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道德经
㈠ 道德经中 “姑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怎么翻译
意思是要以无欲无求的心态来观察微妙的清净智慧境界,有的人以为无欲就是以一个欲望压抑另外一个欲望,那是以妄抑妄。
出自——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
原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要以无欲无求的心态来观察微妙的清净智慧境界。有欲有求即是追随妄念,无欲无求则是休歇妄想。世间一切罪恶纷争无不源于欲望,此乃众生相。
欲望令人欺诈、痛苦、不安,疲惫。观众生日间所作一切无不是为欲望,及至疲惫不堪晚上不得不歇息,第二天醒来有精神后又再次为欲望而造作,如此周而复始。
(1)无欲道德经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大约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
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
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㈡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怎么解释
有三种解释:
古人解释版:我们要从常无中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观察道的边际。
现代解释版:我常常让自己处于“无欲”的状态 ,因为这样我才能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然后让自己进入“有欲”的状态,因为有欲望才会有动力,这样我才能够去证实或解决我发现的这些问题。
出土文物新版:所以,从“无欲”的角度可以观察天之道的奥妙。从“有欲”的角度能研究人之道的来龙去脉。
语出:老子《道德经》
原文为: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翻译:宇宙大道,是可以认知、表述、可以遵循的途径,但不是恒定不变的。这些理论也可以叙述清楚,但也不是亘古不变的概念。
从“无名”角度去分析,是万物之“始”的状态。从“有名”角度去分析,是万物之“母”的状态。
所以,从“无欲”的角度可以观察天之道的奥妙。从“有欲”的角度能研究人之道的来龙去脉。
两者来源相同,不同的称谓,但说的是一回事。道中的变化玄妙无比,是看清众多奥妙的关键。
(2)无欲道德经扩展阅读:
老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认识是在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揭示出来了。
与今天人们所说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深刻内涵所在。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常在人类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表面现象逐渐认识到一定深度的奥妙,人类要把观察到的这些奥妙描述出来这就是“名”。
通常人类一旦对事物的探索发展到“名”的阶段,人类会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名”组织起来,加以系统归纳就发展到“科学知识”的阶段了。
人类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更深层次自然内在本质的欲望,正是这个欲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经
㈢ 道德经…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的问题是~既然,常无欲!为什么又常有欲不矛盾吗
使自己的内心保持不同的状态,便能观察到世界不同的一面。
㈣ 《道德经》减少不必要的欲望,无为而无不为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1]尚:崇尚,尊崇。
[2]贵:动词,以之为贵,重视,珍贵。
[3]货:财物。
[4]见(xiàn):动词,使之看见,显示,炫耀。
[5]可欲:能引发欲望的东西。
[6]无知:没有奸巧之心。
[7]无欲:没有非分之想。
这一章总体上是阐释天下之人往往为物欲所驱使,争名夺利,以致于天下大乱,这是有为之心带来的后果。
圣人针对这种情况教导为人君者如何实行无为而治,以校正那些弊病。
第一句话:不尚贤,使民不争;
古文今译:不标榜崇尚贤才异能,使民众不因此为了获利而争抢功名。
我的理解:名位足以引起人们的争逐好利之心。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有的人天赋异禀,有的人学识渊博,有的人很善良,有的人心思细腻,有的人善于谋略,可谓是各有千秋。
如果标榜什么才是贤能,就相当于是肯定了一种人,否定了大多数人,其他人就不好吗?就不是贤能之人吗?
正如一个领导总是当着一个员工及旁人,极力夸赞另一个员工是如何的出类拔萃、智勇双全,这个员工就可能为了得到领导的赏识而起争心。
另外,对于贤能的标准,很难去下定义。
建立一个所谓的标准,也容易被人所利用,为了争得“贤能”的好名声及其背后的利益,不乏有投机取巧、不择手段的人。
这样一来,有时候大奸大恶的人,看起来却像个大好的贤人。知其表不知其利!
所以有道的人不推崇贤德,不标榜自己,使民众不会为了虚名去争夺。
第二句话: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古文今译:不以难得稀有之物视为珍宝,抬高其价值,使百姓不因此而做偷盗之事。
我的理解:财货实足以激起人的贪图心。
如果提高稀有之货的价值,那就会引起盗贼的贪心而去盗窃。如果上层之人不看重这些东西,不抬高市价,就不会有人去偷了。
打个比方,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文物拍卖价格非常高,由此引发了许盗墓者,偷盗文物者。
如果把价格降的跟普通商品一样,哪里还有这些盗窃案?
