上内急,下车小便,在横穿公路时不幸被车撞死。
人们说,交通事故猛于虎。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个人,而交通事故则会一口吞噬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 综观这么多起交通事故,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不珍惜生命,不遵守规则。 学生是道路交通行为中的弱势群体,大家在参与交通的过程中,怎样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首先,我们都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交通行为,同学们想一想,你放学时是否曾经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是否曾因自己不安全的交通行为而给自己带来过一些伤害。同学们,你们当中很多人每天好几趟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途中又大多要走马路,不管步行也好,坐车也好,总要避让来往的车辆。但是,你们当中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或缺乏交通安全常识。想想看,当你们走在马路上时,是不是有同学追追打打?是不是有同学边走边看书?是不是有同学随意横穿公路?
现在,彭老师教大家学习三大本领:一会走路、二会骑车、三会乘车(这三个“会”的含义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遵规矩、保生命。
2、乘车时,等车停稳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3、不要搭乘超载车。更不要坐农用车,尤其是人货混装车。
4、在道路上遇到突发事件,要立即去找大人帮忙。
5、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0或110报警电话,同伴被车撞倒,要记下撞人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其它特征。
我将大家骑车走路的一些基本常识编成了一首小歌谣: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闹。 不骑快车不抢道,靠右行车要记牢。
转弯慢行仔细看,不急躁来不猛拐。 遵守交规习惯好,健康平安幸福长。
同学们,只有保证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大家一定要养成文明交通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放学时一定排队,不这随意横过马路。只要大家始终把交通安全牢记在心,落实到行动,我相信,我们完全可以远离交通事故。同学们你能做到吗?
好,现在就向同学们说说突发火灾事故的有关知识: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对此,同学们都应该有所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一、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
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把、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6.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二、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l.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9.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10.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同学们,以上讲的就是有关火灾的一些防范措施,同学们听懂了吗?以后可要注意防火。不过也不要怕,如真遇上了火灾,只要能按照刚才老师讲的去做,不要紧张,要沉着,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火灾,安全脱险的。同学们记注了吗?
现在彭老师再给同学们介绍几个其它突发事件的一些防范知识吧!
一、怎样防范绑架侵害
平时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不要向人炫耀自己或家中如何有钱,更不能随便带陌生人到家中"参观"。
外出、上学和放学要结伴而行,外出行踪要告诉父母,并言明返家时间,不要随意逗留在外,回家是最安全的。
如果有人突然来找你,对你说:"你家中出事了!"或声称你父母生病、出车祸……等等,并要带你离开学校、家中时,此刻先不要慌乱,首先应设法与你的家人联系查证,并将此事告诉你的老师或邻居。
如果在途中发现有人盯梢跟踪,应及时将其甩掉并报警。
二、在学校或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怎么办?
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说明自己没有带钱,避免跟他们争吵。
2、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钱,就跟他们假装说回家取钱或下次送,然后趁机跑掉,并向你认识的人求助。
3、如果还不行,就拖住周围的其他人大声喊“救命”。
4、如果你一个人在路途遭敲诈勒索,尽量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实在没有办法还是可以给点钱,但一定要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认准违法分子,事后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伤人。
5、同学之间要搞好团结,互相帮助,共同对抗违法犯罪分子。
三、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四、独自在家的安全防御知识
同学们,当你一人在家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如有人敲门,先要从猫眼或门逢中看清来的人是谁,再决定是否开门。对不认识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不要给他开门。而且可以像父母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把坏人吓跑。
(1)有的坏人冒充邮递员、推销员、检修工人等,骗开了门,入室抢劫或作其他坏事。同时要留心观察,记住陌生人的身高、面相、衣着等,以便必要时报警。也可以给父母、邻居、居委会或派出所打电话。
(2)如果来人声称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开门,但可以问他有什么事,记下来告诉父母。
(3)如遇到坏人以各种理由闯入家中,要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与坏人斗智斗勇。如将自己的屋门反锁后,用电话报案,要注意说清楚自己的详细地址;也可用计将坏人吓跑,但要记住坏人的身高、外貌特征,并迅速报案。但不要与坏人硬拼,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及人身安全。
以上讲的都是有关安全防范的一些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
同学们,单独外出时不要喝陌生人的各种饮料,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或其他食物,不要到荒凉或偏僻的地方玩耍。发现坏人,或者碰到紧急的事可以打110报警救助。
同学们,不要随便买路过摊位上的烤羊肉串等东西吃,路边的东西是不卫生的。吃了很容易生病。
同学们不要答应陌生人的邀请。不要贪玩,有的不认识的人说什么地方很好玩,可我们小朋友可不要随便跟了去。
放学后,如果没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家人来接的,要与同学结伴而行,尽早回家。书包里最好放二元备用的硬币,万一有事可打个公用电话给家人。如果路上碰到有坏人在路上拦着要你的钱,一是要及时向警察叔叔报告,二是要向爸爸妈妈和老师报告。这样警察叔叔会依法去抓这些小坏蛋的。
在外出或上下学途中,如果有不认识的人请你坐他的汽车或摩托车,千万不要去乘坐。
同学们,如果你会上网了,请不要在QQ或聊天室中将自己的姓名、所在学校、电话、住址、年龄、照片等资料,包括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手机号码等资料告诉网上的人,要注意安全保密。
最后彭老师再告诉同学们一个很重要的自救知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能活多少天吗?想一想,给同学们几秒钟。好,停下来,同学们想到了吗?老师告诉你们吧:一定要记住呀,最多只能活5—7天!你们想对了吗?还有一个只喝水不吃东西的情况下最多能活多久呢?再想一想吧。(15天左右)你们又想到了吗?老师为什么要告诉同学们这些知识呢?这对遇到突发事件时对人的生命极限有了了解才能得到自救。举个例子吧:
同学们,你们都记注了吗?这些知识非常重要,关系到同学们的安全呀!
好了,彭老师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听了今天的讲座后,如自己真遇到突发事件时,不管是任何事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怕,更不要哭,按照陈老师刚才讲到的那些去做,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生命安全。
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谢谢!

