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章
『壹』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通解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②,难易相成③,长短相较④,高下相倾⑤,音声相和(hè)⑥,前后相随⑦。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⑧焉而不辞,生而不有⑨,为而不恃⑩,功成而弗居⑪。夫唯弗居,是以不去⑫。
【停顿】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1、斯:此。恶:丑。已:通“矣”。
2、“有”、“无”:指现象界事物的显或隐而言,不同于第一章的“有”和“无”。相:互相。生:产生。
3、成:转变、变化。
4、较:比较,对照。
5、相倾:相互对立而存在。
6、音:《礼记 • 乐记》“声成文谓之音。”成文指形成的节奏。声:《礼记 • 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和:应和。
7、随:跟随。
8、作:兴起、发生、创造。《说文》:“作,起也。”
9、有:据为己有。
10、恃:依赖,依靠。《说文》:“恃,赖也。”
11、居:居功自傲。
12、去:失去,丢失。
【疏义】
1、本章主要的概念是“无为”。无为,五千言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行不言之教、不占有、不仰仗、不居功,但不是不作为;是以宇宙大道为准则,顺其自然,不干涉;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一般人多把这两句话译为“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就变成丑了”。老子的原意不在于说明美的东西变成丑,而在于说明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同时也产生了。下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同样说明相反相因的观念。(陈鼓应)
3、长短相较。“较”:帛书甲、乙本均作“刑”,河上公、傅奕本等作“形”。
4、圣人。
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态不同于儒家。儒家的圣人是伦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认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无论对政治、人生、宇宙的观点均不相同,两者不可混同看待。(陈鼓应)
钱钟书说:老子所谓“圣”者,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耳。
5、无为。
王弼注: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福永光司说:老子的无为,乃是不恣意行事,不孜孜营私,以舍弃一己的一切心思计虑,一依天地自然的理法而行的意思。在天地自然的世界,万物以各种形体而出生,而成长变化为各样的形态,各自有其一份充实的生命之开展;河边的柳树抽发绿色的芽,山中的茶花开放粉红的花蕊,鸟儿在高空上飞翔,鱼儿从深水中跃起。在这个世界,无任何作为性的意志,亦无任何价值意识,一切皆是自尔如是,自然而然,绝无任何造作。
老子的“无为”蕴涵着“自然”,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前者从否定的角度,后者从肯定的角度表达了老子基本的价值取向。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相互依赖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转变,长和短相互比较而存在,高和下相互对立而形成,音和声相互协调应和,前和后相互依伴跟随。所以圣人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处事,实行不发号施令以身率导的教化。让万物自由生长而不横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仰仗己能,成就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他的功绩才不会被湮灭。
『贰』 《道德经》第2章——道之德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本章解读】
要想把握道德经的要旨,首先就必须搞清楚道、无、有、德、天地、圣人、自然、万物,这几个主要核心概念,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其次,必须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研究道德经的基础和前提。
“道”,第一章已经明确“道可道,非常道”,那我们该怎样更确切的描述、理解“道”呢?
因为“道”是天地的运行法则,是全面综合普适通用的,即所谓的自然规律,是无法全面用言语描述的。就像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些科学家,物理学家的“道”在哲学家、生物学家们看来就不是什么“道”,反之亦然。
“道”既是天地运行法则之自然规律的全集,也是生化自然规律之母,我们能见之相,行之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却不可即,真所谓“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那么天地是如何产生的呢?
道之动,天地生。道之动的结果而为道之相,道之相即为天地。道生天地,天地即是道之相,道之相即是道之德,因此天地就是德,德就是天地。天地的运行法则就是道,天地的运行状态、过程和结果就是德。
探究道,就是探究天地的运行法则;
效法道,就是效法天地的运行法则。
一阴(无)一阳(有)之谓道,有无相生,即阴阳相合,而生天地万物。
道之一体两面之谓“无”、“有”。
无生天地,天地亦即自然规律;天地化道而为德,德化道而为天地,故天地即道之相;(无,名天地之始)。
有无相生而为万物,万物亦即自然现象;(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母”,非常形象,暗含“有无相生”(阴阳合方可生之)而为万物,相生,即共同而生,对应天地仅仅是“无”而生之)。
可以用人本身举例来方便这几个基础概念关系的理解:
一个完整的人就相当于“道”;
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就相当于“无”
这个人的身体就相当于“有”;
他的信仰就是“自然”;
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是他的“天地”;
他所做的事情(所作所为)及其结果就是“万物”;
他的为人处世,即做人的原则、做事的规矩,就是“自然规律”;
如果这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很正(能够服从信仰),那么他的人生对社会就会有事功、贡献,就是有“德”;
所谓的“圣人”,就是得“道”、有“道”、行“道”之人。
显然,这些做人的原则、做事的规矩一定是服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即他的“天地”)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天地的。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某某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根本上也就是他秉持的三观打开了“市场”,也是蛮有道理的。
把这些基本的概念搞清楚,道德经的文旨脉络就会更加清晰。
第二章的主旨,由第10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可知,是由天之道的运行法则而释道之德的内涵,讲述道之相—德在天下、人间的表现是什么?以及圣人如何效法天地。本章提纲挈领总述圣人效法天地的原则,后续多个章节都呼应本章再作进一步的阐释。
圣人该如何效法天地执道施德呢?主要讲了四个方面:
1. 顺应天之道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直译 :大家都知道了怎么样做就可以成为美的标准,那么恶也就已经产生了;大家都知道了怎么样做就可以成为善的标准,那么不善也就已经产生了。
即圣人治世,应避免标榜美丑善恶,摒弃主观设置标准。像现在的摆拍,不就是“斯恶已”、“斯不善矣”吗?
