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法制网站

道德法制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4-26 21:02:51

道德法治

道德和法治不是对称概念。道德和法律是对称概念,德治和法治是专对称概念。

法律是属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暴力性的行为规范,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强制力保证施行。

道德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劝导性的行为规范,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1、区别

①法律是强制性的社会规范;道德是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②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2、联系

①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良法理应是符合道德的。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护。

② 有关法制和道德的电视节目(如今日说法、法制在线),概括案例,写至少100字以内的感受

今天看了《今日说法》(我每天都看)感触颇深。
讲的是7名(6女1男)12岁-16岁之间一群孩子的事情,这些孩子们也都是小康之家,家长对其物质要求有求必应,但是他们却迷上了网络,虽然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但共同的爱好和使其走到一起,在网吧附近对一些女同学实施抢劫。最后超过14岁的两个孩子被判刑,才14岁!!花骨朵一样的年龄,不等花开就已凋谢!在看守所接受采访时她痛哭流涕,后悔莫及。
虽然现在我已不再是四高的老师,但是想到如果你们会像案件里的学生···
说实话,网络是方便的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给你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也深深的给你埋下一颗地雷!你不踏上去即便是100年也不会出事,但是如果你稍微不慎,后果则不堪设想!
你们还是高中的学生,正是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使教师们的责任重大,放假期间学校,老师们都管不住,但是在上课期间你出了什么事,连带责任问题是谁都接受不了的。全县批评,校内处分,你在网吧里畅游游戏世界时,老师们的命运,学校的声誉都是担在你的手上的。
给大家一句忠言,高中上课期间最好别外出上网,对你对老师们都没好处2007年9月25日中午,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有感如下: 一\应当追究周曾二人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但没有追究,是对公权力的放弃.让人们看到的只是法律的无奈.实质是执行人员等司法人员在赎职. 二\医疗机构放弃三万余元应收回的费用,实质是对国家财产的放弃.这种妥协是对不法行为的纵容. 三\如此宣传,会增加更多人来采取类似方法来解决类似问题.讲道德和人性化,不能以牺牲法律的尊严为代价. 附:2007年9月25日中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内容 是什么原因让父母如此狠心,丢下十几天的婴儿不管?又是由于什么目的,才让他们做出如此举动? 川川今年两岁半了,可爱伶俐,活泼好动,而他却是在医院的病房里长大的,由医院的医护人员轮流照顾着他。川川没有父母家人吗?为什么会一直在医院里呢?医生说,川川的父母就住在远医院不远的地方,那川川的父母为什么不把孩子接回家呢? 川川的父母都是当地的农民。2005年,川川的妈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顺产生下了川川。孩子生下来后母子平安,在医院观察了两天后就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了家。谁知回家之后,川川的妈妈却突然发现川川的左手有些问题,不能上抬。这是怎么回事呢?全家都着急了,赶紧抱着川川再次回到了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为了及时给孩子看病,当天医院的工作人员就陪同川川的父母到当地一家擅长儿科的医院对川川进行了全面检查。经拍片检查,川川是因为左锁骨骨折导致脖子上长了包块,手抬不起来。给川川看病的医院说,像川川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的处理,让骨折的部位复位后可自动愈合。 得知刚生下几天的孩子就锁骨骨折了,川川的父母情绪很是激动。川川的爸爸认定孩子锁骨骨折就是保健院的责任。但是医院说在孩子出生之后医生和家人都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骨折不应该发生在医院。医生说,川川回家一星期之后才发现骨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骨折现在谁都说不清楚。况且就算是医院在接生的时候出现了这种孩子锁骨骨折的情况,也应该是属于正常的情况。一般骨折的地方不用特殊处理都会自然愈合,不会留下后遗症。 可是还没协商出个结果,医院就发现川川的妈妈和爸爸都不见了。只有刚出生几天的川川孤零零地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川川的父母到底去哪儿了呢?医护人员一边寻找川川的父母,一边赶紧找人帮忙照顾哇哇大哭的川川。原来,川川的父母见医院拒不承担责任,就将川川扔在医院回家了,并且提出接回孩子的条件是必须保证川川长大后没有后遗症。父母走了,留下了不到一个月的川川在医院里。 