备用材料:
1、 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某种目的,常会以中小学生作为侵害对象,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不能惊慌,要保持头脑清醒、镇定;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那里人来人往,歹徒一般不敢胡作非为;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求得帮助;如果被歹徒纠缠,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以随身携带的书包、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同时迅速跑向人多的地方;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给歹徒,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口音、衣着、逃离方向等情况,待事后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如果遇到凶恶的歹徒,自己又无法脱离危险,就一定要奋力反抗,免受伤害,反抗时,要大声呼喊以震慑歹徒,动作要迅速,打击歹徒的要害部位,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寻找机会脱身。
2、 受了外伤怎么办?
一旦受伤,比较严重的需送医院诊治。比较轻微的,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处理:出现伤口并且出血的,需要清洗伤口并擦涂消毒、消炎的外用药,如消炎粉、红药水、创可贴等;肌肉、关节、韧带等扭伤的,不能立即按摩或热敷,以免加重皮下出血、加剧肿胀,应当立即停止活动,使受伤部位充分休息,并且冷敷或用冷水浸泡。

3、 如何防范伤害?
据了解,对中小学生进行伤害者往往有精神方面的问题,那么遇到这类患者如何进行防范呢?省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分析指出,精神病患者多是独来独往,肮脏邋遢,行为怪异,有时会对他人做出攻击行为,遇到他们,应当尽快远离、躲避,不要围观;不要挑逗、取笑、戏弄精神病患者,不要刺激他们,以免招致不必要的伤害;智能低下的痴呆者甚至醉酒者,也会做出类似精神病患者的举动,同学们也应躲避,不要刺激他们。当他们自身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

