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麦六个道德故事
⑴ 好喜欢侯麦导演的电影啊
侯麦的第一个职业是教师,但不久就转向电影评论。1950年他成为著名的《电影手册》的创始编辑之一,与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雅克·里维埃等后来著名的“新浪潮”导演一起工作,并做了7年的主编。他大力推崇当时被认为不入流的希区柯克、罗塞里尼、茂瑙等人。整个50年代,他与戈达尔、特吕弗等人合作拍摄了一些插曲式的短片,但逐渐地,他离开了这些“新浪潮”导演乃至整个现代电影的方向,朝着自己个人的目标慢慢接近。
自1950年代开始,侯麦开始拍摄短片。1951年推出了短片《表演,或夏尔洛特和他的牛排》,由后来也成为新浪潮主将的高达(Godard)主演。直至1959年,侯麦导演了其第一部长片《狮子星座》(Le Signe lion),但票房失利。
60年代初,侯麦着手拍摄他的“六个道德故事”计划,1962年推出第一部《蒙索的女面包师》,此后,相继推出《苏珊的职业》(1963)、《女收藏家》(1967)、《我在莫德的一夜》(1969),这也是他首部标准长度影片,引起评论界和观众的热烈反响,据说此片对路易·马勒的《与安德烈共进晚餐》影响很大)、《克莱尔的膝盖》(1970)、《午后之爱》(1972)。通过“道德故事”的捆绑计划,他成功地实现了引人注意的企图,特吕弗为他大声叫好。
⑵ DVDbeaver网站是哪国的
1、侯麦的六个道德故事Eric Rohmer's Six Moral Tales Boxset
标准公司的这个套装确实令人激动,不仅收录法国电影大师侯麦的经典作品6部,另还收录他的多部短片以及精彩的访谈花絮,随碟送一本六个道德故事英文版小说。当然最关键的是,六套正片全部经过侯麦亲自监修。
2、撒旦探戈Satantango
20世纪最后一个电影大师贝拉·塔尔的1994年作品,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以一个农场的故事隐喻匈牙利的政治变迁,全片总长7个半小时,长镜头运用极多,也是一次难得的观影经验。tartan公司的英二版三碟格式,无任何花絮。
3、两生花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2006年是奇斯洛夫斯基逝世10周年,由mk2先发行的《两生花》经历了法二、西二、台三、日二,才到标准公司一区双碟版,除了图像转换上更胜之前所有版本外,还独家配备了评论音轨和对摄影师、配乐的访谈花絮。
4、过客The Passenger
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最被忽视的杰作,此前仅有日本二区版D5,一区新版虽然也是D5格式,但收有主演杰克·尼克尔森和原作、记者的两条评论音轨,二区版配置与之相同,但是D9格式。
5、七武士Seven Samurai
黑泽明的不朽经典,标准公司今年推出洗牌版为三碟豪华配置,第一第二碟收录五个电影学者激动人心的团队式评论音轨,第二第三碟收录总长超过3小时的动态花絮,为《七武士》DVD时代的终极配置。
6、成濑巳喜男套装第一辑Naruse Volume One
英二的“电影大师”品牌推出的日本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套装第一辑,收录大师1951年的作品《饭》、1954年的《山音》和1956年的《流浪记》三部作品,画面修复一新,但未配置任何花絮,随碟送一本180多页的介绍导演的电影书。
7、马克斯·欧弗斯作品集 4 Max Ophul's classics
英二版second sight公司发行的德国电影大师欧弗斯的四部作品:伯爵夫人的耳环、欢愉、鲁莽时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8、同流者The Conformist
电影史上最佳摄影作品之一,王家卫和谭家明电影的灵感源泉,在经历了日二D5版之后,一区派拉蒙终于发行了可变宽屏正片+40分钟花絮的洗牌版。贝托鲁奇和斯特拉罗的访谈内容十分精彩。
9、阿卡丁先生全集The Complete Mr. Arkadin
奥逊·威尔斯的最佳电影之一,但他却从未获得过最终剪辑权,存世的版本包括彼得·波丹诺维奇意外发现了考林斯版、欧洲“机密档案”版、美国版以及最新的慕尼黑电影资料馆版,标准公司为了解开影史谜团,把三个主要的版本以三碟的方式呈现给观众,配合精彩的评论音轨以及海量花絮和《阿卡丁先生》英文版小说,当之无愧的年度最佳DVD之一。
10、晚春Late Spring
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最佳作品之一,笠智众和原节子的表演令人难忘。标准公司双碟版除了正片之外,花絮碟为德国电影大师拍摄的纪录片《寻找小津》。
⑶ 爱情誓言的法国新浪潮的老舵手
