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世俗道德
❶ 大学里的师生恋容易成功吗
这个我觉得如果是喜欢的是女老师的话,一定是不可能的。
毕竟男女之间有年龄差距的话,男生的年龄比较小,女生的年龄比较大的话,这样怎么能够相处久呢?
何况女老师的羞耻心比较强,自己成为一个老师的话,就应该遵守老师的纪律,不可以和学生谈恋爱的,这也是违反教师的规则,不符合师德。
所以我最后觉得,要是两个人是真的相爱的话,就不要在乎世俗的眼光,就去谈恋爱,那样就可能会真正的久久。爱情是不受任何束缚的,这是真正的感情,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
但是你只是青春荷尔蒙分泌过多的话,控制不了自己的话,那么这样又有什么用呢?
自己想一想就好了,这是非常简单的。
❷ &求有史以来最好的十大网络小说!&
有史以来最好的十大网络小说:《坏蛋是怎样炼成的》、《诛仙》、《小兵传奇》、《缥缈之旅》、《紫川》、《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回到明朝当王爷》、《异人傲世录》、《无限恐怖》、《神墓》。
1、《诛仙》
《缥缈之旅》讲述资产过千万的成功商人李强遭遇女友与好友的背叛,愤怒伤人。就在他万念俱灰时,神秘人物傅山利用真气将李强改造成高大俊美的年轻人,带领他穿越星空,从地球瞬移到火星。当他们进入古代传送阵准备前往“封缘星”时,由于花媚娘的捣乱,李强单独一人被送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星球,踏上了惊异未知的缥缈之旅。
4、《紫川》
神话般的西川大陆,一代代的热血传奇。帝都,河丘,远京,蓝城,帕伊,特兰,每一座雄伟的城市,都有自己的英雄传说。人类、魔族、远东各族……血与火的交融,刀与剑的碰撞,迷与迷的交织,构成了庞大的史诗般的巨著——紫川。
5、《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虚构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主角谢文东,讲述了谢文东从一个好学生学生到中国黑道第一人的经历。谢文东从一个原本文弱、本分、听话、成绩优秀但被人欺负的好学生“成长”为杀人不眨眼的黑社会老大。
❸ 推荐我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
《肖申克的救赎》自由,幸福,离你有多远
《阿甘正传》好莱坞的一个梦
《当幸福来敲门》拾起希望,重获幸福
《我是山姆》他只有6岁儿童的智商,却有着对女儿无限的爱
《风语者》收获了友谊,也收获了感动
《天堂电影院》回忆过去,往事渐渐清晰
《斯巴达300勇士》悲壮的史诗电影,无限感慨
《海上钢琴师》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那条船
《洛奇》英雄,就是不断迎接挑战
《无主之城》国内电影无法企及的高度
《后天》灾难中,我们活了下来,信念和智慧让我们生生不息
《楚门的世界》人生不过是一场戏
《幸福终点站》请享受困难中的幸福
《雨人》智障类电影的先河
《机器管家》机器人?人?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善良,真诚的人永远都是百万富翁
《美国往事》不止是一段往事而已,在这段往事背后,还存在着很多很多
《搏击俱乐部》毁灭=新生?
《愤怒的公牛》为了尊严,我们成为愤怒的公牛
《美丽心灵》美丽心灵还是完美大脑?
《美丽人生》虽然最终他那样地死了,但是他的人生依旧闪亮着
《飞越疯人院》自由何以成悲剧
《辛德勒的名单》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告别昨日》告别往日的一切,重设未来
《大鱼》人生是部童话
《神奇遥控器》请放慢时间,体味人生
《心灵捕手》敞开心扉,我们总有成功的时刻
《决战冰河》忘不了那个在皑皑雪地里奔跑的灵魂
《放牛班的春天》飞逝的欢笑和无法抑制的泪水都已成为过去,却永远不能被忘怀
《发条橙》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以孩子的视角看二战
《中央车站》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
《教父》忠诚即是一切
《香水》演员的演技很不错
《训练日》残酷的现实,别相信任何人
《摔跤王》有些人,只为那飞蛾扑火的瞬间
《闻香识女人》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钢琴家》战争成就的钢琴家
《奔腾年代》马和人一样,需要有人来激发他的潜能,人和马一样,你可以摧毁我的身体,但你击不倒我的灵魂
(原创评语,谢绝复制)
❹ 形容高贵品质的成语
1、冰清玉洁 [ bī qīng yù jié ] 也说玉洁冰清。像冰一样清明,像玉一样纯洁。比喻人的行为高尚,操行清白。
出 处: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翻译:伯陵志向远大,人品绝于众人,以善养德,品行端正。
2、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白。
出 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翻译:用人做例子:没有私心,胸怀坦白的就是好人;不明事理,暗地里做坏事的就不是好人。
3、怀瑾握瑜 [ huái jǐn wò yú ] 怀里藏着美玉,手里握着美玉。比喻具有纯洁无瑕的品德。瑾、瑜:美玉。
出 处:战国·楚·屈原《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得所示。”
翻译:怀里佩戴着珠宝,手里拿着美玉,却不知道该向谁来表示(奉献)。
4、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品德高尚,又有很高的声望。
出 处:曹禺《王昭君》第三幕:我们家德高望重,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5、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也说高风峻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