『肆』 法制安全小常识

1.独自在家时有人叫门怎么办?
自己在家遇到有人敲门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平时一人在家,要锁好院门、房门、防盗门、防护栏等。出去玩耍要关好门窗,千万别忘记锁门,防止盗贼潜入。
钥匙要保管好,要注意把钥匙放在衣服里,不要放在外面,以防坏人跟踪入室。
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来意,对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坚决不要开门。特别是遇到有陌生人以修理工、推销员的身份要求开门时,说明家里不需要,请其走开。或可寻找其他借口,请其不要打扰。
当坏人欲强行闯入,可到窗口、阳台等处高声喊叫邻居或去打报警电话吓跑坏人。
2.被人殴打以后怎么办?
第一、设法与才老师或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尽快得到救助。
及时治疗。
妥善保管包看病治疗的医院单据和诊断书,以备后用。
及时报案,要报清出事的时间、地点、打人凶手的特征。
3,.有人拉你参与打架怎么办?
(1)自己坚决不去。不管这件事和你是否有关,不管矛盾双方和你本人的关系如何,你都不能参与。
(2)设法劝阻。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说服对方,表明打架的危害性。
及时报告。如果劝服不了,就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门卫、学校领导报告,严重的要打110报警。
4.如果有人抢夺你的钱物怎么办?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以尽量减少损失、减少皮内痛苦为主进行对付。遭抢之时,要努力挣脱,尽快逃离,一边跑一边呼喊:“有坏人抢劫呀!”如果挣脱时有物品带不走,如帽子掉地下了,书包被拉住了,就不要顾这些,以自身挣脱为主。挣扎,喊叫,跑就代表着你斗争的勇气。
5.怎样预防被偷盗?
首先,要注意对家庭财产的保密。家中的贵重物品、现金、债券及股票等,不能轻易露底,包括对某些亲友、邻居。不要将家中钥匙随便交给他人使用,防止居心不良的人从中偷配钥匙,寻机行窃;如果钥匙丢失,要马上换锁;不能与萍水相逢、不明底细的人交往,更不能带到家中来做客,防止“引狼入室”外出时,尽量不要带大量现金;当人多拥挤时,千万不要只顾抢购物品、车票而忽视提包安全,要用手、身体护住财物,并时刻警惕身边举止不正常的人…… 这里还想向大家补充几点是:当你把书包、皮包放在自行车的车筐里,挂在车把上或是夹在后架上时,要把“包”设法与自行车拴在一起,锁起来,要不然,坏人拿着太方便了!到路边买东西千万不要把包放在车上,以免坏人借机偷盗。

『伍』 国家哪部法制法规中对公共场合(我主要想了解的是公交车)多少度可以开空调制冷有明文规定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但是一般各地有地方规范性文件,如《上内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容理条例》,《条例》第19条规定,采用装有空调设施的车辆营运的,经营者应当定期维护车辆空调设施,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在车厢内显著位置设置温度计。每年的六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期间和十二月一日至次年三月一日期间,以及在此期间外车厢内温度高于二十八摄氏度或者低于十二摄氏度时,经营者应当开启车辆空调设施。

