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新闻
⑴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道德规范
协会(Associations)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
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Radio-Television News Directors Association
Society of American Business Editors and Writers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新闻机构(News organizations)
The Associated Press
Dow Jones
Gannett Co.
Hearst Newspapers
E.W. Scripps Co.
Knight Ridder
美国各州(Regional)
Arizona
The Arizona Republic, Phoenix
California
Los Angeles Time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San Jose Mercury News
Connecticut
The News-Times, Danbury
Delaware
The News Journal, Newcastle
District of Columbia
The Washington Post
Florida
Orlando Sentinel
The Tampa Tribune
Illinois
Chicago Tribune
The News-Gazette, Champaign
Indiana
The Herald-Times, Bloomington
The Journal Gazette, Fort Wayne
Iowa
The Gazette, Cedar Rapids
Missouri
The Kansas City Star
Nebraska
Lincoln Journal Star
New Jersey
The Record, Hackensack
Asbury Park Press, Neptune
New York
The New York Times Code of Ethics and Integrity Statement
The Journal News, White Plains
Oregon
Statesman Journal, Salem
Pennsylvania
The Tribune-Democrat, Johnstown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Pittsburgh Post-Gazette
York Daily Record
Texas
The Dallas Morning News
Houston Chronicle
San Antonio Express-News
Utah
Deseret News, Salt Lake City
Virginia
Daily Press, Newport News
The Virginian Pilot, Norfolk
Richmond Times-Dispatch
The Roanoke Times
Washington
The Seattle Times
Wisconsin
Wisconsin State Journal, Madison
⑵ 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作用是什么
1)职业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专,集体主义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强调奉献社会,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2)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针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对其职业行为提出的不同道德要求,形成了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3)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职业关系是一般社会关系在职业或行业方面的特定表现,具体表现为从业人员之间、职业之间和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
⑶ 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修养
一、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出现偏差,必须解决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意识问题和职业道德观念。新闻工作者要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新闻工作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为个人牟取私利的职业。
新闻从业人员,包括采编人员,经营管理人员,都必须学习一些基本的新闻理论,树立马克思注意新闻观,能够识别并抵制西方错误的新闻观的侵蚀,从而坚持新闻工作者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二、加强新闻立法,增强法制观念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人必须恪守的职业伦理底线,对肆意妄为、挑战底线的造假者进行再严厉的道德谴责都不过分。假新闻之所以出笼,固然受到了当下新闻界追逐眼球经济,淡化社会责任流弊的激励。但造假者也是瞅准了新闻立法滞后、对虚假新闻法律惩治偏软乃至违法成本过低的气候。单凭职业道德的软约束,恐怕是圈不住离经叛道的记者们的,从这个角度说,立法阻击恶意炒作虚假新闻的行为,不失为一种选择。
三、加强社会监督和媒体相互监督
社会监督在此是指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受众通过社会舆论或行动对新闻媒介形成压力,比如拒买,拒卖等手段,对媒介及从业人员进行外在的强制性管理。
⑷ 关于职业礼仪的新闻或案例1个;关于职业道德的新闻或案例1个;关于法律的新闻或案例3个
新闻职业道德的案例
一、2011年7月,《西部时报》记者李静未经报社同意,私自前往甘肃省合水县进行所谓“采访”,期间以青兰高速合水段建设征地补偿标准过低为由,煽动当地群众与政府及施工单位对抗,策划并炮制负面报道,敲诈合水县政府13万元。7月下旬,李静等人赴甘肃庆城县,同样以负面报道相要挟,敲诈庆城县委县政府13万元未遂,后敲诈高速公路施工方5000元,敲诈县交通局一条价值5378元的金项链及县国土资源局5件高档衬衫。
二、自2000年至今,张家口日报社以文件形式向包括采编人员在内的报社全体员工强制摊派《张家口晚报》的发行任务,并规定完不成任务者,由工资中扣除全年报款。2013年初,张家口日报社成立“城建新闻部”、“家居建材新闻部”、“汽车新闻部”等13个所谓“专业新闻部室”,将采编与经营人员及业务混合管理,违反了“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的相关规定。
三、2008-2011年间,原《今日信息报》(现已更名为《慈善公益报》)记者郭海文私自接受他人请托,帮助山东省武城县沙中村部分村民在拆迁中争取利益,并收取6万余元“办事”费用。2011年5月,郭海文采写了《沙中村民何时能拿到征地补偿款?》的报道,并在原《今日信息报》上刊发。
⑸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版一;(2)坚持权新闻的真实性,忠于事实,不搞虚假报道,以人民利益为准绳,宣传党的政策,反映群众的心声,克服新闻报道中的客观主义倾向;(3)热情讴歌正义与光明,无情揭露邪恶和黑暗,主持公道,坚持正义,不畏惧任何压力,时刻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4)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不拿版面做交易,吃苦耐劳,深入基层,有良好的新闻意识,遵守新闻纪律;(5)热情为广大读者服务,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稿件,甘当无名英雄,同行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6)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职业修养,勇于献身新闻事业。
许多年来,国外新闻工作者有很多种书面的职业规范。他们将追求的目标和理想融化在其中。他们严格遵循这些职业道德规范,保护了新闻职业的崇高性,加强了人民的信任和尊敬。这里就是其中一些典型的规范和声明,值得每一个中国新闻工作者学习和参考。
⑹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意义为:
抄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建设高素质的新闻队伍的需要
采编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媒体质量的优劣。抓好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化和延伸。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对新闻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教育是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新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采写刊登的文章一定要体现主流声音和观点,要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维护大局和社会稳定。因此,新闻记者的文章不仅代表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代表党的声音,承担着社会责任。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应对当前形势和针对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国内一些媒体和从业人员受西方媒体及价值观的影响,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风气,对一些编辑记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新闻纪律建设,弘扬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采取的应对措施之一。
⑺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的概念是什么