有一句话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意思是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种特别的爱好,在下面的人必定爱好得更厉害。
他们可能会为了它而起窃盗,去偷窃劫夺。
另外,现在很多所谓的难得之货,其实都是人们炒作或吹嘘出来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所以,有道的人不对特别珍贵难得的稀有之物极力追捧,而使民众不起贪图的心思。
第三句话: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古文今译: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众不被惑乱。
我的理解:激起人们贪欲的事物越多,人心就越乱,这是导致人与人之间混乱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比如名位、财货等。正所谓上行下效,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轻易显耀什么,不显露自己特别喜好什么,从而使民心不被惑乱。
比如,公司领导不要动不动去呈现、去显耀可能引起人们私欲的东西,经这么一撩拨、一刺激,员工的心就乱了,就没法把心思全都放在做事上,又怎么让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呢?
天下之乱都是因上层之人好名好利,让老百姓增长了那些欲望。
如果上层之人不去看重名利,则老百姓觉得那些名利并没有什么稀罕的,就会心安而没有那些欲望贪求了。
追名逐利之心太重,投机取巧,大多数时候不仅无法如愿反而徒增烦恼焦虑,而使自己的内心无法平静。
第四句话:“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古文今译:所以圣人治理政事,
会净化人民的心灵,满足其温饱,削弱其争名夺利之心,强健其筋骨体魄。
我的理解:去掉不必要的欲望,活的真诚简单健康。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生命处于一种自由自在而又宁静充实的状态,这是最理想的。
这句话说的就是“行不言之教”,它是对上述三个例子的总结和概括。
“虚其心”,就是排除一切邪念,让百姓心中没有追逐财富、难得之货和可欲的念想,不是谦虚谨慎或心灵开阔的意思,这与老子的逻辑毫不相干。
“实其腹”,是说反对金钱至上不等于鼓吹贫困,像墨家一样让人打赤脚饿肚子,而是要保障百姓生活富足;
“实其腹”不是简单的吃饱肚子,而是象征生活富裕,说的是一种均富。
“弱其志,强其骨。”志,上士下心;士表示从一到十,是成事的意思;那么志就是心中想做的事。
但这里的“志”是贬义词,特指那些不该想的事。
《道德经》有个行文风格,但凡遇到有可能引起误解的概念,老子便会在下文加插入语,对概念予以补充说明。
于是,“弱其志,强其骨”就是说,既要让百姓没有非分之想,又要让百姓敢于担当。
“强其骨”不是简单指身体强壮,而是用其喻义,指勤劳勇敢,尽职尽责,不因为不妄想就撂挑子不干活。
可见老子的思维极其严谨,说话滴水不漏,这是因为老子的脑子里始终有个“全”字。
现在我们来看老子对“弱其志”的批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
知不敢,指那些不该做的事,“敢”作“该”解。
“知不敢”前冠以“夫”字,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加引号。
老子解释说,“弱其志”的意思就是“常使民无知无欲”,而“无知无欲”的目的,就是让百姓不去做哪些不该做的事,没有奸巧之心。说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至此,老子已将何为“行不言之教”阐述完毕,它就是:圣人的使命就是从事制度建设,以因治果,用制度铲除一切滋生邪念的土壤,使百姓不去想那些不该做的事,但不妄为不等于无为,制度建设同时还要鼓励勤劳勇敢,敢于担当,创造美好生活。
圣人若能如此“行不言之教”,“则无不治”。
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一句是总结全段,圣人所教导人君的就是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
人君如果能体悟无为而治之理,那么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
比如西周成康之治,周王深得无为而治的原则,以节俭示天下,不崇尚宝货,以至天下繁荣,太平,犯罪的人极少,刑罚闲置四十多年不用,这实在是全人类文明史上的楷模!
所以,老子推崇“无为而治”的方针,但“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刻意作为,不可故意推崇那些看似有才能的人,以身作则,一切最好顺其自然,按照规律办事。
㈤ 道德经中所说的“无欲”与“有欲”各作何解
道德经中并没有“无欲”与“有欲”的说辞,应该是断句有误。语出第一章回“故常无,欲以观。答。。常有,欲。。。”
在另一章则有“少思寡欲”一词。
道德经中更多的是“无为”与“有为”的解读。
具体情况可到本人空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