艾力侯麦(Eric Rohmer)是法国电影新浪潮中年纪最长、却最晚才赢得世界注目的电影人。这部新作《爱情誓言》是根据17世纪法国作家杜尔菲(Honore d’Urfe)的爱情经典巨著〈阿丝特蕾〉(L’Astree)所改编,全书多达60册,是法国巴洛克文学的代表作,对法国文学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电影问世一百多年以来,这本钜作就一直被人们期待能拍成电影,却一直无人敢尝试,而被高龄的侯麦拔得了头筹。侯麦这次透过改编这部400年前的巨著,来探讨人们的爱情和忠诚,处处皆展现他的返璞归真。现年87岁的侯麦,在其50年的电影生涯中总共拍摄了25部长片。〈六个道德故事〉他拍过了,〈四季〉他也拍过了,此次能将〈阿丝特蕾〉搬上银幕,侯麦了无遗憾地说,《爱情誓言》将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爱情誓言》维持了侯麦所擅长的爱情与文学主题,有着他近半个世纪以来一贯坚持的美学风格,并以简单朴素的纪实手法,描写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细致微妙的心情。
一句话评论:
本片是导演最成功的那些影片中最美的一部。--《正片杂志》
影片深深地感染着观众的情绪,而且让观者无需去细究这种自由的得到是否切实可行。--《电影手册》
很有必要复习一遍1967年的影片《女收藏家》,这样才能发现侯麦是一位如此有创造天赋的导演。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在行动和思想上如此百无禁“色”。--《电视全览》
侯麦改编自奥诺雷·杜尔菲的田园牧歌式的小说,在影片中讲述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爱情,精彩的故事引人入胜。--《解放报》
不管有多牵强附会,埃里克·侯麦的这部最新也有可能是最后一部电影,其中展现的道德和之前预测的相差无几。--《综艺杂志》
【一部新的对话体爱情故事】
从六、七十代的六个道德故事开始,到八十年代的喜剧与格言系列,再到九十年代的四季故事,法国导演埃里克?侯麦一直孜孜不倦地阐述着他所感兴趣的命题,不厌其烦地纠缠于让人捉摸不定的情感世界。现年87岁的侯麦,在自称是他的最后一部影片中,秉承其一贯擅长的对话体爱情故事,诉说了一个古老的美丽神话,继续剖析耐人寻味的人生命题。
电影《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是根据17世纪法国小说家于尔菲(Honore d' Urfe)的《阿丝特蕾》(L'Astree)改编而成。这是侯麦连续第三次拍摄历史故事,此前有设置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贵妇与公爵》L'Anglaise et le c(2001)和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三重间谍》Triple Agent(2004)。而在更早以前还有根据克莱斯德的同名小说改编的《O女侯爵》 Die Marquise von O(1976),故事发生在1799年拿破仑时代的意大利。
改编《阿斯特蕾》的计划最早是由法国导演皮埃尔·祖卡提出来的,由埃里克·侯麦与他人共同成立的Films Losange电影公司出资拍摄。然而,另一名导演兼制片人玛格丽特?梅内葛佐认为这部电影的投资太昂贵,于是拍片计划就此夭折。这部在1955年没有付诸于实践的电影,终于在时隔多年之后的今天,由埃里克?侯麦亲自执导筒来完成。侯麦曾在接受采访中选称自己一直以来都认为皮埃尔·祖卡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编剧,但同时还强调自己改编的这个剧本和祖卡的完全不同,要更加的自由。影片的文学色彩占相当比重,但是侯麦的拍摄给影片一种对文学新的表现手法,完全在自然背景中完成的拍摄,只不过台词会给观众舞台剧的感觉。从背景装饰、自然风光等等方面来看,侯麦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赋予了剧本全新的意义,并且是纯粹的舞台剧无法达到的效果。
【阿斯特蕾、瑟拉多及其他】
侯麦常常喜欢选择与新人合作,在这部电影中亦是如此,启用了两位名不见经传的演员担任主要角色,即男女主角安迪·吉雷和西塞丽·卡塞儿。两位主演都是第一次在大银幕上亮相。至于希茜尔?卡塞和乔斯林?基夫兰则算得上是镜头前的熟面孔。扮演浪荡子海勒斯的拉道菲?鲍力曾在《亡情巧克力》 Merci pour le chocolat(2000)中扮演伊莎贝尔·于佩尔和雅克·迪特隆的儿子。此外,在女导演安妮·芳婷的电影《新的机会》 Nouvelle chance(2006)中也曾经诠释过瑟拉多这个人物。
