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名声

道德经名声

发布时间: 2024-03-03 03:18:53

⑴ 在《道德经》中,为何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在《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句话的原意是:过分地追逐名声,就必然会浪费精力,过多地追求财富,就会背负巨大的负担而死去。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社会,人们更在疯狂地追名夺利,那些影视明星们终日像孔雀一样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容貌,专家学者们也不甘寂寞,经常在镜头前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这些都是追求名声的具体表现。

名与身孰亲?就是指有些人把外在名声看得比自己的身体更重要,有人为了一些虚名而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浪费自己的精神生命,有人为虚名没日没夜地工作,更有人通过牺牲自己的身体和思想自由来花获得这些虚名。

⑵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

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2)道德经名声扩展阅读

作品赏析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⑶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

一、原文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生命和财货哪一个更重要?得到和失去哪一个更有害?过于爱惜必定会有大的耗费,过多的藏货必然会导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停止就不会遭到危险失败,这样才能长久。

2、南怀瑾《老子他说》

“名与身孰亲”,他要我们了解名就是假的,比起身体来,当然爱自己的身体。

“身与货孰多”,身体与物品比较,你手里拿了五百万钞票,遇到强盗,用刀逼着你说:“把你的钱放下给我,不给我就杀了你。”这时你一定放下那五百万元,因为身体重要。

“得与亡孰病”,得与失哪一样是毛病?

身与货、身与名,两个互相为用,得与失两个也是互相为用。

老子更进一步告诉我们,懂了这个道理——生命的重要,那么,“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你对一样东西爱得发疯了,最后你所爱的丢得更多,就是“爱别离苦”,这是佛说的“八苦”之一。“多藏必厚亡”,你藏的东西不管多么多,最后都是为别人所藏。

“知足不辱”,真正的福气没有标准,福气只有一个自我的标准,自我的满足。“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处时,要晓得刹车止步。这是告诉我们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虚名所骗,更不要被情感得失蒙骗自己,这样才可以长久。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名与身孰亲?

名与身孰亲,如果圣人要爱慕虚名的话,那么这是没有止境的,对道的疏离以及对功名的爱慕都只会陷入得越来越深。圣人用道本为以物相反,而一旦陷入对名物的热爱,就会与道相反,一步步地背离大道。

(2)身与货孰多?

退道全身,把自己推向万物之中,那么君王需要多少财货,才能彰显自己的尊贵呢?只会一步步地越来越迷失于财货之中。

(3)得与亡孰病?

得财货,以物市尊,则失道。失道,则亡天下。得到了天下的财货,最终导致失去天下。

(4)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爱之所以成,道之所以亏。大费,指损道之甚。多藏,以名为事则藏名;接着,以身为事则藏身;最后,以物为事则藏物。物与道相反,物之所以得,道之所以亡。

(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则道不亏。知止,则道不离。道不亏不离,圣人如此治天下,天下方能长久。

4、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都知道身体比名誉重要,但很多人依然汲汲于声名

当一个人突然名气增大,怎么面对值得深思。一个人要与他人交往,积累的名誉、名气,往往就是他生活的 基础。一个人有了名气以后,必须冷静,因为一旦名气大到和自身做的事不相符,就会出现问题。为了名气而做事,其实是舍本逐末。名气带来的便利和烦恼,几乎是等价的。

(2)钱真的很重要,处理好钱与身体的关系更重要

身体要是不在了,所有的钱就都跟您没关系了。钱的本质是您付出劳动的等价物。不要上半辈子用健康换钱,下半辈子用钱换健康。

(3)得到后,如果不付出,则注定会失去

人的内伤是由患得患失所致。人世间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来自“得与失”之间,得到了则开心,失去了则痛苦。我们要看清楚得与失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转化的。这个世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您得到什么的同时,一定要知道您会相应失去什么。 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平衡的,您得到的同时,一定会付出。有时,失去未必是真的失去。任何失去,都是在给您腾空,然后让新的机会到来。但行善事,莫问吉凶,得与失让老天来定。