2. 天之道是什么?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直译 :所以说,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生相克,也是随时都可以相互变动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复杂之于简单,再复杂的事物也是由最简单的东西构成的。就像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无所不能,但是所有的复杂其实都是由0、1变换而成,看似简单容易的往往又知易行难。像人人都知道健康是最宝贵的,可是又有几人能真的足够重视并做得到呢?
这六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一个主旨:就是相生相克。这些道理也是谋略、兵家之根本思想基础。意思就是说:万物都是相生相克,并无绝对的标准,随时都在变化,一旦陷于某一个标准或主观,便违逆了“天之道”。存在,都是矛盾的辩证统一。
没有下,便没有高,没有长,便没有短...,得意即失意,比如一个人去年赚了很多钱,很得意,结果今年亏损了,自然便会失意。还比如,买股票赚了钱很开心,亏了钱就自然不开心。还比如:如果做长官的比较有优越感,平时很倨傲,那么有一天下属突然成为长官了,他的心态可想而知。苏秦嫂嫂“前倨而后恭”也是很鲜明的反例。
所以,“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既然“有无相生”,存在,都是矛盾的辩证统一,那么思想也是一种存在或物质,思想之外,尚有何物?可能就是“道”了吧?
换句话说,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内,有没有不存在呢?或者该怎样去理解“不存在”呢?这个问题等同于:人生真的有死亡吗?灵魂真的可以彻底湮灭吗?
我想:能把这个问题真的想得通,想得透,应该就是“得道”了。
3. 该怎样顺应天之道?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无为:即无我为,一方面是不为自己的为,没有私心私欲私利;另一方面是合符道的“为”,不主观的“为”,不违逆自然规律的“为”。
与第9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相呼应。
4. 顺应天之道的结果会怎样?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叁』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腊卖,行搏宴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注音版】
天(tiān)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之(zhī)为(wéi)美(měi),
斯(sī)恶(è)已(yǐ),
皆(jiē)知(zhī)善(shàn)之(zhī)为(wéi)善(shàn),
斯(sī)不(bù)善(shàn)已(yǐ).故(gù)
有(yǒu)无(wú)相(xiāng)生(shēng),难(nán)易(yì)相(xiāng)成(chéng),
长(cháng)短(ǎn)相(xiāng)形(xíng),高(gāo)下(xià)相(xiāng)倾(qīng),音(yīn)声(shēng)相(xiāng)和(hè),前(qián)後(hòu)相(xiāng)随(suí).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处(chù)无(wú)为(wéi)之(zhī)事(shì),
行(xíng)不(bù)言(yán)之(zhī)教(jiào),
万(wàn)物(wù)作(zuò)焉(yān)而(ér)不(bù)辞(cí),
生(shēng)而(ér)不(bù)有(yǒu),为(wéi)而(ér)不(bù)恃(shì),
功(gōng)成(chéng)而(ér)弗(fú)居(jū).
夫(fū)惟(wéi)弗(fú)居(jū),是(shì)以(yǐ)不(bù)去(qù).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基局银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扩展阅读:《道德经》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句
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的声音听不到声音,的形象没有形迹。
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大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大意:的祸患是不知足,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1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啬,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
『肆』 道德经(帛书版)第二章 名论思维原则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
成功而弗侍衡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讲道家的思维原则 ”名可名,非恒名“:
1.在我们与宇宙万物的关系,通过名相去认知事物,而且它只是有限的一个角度。
2.名相只是人为附加的概念,不是恒定不变的事实,更不代表事物本身。
3.名相,只是我们对于宇宙万物关系认知的一个角度,而且是极为有限的角度。
4.在名相的有限的一个角度中,包含了”一分为二“,就是看待一个事物不要只有一种看法,应该把它分为两个完全相反的方面来认识。
5.看一个事物,就有无数个观察角度产生的无数个“一分为二”的判断。
前后文三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1.人们固有的逻辑习惯(常人模式)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2.一动分阴阳的思维模式(单阴阳模式)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3.不绝如阴阳的思维模式(圣人模式)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4.法自然模式(天道模式)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
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思维模式举例说明:
1.常人模式(无明模式)
我要名牌衣服,理由喜欢;若名牌衣服满足后,我要名车,理由有幸福感;若名车满足后,我要漂亮的别墅,理由有派.... 。
老子告诉你:
美恶之名,只有当你在判断上产生“喜欢与否”的情感时才存在,否则这两个名词没有任何意义;
当人们对某种东西“喜欢”的程度越高的时候,因此带来的“烦恼”的程度也同时相应越高。
2.单阴阳模式
我要名牌,理由喜欢,若离开情感的"喜厌"的这个角度,就没有"喜欢与厌烦"的任何意义了。
我要孩子成长,若离开“成长与消亡”这个角度,就对讨论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老子告诉你:
道家思维的特点: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是同时产生的,甚至本质含义都基本相同。
3.圣人模式(不绝如阴阳模式)
我该如何教育小孩?
一个名相(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祖德五读书)
一个名相(二八原则) 儿童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一个名相(身心健康)
一个名相(敏感期教育)三岁看到,七岁看老。
一个名相(教育博弈模型)
一个名相(名师出高徒)
一个名相(环境对人的影响)
......
老子告诉你;
如果了解到表达一个事物,可以有无穷种语言方式和概念,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概念,自然会很小心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不随便地乱说话,乱判断,乱下结论。并认真地把握自己的语言和判断,不要偏执一端。
4.天道模式(法自然)
若我要结婚,我就准备好离婚的可能性;
若我要生小孩,我就准备好他可能要死的可能性;
若要生活的想要的幸福,就需要老源做放弃现在的安逸(痛苦);
....