内容真实,以客观角度把把新闻的真实内容给大家
一、责 任
第一条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所从事的事业,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
第二条 热爱祖国和人民,珍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
第三条 忠诚党的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四条 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
第五条 保守国家秘密。
第六条 真实报道新闻,正确引导舆论,努力传播知识,热情提供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需要。
二、真 实
第七条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该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夸大事实。
第八条 消息来源必须真实可靠。应深入新闻现场采集第一手信息,保证新闻要素准确无误;未经证实的消息,应加以说明;除需要对提供信息者保密外,报道中应指明消息来源。
第九条 认真核实报道内容,包括基本事实、背景资料、引述转述语言等。对稿件中采用的声音、图像、数据、文件摘录及其他材料,做到真实、准确、科学、统一。
第十条 报道中的细节必须真实,不加以拔高、想象和夸张。报道所采用的声音、图像均应来自新闻现场或与报道主题相关的采编活动,而非个人编造或拼接。
第十一条 在报道、说明、解释和评论事实时,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避免因为报道肤浅、片面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
第十二条 报道一经发布,如果发现错误,应立即公开更正。
三、公 正
第十三条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忠于事实,追求真理的职业精神。
第十四条 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不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进行影响公共利益的报道。
第十五条 区分报道事实和评价事实,不将评论或猜测作为认定的事实发表。
第十六条 不参与任何可能有损于自身公正和信誉的组织及活动;不在自己服务的媒体上发表本人及亲属涉诉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不阻挠正当的舆论监督。
第十七条 正确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勇于批评和揭露违法违纪行为、消极腐败现象和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风气,弘扬社会正气,捍卫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第十八条 批评性或揭露性报道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不追求所谓“轰动效应”、哗众取宠;不以个人情绪代替政策法律、发泄私愤、中伤他人。尊重被批评者申辩的权利。
第十九条 案件报道不应影响司法公正和法律判决。不偏袒诉讼任何一方;案件判决前,不作定罪、定性报道;不针对法庭审判活动进行暗访;报道公开审理的案件,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第二十条 报道中避免对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居住地等的任何歧视。
四、导 向
第二十一条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必须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二十二条 把好政治关、事实关、安全播出关。杜绝政治导向问题和政策性错误,不给不良言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
第二十三条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时传达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呼声,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第二十四条 报道内容要符合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习俗等社会环境要求。
第二十五条 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维护国家尊严、民族荣誉和社会道德规范。不宣扬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第二十六条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地考虑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报道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违背社会公德、损害公共利益的内容。坚持报道的高品质、高品位,不迎合庸俗、低级趣味。
第二十七条 对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的报道,应注意把握分寸、时机、力度,释疑解惑,积极引导。不炒作和蓄意制造舆论“热点”,误导受众。
五、品 格
第二十八条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
第二十九条 尊重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荣誉权,尊重个人隐私权、肖像权,不揭人隐私,避免损害他人名誉的报道。
第三十条 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不传播含有恐怖、暴力、色情、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内容。
第三十一条 报道意外事件,应顾及受害人及家属的感受,在提问和录音、录像时应避免对其心理造成伤害。
第三十二条 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报道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和性侵犯的受害者时,录音、图像应经过特殊处理,使之不可辨认;不公布其真实姓名,不描述犯罪过程。
第三十三条 涉及使用其他新闻来源的报道时,应尊重其他新闻来源和相关作者的知识产权。对内容的选择应忠实于原作,不断章取义。
第三十四条 尊重采访对象的声明和要求,采访时应主动出示工作证件或单位介绍信。
第三十五条 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行报道活动时,衣着、语言和行为要符合大众审美情趣,避免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十六条 同行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开展正当的业务竞争。
六、廉 洁
第三十七条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该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反对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
第三十八条 不利用职务之便,直接或间接地为本人、亲属及其他人谋取私利。
第三十九条 不擅自组团进行采访活动,不参加他人擅自组织的采访活动。不以任何名义索要、接受和借用报道对象的钱物。
第四十条 不以批评报道相威胁或以表扬报道相引诱,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利。不以“公开曝光”、“编发内参”等方式要挟他人以达到个人目的或其它不正当目的。
第四十一条 严格区分新闻报道与广告,不以任何形式从事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不利用新闻报道拉赞助、拉广告;不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企业或产品做变相广告或形象宣传;广告和广告信息应有明确广告标识。
第四十二条 自觉遵守有关廉政的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自觉接受公众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七、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全国各广播电视制作、播出机构的编辑记者遵守本准则。
第四十四条 违犯本准则的编辑记者,将在行业内通报批评;触犯党纪政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⑻ 如何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思考
1、记者要认识到:新闻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新闻记者是一种神圣的职业。选择了记者这一职业,就要无愧于记者的光荣称号。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求实创新,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2、身为记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将自己所看到的新闻事实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断不能以制造虚假新闻、炒作新闻、搞有偿新闻来谋取私利。从而误导大众,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这既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在采访中,记者当摆正自己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不能高人一等,应以诚待人,虚心请教。更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的缘故而给他人的生活带来困扰与不便。
4、作为记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大使命——作党和人民喉舌的使命。因此,要做一名好记者,就必须学会体察民情,真正为民鼓与呼。时刻关心广大群众的疾苦,及时反映他们的呼声与要求,这样才能不负人民的厚望。
5、同行之间应学会互相学习、平等竞争,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