(4)不要把什么事都做到“甚”“泰”“奢”的程度。

“甚爱必大费”指过分喜欢什么东西,一定有更多的花费。您想要赚大钱,就要接受没有时间休息。

(5)如果您知足,就不会被侮辱,不会遭受损失。

“知足不辱”的“辱”是耻辱、损失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知道满足,就不会被侮辱,不会遭受损失。

知足不是我们什么都不做的借口,您该做事还是要做事,但是对于做事带来的结果,您知足就可以了。好好做事,不在意结果,基业才能长青。

三、我之体悟——眼光放长远

这一章老子是教导我们要懂得“知足”“知止”,可是如果你用这句话去劝人,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有时候现实情况真的不允许。

前段时间,看网上一则报道说韩国明星泫雅跳舞排练时晕倒了,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晕倒。后来她住院,有记者采访,问她是否知道身体不好。她说她其实在晕倒前就有感觉,但是大家准备那么久,她如果临时取消,她觉得很对不起大家。她想也许强撑一下就过去了,等到演出结束再说,没想到舞台上直接就晕倒了。据说她因此掉了很多粉,因为大家发现她不够爱自己,性感自信的人设一定程度的崩塌了。

我之前觉得这些网友也太奇葩了,晕倒说明她有敬业精神,同时她因为觉得对不起工作人员才强,说明她心地善良。

但现在看来,把外在的东西看的比自己的身体还重要,就是不“知足”,不“知止”啊!她如果及时休息和调整,只是取消一次排练,可是她晕倒进医院,连演出都得取消。为了不让人失望,结果却让更多人失望。还搭上了自己的健康,孰轻孰重?所以老子在说“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

所以老子劝人要“知足”“知止”,不是为了让我们“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其实是让我们调整到一种更长远的视角看问题,眼光长远了,才知道孰轻孰重!我们如果把眼光放长远,就没有那么多的“情况不允许”,没有那么多“关键时刻”,也没那么多“一举成功”。大多数事情都是持久战,所以保存体力,爱惜身体本身就是战争的一部分。

⑷ 如何理解《道德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实际《老子第一章》是老子在讲解宣传道理与名利的关系。详解如下:

【老子·德道经原文】道(1)可(2)道(3)也,非恒(4)道也。名(5)可名(6)也,非恒名也。无名万(7)物(8)之始也;有名万物之(9)母(10)也。故(11)恒无欲(12)也,以观其(13)眇(14);恒有欲也,以观其所(15)徼(16)。两者同出(17),异名(18)同谓(19)玄(20)之有(21)玄,众眇(22)之门(23)。

【译文】道理是能够讲述的,不是平常的道理。名声是能够大起来的,不是平常的名声。没有名声是许多人的开始阶段;名声大了许多人就会由此而滋长获取重币的欲望。原来平常没有这种欲望,是因为观察到获取重币的可能性很小;平常就有这种欲望,是因为观察到存在着获取重币的机会他才贪求不止。将讲述道理与扩大名声两者共同写出来,虽名称不同但共同算作既深奥又玄妙,有众多高远地解决这些问题的诀窍。

【注释】(1)“道”事理,道理。《广韵》: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

(2)“可”能够;可以。《孟子·梁惠王下》:“可得闻与?”

(3)“道”说;讲述。《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4)“恒”寻常(平常);普通。《三国志·吴主传》:“形貌奇伟,骨体不恒。”

(5)“名”名声,名誉,名望。《史记·滑稽列传》:“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6)“名”大的。《礼记·礼器》:“因名山升中于天。”。注:“犹大也。”

(7)“万”极言其多。《列子·汤问》:“高万仞。”

(8)“物”人,众人。《左传·昭公十一年》:“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

(9)“之”生出,滋长。《礼记·祭礼》:“如语焉而未之然。”

(10)“母”重币。货币有大小轻重之别。大的重的称母,小的轻的称子。《国语·周语下》:“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