出 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翻译:我认为陶渊明的高风亮节,本来就已经无愧于商山四皓了,还那样仰慕他们,尤其向往他们喜欢贤才崇尚友谊的情状。
❺ 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
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5)不受世俗道德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
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❻ 求好看的历史穿越小说,要男主的,谢谢
[穿越都市]《重生之官道》by录事参军(种马、高干、穿越到义父身上、金手指YY)【7.3M】
[都市官场]《重生之衙内》by不信天上掉馅饼(重生七岁、前三百第一人称、种马)【14.3M】
[都市穿越]《好莱坞之王》by威武武威(种马爽文、奇迹导演、金手指:剧本及眼光)【8.8M】
[都市]《重生之大涅盘》by奥尔良烤鲟鱼堡(1V1、金手指、温馨生活非小白)【5.5M】
[穿越历史]《1908远东狂人》by丹丘(军事政治斗争、总统、1V1、微YY、轻松爽文)【9.2M】
[穿越历史]《重生寡头1991》by懵懂的猪(商战、奋斗、斗争、种马、掌控俄国远东)【6.1M】
[穿越历史]《重生于康熙末年》by雁九(童穿清水种田1V1、世家公子、适度金手指)【11.1M】
[穿越明朝]《奸臣》by府天(穿到弘治辅佐正德、勋爵出身、种马、朝争、运筹帷幄)【4.7M】
[穿越历史]《大明王侯》by贼眉鼠眼(助太孙打败朱棣、种马爽文微小白、诙谐幽默)【3.1M】
[穿越历史]《回到明朝当王爷》by月关(种马、武官出身、朝争、战争、与正德为友)【6.7M】
[穿越历史]《锦衣夜行》by月关(种马、暗潮汹涌、锦衣卫出身情报水平高、助永乐)【7.5M】
[穿越历史]《民国投机者》by有时糊涂(身穿YY、蒋介石手下、从头虐主憋屈到尾)【11.1M】
[穿越历史]《窃明》by大爆炸(YY、明末争霸、战神、剿倭寇平西南灭女真)【2.7M】
[穿越历史]《三国之蜀汉我做主》by三七开(种马、微金手指、穿越刘备嗣子、称帝)【6.5M】
[穿越历史]《我是秦二世》by华夏九洲(知人善用、轻松诙谐、种马、微YY)【3.9M】
[穿越历史]《武唐攻略》by府天(婴穿为武媚娘次子、率性重情、家人和睦、种马)【4.5M】
[穿越明朝]《大学士》by衣山尽(金手指、智囊进士、穿到正德助嘉靖夺嫡、种马)【2.9M】
[穿越明朝]《官居一品》by三戒大师(朝争种马、穿嘉靖朝少年六首出身前面爽文)【10.7M】
[穿越明末]《永历大帝》by楼主大大(身穿明末被误认为皇帝、争霸、虐日、种马)【3.5M】
[穿越宋末]《一品江山》by三戒大师(童穿、种马、助史上非继位者夺嫡、状元出身)【3.7M】
[穿越架空]《帝国狂澜》by撞破南墙(红三代穿、军事天才大将军、微金手指种马)【3.5M】
[穿越历史]《大宋金手指》by圣者晨雷(童穿宋末未继位宋理宗、强国爽文、奋斗)【3.2M】
[穿越历史]《大唐太子李承乾》by萍水(智慧、斗争、强国、征战、种马、无趣)【1.3M】
[穿越历史]《明朝第一国师》by鲈州鱼(魔术师穿越嘉靖朝、道士出身、烂尾)【1.6M】
[穿越历史]《十龙夺嫡》by凤鸣岐山(童穿六阿哥、小白、挖墙脚、夺嫡成功)【3.4M】
[穿越历史]《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bygfan001(快穿系统随身小白爽文、种马)【3.6M】
[穿越历史玄幻]《鬼师典韦》by光武纪元(郭嘉昏迷后被曹操抛弃隐居、烂尾)【1.4M】
[穿越明朝]《天官》by雁九(穿越和尚官家庶子、过继、嘉靖王府伴读、烂尾)【1.1M】
亲,╭(╯3╰)╮~
资源已上传~
满意请采纳~
如有问题可追问或hi我~
【赞同】个就更好啦(^o^)/~
祝亲阅读愉快~
欢迎下次求助我!~
发件人:小刁。网络ID:钓鱼鹰
——来自《我爱电子书》团队。
❼ 网上《阿甘正传》观后感千篇一律,你有什么不同的观影感受
大智若愚——一个人的成功和自身的智商并无必然联系
❽ 人在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条件下可以完全不受世俗和伦理道德的约束
如果你一出生就生活在世外桃园也许可以,但是谁能保证你能遇到杨过或小龙女那样专愿意在古属墓里生活的人呢?现在社会丰富多彩,你没任何通讯工具一个人在深山老林…假如还有你爱的人一起,你们能填饱肚子么?有防风防雨的住处么?假如都可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前篇一律的生活,没电视电脑手机空调…再遭遇各种天灾遇到怪兽…生命没有药中毒不会解生孩子不会接生等等问题…所以想想还是可以的,必经生活在这种事俗圈子里,还是脚踏实地去适应它吧…等到有足够的钱,是可以制造出任何你想要的生活
❾ 请你从历史或现实中,举一个经历艰苦磨练终于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物事例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所著《论六家要旨》一文,对先秦各家主要学说作了简要而具有独特眼光的评论。这对司马迁的早期教育无疑有重要意义。将近十岁时,司马迁随就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以后曾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学问的基础,二十岁那年,他开始广泛的漫游。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这一次游历到达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寻访了传说中大禹的遗迹和屈原、韩信、孔子等历史人物活动的旧址。漫游回来以后,仕为郎中,又奉使到过四川、云南一带。以后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而游历了更多的地方。他的几次漫游,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漫游开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使他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并且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这一切,对他后来写作《史记》起了很大作用。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司马谈去世。临终前,把著述历史的未竟之业作为一项遗愿嘱托给司马迁。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任太史令。此后,他孜孜不倦地阅读国家藏书,研究各种史料,潜心于著史,并参与了《太初历》的制定工作。