安迪·吉雷和西塞丽·卡塞儿与侯麦的第一次见面非常简单。侯麦在办公室里等候着,看见他们来了又是沏茶又招呼他们吃糕点,然后坐在一起开始很随意地聊天。大师的亲切与随意让他们放下所有的负担,而在接下来的合作过程中,认为表达感情是演员的任务的侯麦一直赋予演员完全自由的空间,展现最自然真实的表演。
执导风格追求文学化的侯麦,对台词的要求也非常严格,《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的对白都都古代用语。侯麦在拍摄现场并不喜欢下指令,但是一旦涉及到台词对白,态度就非常强硬,着重要求演员们在片中改变过于现代化的说话方式,尽可能放慢节奏说话。在拍摄之前,女主角阿斯特蕾还有一个舞台剧教练,专门训练她的说话发音,以此纠正平常的说话方式。所有演员必须将对白熟记于心,使之完全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几乎可以说是让大家掌握了一门古代用语。
【关于作家于尔菲的一些】
于尔菲(1567~1625)是法国作家,创作的田园小说《阿斯特蕾》在十七世纪家喻户晓。全书共分五个部分,每部12册,从1607年至 1627年间陆续出版,以牧羊人瑟拉多和牧羊女阿斯特蕾经过曲折而终成夫妇的爱情为主要线索,穿插了大量的故事以及有关爱情和政治的议论。小说一共有五千多页,包括了四十个故事和成百上千位人物形象,是法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
埃里克?侯麦在电影中寻找到了小说家于尔菲的《阿斯特蕾》与自己作品的共通之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如果我想改编这部著作,我当然可以从我以前的电影中找到无数的理由,例如保持忠贞的主要动机”。这个类似而又不变的主题还出现在了《六个道德故事》中的第三个《慕德家一夜》 Ma nuit chez Maud(1969),以及《冬天的故事》Conte d'hiver(1992)、《女收藏家》 La Collectionneuse(1967)和《圆月映花都》Les Nuits de la pleine lune(1984)。而他的一个独幕剧《E大调三重奏》同样也是建立在和《阿斯特蕾》类似的怀疑基础之上。人们还可以发现他的主人公如瑟拉多,都是固执倔强的、甚至有些疯狂。
埃里克?侯麦在谈到电影所展现的性倾向时指出:“原着就是这样的,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并不太喜欢通片都用这个来点缀,尤其是当所有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他们很惬意地欣赏着历史故事,加进了很多他们并不期望看到的裸体画面。在于尔菲描写的女主人公出场的那段场景里,我尽量做到恰如其分地重现,不再加入任何东西。但是在于尔菲的小说中并没有回避裸体,就好像是那一时期的油画一样。因而我也没有任何理由来回避它。小说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性欲和情爱,可以说是一种极其轻盈灵动的手法。于是我意识到如果是用现代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就会使得影片显得十分粗俗和琐碎。但《阿斯特蕾》不是一部轻佻放纵的小说,当然也不是一部邪书。”
⑷ 推荐一些名导演的经典电影
让.雷诺阿/法国
马赛曲
游戏规则
南方人
罗贝尔.布莱松/法国
乡村教士日记
逃亡者
巴尔塔扎尔的机遇
金钱
路易.马勒/法国
静静的世界
大西洋城
雏妓
再见,孩子们
烈火情人
万雅在42街口
大卫.里恩/英国
孤星血泪
雾都孤儿
桂河大桥
阿拉伯的劳伦斯
日瓦戈医生
印度之行
德.西卡/意大利
偷自行车的人
米兰的奇迹
昨天,今天与明天
故园梦
弗朗索瓦.特吕弗/法国
射杀钢琴师
华氏451度
朱尔和吉姆
夏日之恋
偷吻
野孩子
床第风云
美国之夜
男欢女爱
最后一班地铁
隔墙花
让-吕克.戈达尔/法国
精疲力尽
枪兵
随心所欲
狂人彼埃洛
男性女性
真理
情欲
受难记
向玛莉至敬
侦探
神游天地
芳名卡门
阿伦.雷奈/法国
夜与雾
广岛之恋
去年在马里安巴德
生活象小说
生死恋
埃里克.侯麦/法国
六个道德故事
女收藏家
三分钟爱情
苏珊的恋爱短跑
我与幕德的一夜
午后之爱
贵妇与公爵(01)
吕克.贝松/法国
TAXI-1
地下铁
碧海情
亚特兰提斯
尼基塔
杀手莱昂
第五元素
圣女贞德
这个杀手不太冷
罗贝托.罗西里尼/意大利
罗马不设防之城
奇迹
欧洲51年
罗维雷将军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意大利
感情三部曲
夜/蚀/红色沙漠
放大
流浪者
云上的日子
费德里科.费里尼/意大利
孤独三部曲
骗子/大路/卡比利亚的夜
背叛三部曲
甜蜜的生活/八部半/朱丽叶与精灵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意大利