(11)“故” 同“固”,原来,本来。《史记·李将军列传》:“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12)“欲”欲望;嗜欲。《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

(13)“其”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的。《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14)“眇”通“秒”。细小;微末。《管子·水池》:“察于微眇。”

(15)“所”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

(16)“徼”(jiào)通“侥”。贪求不止。《左传·文公二年》:“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

(17)“出”《康熙字典》《增韵》:出入也,吐也,写也。

(18)“名”名字,人或事物的名称。《礼记·曲礼下》:“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君子不亲恶。”

(19)“谓”通“为”wèi。算是,算作。《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20)“玄”深奥;玄妙。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

(21)“有”通“又”。表示进一层。《论语·公治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22)“眇”古同“渺”,远,高。《荀子·王制》:“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

(23)“门”做事的诀窍;解决问题的办法。屈原《九章·惜诵》:“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⑸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章:名与身孰亲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章全文如下: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本章文本以楚简《老子》为底本。

本章继续阐述“对立统一”原理的第一法则——“对立面始终存在”。

前两章老子系统阐述了“有无相生”的具体内涵,两者共生共灭,又相辅相成,它们是“对立面始终存在”的两大特征。推而广之,一切正反都具有共生共灭和相辅相成这两大特征。本章老子又列举了三组正反,“名”与“实”,“物”与“我”,“得”与“失”,它们彼此互相交织。通过反复运用“对立面始终存在”的特征分析,老子向我们揭示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怠”的人生法则。

“名”与“实”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互为正反。“名”是“实”的概念化,而“实”是“名”的物质化。老子的“名”有着与我们今天用法上意义不同的内涵,正确领会老子“名”的具体内涵可以从它的反面“实”入手。以反求正,这是老子常用的方法,也是“对立统一”法则的魅力所在。“实”在本章中的表述就是“货”与“脏”,“脏”是“货”的别名,但更为鲜明地表达了“货”的属性。

正因为“名”与“货”是一体两面,于是“名”与“身”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货”与“身”的关系,它们同属“物我关系”的范畴。“物我关系”是本章的核心,它的基础是老子的本体论,是“道物关系”决定了“物我关系”。深入考察“物我关系”,倍感惊讶,老子的“物我关系”意味着不存在私有产权,从而一切财富积累终将得而复失。这是一个令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结论,但它至关重要,需要细心体会。

正是“不存在私有产权”这一结论,构建了老子本章的基本逻辑。“甚爱必大费,拘赃必伙亡”有着其深厚的本体论基础,与今天人们所说的“过分地追求名誉”,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老子的本体论出发,“名”与“利”得而复失是一种必然结果,与追求名利是否适度无关,也与人的生死无关,它是道奉行“公平公正”原则的必然产物,这是老子思想中极为深刻的智慧。

“得”与“失”又是一对正反,它们可以视为是“长短相形”的具体表达。就名利而言,“得”是名利的好处,是人们所见的“长”,这是人们追逐名利的动力所在。而“长短相形”意味着“得”与“失”共存且彼此相互促成。“失”是名利是伤,但却被人们抛到了九霄云外,消失在了人们的意识中,这是典型的见“长”不见“短”。本章老子通过厘清“物我关系”,向人们揭示了什么是名之伤,什么又是利之害,把躲在“长”背后的“短”推到了台前。

老子的“名德之别”意味着求名就是虚妄

“名”与“德”,今天的习惯用法中人们往往不加区分,但老子的“名”与“德”却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故“德”可以长久,而“名”不可以长久。

什么是老子所说的“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德体现为无私,是超越自我的奉献,圣人不自生,为天下而生,是“上德”,上德不求而得,谓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从自我出发,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而试图求取德,是“下德不失德”,其结果是永远得不到德,故“是以无德”。

所以,德是不求而得,求德则不得,德是不可通过求取而得到的。

什么又是老子所说的“名”?