『陆』 有关法制知识,安全知识的小常识

预防火灾事故 火患猛于虎,火灾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和损害是巨大的,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牢固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恰当地进行处置和逃生。特别提示:1、不能随意乱扔火种,小孩不能玩火,家长应妥善放置火柴、打火机等物品,不要让小孩拿来玩耍。2、不躺在床上吸烟,不乱扔烟头,烟头必须随手掐灭。3、不私拉乱接电线,开关和插座板接口要牢固安全。4、使用电炉子、电熨斗、电吹风、电热杯等家用电热器具时,人不能离开。夏季使用燃烧型蚊香时,点燃的蚊香不要贴靠在床沿、窗帘等易燃物品处。5、要保持消防通道畅通,不允许以防盗为名,擅自安装铁门封堵楼道通道、安全出口。6、爱护消防设施,不随意移动、挪用或损毁。7、不在居所及其它非指定地点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以免引发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外出时、临睡前要熄灭室内外的火种,关闭燃气的总阀门。8、不在野外使用明火,以免引发山林火灾。9、深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应该遵守规定。10、遭遇火灾,冷静逃生:应在消防疏散标志和保安人员的引导下,有秩序地从消防安全通道疏散,千万不要利用普通电梯逃生防止电路故障而被困;遇有浓烟等有毒气体时,用浸湿后的衣物、毛巾、手绢等将口鼻遮住,防止中毒窒息;实在无法逃离时,应趴在容易被发现的地上等待营救,不要轻易跳楼。 注意燃气安全 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中毒,多见于家庭中冬天用煤炉取暖排烟不畅,或者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气管道、淋浴器漏泄等。特别提示: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睡觉前应检查煤气开关是否关好,厨房是否有煤气漏出的特有臭味,千万不要用点火的办法来检查漏气、防止爆炸。2、燃气具上的减压阀和皮管要及时更换。一旦发生液化气泄漏,应迅速关闭气罐总阀,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室内电器开关。3、在煮饭、烧水、煨汤、熬药等时候,切不可在点燃煤气后长久离开厨房,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引致大量泄气。4、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要求热水器必须安装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热水器应与浴室分室而设。要经常检查煤气与热水器连接管线的完好,热水器不能使用直排式,洗澡时间也不宜太长。5、室内用炭火锅涮食、烧烤用餐时,应打开门窗通风,且不宜吃食时间过长。6、天冷时,部分人会在简易棚内用煤炉做饭,晚上直接用煤炉取暖。由于夜间门窗紧闭,通气不畅,容易因缺氧而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因此,使用煤炉时要特别压好炉子,保持室内通风,切不可马虎大意。7、汽车发动后驻地停留,门窗密闭也可能引致中毒。 注意用电安全特别提示:1、不要在高压线路、变压器、变电站等附近玩耍,尤其在阴天更要特别注意。2、家庭使用大功率电器时,如空调、电火锅等,首先要考虑线路的电流量、负荷量,尽量不要同时使用多种电器,以免引起火灾。3、架设线路时要注意导线与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的连接要牢固,不能松动。4、要安装合适的保险丝,不能用大号保险丝或金属丝代替。5、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洗衣机等)的线路要定期检查,防止绝缘层断裂或磨损造成漏电伤人。不能用废旧电线安装临时灯线路。 6、不要在电线上晾衣服,不要用湿抹布擦电灯泡、湿手扳开关,必须保持绝缘层的干燥,因为湿润的绝缘层会漏电。7、严禁私拉乱设电线,做到文明守法用电,杜绝违章、违法用电行为。8、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接触电者,应用木棒或者其它绝缘物将电源线挑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9、请专业人员维修电器和电路,防止意外事件发生。10、加强对家中老人和小孩的安全用电知识教育。 预防交通事故日益发达的交通,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危险。稍有麻痹大意,便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人生危险。因此,增强安全意识,时刻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是人民群众确保人生安全的重要方面。特别提示:1、不要急于赶时间而不守交通规则。2、外出时不搭乘违规载客的车辆。3、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绝对不能翻越中央隔离护栏,注意红绿灯及过往车辆的动态,确认安全后再直行通过。4、不得在公路边随意嬉戏、打闹,在公路边行走,随时要注意过往车辆。 注意旅途安全特别提示:1、时刻提高警惕,尽量把物品集中放在可以经常看得到的地方,有条件时可将行李锁在行李架上。2、要事先准备好零用钱,将暂时不用的钱及贵重物品清点整理好,放在隐蔽、可靠的地方。3、上、下交通工具时,不要慌张,不要拥挤,防范不法分子趁机作案。乘坐交通工具时不能将头、手伸出窗外。4、外出时要随身携带身份证,并妥善保管好。5、登山或在野外穿行,扎好裤脚、领口、衣边,防止有毒虫类的侵害及野兽袭击;在深山、树林中行走要注意防止迷路;雷雨时要防雷击;骑车、驾车要安全行驶,复杂地段要缓速行驶。预防食物中毒特别提示:1、不要采摘、捡拾不认识的野生菌类、野菜和野果,不要购买、加工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2、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请查看有无生产时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建议不要购买散装白酒和植物油。3、妥善保管有毒害物品,包括农药、杀虫剂、杀鼠剂和消毒剂等不要存放在食品加工经营场所,避免被误食、误用。4、加工、贮存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水果、生芽的马铃薯、长霉的米、未熟透的四季豆等都可能引致中毒,尤其是四季豆中毒在集体食堂的中毒事件中常见。5、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烹调食物和进餐前要注意洗手,接触生鱼、生肉和生禽后必须再次洗手。不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活用水。6、进餐后如出现胸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保留所有剩余的食物、有关工具和设备,以备核查中毒原因。7、不要食用河豚鱼等含毒素的水产品。8、烧鹅、卤肉等肉制品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预防雷击遭遇雷击是人们在夏天,特别是在下雨天容易发生的意外事件。只要人们了解有关防雷知识,就可以有效预防雷击。特别提示:1、遭遇雷雨时,应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2、在野外遇到雷雨时,如依靠建筑物或高大树木躲避,不可靠墙壁或树干太近;不要站立在山顶、楼顶等高处;不要靠近孤立建筑物体或者金属物体,不要在露天打手机。3、不能多人聚集躲避雷雨。4、雷雨时,要关闭门、窗,防止雷击火球进入室内爆炸伤人。5、雷雨时,应该尽可能关闭电脑,切断电器电源。 预防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诱因。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特别提示:1、出行、作业要躲避烈日,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等。