医院的新生儿科24小时有医护人员值班,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医院就把孩子暂时放在了新生儿科,科室里的医生护士给予了川船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此期间,川川的父母一直没有再接他回家,川川就住在新生儿科。 为了让川川的爸爸妈妈早一点把孩子接回去,也为了明确小川川锁骨骨折的责任到底在谁,医院决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经鉴定,结论为新生儿锁骨骨折系巨大儿分娩过程中不能完全避免的并发症,目前愈合良好,不属于医疗事故。得到这样的结果,川川的父母更生气了。川川的父母认为,孩子骨折了,医院怎么会没有责任呢? 本以为有了医疗事故鉴定事情就可以顺利解决,但由于川川的父母不认可鉴定结果,所以仍然不接川川回家。就这样,川川在医院一住就是将近两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川川的骨折早已长好,经拍片检查已和正常的右臂没有任何区别。小川川不知不觉地长大了,川川会爬了,川川会站了,川川会牙牙学语了,川川会叫妈妈了。 川川的一周岁生日也是医院的护理人员给他过的。在此期间,川川的父母也隔三差五地来看过川川。因为不属于医疗事故,院方不答应川川父母的要求,双方一直不能达成协议。川川就一直在医院住了下来,期间的费用当然都是医院负担的。川川1岁之后,院方专门找来了一个婆婆负责照顾他。 主持人:现在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很坚定地认为如果最后认定医院没有医疗事故,那么医院就不会对自己的孩子的未来负责,他们的这个观点对不对? 王跃:其实我觉得父母有些过虑了,可能他们有一种担心,现在孩子可能还没有暴露出什么问题,那么随着他的成长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他们希望医院做出一种承诺。我们讲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这个损害结果没有发生的话,医患双方都没有办法真正去预见今后会怎么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真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家属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被告医疗机构来赔偿损害结果的。因为从目前的状态看,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妥。 现在对于川川的父母来说,没有医院的承诺他们就100万个不放心,所以他们采取了一个方法,就是把孩子扔在了医院,用这种方法希望给医院施压。那么川川在长大的过程当中,他的生活会不会发生改变?川川能不能顺利地回家呢? 2006年7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以无因管理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川川的父母领回川川自行抚养,并要求他们支付川川住院期间的生活费用。成都市武侯区法院经过调查作出了判决,判决川川的父母将川川领回家自行抚养,并支付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活费,住院费共35863元。但是川川的父母接到判决后依然不想把川川接回家。 2007年春节前,川川的父母再次来医院看川川,可最终川川的爸爸妈妈还是没有接川川回家过年,还是把他留在了医院。为了让孩子能早日回家,法院执行庭的工作人员多次给川川的父母做工作,并希望他们会领回孩子。最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做出让步,只要川川的父母将孩子领回家,他们可以不要这几年的抚养费。2007年8月,川川终于回家了。 主持人:医院在这个诉讼当中提出来的是无因管理,我们应该怎么来通俗地理解这4个字? 王跃:没有法定的义务或约定的义务,为他人的利益管理他人的事务,这就是《民法通则》中所设定的无因管理,父母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他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他应该把子女接回到家里去抚养,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可是如果医院也不去管这个孩子了,孩子的生命健康会有威胁,所以医院基于这个事实来照顾这个孩子两年多的时间,我想医院的行为完全符合无因管理。 主持人:那我们再来说一下家长的行为。基本上是把孩子在医院扔了3年,已经应该算是遗弃的行为了,那么这种遗弃行为算不算遗弃罪? 王跃:遗弃和遗弃罪还是有不同的。遗弃是一种违法行为,但遗弃罪就已经构成了犯罪。按照我们国家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如果遗弃了被抚养人的话,我们的公安机关可以对他做出5日以下(拘留),如果这个遗弃被抚养人的情节非常恶劣,比如说造成被扶养人死亡或者屡教不改就涉及到一个犯罪的问题,就是《刑法》规定的遗弃罪,可以对当事人处以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主持人:在这个个案当中我们最关心的是孩子,我们希望回去之后父母能够有加倍的呵护和关爱,让孩子忘掉不愉快的那3年的经历。同时这个故事也在提示我们所有的患者和医疗机构,当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大家真的能够心平气和,先不要恶意地假设对方,先不要把所有的过错全部归在对方身上,双方要彼此地互信,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开诚布公地解决问题,可能很多医疗纠纷都会变得简单起来。刚看了今日说法,讲述了邯郸人民医院因为农民欠费几百元,把出生才一个月的孩子放到洗衣房,3天后孩子死去。看了挺气愤,现在的社会竟然是这样的吃人的社会,只认钱了。想到前几天统计局的统计私营企业的工资数据,网民的回应真是有意思,别搞笑了,全都不在乎的样子,都是嘲讽的口气,堂堂的大国,人民的每天的冷嘲热讽,难道当局者看不到么,农民的收入如果高,他愿意放弃治疗吗,底层的收入再低,也看不到,而高层每年几千万的年薪也不当回事,股市制造了多少的亿万富翁,是怎么出来的。