老子告诉你:
依照“法自然的模式”行事,而不依赖人的想当然的想法、情绪和概念。
天地万物自我运作而没有开端, 万物自然成就而不居于成就。
自我习惯:
1.经常性问问自己,是否做事情没有理由?跟着情绪,概念,想当然去做事。
2.反思处理问题时,是否考虑的一个角度,习惯性地包含两个相反的方面来认识,如前后,好坏,生存与消亡等。
3.经常检查自己是否习惯性多个名相去处理事物,是否一种空杯心态,培养多种可能性的模式。
4.察觉自己的人性的观念与天道的“天道无亲”,“天生天杀”,“恩生害,害生恩”等的感悟。
对生活工作的影响:
1.家里房子装修,对我内心来讲,有点太豪华了;新房乔迁,我自己只和几个好朋友说过,收到一个微信红包,希望以后类似事情做到"老死不相往来"。
2.对孩子,希望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多去了解不健康,不快乐的案例。
3.对家庭,多去营造一个“和”的家庭环境,家和万事兴。
4.对事业,少了一些想当然,一厢情愿的想法,多了一些可能性的心态,预案。
5.对自己,少了一些说话中包含“一定,必须”,多了些“可能,从那个角度看,正面来裂模看,反面来看”,情绪方面以前的激动,倔脾气,多了一点点觉察到自己正在发“倔脾气,忘我的发飙”。
6.对天地人,社会,多了些敬畏之心,多了对人事物的理解和尊敬。
参考:
【老子】解读一:老子不谈美丑善恶 专家学者自作多情
【老子】解读二:世上本无“美恶”,美只是人心的幻像
【老子】解读三:有无难易,长短高下;不同的观察角度
【老子】解读四:老子的大道 无言和无为的真正含义
『伍』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章:道者非物
本章是还原版《道德经》第二章“道者非物”,全文如下: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的两个不同章节。全文共十一句,前六句对应王弼本第十四章,后五句对应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中间部分。本章文本以帛书甲本为底本,并与各版本对勘后对底本作了校订。
上一章,老子用十二个字定义了道与宇宙的关系:“名曰大,大曰寰,寰曰德,德曰反。”这十二个字的深刻内涵就是,道是宇宙的反面,道与宇宙的关系是“绝对”与“相对”的“对立统一”关系。
“绝对”与“相对”的对立是一种非对称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为,道可以彻底遮蔽宇宙,使宇宙永远无法抵达道;但反过来宇宙则无法遮蔽道,从而道能对宇宙进行无限渗透。本章主旨就是向人们展现这种非对称的对立与统一。
这种非对称关系的本质是道与宇宙在物种级别上的差异,宇宙是“物”,而道是“超物”。超物不是物,但高于物。物不可感知超物,但超物可以化为物并操纵物。
本章第一段老子着重阐述了道不可感知,不具备物的任何特征,从而得出道不是物的结论;第二段老子从道与物的关系出发,阐明道虽不是物,但所有的物及其变化都是道的体现,又似乎物就是道、道就是物,道与物难解难分。
本章阐明了老子哲学的一个核心论点:道是一种超级存在,它既不是一般意义的存在,也不是一般意义的不存在。所谓一般意义的存在是人能够以某种方式感知的事物,而一般意义的不存在是人无法感知的事物。然而,道恰恰是人们永远无法感知的事物,不可感知不是因为它不存在,是因为它不是物,但它却是一种高于物的超物。
道的存在是老子根据“对立统一”原理推断出来的,只要承认“对立统一”是超越一切存在而存在的公理,道就必然存在。根据“对立统一”原理,道不仅存在,而且是一种超级存在,表现为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过去将来始终永远存在。所以,本章实质上就是老子哲学的“存在论”。
道者非物,既不可感知,又无法描述
上一章,老子用“壮虫”代指道,又用“夺绣”描绘道的无形无状。显然,这四个字不足以清晰表达道究竟是个什么模样。本章老子进一步深入探讨道的体貌,阐明道不是物,故不可感知,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因此人们无法将它从万物之中区分开来。
老子说,以人的视、听、摸三种感官去辨别道,结果是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抓不着。这就是说,人永远无法用感官去识别道,因此道就只能与万物混为一体,无法区分了。
微,隐匿。《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杜预注:“微,匿也。”希,指少。搏,捕捉。夷,本义大人背着大弓,会意消灭,这里指消亡。计,本义测量,这里指分辨。至,达到。
这里重点说一下“夷”字。“夷”象形弋(yì)射,即用系了绳子的箭射鸟。故“夷”的本义为“灭杀”。后由“剿灭”引申出“平定”,故“夷”作“平”解为引申义。《诗经·大雅·桑柔》:“乱生不夷,靡国不泯。”这里,“夷”、“泯”都是“灭”的意思,表示国乱不止,民不聊生。老子此处用“夷”意在以“灭”言“空”,故“夷”引申出“空无”。《庄子·知北游》对老子这段文字作了进一步诠释(“光耀”指光线,“其”指“道”):“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窨(yìn)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窨然空然”四字就是指“微”与“夷”;“窨”,本义地穴,引申为深藏,是在言“微”,“空”则是在言“夷”。
“三者不可至计”,是说用了三种方法都不能将道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至计”指达到辨别道的目的。这句话的未尽之意是,以这三种方法推而广之,用尽一切方法都无法鉴别道。显然,老子首先确认了道的存在,存在但又无法感知,结论只能是道与万物混为一体。
“混而为一”,常见的误读将“一”作道解,是犯了概念错误。下面的“道生万物”一章我们将读到,道与一的关系是确切的母与子的关系,因此道与一永远不是同一个概念,必须加以区分。“混而为一”是在强调道对宇宙能够无限渗透,这是道存在的重要特征。
这两句实际上是老子对上句“视之不见名曰微”的注解,是对“微”字的进一步诠释。道视之不见,从前面看去见不到脸,首是以首代脸;从后面看去又不见背影。一般的物体,光照上去顶部会有亮的部分,光照不到的下面背光处会有暗的部分;但道却不然,顶上见不到亮,下面藏不住暗,只能说明道不是个物体。
杲(gǎo),明亮;本义日在木上,会意天明。乌,本义黑色,喻比昏暗。杲,传世本作皦(读作皎),义同。乌,传世本作昧,义同。皦、昧,疑非老子本字。“本章勘正说明”对此有进一步说明。
老子说,道不可感知,因此也就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所以是“绳绳不可名”。既然道不具备物应有的特征,由此可以断定“道不是物”。这种无形无状,非物但又存在的“东西”,可以用恍惚来形容,表示似有似无,似在非在。