尽量穿白色、浅色的衣服,不宜穿黑色或深色的衣服。2、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炎热天气每天需饮1.5-2.0升水,适当增补凉茶、解暑汤等清热下火。3、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发热、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症状时,首先要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4、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预防中暑的中药。5、如果出现脉搏细弱、血压降低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6、对于有虚脱、剧烈头痛、昏厥、痉挛等表现的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一定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预防溺水事故1、游泳前要充分把握身体健康状况,正确估计自己的水性,不要逞强。2、充分了解泳场、浴场情况,禁止单独到池塘、水库、不明水域野浴、跳水。3、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下水前要先活动身体,如水温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子,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4、不要冒然“扎猛子”、潜泳,不要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旋涡处游泳,禁止酒后游泳。5、游泳过程中,如突然觉得眩晕、恶心、心慌、气短或四肢抽筋,要立即上岸或呼救。若小腿或脚抽筋,要用力蹬腿或向后掰脚趾,或者大力拉扯抽筋部位。6、如遇人溺水,没有把握千万不要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施救。 预防救人损己市民见义勇为,救死扶伤,应大力提倡和发扬。但同时,市民在实施义举时,也要充分注意自身安全,就像救治“非典”病人时,医生和护士也要保护好自身安全一样。特别提示:1、废弃不用的机井、地下防空洞、枯井等内藏大量有毒气体,不要到井内或防空洞内玩耍,如果有人员下去后不见回来,要及时找人救援,不要自己冒然下井、下洞。2、下水道、沉淀池、化粪池等设施由于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质,是沼气产生的理想场所。如果有人掉进这些地下设施中时,施救人员不能冒然下去救人,很可能发生缺氧窒息、中毒、爆炸等意外死亡事件。3、进行下水道、沉淀池、化粪池等设施维护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而且,作业前要佩戴好防毒面具并将绳索捆绑在身上,绳索的另一端交给设施外面的人员,以便在发生不测后,迅速救援。4、火场救火要注意风向,中小学生不宜参与救火。电、油着火不能用水浇;燃气泄漏起火,要及时关闭阀门,用湿布捂灭火苗。5、遇溺水、抢险救灾等,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奋力施救。 预防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菌痢、乙脑、伤寒、疟疾、红眼病等。萨斯病毒、禽流感也是传染病的一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有效手段。特别提示:1、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2、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饭菜、水果,不贪食冷饮,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婴幼儿奶瓶等食具要定时消毒。3、要做好粪便、水源卫生管理,防止水源污染。4、在夏季要特别注意灭蚊、防蚊,蚊虫叮咬可引起乙脑、疟疾、登革热等多种传染病。5、不可贪凉,不在室外露宿,室内空调与室外温度最好相差不超过5度,此外要经常清洗空调隔尘网。6、在传染病流行期,格外注意防护。如:在红眼病流行期,更要勤洗手,不用手揉眼,少到或不到游泳池、游乐场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若要游泳,可用氯霉素等眼药水进行预防性用药;发生禽流感时,要避免与禽类接触,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要保护室内空气流通,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注意药品安全药品消费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然而,不合理用药损害消费者健康的问题仍多有发生。因此,消费者要注意科学用药。特别提示:1、消费者用药必须做到“五要”:一要细看说明书,吃明白药;二要按照医嘱,对症吃药;三要遵循用药禁忌,避免盲目合并药物;四要检查药品有效期,观察药品质量;五要索取购药凭证,作为消费证明和维权证据。2、避开广告陷阱,谨防假劣药品。不要盲目信新药、贵药以及进口药、特效药。3、特别注意不能滥用、乱服抗生素及抗感染、减肥、排毒或滋补类药物。4、老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要根据年龄和生理特点谨遵医嘱安全用药。5、切莫“先入为主”,将病症自诊为“老毛病”擅自用药。6、中药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如:一些排毒养颜药品,含有大黄、芒硝等中药成份。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宜长期使用。7、生病一定去正规医院诊治,不要去没有资质的非法诊所,更不要听信“祖传秘方”、“老中医”、“性病专科”等骗人鬼话。不要贪图便宜而酿成人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预防心理疾病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人们处于更加激烈的社会竟争环境中,心理压力大。特别是青年人思想不成熟,不能正确处理好工作、恋爱、朋友等各方面的关系而容易引发心理疾病。当代人应当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常见心理疾病和障碍,自觉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素质,保证身心健康。特别提示:1、要悟透“人活一生,快乐为先”的道理,尽量忘却烦恼,一个人无论财富多寡,年龄大小,都有权利而且应该选择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快乐人生”才能体现生活的高质量。2、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压力和精神刺激的时候,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如默念“生气是自我惩罚,烦恼是和自己过不去”的警言,或听听音乐,作深呼吸等转移注意力,求得情绪上的缓冲。3、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培养多种业余爱好,丰富生活情趣,用各种办法转移注意力,从发怒的人或事上转移到高兴的事物上去,松弛紧张的精神,使情绪得到稳定。4、扩大社会交往,结识良师益友,这样可以通过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使情绪变稳,减轻心理冲突。5、正确认识心理疾病。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出现负性情绪和心理问题时,应该主动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避免心理问题进一步发展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