就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这也正是一位学者对君主的淫威和残酷的命运所能采取的反抗形式。终于在太始四年(前写于这一年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交待,此后其事迹不清,大概卒于武帝末年。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①。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
--------
①《史记》以前,历史著作都带有资料汇编和整理的性质,作者大都不明,难以说是由某个个人独力完成的:诸子书实际也是各个学派文献的汇编,并非由学派的开创者单独完成,而且其中的文章大多是独立成篇的。
这种著作体裁又简称为“纪传体”,以后稍加变更,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史记》纪事,其时间上起当时人视为历史开端的黄帝,下迄司马迁写作本书的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前10空间包括整个汉王朝版图及其四周作者能够了解的所有地域。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历史的总结,也是司马迁意识中通贯古往今来的人类史、世界史。在这个无比宏大的结构中,包涵着从根本上、整体上探究和把握人类生存方式的意图。如司马迁本人在《报任安书》中所言,他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不能够把《史记》看成是单纯的史实记录,它在史学上、文学上以及哲学上,都具有极高的成就。
《史记》被列为中国第一部“正史”。自此以后,历代“正史”的修撰从未断绝,汇成一条文字记载的历史长河,堪称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但是,《史记》的情况同后代正史又有很大不同。《史记》以后的历代正史,除极个别例外,都是由朝廷主持、按照君主的意志修撰的,是名副其实的官史。而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史记》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据说武帝读《史记》后,对其中几篇感到愤怒,下令加以删削,这也是有可能的(今传《史记》中一部分是后人补缀的)。那么,司马迁究竟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写作《史记》的?这也是理解《史记》的关键之一。
我们需要注意到,在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确立君主个人绝对权威前,君主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整个贵族集团的制约。在这种背景下,史官不仅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有“秉笔直书”的义务和权利。司马迁的祖上世代为史官,他虽然意识到在自己的时代,史官已经跌落到“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的地位,但他有意识地继承了古老的史官传统,并不想把自己的笔变成为君主唱赞歌的工具。
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司马迁对孔子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他并不是完全服膺孔子的学说,对当代的儒士更鄙视有加,但他钦佩孔子的人格,尤其是孔子以普通士人的身份,而有为天下确立文化准则的宏大理想。司马迁把自己写作《史记》的工作视为孔子修《春秋》事业的继承,这就在精神上自居于很高的地位。扩大地说,这也是继承了先秦诸子的理性态度和批判意识。
时代赋予司马迁以宏大的眼界,和全面总结历史的任务,广泛的游历使他对社会得到前人所未有的了解,残酷的命运促使他深刻地思考人生,继承先秦的史官传统和诸子文化,司马迁又确立了不屈服于君主淫威的相对独立和批判性的写作立场。正是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和特殊的个人遭遇中,产生了伟大的《史记》;在这部伟大的《史记》中,又表现出司马迁对人类历史与社会的多方面的独特理解。