迷惘的一代
害鸟和益鸟
俄狄浦斯王
十日谈
坎特伯雷故事集
一千零一夜
萨罗(索多玛120天/75)
贝尔托鲁奇/意大利
巴黎最后的探戈
一个荒唐男人的悲剧
末代皇帝
偷香
英格玛.伯格曼/瑞典
第七封印
野草莓
魔术师
犹在镜中
处女泉
领圣体者
呼喊与细语
魔笛
路易斯.布努艾尔/西班牙
一条安达鲁狗
黄金时代
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
自由的幽灵
欲望的隐晦目的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西班牙
捆着我,绑着我
高跟鞋
活色生香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克里斯托夫.奇斯洛夫斯基/波兰
蓝色(92)/白色(93)/红色(94)
彼得.格林纳威/英国
画师的合同
动物园
厨师.大盗.他的妻子和他的情人
八又二分之一女人
维姆.文德斯/德国
柏林穹苍下
衣食住行事件薄
直到世界尽头
咫尺天涯
云上的日子
暴力启示录
⑸ 谁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谁
据德国媒体4月13日报道,德国著名导演维尔纳·施勒特尔12日晚在德中部城市卡专塞尔一家诊所因属患癌症去世,终年65岁。
施勒特尔1945年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是德国著名的电影、歌剧和戏剧导演。今年的第60届柏林电影节向施勒特尔颁发了“泰迪特别奖”以向其终身成就致敬。2008年,施勒特尔凭借《犬之夜》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特别金狮奖”。1980年,他的《巴勒莫或沃尔夫斯堡》夺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据国外媒体报道,法国著名导演埃里克侯麦(EricRohmer)于当地时间1月11日(周一)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89岁。60年代初,侯麦着手拍摄他的“六个道德故事”计划。
⑹ 穿梭在城市中的电影
多位大师级导演的《纽约,我爱你》,以及前几年的《巴黎,我爱你》都是对于一座城市的种种描摹,很不错。
迈克尼克尔斯的《偷心》,根据著名戏剧改编,以伦敦为背景,讲述了几位主角的感情纠葛,主演都是大牌明星。
伍迪艾伦的《午夜巴塞罗那》。据说,此片是艾伦写给巴塞罗那的情书,以巴塞罗那为背景的情感故事,演员整容也很强大。
伍迪艾伦和马丁斯科塞斯是坚守在纽约市的两位电影大师,他们大部分的电影都是拍纽约的。艾伦的电影以对话为主,经常是主角走在纽约的大街上,不停的聊天,场景也主要都是生活中的场景,由于艾伦的创作经历旺盛,可以看到纽约不同时期的样子。马丁则是以描述纽约下层社会而成名的,大多是以纽约为背景的黑帮片。两位大师曾经合作过《纽约,纽约》,分别执导不同的章节,类似于《纽约,我爱你》。
艾伦的《曼哈顿》《安妮霍尔》马丁的《无间道风云》《好家伙》《穷街陋巷》等都是描写纽约的名片。
西班牙导演阿尔莫多瓦的电影主要以西班牙城市为背景,主要出现的场景有街道,医院,剧院,风月场所,比较著名的影片有《对她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高跟鞋》。
60年代的新浪潮作者们主张将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也可以说是城市电影了。戈达尔的《精疲力尽》《另外一帮》特吕弗的《四百击》《枪击钢琴师》侯麦的《六个道德故事》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这些都展现了60年代的城市。
希望对你有用!
⑺ 有什么好的电影
你会看恐怖片吗?电锯惊魂、人皮客栈、刀锋战士·····
科幻也行,未来警察、蜘蛛侠·····················
你喜欢就行哦
⑻ 向哪儿走,哪儿就是方向(北村方向)影评
今年亮相戛纳影展的亚洲影片有三部,其中一部是韩国导演洪尚秀的《在外国》,戛纳对洪尚秀一直有种莫名的好感,此前的《夏夏夏》和《北村方向》都入围了一种关注单元。当李沧东、金基德、朴赞郁等韩国导演在欧洲影展上大杀四方的时候,洪尚秀也以一种悄无声息地方式出发;而当其它导演渐渐失去消息,洪尚秀却以一种平稳有序的创作节奏,成为韩国电影的代表人物。
洪尚秀的片子属于典型的作者电影,他不进行宏观叙事和道德批判,在他的片子中,出现的都是特殊的小人物:作家、导演、编剧,他们彼此的关系也颇为简单:朋友或爱人。无论叙事方式,还是内容,他的电影都更像是一部日记:通过人物之间的偶然相遇,种种情节的简单铺陈,向观众揭示出情绪交织的地方。