③ 3年级道德与法治线上哪里可以学习

学科网,21世纪教育网。
要想在线上学习3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在比较权威的教育平台如学科网及21世纪教育网进行学习。首先可以选择手机端或者平板或者电脑端作为学习工具均可,然后打开任意一个浏览器输入3年纪道德与法制进行搜索,搜索后进入官网界面,进入之后需要对教材版本,年级等基础信息进行定位筛选,我们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即可。
信息筛选完成后可以选择所出现界面的任意一个学习视频进行课程的线上学习和交流,视频学习可以重复播放。

④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在社会中成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社会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料,同时社会也能促进个人进步。学生通过学习在理解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懂得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社会这面大镜子既可以照出每个人的长处、优点,也可以照出每个人的短处、缺点,为今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说明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同时也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与认识自中拦己是社会中的一员,知道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生活,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到生活之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室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东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大大提升。

你是否有和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你的付出与收获!

分享同龄人的故事:

1.小林参加城市文明交通志愿岗活动

2.地铁志愿服务工作

3.杭州中学生清洁共享单车

结合学生的分享进行小结: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了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能帮助我们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欣喜。

板书:在社会中成长

二、新课讲授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出示图片情景(四副图片)

结合图片,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的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情境故事:狼孩的故事

印度狼孩的故事——人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学会生存的技能,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狼孩儿故事详见PPT)

狼孩儿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结:

“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

从狼孩的告诉我们可以看出人的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握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卖皮胡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知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课堂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每天的生活,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使用哪些物品?这些物品与社会上的哪些职业或行业发生联系?

作为学生,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书本,你知道普普通通的一本书,要经过怎样的流程才能到达我们手中吗?

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纺织业、五金业所提供的物品,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既然人的生活、成长离不开社会,那么中学生应该与社会建立怎样的连接呢?

(二)亲社会行为

情景材料展示:

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10月启动初中学生学农教育,编制了学农项目市级实施方案,将学农教育计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农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田间劳动,都学习配菜做饭,都有劳动成果。学农期间学生跨区跨校混合编班,学生自带铺盖,自行负责日常生活、内务整理。学生们不仅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体会动手创造的乐趣,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了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分享两个同学的学农日记,思考问题。

思考:学校为什么要组织类似于学农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意义是什么?你参加此类活动吗?说一说你的收获。

(教师可利用PPT内的教学素材或者找寻本校学生身边的真实素材)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

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的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出示材料: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小明的学校要组织大家去研学旅行,小明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因该是学习书本知识,去研学旅行会耽误学习时间,所以小明很不想参加这次研学活动。

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如何规劝小明参加这次活动呢?

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拓展空间

研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热词。和你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设计一个研学方案。

如果设计巧妙且富有创意,可以把你们的创意提交给学校相关负责部门,争取让你们的创意变成现实!

三、课堂总结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想,急他人之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人.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2课,第1框。

板书设计

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2)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题

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勤社会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只要抓住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线展开。

在教学上,根据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能力目标: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能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谈论与分析,从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课件: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图片。

同学们,你了解我们的社会吗?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体味生活的美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新课学习

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一)了解社会生活

情景一周六早上6点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他们发现公园新增了些健身器材,健步道上也铺上了塑胶,跑步可舒服了。

情景二上午8点20分,李铭的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他们发现蔬菜品种多了,蔬菜可新鲜了。

情景三下午3点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上网。

情景四晚上7点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有关《大国工匠》的新闻,交流关于新闻的看法。

(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

(2)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亲身实践,与人交流,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旅游,等各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来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2.合作探究:出示材料“中学生小华的日记节选”,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

我今天到科技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

7月25日

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8月3日

在家看电视,我看到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录片,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了由衷的敬佩。

问题一:小华日记里记录的“大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

问题二:读了小华的日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问题三:在暑假里,你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可以与同学分享?

明确小华日记里所谓的“大事”看起来并不是大事,但是对他而言这是他所经历的,是他对社会的一种认识,他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这个社会有了经一步的了解,感受很真实。

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1.出示一组“小丸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通过对图片和课本材料的分析,小组讨论总结: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关系可以分为那些不同的类型?举例说说明在每种社会关系中,我们都具有什么身份?