首先,正如上面所说,《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性的著作。尤其对汉王朝的历史,对当代即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他在肯定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历史功绩的前提下,毫不容情地、活生生地描绘出刘邦的乡村无赖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对一代雄主汉武帝,司马迁也大胆揭露了他任用酷吏、残害人民、任人唯亲、压抑人才以及迷信求仙、滥用民力等种种行径。至于官僚阶层中种种勾心斗角、厚颜无耻的现象,更是纷呈毕现于他的尖锐的笔下。这些揭露与批判,并不带有丑化的倾向,也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具体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记录。从中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历史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正在掌握权势的人物,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是因为拥有高贵品质和道德正义,才得到他们的地位。有时恰恰相反,品质高贵和信守道义的人物,倒往往是遭遇不幸和失败的,就像与刘邦相比远为坦率和自尊的项羽,与武帝的宠臣相比远为正直和勇敢的李广,都不免以自杀结局。虽然司马迁不曾从理论上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是什么,但足以启发人们作一种深入的反省。
《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过去的历史著作都记载了人的历史活动,但这些记载都是以时间或事件为本位的,人的主体地位未能被充分地意识到和表现出来,而且,这些历史著作中的人物总体说来,一是局限于社会上层,至多包括了游士策士,二是局限于政治性人物,范围有限。《史记》所记述的人物,虽然仍以上层政治人物为主,但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人物和非政治性人物。我们看到在《史记》中,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男宠、卜者,各各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又共同组成色彩斑斓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在这以前及以后的史书中,很少看见如此众多类型的人物,尤其是社会中下层的人物。这表明司马迁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一种认识,尤其是对社会中下层人物的态度,在一般“官史”中是几乎看不到的。
司马迁还进一步注意到: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支配着人的历史活动?他并不否定道义的力量,也表彰了许多信守“仁义”的君子,甚至在这方面具有某种理想主义的态度。但是作为一个忠于生活的观察者和深刻的思想家,他也确实认识到并且公然提出:是人的物质欲望、追求生活满足的要求,支配着人的历史活动。在《货殖列传》中,他不厌其烦地列举多方面事实,证明“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自天子至于庶人”,无不“好利”。他把壮士勇于战斗、闾巷少年劫财盗墓、歌妓舞女出卖色相、渔夫猎人冲风冒雪、赌徒彼此争胜、医师方技之人苦心钻研、农工商贾的各项经营,乃至吏人舞文弄法以求贿赂,各种不畏苦不惧死的行为,全部归结为是追求财富、追求物质利益的活动。尽管这样并列的叙述使很多人难以接受(因为其中终究有善恩顺逆之别),但在那个时代,司马迁就认识到是物质利益的追求而不是抽象的道德原则才是人的历史活动的潜在动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衡量历史人物的地位,司马迁所依据的是他们的实际成就,而不是获得何种名位。项羽未尝称帝,但一段时期中实为天下之主,《史记》中便立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之后,是《吕太后本纪》,而没有“孝惠本纪”,因为惠帝虽有皇帝的名义,其实只是傀儡。在这里,司马迁丝毫没有孔子“正名分”的热情。《史记·太史公自序》宣称,作《史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那些“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得以垂名后世。所以,他也很赞赏为了求取不凡的成就而甘受一时屈辱的人。譬如韩信不耻过胯,曾经勇冠三军的季布甘为奴隶,在司马迁看来,都是“烈丈夫”才能有的壮举。这里面,也包涵着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忍辱不死的人生体验吧。
在《史记》中,是存在一定的伦理评价标准和褒贬意识的。但它的标准并不完全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原则或世俗的道德意识,也不是狭隘单一的。甚至,前后之间不妨有些矛盾。如《伯夷叔齐列传》歌颂了二位贤君子“不食周粟”的忠节,《管仲列传》却又赞美起先帮助公子纠与齐桓公争位、失败后不肯殉节、从囚牢里出来又做了桓公重臣的管仲,说他“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游侠对社会统治秩序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司马迁是明白指出了的,却不妨赞扬他们重然诺轻生死的义风。甚至,《酷吏列传》激烈抨击了酷吏的残忍,《太史公自序》又说“民皆本多巧,奸轨弄法,善人不能化”,故酷吏也有存在的理由。这些并不是因为司马迁观念混乱,而是他看到社会本身的复杂性,需要广泛而多视角地理解各种人的生存方式。即使是他所反感的人物,也尽可能如实地描写,不简单地一笔抹杀之。
东汉班固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汉书·司马迁传》)。然而,这些恰恰是司马迁远比班固之辈高明的地方。正是由于司马迁对历史和社会具有独特的、极其深刻的理解,对各种人物的生存活动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不受正在建立起来的儒家统治思想的束缚,敢于蔑视世俗道德教条,也不从某种单一的学说出发来理解人和描写人,《史记》方能成其丰富和博大,产生一种独特的魅力,而区别于后代所有其他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