在《夏夏夏》中,两位重逢的好友轮流讲述着在同一座海边小城的经历,在他们俩没有碰面的情况下,彼此的情感却通过两三个人物的重合交织在一起。到了《北村方向》里,讲述者变成了一个人,交织的对象也就变成了主人公的“过去”和“现在”。
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没有用闪回去谈及过去的部分,而是用一件件看似偶然的“小事”,揭示出过去与现在的微妙关系。主人公来到曾经熟悉的首尔,却无法第一时间联系到过去最好的朋友,因此他失去了方向:他喝醉了酒跑到前女友的家中;被旧相识的演员因为过去一次不愉快的合作而指责自私;在漫无目的地行走时,总是遇到一个过去相熟的女人,而当他和新认识的老板娘已经相熟了,朋友却总要一次又一次地要把他重新介绍……
在现在的生活中,他总摆脱不掉过去的影子,人们同他谈论的话题,总是牵扯到他的过去,人们对他的喜爱,源自他过去拍的电影;当他渴望新恋情时,却总收到前女友的短信;而他新结识的对象,也和前女友惊人的相似。
过去无法摆脱,现在又难以靠近,无论生活、精神、情感,都处在一种无法靠岸的游弋当中。当男主角在街上和人打招呼时,别人想不起他是谁,而当别人和他热情握手时,他又想不起对方是谁。在这里,北村成了我们每个人都会路过的地方,那时,我们无法靠生活去寻找到前进的坐标,似乎往哪儿走都是方向,又似乎没有方向。
从形式到主题,《北村方向》都很容易让人想到侯麦的《六个道德故事》,但和侯麦电影中浓郁的哲学思考不同,洪尚秀虽然也会探讨人生,却更为平易。例如“当你评价一个人时,从两个极端相反的方面去表述,往往会得到对方认同:你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人,但同时你的内心又渴望沉静。”观众会从这些细节中领悟到一点东西,这让这部整体节奏缓慢的电影,总算没有陷入到沉闷的境地当中去。
看完正片之后,再去看预告片,会有种别样的感受。这个从电影中截取的长镜头,在倒放的过程中,把主要人物的特征一个个标注了出来。这样的创意,让预告片更像是对这篇影像日记的一句话总结:也许人生的轨迹,只有在倒带重看的时候,才会看清我们身处何处,身边的人是谁。
⑼ 埃里克·侯麦的人物生平
埃里克·侯麦 (Eric Rohmer),1920年4月4日生于法国东部的南锡,原名让-马里·莫里斯·舍热(Jean-Marie Maurice Scherer),侯麦的第一个职业是教师,但不久就转向电影评论。埃里克-侯麦是60年代法国新浪潮运动中与戈达尔、特吕弗等比肩的重要人物,他导演的作品超过四十部。
自1950年代开始,侯麦开始拍摄短片。1951年推出了短片《表演,或夏尔洛特和他的牛排》,由后来也成为新浪潮主将的高达(Godard)主演。直至1959年,侯麦导演了其第一部长片《狮子星座》(Le Signe lion),但票房失利。
60年代初,侯麦着手拍摄他的“六个道德故事”计划,1962年推出第一部《蒙索的女面包师》,此后,相继推出《苏珊的职业》(1963)、《女收藏家》(1967)、《我在莫德的一夜》(1969,这也是他首部标准长度影片,引起评论界和观众的热烈反响,据说此片对路易·马勒的《与安德烈共进午餐》影响很大)、《克莱尔的膝盖》(1970)、《午后之爱》(1972)。通过“道德故事”的捆绑计划,他成功地实现了引人注意的企图,特吕弗为他大声叫好。这是两个被视为“新浪潮”叛徒的额手相庆。
2001年,81岁的侯麦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终身成就奖。侯麦原是一位文学教授和电影评论家。1950年开始拍摄短片。1963年参加影片《六位导演眼中的巴黎》的拍摄,导演了该片的第4个插曲《星形广场》(1965)。1959年,拍了第一部长片《狮子星座》,获得成功。此后,从1962年起不断拍片,至80年代拍了14部长片,其中包括两组系列。第一系列是《六部道德故事》(1962-1972)即《蒙索的女面包师》、《苏珊娜的故事》、《收集男人的女人》、《慕德家一夜》、《克拉之膝》、《午后之爱》。
侯麦2007年推出了新作《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之后曾应允将随影片一起造访威尼斯电影节,却突然向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发来了“请假信”,原因是“健康状况”不稳定。没有侯麦出席的发布会冷冷清清,几位年轻的面孔像他的新片一样美好而轻松。
2010年1月11日,法国著名导演埃里克-侯麦( Eric Rohmer)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89岁。侯麦的死讯是他的制片人玛格丽特-梅内戈(Margaret Menegoz)对外宣布的,侯麦的亲属透露,此前他已经入院一个星期了。
⑽ 男女必看的一百部电影
只列出作者和名字,影片内容、电影语言、时代背景需要自己去了解~
国内部分:
郑正秋 《孤儿救祖记》
田汉 《风云男女》