绳,指结绳记事,是以绳代字;绳绳,形容一长串文字。“复归于无物”,即最终得出道不是物的结论。复,指经过各种尝试后回过头来得出结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意思是无状就是道的状,无象就是道的象。
河上公将“绳绳”释为“动行无穷极也”,取的是《诗经·国风》中“宜尔子孙,绳绳(mǐn)兮”的延绵不绝之意。但这一解读显然有点跑题,与老子这里聚焦的“无形”扯不上干系。因河上公说颇为流行,故特此补充说明。
“恍惚”各版本均作“惚恍”,还原版将其校订为“恍惚”,理由有二:首先,此段文句以“乌”、“物”、“惚”为韵;其次,下文顺序以“恍惚”作承接。故以“恍惚”为序更为合理。
这两句是老子在给道的“物性”下结论:1)道不是物;2)道确实存在。但老子当时似乎还没有一个更为合适的术语来表达这种“物性”。《庄子·知北游》中提出“物物者非物”的概念,是在用“物物者”来表达这种“物性”。物物者,就是使物成为物的那个主宰,即造物主,也是“超物”的意思。“超物”不是物,但高于物,蕴含了“物物者”的涵义,故我们取“超物”这一术语来表达道的“物性”。
至此,老子给出了本章上半段的结论:以人观道,道既不可感知,又无法描述,故道不是物;但这并不意味着道不存在,只是人无法将道从万物中区分出来;道的这种无形无状、似在非在的特征被称作“恍惚”,这种不是物又高于物的物性后来被庄子称作“超物”。
道虽不可感知,但却无处不在,朦胧间又好似万事万物
什么是“超物”?超物就是一种超级存在,你看不见它,但它却能钻进你的每一个细胞,操控你的每一个基因。只要有物存在,物的背后就是超物。你无法感知它,它却能对你进行无限渗透;你无法捕捉它,它却在驾御着万事万物;你以为是太阳在升起落下,其实是它在推动日出日落;你以为是自己在上坡下坡,其实是它在助你上上下下;你以为是自己在养家养生,其实是它在滋养万物。一切一切,看似自化,实为道化,这就是下面这段文字的确切涵义。
老子说,如果把道当作物来对待,有像的地方,也有不像的地方。不像的地方上文已提及,就是它缺乏一切物的属性。而像的地方就是它又在借万物显灵,万事万物中都有它的影子,它与万物万事难解难分。物之象似乎就是它的尊荣,正在发生的事情似乎就是它在表演。你若相信这些事与物的存在,你就可以相信道是真实存在的。
老子上文已经定义了什么叫“恍惚”,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所谓“无物之象”,就是人们意念中产生的象,是冥冥之中的存在,与任何具体的物象都对不上。
这好比用水和面,放进了水,揉成了面。水不见了,恍恍惚惚,水仿佛变成了面,面又好像就是水。你想在和好的面里找到水,把面掰开,掰了再掰,最后掰成了一粒面,可还是没有见到水,但其实,水就在面里。此时,水就是面,面就是水,你虽然看不见水,但你知道水一定在里面。这就是“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乎恍乎,中有象乎。恍乎惚乎,中有物乎。”人们所见到的象和物都不是道,但它们都代表了道,就像是面代表了水。
但这还不是道存在的全部意义,道还在不停地干活。你在做饭?你在唱歌?你在创造销售业绩?看似是你,其实都不是你,这都是道在使劲,道在用智,道在发威。推而广之,世间一切沧桑沉浮,命运轮回,光荣与梦想,痛苦与辉煌,这一切的真正大作手,都是那似在非在、似有似无的道。这就是“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这才是道无处不在的完整涵义,它的理论基础是“对立统一”原理,它的表现特征是“绝对”与“相对”的对立与统一,它在存在论上的意义是用“对立统一”的不可证伪证明了道的存在,它在认识论上的意义是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从可感知世界拓展到了不可感知世界,它对人类现有科学思想的挑战是要突破实证主义的藩篱去构建全新的科学体系。古今中外都在恍惚间感到了老子思想的伟大,但却没人能真正说清楚它究竟伟大在哪里。老子超越了时代,超越了所有人的认知。
窈(yōu)是个比较特别的概念,不读作“窈窕淑女”的“窈”,而读作 “ 幽 ” ,但又不是“幽暗”的“幽”,而是“空无”的意思。《庄子·在宥》:“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郭象注:“窈冥昏默,皆了无也。”“窈冥”不是幽暗的意思,而是空空如也,啥都没有。
“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传世本作“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但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精”皆作“请”,“请”在此假借为“情”,而非“精”。“事有情”是说,事物都遵循着一定的变化发展规律,就像人有喜怒哀乐一样,“情”是动因,喜怒哀乐是表象。所以,“情”指事物变化背后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验证,叫作“信”;因为可以验证,所以是真实存在的,叫作“真”。“情”、“信”、“真”是老庄用来描述道与事物变化发展关系的三个概念,庄子的《齐物论》对此作了更清晰地表述。
《庄子·齐物论》:“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娶)。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悦)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欤)?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庄子说,没有道就没有我,没有我道也没法体现;这是在说道生万物,万物又是道的显现。但懂得这道理也只是懂了个大概,因为还没搞懂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是说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道是世界的主宰,但它却神龙不见首尾,这说得通吗?这当然说得通!规律是无形的,但却可以验证,俗称无形的规律。比如,人有各种器官和四肢,人无疑是这些器官和四肢的主宰。但你会特别照顾或偏袒某个器官、某块骨肉吗?若有此心,你会为你所爱的器官或骨肉封官进爵吗?如果封官进爵后显得群龙无首,你会再让这些显贵的骨肉轮流执政吗?不,你什么都没做,那么你身上这些器官和骨肉会觉得你这主宰不存在吗?它们会发现事物的真相、弄明白你就是它们的主宰吗?如果它们始终弄不明白是否有你这个主宰,这会改变你就是它们的主宰这一事实吗?