教师总结:主要的社会关系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我们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是消费者……

3.小组活动:绘制我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要求:根据自己的设计情况完成图表,与同座交换,说一说自己的社会关系。

思考: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他们的存在对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上述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你的生活经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社会就是由每个人组成的大网。因此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一员,社会就是有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同学们可以来接认识社会,了解的社会的方式和途径,从养成关注社会的行为,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从而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是我们个人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身份。

四、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案的习题

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感受社会生活,勇担责任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走进社会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去感悟。明确我们是社会的一个分子,要为社会承担责任。

1.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关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探究,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构建了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互助合作的机会。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认知、探索、实践的对象,在讨论的基础上合作完成实践活动。
《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智慧家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使学生感受创新,从而认识自己的新生活。

2.通过回顾,科技创新改变2018年的央视春晚,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春晚的惯常看法。

3.通过讨论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感受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

4.通过观看视频:《辉煌中国》科技篇,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观看视频:“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

(一)创新来源于生活

1.材料呈现:2018年的央视春晚融入了很多人工智能元素,不仅有在桌上活蹦乱跳的机器狗,还有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组成的“三无舰队”,在大桥上摆出令人惊艳的队列阵型。在这个全世界华人共同欢庆的节日里,这些全部由中国自主制造的智能产品,也在向世界展现中国人工智能值得期待的未来。

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

3.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

1.活动: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3.总结:

(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

1.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3.辩论赛:分成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进行辩论。(手机上的美篇)

4.总结: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目标导学二:创新引擎

(一)呼唤创新

1.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

3.总结: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二)创新发展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2.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三)改革创新

1.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雄安新区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雄安新区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总结:

(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4.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

5.围绕以下辩题,在班级举行辩论会。

正方辩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智能。

反方辩题: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

三、课堂总结

1.温馨提示:一则消息触动人类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科研组正在进行一项不同的项目:利用包含活细胞的油墨凝胶打印患者耳朵的3D模子。打印的产品会被注入牛软骨细胞和老鼠的胶原质,培育直至3个月后它们生长成成品。研究人员表示,人类有可能会在3年内开始移植这种假体。

2.板书设计:

四:作业设计:

1.实践作业:

A:请观看系列节目《辉煌中国》科技篇等作品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B:结合历史,制作表格汇总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贡献。

2.练习作业:(基础关,能力关,中考关)

⑤ 道德与法律的名人名言摘抄

法律是约束,道德是良知,道德与法律都是为了建设美好的社会,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有关道德与法律的 名言 ,希望能帮到你。

目录

法律与道德的名言名句

道德与法律的格言

法律与道德的名人名言

法律与道德的 名言名句

1.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2.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3.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4.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政府论》

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6.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7.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8.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9.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10.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11.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12.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13.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4.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15.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我们只能力求为每种文明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柯勒(德)《法律概念》

<<<

道德与法律的格言

1.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2.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3.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

4.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道德。——苏霍姆林斯基

5.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喝酒上了瘾的,是因为做了错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责的人。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尔斯泰

6.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康德

7.美德对于每个人,都是善;不道德对于每个人,都是恶。——莎甫慈伯利

8.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伏尔泰

9.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10.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11.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12.忍耐——肉体的小心和道德的勇气的混合。——哈代

13.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 儿童 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 教育 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苏霍姆林斯基

14.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15.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

法律与道德的 名人名言

1.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3.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4.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5.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6.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7.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8.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9.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10.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11.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2.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霍姆斯《普通法》

13.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4.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15.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16.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17.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18.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19.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20.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


道德与法律的名人名言摘抄相关 文章 :

★ 道德与法律名人名言

★ 道德与法律的格言法律与道德的名言名句

★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

★ 法律的名人名言

★ 法律的名人名言

★ 有关法律的名人名言

★ 有关法律名人名言摘抄

★ 道德法律的名人名言大全

★ 道德与法治名人名言

★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热点内容
双方签订的协议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6 13:00:30 浏览:527
快递单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6 12:22:03 浏览:754
党员权利保障条例ppt 发布:2024-11-16 11:51:48 浏览:80
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宣传计划 发布:2024-11-16 11:39:02 浏览:804
盐法条例 发布:2024-11-16 11:31:32 浏览:990
摩尔庄园法官 发布:2024-11-16 11:07:44 浏览:831
婚姻法第四条的理论意义 发布:2024-11-16 10:52:24 浏览:916
垛庄司法所 发布:2024-11-16 10:52:16 浏览:589
洛阳市容卫生条例 发布:2024-11-16 10:45:40 浏览:397
宁波市城市规划条例 发布:2024-11-16 10:21:44 浏览: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