孙瑜 《大路》
吴永刚 《神女》
蔡楚生 《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
史东山 《八千里路云和月》
沈西岑 《十字街头》
袁牧之 《马路天使》
费穆 《小城之春》
谢晋 《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
水华 《林家铺子》
谢铁骊 《暴风骤雨》
凌子风 《中华儿女》、《骆驼祥子》
黄建中 《小花》
张暖忻 《沙鸥》
吴贻弓 《城南旧事》
吴天明 《老井》
黄蜀芹 《人"鬼"情》
张军钊 《一个和八个》
谢飞 《本命年》、《香魂女》
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吴子牛
贾樟柯 《小武》《小山回家》《任逍遥》《站台》《三峡好人》
姜文 《阳光灿烂的日子》
胡金权 《大醉侠》、《侠女》 张彻 《独臂刀》
许鞍华 《半生缘》、《女人四十》、《男人四十》、《姨**后现代生活》
关锦鹏 《胭脂扣》、《阮玲玉》、《蓝宇》、《长恨歌》
张婉婷 《秋天的童话》、《玻璃之城》
李安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理智与情感》、《冰风暴》、《卧虎藏龙》
王家卫 《旺角卡门》、《阿飞正传》、《堕落天使》、《重庆森林》、《花样年华》、《2046》
国外部分:
梅里爱 《月球旅行记》
卓别林 《城市之光》、《大独裁者》
布努埃尔 《一条安达鲁狗》、《黄金时代》、《无粮的土地》、《维莉蒂安娜》、《白日美人》、《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 格里费斯 《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爱森斯坦 《战舰波将金》、《十月》、《罢工》、《亚历山大"涅先斯基》
刘易斯"迈尔斯顿 《西线无故事》
约翰"休斯敦 《马耳他雄鹰》
奥逊"威尔斯 《公民凯恩》、《安陪逊大族》、《第三个人》
约翰"福特 《告密者》、《愤怒的葡萄》、《青山翠谷》、《沉默的人》、《关山飞渡》
威廉"惠勒 《呼啸山庄》、《罗马假日》、《宾虚》
比利"怀尔德《日落大道》、《双重赔偿》、《七年之痒》、《桃色公寓》、《热情似火》
弗兰克"卡普拉 《一夜风流》、《浮生若梦》、《我们为谁而战》
约瑟夫"曼凯维奇 《彗星美人》
斯坦利"多南 《雨中曲》
马龙"白兰度《欲望号街车》、《码头风云》、《教父》、《现代启示录》
希区柯克 《三十九级台阶》、《蝴蝶夫人》、《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眩晕》、《后窗》《鸟》
大卫"里恩 《相见恨晚》、《孤星血泪》、《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格医生》、《印度之行》
约翰"克里弗德 《卡萨布兰卡》
朱塞佩"德"桑蒂斯 《罗马11时》
罗西里尼 《罗马,不设防城市》、《罗维雷将军》、《德意志零年》
德"西卡 《擦鞋童》、《米兰奇迹》、《偷自行车的人》
维斯康蒂 《洛克兄弟》、《大地在震动》、《魂断威尼斯》
安东尼奥尼《夜》、《蚀》、《奇遇》、《红色沙漠》、《放大》、《职业:记者》、《扎布里斯基角》、《中国》、《一个女人身份的证明》、《云上的日子》
费里尼 《大路》、《八部半》、《甜蜜生活》、《卡比里亚之夜》
帕索里尼 《罗马妈妈》、《马太福音》、《十日谈》、《一千零一夜》、《坎特伯雷传说》
贝尔托鲁齐《死神》、《1900》、《巴黎最后德探戈》、《末代皇帝》、《梦想家》
朱塞佩"托纳托雷 《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让"雷诺阿 《游戏规则》、《大幻灭》
让"维果 《尼斯印象》、《操行零分》、《驳船亚特兰大号》
约瑟夫"冯"史登堡《蓝天使》、《上海快车》、《放荡的女皇》、《上海风光》
弗立茨"朗格 《M》、《马布斯博士的遗嘱》、《大都会》
F"W"茂瑙 《日出》、《塔度夫》、《浮士德》
卡尔"德莱叶《神遣之日》、《诺言》、《盖特尔德》、《我的工作》
拉斯"冯"特里尔《犯罪元素》、《瘟疫》、《欧罗巴》、《破浪》、《白痴》、《狗镇》、《黑暗里的舞者》
让"考克多 《诗人之血》、《奥菲斯》、《奥菲斯的遗嘱》、《美女与野兽》
乔治"克鲁佐 《乌鸦》、《恐惧的代价》、《女囚犯》
让"克劳德"布里索 《残酷的游戏》、《声音与愤怒》、《甜蜜的复仇》
戈达尔 《筋疲力尽》、《蔑视》、《中国姑娘》、《阿尔伐城》、《狂人皮埃洛》、《周末》
特吕佛 《四百击》、《枪击钢琴师》、《朱尔与吉姆》、《日以继夜》、《最后一班地铁》
阿伦"雷乃 《夜与雾》、《广岛之恋》、《去年在马伦巴》、《吸烟、不吸烟》
埃里克"侯麦《六个道德故事》、《克拉之膝》、《侯爵夫人》、《春》、《夏》、《秋》、《冬》、《飞行员的妻子》、《绿光》