“贻折,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贻痹。”老子思想的唯一价值判断是“公平公正”,所谓“公平”,就是大家都一样,都是“无名之仆”,天地也不例外。一旦有谁从“无名之仆”中脱颖而出,便打破了“大家都一样”的平衡,称为“贻折”,“贻折”就是从“无名”之中生出了“有名”。因此,“有名”意味着不公,意味着系统出了毛病,道绝不听之任之,必将严加制止,于是手到病除,“知止所以不贻痹”。

可见,老子的“名”特指从普通百姓中脱颖而出,而这种脱颖而出是以权力和地位为象征,最终又以财富的多寡为标志。于是,“名”意味着财富分配不公,所以老子称之为“贻痹”,即破坏了道恩泽均摊的准则。“有名”是表象,“财富不均”是本质。

老子的时代,名象征着权力,象征着财富。彼时,教育被贵族垄断,科举制度尚不存在,私学教育刚刚萌芽,贫民冲破阶级的天花板,实现命运逆转如同天方夜谭。这是老子赋予“名”内涵的时代背景。

因此,在老子的词典里,“名”“德”有别。求“名”是对“公平公正”原则的挑战,故求到的“名”则不可长久,因为道“将贞之以无名之仆”,“名”势必付诸东流。而“德”则是无私的奉献,惠及他人,惠及天下,故“德”不求而至,不取而得。“德高望重”的“望”,在老子的语境中不是“名”,而是“敬”。

老子的“道物关系”意味着不存在私有产权

今天的人们认为私有产权是个没有争议的概念,然而,这恰恰不是老子的立场,也是解读本章的关键所在。

在老子的产权结构中,道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万物所再创造的万物,因此,一切物质存在均为道所有,而物物之间不存在所有权关系,它们都是道所创造,都是“无名之仆”,彼此平等,相互独立,这是老子本体论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从老子本体论出发,猫生猫这一过程被分解成了两个步骤。猫生猫仅仅是物以形相生,猫生形不生神。神是从外界注入到新生猫躯体的灵魂,而灵魂的注入,则是道之所为,非猫所能主宰,故称“物形之”。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则说的是“气成之”。“阴”代表躯体,“阳”代表灵魂,灵魂注入躯体,是形神相合,谓之“冲气以为和”。万物皆有“生”,一切生都是形神相合,石头生则为石,亡则风化为尘土,不再是石头。

这才是“道生万物”的真谛。表面上看似物生物,实则万物以形相生,而形显灵成物,最终是道的造化,却被人们认为是万物自化,仿佛道根本不存在一样,老子称之为“大成若缺”。

你我究竟谁生谁养?按老子道生论,父母只生了你我一张皮囊,是道赋予了这张皮囊以生命。你我真正的生养之主是那无形的道,道令你我生,则灵魂附体,道令你我亡,则灵魂翩然而去。气聚而生,气散而亡。

推而广之,馒头是谁做的?你我仅仅赋予了馒头以形,是道赋予了馒头以神。失去了神,则馒头腐烂发臭,不再成其为馒头。。。

所以,不光物是道生,物再造之物也还是道生。“大方无隅,大器曼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制定了一切规则,也成就了一切事物,道就是力量,道就是智慧,道让事成则事必成,道不让事成则事必败。道就是躲在一切成功背后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故曰“大器曼成”。

在这样的道物关系下,物与物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无论是天地还是蚂蚁,都是道生道养;无论是地里的庄稼还是桌上的碗筷,都是“大器”所成。于是,一个惊人的结论映入眼帘——“不存在私有产权”!

这是老子本章最深刻的底层逻辑。不存在私有产权,意味着一切敛财聚物,都只能是短暂的欢愉,光环终将退去,聚敛的财富也终究要散去。“拘脏必伙亡”这个“必”字,代表的是一种必然结果。

这种必然性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喻义完全不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并不否认私有产权,而老子的“物我关系”则表明,“私有”是一种虚幻,聚敛的财富有一万种可能会随时散去,未必要等到入土归天的那一刻。

“名”与“实”,“物”与“我”,“天道”与“人道”

有了上述的概念铺垫,再来理解老子本章的喻义,也就水到渠成了。

名分与身体哪一个与你更亲密?身体与财货哪一个与你是一伙?手头拮据与得而复失哪一个对你打击更大?