『柒』 用热敷法治颈椎病,温度过高,是否对神经有损害

温度不能太高,太高了可能会导致烫伤。是不是会损伤神经需要做检查确定。切记问题不能太高。热敷的方法对着凉导致的不适有一定的效果,经常性的疼痛的话,作用不大。建议您来医院骨科做颈部的具体检查。

『捌』 关于宪法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600字

“12.4”多么熟悉的数字,它不仅给人们感动,更多的体现了中国几十年来的进步和法治的力量。看了200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颁奖晚会,我心潮起伏,那些法治人物成了中国光辉的旗帜,也成了我仰慕的英雄。
最帅的交警
在北京的一个繁华路口,一位帅气的交警正熟练地指挥着交通,他还哼着自编的歌。这个快乐的交警就是被网友们评的“京城最帅的交警”——80后孟昆玉。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站了8年,在这8年的时间里,他获得了7枚奖章。他还发明了“孟昆玉疏导法”,让人们前行的道路畅通无阻。他不仅帅气,我认为他不仅是“魅力派”,更是一个“实力派”。
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乐而忘忧,这就是最帅的交警。
不朽的青春
奔腾不息的长江见证了三位90后的壮举。他们是方招、何东旭、陈及时。为了救落水儿童,他们奋不顾身。落水的孩子得救了,可他们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冬泳队带回的只是这三个大学生的尸体。他们一个准备长大了为父母盖新房子,一个是青春剧的主角,一个开朗阳光。可他们的青春刚刚开始,却转瞬消失。
然而,他们虽长眠地下,可精神永存。他们讲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青春短暂,然而不朽。
诚信的温度
你见过一个念过八旬的老人替父亲还债吗?他从17岁开始四处奔波,想方设法还上父亲的一笔笔债务。任何困难也不能阻止他,这一还就是几十年。这漫长的还债路上,不知他踏破了多少鞋。其中有户人家当年借给他父亲一角钱,连这么少的债务他也不放过,千里迢迢、几经周转,终于把钱还了。这样一个心胸坦荡、诚实守信的老人给我们传达一种温度,一种坚守诚信的温度。
十大法治人物评选结束了,他们的事迹将感染和影响很多人。我也要把他们当做学习的榜样,让自己努力接近他们。当更多这样的人涌现出来,我们生活的社会将会是多么和谐美好!

热点内容
法律服务站属于 发布:2025-04-26 20:12:59 浏览:757
中国用的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26 20:07:38 浏览:934
新旧两代法官对白 发布:2025-04-26 19:37:49 浏览:165
2020婚姻房产分割法律知识大全 发布:2025-04-26 19:26:39 浏览:114
一岁半的小孩有包径有什么办法治 发布:2025-04-26 19:18:46 浏览:532
资本运作特许经营条例 发布:2025-04-26 18:54:18 浏览:173
北京律师年薪 发布:2025-04-26 18:51:52 浏览:285
放弃追究法律责任的承诺书 发布:2025-04-26 18:46:04 浏览:121
广播电视大学商法03 发布:2025-04-26 18:39:53 浏览:393
法治的惩罚 发布:2025-04-26 18:39:52 浏览: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