路易"马勒 《情人们》、《鬼火》、《好奇心》、《拉孔布"吕西安》、《漂亮宝贝》、《大西洋城》、《再见,孩子们》、《爱情重伤》 雷奥"卡拉克斯 《男孩遇见女孩》、《坏血》、《新桥恋人》、《波拉X》
雅克"里维特 《六个寻找爱情的角色》、《不羁的美女》
佛朗索瓦"奥宗《八美图》、《泳池谋杀案》、《5×2》、《时光驻留》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赤子冰心》、《我的爱情遗忘在秋天》、《侯孝贤画像》、《清洁》
安德烈"泰内西《法兰西回忆》、《激情密约》、《野芦苇》、《夜夜夜贼》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可怕的孩子们》、《发热》、《影子军队》、《红圈》、《独行杀手》、《大黎明》
马修"卡索维茨 《烈火青春》
雅克"贝克 《金盔》、《金钱不要碰》、《洞》
吕克"贝松 《地下铁》、《尼基塔》、《这个杀手不太冷》、《圣女贞德》
罗伯特"布烈松《乡村牧师的日记》、《扒手》、《巴尔塔扎尔的遭遇》、《圣女贞德的审判》、《越狱》、《穆谢特》、《也许是魔鬼》、《金钱》 彼得"格林纳威《厨师、大道、他的妻子和他的情人》、《枕边禁书》、《8又1/2女人》
英格玛"伯格曼《第七封印》、《野草莓》、《假面》、《呼喊与细雨》、《冬日之光》、《穿过黑暗的玻璃》、《秋天奏鸣曲》、《芬尼与亚历山大》 塔尔科夫斯基 《压路机和小提琴》、《伊万的童年》、《安德烈卢布廖夫》、《潜行者》、《飞向太空》、《镜子》、《乡愁》、《牺牲》
黑泽明 《姿三四郎》、《酩酊天使》、《野犬》、《罗生门》、《白痴》、《生之欲》、《七武士》、《蜘蛛巢城》、《懒夫睡汉》、《红胡子》、《德尔苏乌扎拉》、《影武者》、《乱》、《梦》、《八月狂想曲》
小津安二郎 《麦秋》、《茶泡饭之味》、《东京物语》、《早春》、《浮草》、《秋刀鱼的滋味》
沟口健二 《浪华悲歌》、《残菊物语》、《雨月物语》、《西鹤一代女》、《山椒大夫》
成濑巳喜男 《浮云》、《乱云》、《母亲》、《女人步上楼梯时》、《晚菊物语》
今村昌平 《昆虫记》、《楢山节考》、《鳗鱼》
小粟康平 《沉睡的男人》、《泥之河》、《死之棘》、《为了枷耶子》
北野武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菊次郎的夏天》、《花火》、《坏孩子的天空》
木下惠介 《大曾根家的早晨》、《二十四之瞳》、《楢山节考》
大岛渚 《青春残酷物语》、《日本的夜与雾》
敕使河原宏 《沙丘之女》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何处是我朋友家》、《橄榄树下的情人》、《生生长流》、《樱桃的滋味》、《随风而逝》、《五》、《十》 贾法"帕纳西 《白气球》、《生命的圆圈》
马基德"马基迪 《小鞋子》
萨耶吉特"雷伊 《大地之歌》、《阿普的世界》、《大都市》、《孤独的妻子》、《遥远的雷声》
基耶斯洛夫斯基 《生命的烙印》、《影迷》、《盲打误撞》、《机遇之歌》、《红》、《篮》、《白》、《薇罗尼卡的双重生命》、《十诫》 米克洛什"杨索 《无望的人们》、《红军与白军》、《红色赞美诗》、《我的道路》、《静默与呼喊》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 《斗牛士》、《精神濒临崩溃的女人》、《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对她说》、《不良教育》、《回归》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猎人》、《流浪艺人》、《塞瑟岛之旅》、《雾中风景》、《鹳鸟踯躅》、《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养蜂人》、《永远的一天》
埃米尔"库斯图尔查 《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爸爸回家了》、《梦游亚利桑那》、 《流浪者之歌》、《黑猫、白猫》、《地下》 卢西安"平克莱 《重建》、《太迟了》、《下一站天堂》
罗曼"波兰斯基 《水中刀》、《怪房客》、《苦月亮》、《第九道门》、《钢琴师》
安杰伊"瓦伊达 《下水道》、《灰烬与钻石》、《大理石人》、《一切皆可出售》、《福地》
里基"考里斯马基《火柴厂女工》、《波希米亚人生》、《浮云往事》、《没有过去的男人》、《薄暮之光》
简"坎皮恩 《钢琴课》、《圣烟》
米哈依"卡拉托佐夫 《雁南飞》
粱赞诺夫 《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
谢尔盖"帕拉杰诺夫 《吟游诗人》、《石榴的颜色》、《被遗忘的祖先之影》
施隆多夫 《铁皮鼓》
赫尔措格 《阿基尔,上帝的愤怒》、《人人爱自己,上帝反众人》、《陆上行舟》、《创世纪》
维姆"文德斯 《爱丽丝漫游城市》、《错误的举动》、《公路之王》、《德州巴黎》、《事物的状态》、《柏林苍穹下》、《咫尺天涯》、《直到世界尽头》、《寻找小津》