“名”与“实”是一对正反,“实”是“名”的物化,是财富,是利益;而“名”是“实”的映射,彼此相辅相成,共生共灭。因此,“名”与“身”的关系,就是“物我关系”。物非我生我养,而是道生道养,故来去皆在道的一念之间,非我所能左右。能与我朝夕相伴,相濡以沫的只有我的四肢和毛发。——“名与身孰亲”。

“名”与“身”是从“实”的反面看“物我关系”,而“身”与“货”则是以“实”的视角重申“物我关系”。“货”即财富。一切财富,聚则“贻折”,散则回归“天自均焉”,此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明此道者,自然可知“货”与“我”本不是一伙,它来去自如,又岂能听凭我的调遣?——“身与货孰伙”。

“名”“货”不来招惹,则我无非清贫而已,“名”“货”来而又去,我得而复失,忽而心花怒放,忽而羞愧难当,忽而春风得意,忽而心灰意凉,让我情何以堪?——“乏与亡孰病”。乏,贫乏。亡,得而复失。病,伤害,凌辱。

这里,老子将“名”与“货”彻底拟人化了,令“物我关系”展现的淋漓尽致。什么叫亲密?——与你依依不舍,同甘共苦。而名声却显得如此高傲冷漠,求之爱理不理,想走拂袖而去,你又能将它如何?再看那财物,你把它当成了知己,可它终究与你不是一伙,你好生将它供养,它却惦记着自己的伙伴,招之即去,不屑说句拜拜。你望眼欲穿,奉若上宾,它们来去匆匆,乍暖又寒,倒不如未曾相识,从未相见,反倒怡然自得。

“伙”,楚简《老子》及其他版本均作“多”,“多”古通“夥”,今写作“伙”。“夥”字出现较晚,金文中尚未见,故老子时代“多”又用作“夥”。司马迁史记中有段记载可作旁证:

《史记·陈涉世家》:“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这是说,陈涉称王后,早年同耕的朋友来王城投奔他,见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惊叹道:“伙颐!陈涉做了王好气派呀!”楚人称“多”为“伙”,“伙颐”即“好多呀”,意为气派。从此“伙涉为王”便成了成语,指出生卑贱者,一朝为王便派头十足。

“多”在早期老注中均读作多少之多,文义难通。奚侗引《汉书·黥布传》师古注:“多,犹重也”,将“多”释为重要,才打通了文脉,“身与货孰多”遂读作“身与货哪个更重要”。但这种解读并未反映出老子本体论所蕴含的“物我关系”的深刻内涵。

热衷于名利注定是徒劳,因为名利终将弃你而去;聚敛的赃物终究要散去,因为它们本来就不是你的东西。因此,懂得满足就不会被名利的抛弃所羞辱,能够打住就不致招惹得而复失造成的打击,只有不求名利才能永远不受名利的折磨与伤害。

这里,老子仍然是从“名”与“实”两个层面逐一展开论述。

“爱”指热衷于名利,正因为“名”说去就去,因此爱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这便是“甚爱必大费”。费,浪费,不是耗费的意思。“甚爱必大费”如同“竹篮打水一场空”。

“拘脏”指收敛来的财物,即上文所说的“货”,不过老子这里进一步明确了“货”的属性。“亡”,与上文义同,特指得而复失。这个“伙”字用得十分传神,上文的“伙”是名词,这里作动词,表示收敛的财富始终与“得而复失”是一伙的,将“脏”与“亡”都完全拟人化了,惟妙惟肖。