道与万物的关系完全是同样的道理,无论你是否明白或相信道是万物的主宰,这丝毫不改变道就是你的主宰这一事实。庄子在阐述这一理念时用到了“情”、“信”、“真”三个概念,“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如求,得其情与(欤)?不得,无益损乎其真!”“情”是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规律,无论人们认识到或认识不到,这些规律都是真实存在的(真),是规律就会反复出现,虽然无形但却可验证(信),只要能验证就是真实的,说的正是“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本章勘正说明
1. 本章相关章节重组及及其依据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经》两个不同章节重组而成。全文共十一句,前六句对应王弼本第十四章,后五句对应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中间部分。
王弼本第十四章前段主题是道不可感知,但最后一句突然脱离主题,谈起了“道纪”,即人们可以根据时变而道不变的法则以今推古。按照相关主题纳入相关论证的重组逻辑,最后一句与王本第二十一章内容属于同一主题,逻辑上下衔接,故移至后者合编成了新章节。
类似地,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也混入了三个不同主题,开头两句说的是德之充沛,中间一段则是在说道与物混为一体,最后一段又转而谈论道可以用来以今推古。还原版将前两句归入了“含德之厚”章,将最后一段归入了“道纪”章,而将中间段归入了本章。
王弼本第十四章上段与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中间段逻辑上形成了“关键概念的定义”与“重要命题陈述”的承接关系。第十四章上段定义了什么叫“恍惚”,明确了道看似物,但又不是物,所以称之为“恍惚”。第二十一章中断则是在对“恍惚”加以进一步剖析,阐明道不仅与世界同在,而且是世界一切变化的根本动力,赋予了“恍惚”更为具体的内涵。这两段论述互相承上启下,逻辑上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故还原版将两者重组,合并为一个新的章节。
2. 版本对勘、文句取舍及关键字释读
以下列举了还原版与十一个主流版本的比较对照。
此段文字各版本的主要差异有三点:(1)繁长句式与简洁句式之辨;(2)“微”与“夷”的释义及其在句中的顺序;(3)“搏”与“捪”、“抟”之辨。
(1)繁长句式与简洁句式之辨:
这段文字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句式相同,一句话分成了两句来说,如“聼之而弗闻,名之曰希”。而各传世本句式相同,两句简化成了一句,如“聼之不闻名曰希”。前后两种句式的句义并无区别。
老子原文或为前一种句式。《庄子·知北游》也引用了老子这段话:“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窨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句式与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同。
而“名之曰微,名之曰希,名之曰夷”句式又与“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句式相同。“未知其名,字之曰道”是老子在给道命名,而此段文字也正是老子在给“微”、“希”、“夷”三者下定义,用法相同句式也相同。
有理由认为,传世本的简洁句式是后人对老子原文的简化,不过此处的简化并未改变老义。还原版旨在还原老子原本,故选择了前一种句式。
(2)“微”与“夷”的释义及其在句中的顺序:
“微”,老子原文或作“几”。楚简《老子》:“其安易桎,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畔(泮),其几(微)易践。”句中“几”今习作“微”。范应元本保留了老子本字。范应元注曰:“几字,孙登、王弼本同古字。傅奕云:几者,幽而无象也。”由此推断,王弼、傅奕古本均作“几”。《说文》:“几,微也。”“几”、“微”二字义同,后人据义改“几”为“微”。“微”,在此释为隐匿。《说文》:“微,隐形也。”《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杜预注:“微,匿也。”
“夷”,始见于甲骨文,象形箭上缠绕着绳子,表示弋(yì)射,即用系了绳子的箭射鸟。故“夷”的本义为“灭杀”。后由“剿灭”引申出“平定”,故“夷”作“平”解为引申义。《诗经·大雅·桑柔》:“四牡骙骙,旟旐(旌旗)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俱)祸以烬。於(乌)乎有哀,国步斯频。”这里,“夷”、“泯”都是“灭”的意思。
本章中,老子用“夷”意在以“灭”言“空”,“夷”在此作“空无”解。《庄子·知北游》用了“窨(yìn)然空然”四字,“窨”,本义地穴,引申为深藏,是在言“微”,“空”则是在言“夷”。
因此,根据“微”与“夷”的释义,“视之不而见,名之曰微”、“搏之而不得,名之曰夷”为正确的文字搭配,看不见是因为藏了起来,抓不到是因为不存在。帛书乙本及汉简本“名”作“命”,“命”当为本字,通“名”。
范应元本前句保留了老子原本的“几”字,但却又将后句的“夷”字误勘成了“微”字。帛书甲乙本保留了老子原文的字句搭配,但将“几”改成了“微”,帛书甲本的“(微+耳)”当为“微”的繁字。传世本取了“微”的引申义“细小”和“夷”的引申义“平坦”,故将两字的顺序对调,已疏通文义,但并非老子原文。“几”今习作“微”,故还原版将其校订为“微”。
(3)“搏”与“捪”、“抟”之辨:
“搏”,帛书甲乙本作“捪”,帛书乙本“捪”前又衍“聼”字,系误抄残留。
从金文的造字推断,“搏”的本义或为“攫(jué)”,表示用爪抓取,后引申出拍打之意,用作“搏拊”,如《尚书·稷》:“搏拊琴瑟以咏”。“搏”,老子在此用其本义“抓取”,“搏之而不得”义为抓不到。《庄子·知北游》引文:“搏之而不得也。”除帛书甲乙本外众本多作“搏”,故可推断老子原本作“搏”。景龙碑本“抟”当系“搏”之抄误。
“捪(mín)”,又作“㨉”,义抚。《说文》:“捪,抚也。一曰摹也。”“抚”本义“安”或“按”,“摹”本义“模拟”,均无“摸”之意。“抚”又通“拊”,帛书甲本或因“抚”、“拊”相通而误读“搏”为“捪”。
综上,还原版从“搏”不从“捪”。
此段文字还原版与诸本最大区别在于将“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从下文提前至此。前移至此的理由是诸本原句文脉不通,还原版校订后打通了文脉。
这两句还原版与诸本的另外两处差异是:其一,此两句王弼等传世本“迎、随”二字后衍“之”字,帛书甲乙本和汉简本“迎、随”二字后衍“而”字,而景龙碑本、成玄英本、和想尔本均无“之”或“而”字;其二,“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在帛书甲乙本中均写作“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句式顺序前后颠倒,但未改文义。从文义上分析,“而”在此含转折之意,没有比有更显文义流畅;“之”则显得可有可无;“而”、“之”不同或暗示此二字系后人添加,故还原版不从。而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两句前后顺序对调则有违习惯用法,还原版亦不从之。