法斯宾德 《水手奎莱尔》、《爱比死更冷》、《四季商人》、《恐惧吞噬灵魂》、《白钻石》
丹尼斯"霍普 《逍遥骑士》
阿瑟佩恩 《小巨人》、《邦尼和克莱德》
斯坦利"库布里克《杀手之吻》、《乱世儿女》、《光荣之路》、《斯巴达克斯》、《奇爱博士》、《洛丽塔》、《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子》、《闪灵》、《巴里林顿》、《全金属外壳》、《大开眼界》
马丁"斯科塞斯 《谁在敲我的门》、《穷街陋巷》、《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基督最后的诱惑》、《金钱本色》、《好家伙》、《纯真年代》、《纽约黑帮》、《飞行家》、《无间行者》
罗伯特"奥尔特曼《陆军野战医院》、《纳什威尔》、《大玩家》、《短片集》、《高斯福德庄园》、《草原一家亲》
米洛斯"福尔曼 《黑彼得》、《消防队员的舞会》、《飞跃疯人院》、《莫扎特》、《性书大亨》、《月亮上的男人》、《戈雅之灵》 塞尔乔"莱昂内 《为了几块钱》、《多为了几块钱》、《善、恶、丑》、《狂沙十万里》、《美国往事》
弗郎西斯"科波拉《窃听大阴谋》、《现代启示录》、《教父》、《斗鱼》、《黑暗之心》
奥利弗"斯通 《野战排》、《华尔街》、《生于7月四日》、《刺杀肯尼迪》、《天与地》、《门》、《天生杀人狂》、《尼克松》、《不准调头》、《世贸大厦》
布莱恩"德"帕尔马《铁面无私》、《情枭的黎明》、《12猴子》、《疤面人》、《黑色大丽花》
蒂姆"伯顿 《剪刀手爱德华》、《爱在好莱坞的日子》、《大鱼》
杰姆"贾木许 《漫长假期》、《天堂异客》、《法外之徒》、《神秘列车》、《地球之夜》、《咖啡和香烟》、《破碎之花》
约翰"卡萨维茨 《影子》、《首演之夜》、《面孔》
加斯"范"桑特 《心灵捕手》、《杰瑞》、《大象》、《最后的日子》
伍迪"艾伦 《安妮霍尔》、《开罗的紫罗兰》、《子弹穿过百老汇》
科恩兄弟 《血迷宫》、《巴顿芬克》、《冰血暴》、《谋杀绿脚趾》、《逃狱三王》、《缺席的人》、《老无所依》
大卫"林奇 《象人》、《橡皮头》、《篮丝绒》、《我心狂野》、《穆赫兰道》、《双峰,与火同行》、《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达伦"阿若诺夫斯基 《圆周率》、《梦之安魂曲》
迈克"李 《远大希望》、《赤裸》、《秘密与谎言》、《欢歌畅舞》、《维拉"德雷克》
盖"里奇 《两杆大烟枪》、《偷抢拐骗》、《左轮手枪》
大卫"芬奇 《七宗罪》、《心理游戏》、《搏击俱乐部》、《战栗空间》
汤姆"提克威 《罗拉快跑》、《疾走天堂》、《香水》
雷德利"斯科特 《银翼杀手》、《末路狂花》、《黑雨》、《角斗士》、《黑鹰计划》
史蒂文"索德伯格《性、谎言、录像带》、《卡夫卡》、《毒品网络》
昆汀"塔伦蒂诺 《落水狗》、《低俗小说》、《杀死比尔》
罗伯特"德雷福 《普通人》、《大河恋》、《马语者》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不羁夜》、《木兰花》、《狂野之爱》
艾伦"帕克 《贝隆夫人》、《迷墙》、《鸟人》
斯派克"李 《黑潮,麦尔坎X》、《做正确的事》、《篮球梦》、《局内人》
泰伦斯"马立克《天堂的岁月》、《穷山恶水》、《细细的红线》、《新世界》
朗"霍华德 《阿波罗13号》、《美丽心灵》、《达芬奇密码》
拉尔夫"费因斯 《英国病人》
麦克"菲吉斯 《两颗绝望的心》
萨姆"门德斯 《美国美人》
罗伯特"本顿 《克莱默夫妇》、
克里斯托夫"诺兰《追随》、《记忆碎片》、《失眠症》、《致命魔术》
阿加多"亚里桑德罗"冈萨雷斯《爱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
记录片:
卢米埃尔 《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罗伯特"弗拉哈迪 《北方的纳努克》、《亚兰岛人》
伊文思 《桥》、《雨》、《风》、《愚公移山》、《四万万人民》
维尔托夫 《电影眼睛》、《带摄影机的人》、《关于列宁的三支歌》
莱尼"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奥林匹克》
梅索斯兄弟《推销员》、《灰色花园》、《给我庇护》、《变调摇滚乐》
芭芭拉"考普勒 《美国哈兰都》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提提卡失序记事》、《高中》、《法律与秩序》、《医院》
埃罗尔"莫里斯《细蓝线》、《时间简史》、《又快又贱又失控》、《战争迷雾》
迈克尔"摩尔 《我和罗杰》、《科伦拜恩的保龄》、《华氏9"11》
史蒂夫"詹姆斯《篮球梦》
克劳德.朗兹曼 《浩劫》
小川审介 《三里冢》
高佛雷·雷吉奥 《失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