请注意,这两句中老子都用了个“必”字,表示无论如何都要发生。这是由老子的“物我关系”所决定的,不需要附加任何前提条件。许多老注附加了“过分地”来修饰追求名利,是对老子的“物我关系”认识不清。

“辱”指“名”与“脏”弃我而去,我空遭其戏弄,所以“辱”有明确的指向。“怠”,轻视,指我放低身价求名求财,而对方并不把我放在眼里,爱理不理。“怠”是楚简《老子》的写法,后人将“怠”改成了“殆”,解读为危害,意在表达“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喻义,从而与下文“可以长久”相呼应。其实老子这里丝毫没有“人亡”的涵义,“长久”是相对于“名”与“脏”的来去而言。此两者皆不可长久,故求名自取欺辱,求财必遭冷落,何不“知足不辱,知止不怠”?

本章校勘说明

以下是还原版与八个主要版本间的比较,本章帛书乙本残缺较多,未收录。

这段文字的关键点在“多”与“伙”之辨,以及“乏与亡”与“得与亡”之辨。

“多”与“伙”的关系上文以作详述,在此不重复。

“乏”,楚简《老子》作“上之下贝”,当读作“贬”,作“少”解。《广雅》:“贬,减也。”《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贬食省用。”可以为证。据此,“贬”通“乏”,而“乏”今常用,故以“乏”代“贬”。“之+贝”读作“得”,缺乏依据,且文义牵强,不可取。

“亡”,楚简《老子》作“上亡下贝”,当用以特指失去的财富,与“亡”字含义不尽相同,但因“亡+贝”已是绝版字,只能以“亡”代之,而另在文义上加以说明。

此外,“䈞”通“孰”,“新”借为“亲”,楚简文献常见。“疒+方”,包山楚简同字均读作“病”,但此处含义当作“害”解。

此句还原版与其他版本的关键差异在“拘脏”二字。

“拘”,楚简《老子》作“厂+句”,是“句”的异体字。《说文》:“厂+句,篆文句字。”“句”通“拘”,义为收集。当今学者将“厂+句”读作“厚”,意在附会传世本“多藏必厚亡”,“厂+句”与“厚”不是一个字,不可取。

“脏”,楚简《老子》作“赃”。当今学者将“赃”读作“藏”,意在附会传世本,未能反映上文所阐述的老子“物我关系”,故还原版不从。

此外,“爱”,楚简《老子》作“上夊下心”,是“爱”的异体字。“费”,楚简作“弼+贝”,读作“费”。

又,传世本此句有“是故”二字,而下句无“故”字,是将结论提到了此句,还原版遵从楚简格式,将结论放在下句。传世本“多藏必厚亡”较楚简颠倒了前后顺序,当为后人改动。

此句,还原版与其他版本的差异仅在与一个“怠”字。上文已提及,因后人将“长久”解读为人性命长久,故将“怠”读作“殆”,遂改之。而老子此处所言,是基于“物我关系”而得出“名”与“货/脏”必得而复失,故不可长久。因此,“殆”用于此不达文义,还原版不从。

“知”,楚简《老子》作“智”,“智”通“知”。“之”,楚简作“上之下止”,为“止”的繁字。“久”,楚简作“旧”,“旧”借为“久”。

附: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热点内容
忠诚协议与婚姻法 发布:2025-01-10 00:24:42 浏览:996
新监理工程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0 00:05:32 浏览:402
天元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发布:2025-01-09 23:40:10 浏览:997
劳动法五险之生育险 发布:2025-01-09 22:54:14 浏览:700
台湾公益募捐条例 发布:2025-01-09 22:49:24 浏览:735
合肥市瑶海区法院 发布:2025-01-09 21:43:56 浏览:933
脚部刑法图 发布:2025-01-09 21:23:15 浏览:339
法律援助辩护发生在那一阶段 发布:2025-01-09 21:19:49 浏览:56
律师微信签名 发布:2025-01-09 19:42:17 浏览:219
法制社会和法治社会 发布:2025-01-09 19:36:48 浏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