另一个版本上有显著差异的地方是,帛书甲乙本及傅奕本文中多出了“一者”二字。从文意分析,这三个版本多此二字或因对前句“故混而为一”之“一”的误读所至,将“一”读成了“道”,故在文中插入“一者”二字,以补全后句的主语。将“一”与“道”混为一谈是极为常见的概念性错误,至今仍就盛行。上文已说明,道与一的关系从来都是母与子的关系,是超物与物的关系。这里的“一”指道与物混为一体,这是本章的核心思想。因此,此三版本的“一者”均为后人误读而妄增。汉简本对应“一者”二字的则为“叁也”二字,更是讹误。
除上述文句增减和前后调整外,此段文字尚另有五处重要版本差异。
(一)、各传世本句首衍“此”字,老子行文风格多会略去“此”字。汉简本句首“三者”作“叁也”,系后人抄误。
(二)、“至计”汉简本作“致计”,各传世本作“致诘”。“至”、“致”义同,但“计”、“诘”文义有别。“计”本义测量,引申为分辨,义理清晰。“诘”本义诘问,引申为查究,文义亦通。但前者较后者语义更优,故还原版从古本。
(三)、“故混而为一”,帛书甲本“混”作“𡇯”,“𡇯”是“混”的异体字;帛书乙本“混”作“(糹君)”,为传抄讹误。
(四)、“其上不杲,其下不乌。”
“杲”,帛书甲本作“攸”,帛书乙本作“谬”,传世本多作“皦”。还原版从汉简本,作“杲”。“攸”、“谬”在此文义难通,“皦”义同“杲”。但“皦”字或晚出,“曒”古作“上白下木”便是佐证。
而“乌”,帛书甲本与想尔本作“忽”,帛书乙本作“忄勿”,汉简本作“没”,各传世本多作“昧”。还原版推断,“乌”或为老子本字。“乌”楚篆形似伆,帛书甲乙本和汉简本将其误断为“忄勿”或“圽”,而“忄勿”又作“忽”,“圽”又是“没”的异体字。
“乌”本义黑色,喻比昏暗,与“杲”相对,义理明晰。“昧”义与“乌”同,但与下文“物”、“惚”不成韵。还原版综合上述分析推断“乌”为老子本字。
(五)“绳绳不可名。”“绳绳”,帛书甲乙本作“寻寻”、汉简本作“台台微微”,各传世本均作“绳绳”。“绳”指结绳记事,以“绳”喻“字”,“绳绳”象征一长串文字,喻比长篇说明,“绳绳不可名”义为怎么说都说不清,义理明晰。而“寻寻”或“台台微微”文义不清,“寻寻”或以音通“绳绳”,“台台微微”则不知其意,故还原版取“绳绳”二字。傅奕本和范应元本“绳绳”后衍“兮”字,系后人添加。
此段文字各版本主要差异在“恍惚”二字。还原版将“惚恍”二字顺序校订为“恍惚”,一是因为押韵,二是因为与下文“唯恍唯惚”的顺序相对应。其他版本当皆为“惚恍”二字的变形,不再展开。
此外,句首“是谓”二字,河上公本作“是为”,想尔本及成玄英本作“是”,而这皆为讹误。
最后,还原版将“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後”两句移至前文,上文以作说明。
此段文字,还原版与诸本的主要差异仍在“恍”、“惚”二字,以及后三句的句式及语气词“乎”字。“恍”、“惚”二字不再深究。
“乎”,帛书甲乙本作“呵”,汉简本作“旖”,各传世本作“兮”。根据楚简《老子》用词习惯,“呵”、“旖”、“兮”在楚简中均作“唬”,通“乎”,故还原版据此规则将语气词校订为“乎”,以契合原文声韵。
后三句中,王弼本等改“中”为“其中”而弃句末语气词,还原版不从,因为语气词在此强调了“象”与“物”的似有非有,令语义更为准确。想尔本等将后三句并未两句,于文义并无多大变化,但非老子原文。此外,想尔本及景龙碑本句末“象”作“像”,“像”义在此不确,系抄误。
最后,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首句“道之为物”作“道之物”,脱漏“为”字。
此段文字还原版与诸本差异主要涉及“窈”和“情”两字。有关语气词的差异在此不再重复。
“窈(yōu)”在此作“空”解,上文以作详细说明。帛书甲本“窈”作“氵+幽+子”,“氵+幽+子”或为“幽”的繁字。帛书乙本“窈”作“幼”,“幼”或为老子本字,通“窈”。汉简本“窈”作“幽”,“幽”通“窈”。
“情”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作“请”,各传世本作“精”。“请”、“精”皆为“情”之讹误,上文对此以作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此外,句中“亓”通“其”;“吔(yē)”为语气词,系后人添加。想尔本等三本将“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两句合并为一句,作“窈冥中有精”,系后人改写,与前句改写出于同一思路。
附录一:王弼本《道德经》第十四章:
附录二: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陆』 道德经新译 第二章(道篇第二章)
天地有始 道无始终
(原第52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注解】
1、始:初始,这里引申为缘起、起因,是意识的种子。
2、母:万物之根源,因果的因,引申为果的创造者,故称之为“母”。
3、子:指万物,因果的果。引申为每一个存在和发生,都是某一个因缘造就的“果”。
4、殆:危险,引申为意外。对道来讲没有意外,一切都是必然。
5、塞其兑,闭其门:塞,堵塞;兑,指口;门,指门径。
6、不勤:勤,劳作。不勤在这里指“无为”。
7、济其事:济,成。此句引申为妄意而为。
8、不救:不可救药,业力不可逆。
9、见小曰明:从细微处察觉,从念头处着手。
10、用其光:光,智慧之光、自性之光。用自性之光,就是用其本来的愿望与天赋,用其长,还其心愿。
11、明:内省之明,内外通达,知己知彼。
12、无遗身殃:就是没有小人,没有阻碍。因内在无敌,外在不树敌,故无殃。
13、习常:规律,常道。
【释义】
天下之事皆有缘起,这个缘起就是万物之母——因。只要明白因就能知其果,既然知道了果,也要谨记因,所以众生畏果,菩萨畏因。明了因果关系就不会失败,因为没有种下败因。不起因、不增缘,则无事可扰乱;因上不解决,即使神仙来了也救不了。“明”察秋毫,“强”至无形,因果相应,就会生发出智慧,而用智慧之光处理因果之事缘,就会活的明明白白。因果之律为宇宙之规律。
【释意】
道无始终,因其先天地生。但天下有始,这个始就是求道、寻道的着手处。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通过已经存在的现状,找到源头,来探索道的运行规律。如果想让自己的未来变的不同,必须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意识——从因上着手改变,才会收到你所希望的果。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真正的结局不是发生在你知道的时候,而是在显化之前已经决定。要得果,要从因上着手,在种子发芽之前,种子的未来已然确定,道就已经布好局,大道无形。这时候轻易不动,即塞其兑。相反,一个人“开其兑,济其事”,恣意妄为,四处种因,即使菩萨也无法救度。故做人处事,要在道、母、因上处理好,重视做小、做少、做微。要从源头上下功夫,即“见小曰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从每一个念头上,都能够谨小慎微,就必将大成。
守柔曰强,一个有特殊能力的人去完成一件事没有什么特别的,把事情设计到一个小孩子面对这样的问题也能解决才是“道”。用平凡的人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才是真本事。对道来讲,没有意外,一切都是必然。道就是把偶然变成必然,这也是科学的精神。
道为何可以做到?用其光,用其自性之光,不用改变你,无需培训。用其本来的愿望与天赋,用你所长,还你心愿。道会把所有的光都用好了,让其各司其职。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积德、聚光。不要用批评的眼睛,对光视而不见,对黑暗明察秋毫,而是要用黑色的眼睛来寻找光明。看到每个人的光,欣赏、赞叹,你就成为懂他的人,就结了善缘。无遗身殃,就没有小人,没有阻碍,任何时候干活都可以拥有足够的能量。
《道德经新译》第一章(道篇第一章)
道生天地 大逝远反
(原第25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而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解】
1、有物混成:物,指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
2、先天地生:先于天地而存在,引申为“道”的亘古、永恒。
3、寂兮寥兮:寂静啊,空虚啊,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4、独立而不改:独立生存而永不改变,形容道的独立性。
5、周行而不殆:循环运转而永不停歇,形容道的永恒性。
6、天下母:大地万物产生的根源。
7、强:勉强。
8、逝:过去;指时间,无穷无尽,包括了过去和未来,跨越时空,无形的大。
9、远:遥远,指空间,无边无际,这里引申为真正的“远”,超越时空。
10、反:反有两层含义,一是反,反者道之动,二是返,通“返”。
11、域:包括不同维度,意指宇宙之间。
12、法:效法。
13、自然:道的最高境界即为“自然”。自是自己,本来的,即一;然是万有,是一种结果的状态。自然,即是一与万有合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道法自然,能生万法。
【释义】
有一个混沌的力量,在天地还没有诞生前就已经存在。这个力量创造了天地宇宙,她没有声音、没有形体,却又遍布时空,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是宇宙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如何称呼这种力量,就用“道”来表示。
道大,大到超越时间的流逝、无穷无尽;远至跨越时空的距离、无边无际;反至包罗万象,涵盖天地万物。
道、天、地、人皆有“大”的品质,人能占其一,是因为人不但有肉体更有意识,这是得道之良机。人怎样才能得道?向地学、向天学、向道学,最终悟道,归于自然。
【释意】
此章是《道德经》的开篇,直指道的本源:道是存在,是源头,是宇宙。宇宙诞生之前存在吗?如果诞生之前字宙已经存在,为什么还要讲宇宙的诞生呢?老子在道篇的第一章就把宇宙的起源搞清楚了。
道先天地而生。存在是宇宙的唯一性,不可改变,但存在的状态和形式却可以发生变化。宇宙的诞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宇宙的存在状态和形式发生了变化,宇宙的诞生是指相对于之前存在状态而言;二是宇宙的诞生是指宇宙“意识”发生了变化,宇宙从无意识(不知道自己存在)到有意识(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宇宙的诞生,宇宙的诞生意味着宇宙的觉醒。
既然道可以先天地而生,既然存在是道的唯一性,那么永恒和变化这两个词表达的都是道存在的形式和状态。当知晓天地有生,自然有灭(灭是另一个状态的生),就形成了宇宙生生不息的变化。没有生和死的界限,有的只是两个“不同的存在状态”。故“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当人们可以用“道”眼看待宇宙风云变化,就会“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
因道先天地生,故人们尊道而轻天地。心中有道就随时可以开辟一片新天地。当执着于天地的得失,或者当旧天地即将消亡时紧紧抓住不放,都是在背道而行。相反,迎接甚至主动利用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特点,用以不变来应万变的心态来放下旧天地,才可以成就新天地。
因道先天地生,故大。这个大超越时间和空间。既包含有形天地之大,又包含无形的胸怀、意识之大。因心中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故能接纳一切的存在和发生。越大越接近道。一件事,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解决可能是个难题,站在“我们”的角度可能就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当从“我”走向“我们”,做符合集体利益的事,一切问题都将不是问题,这就是道,这就是行道的体验。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之所以可以与天地相比,是因为人的意识的无限性。在人类飞不过雄鹰、游不过鲨鱼、搏不过猛虎,却成为地球的统治者,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人类的意识最大。人类的这个意识,可以法天地、法自然,合乎自然的就是道,就是科学。所以《道德经》是一部将自然科学和人文哲学完美结合的
『柒』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 #能力训练# 导语】《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下面是 无 分享的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1.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作者】老子【朝代】春秋时期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注释
恶已:恶、丑。已,通“矣”。斯:这。相:互相。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盈:充实、补充、依存。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作:兴起、发生、创造。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道德经稿含知(第二章)翻译
天下人都知键消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道德经(第二章)赏析
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老御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2.《道德经》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3.《道德经》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 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4.道德经名句精选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 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 政是不会持久的。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感悟】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感悟】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
【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
【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 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10、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感悟】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5.道德经名句精选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翻译讲解】: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评价。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感悟】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4、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感悟】《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5、物壮则老。——出处:《道德经》第三十章
【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感悟】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6、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的声音听不到声音,的形象没有形迹。
【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9、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1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感悟】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应当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奉行的一个原则。
『捌』 道德经第2段解释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认为使行为变美,才是美,这就丑恶了;都认为使举动变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
本来有和无互相生长,难和易相互成就,长和短相互形象,高和低相互充盈,音和声相互协调,前和后相互伴随。是常态。
所以圣人要抱着无的心态,去做事,行动不能灌输教条:
教育万物劳作却从不言辞,创造东西不据为己有,做事不依赖别人,功业完成而不居功。
只有不居功,所以才永不逝去。
理解:
大家都为了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美和善的标准,就都故意做作的追求形式上的美和善,就太虚假太伪善了,就会物极必反。
因为包括美和善、有和无、难和易等等都是相互转化、对立互补的统一常态存在。每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人的心中一旦固化某种善恶标准,甚至追求自己理念的完美,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甚至精神痛苦。
所以人们认识事物就应该考虑到矛盾的对立统一,不能片面的给某种举动下定义。
因为“名”的这种物极必反的转化随时存在。
比如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甚至某些伟人都定义:“给乞丐钱是一种善举”。如果每个人都给乞丐钱,一定会养成乞丐不劳而获的错误价值观。那么给乞丐钱就不是善了,而是一种纵容的恶举,如果那个乞丐是伪装的,那你极有可能被骗或者受害。而且当你给乞丐钱后,看到别人不给乞丐钱,那么不给钱的那个人也许会在你眼里成为亵渎圣言的、罪恶的人。同时这句话这种价值观也束缚了人类思想,甚至被异化成吃人的礼教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偏执的认为某个价值观是正确的而造成的。这也就是老子指出对立转化之道与矛盾之相反相成这个规律的原因。
所以圣人除了要考虑到事物的对立统一以外,还要报着无我的心态,去做,行动做事的过程中不要总灌输教条:
教万物劳作的过程中,不要总是到处夸耀自己的功劳;生发创造新东西而不要自私的占为己有;做事的过程中也不要总想着依赖别人;大功告成后不要总沾沾自喜、不要到处炫耀、不要居功自傲而止步不前。
圣人只有不骄傲不止步,才能不断创造辉煌,所以他的圣迹才永存于世。
注意:
呼应第八十一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美之为美,译文为使之美是美。如果译为美就是美,那第二十一章的“道之为物”,就变成道就是物了,这是不对的。“功成而弗居”呼应第九章“功成身退”,呼应第三十四章指出“大道”生养“万物”,但大道却从来“不辞”“不明有”“不为主”“无欲”。呼应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注释:
知,知识、知晓。美之为美,第一个美是动词“使。。美”,第二个是名词美好。之,这件事。恶,厌恶,憎恨。善,善于、善良、善待、喜爱。已,多义词:止,句末通“矣”。
生,产生、活命、生命。成,形成、成就、完成。形,对照、表现。和,调和、协调、和解。
随,依顺、跟随。是以,所以、因此。处,置身、引申为处理。无为,不违背。
恒,常也《说文》。事,侍奉,事件。言,主张、号令、话。作,兴起,劳作。
辞,说法、借口、口实。有,占有。生而不有,倒装句,不有生。恃,赖也《说文》。
不恃,不依赖、独立。居,停留、止步、休息、处在、处于。
是,这、表肯定对的正确的、连词。唯,因为,是以,所以、因此。去,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