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治耳
① 古代法治名言
古代法治名言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有关古代法治名言,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1.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2.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3.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养正遗规》
4.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勒令》
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6.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管子七臣七主》
7.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刘安《淮南子·生术训》
8.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9.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10.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之》
11.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12.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13.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14.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15.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16.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17.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三国志》
18.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19.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20.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21.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22.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3.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24.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禹锡《天论》
25.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26.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27.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28.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2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30.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31.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也。《盐铁论。申韩》
32.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33.彼窃国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
34.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35.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36.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37.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清、李绿园《歧路灯》
38.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39.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40.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司马迁
41.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42.不以私害法,则治。——《商君书、修权》
43.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44.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45.法不殉情。——《三国演义》
46.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47.官不私亲,法不遗爱。《慎子。君臣》
48.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49.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
50.设而不犯,犯而必诛。——曹操
;② 古代法治思想名言警句
1、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2、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3、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4、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6、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7、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8、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9、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10、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11、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12、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13、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4、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15、立法之业,益上第一关键,觇**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16、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7、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18、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19、法出于仪、威于义。
20、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21、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22、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
23、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24、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25、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26、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7、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2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9、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0、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3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32、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33、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
34、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3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 中国古代法治传统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家的法治思想非常引人注目,法家的思想家们认为法具有普适性,应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公开宣扬宗法等级制度的儒家,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也历来重视圣君贤人的典范作用,强调君臣守法的重要性。
司法不独立,不公正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受到传统法律文化的制约,我国的司法体制,法院机构设置,法官制度,司法运行过程都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的色彩,行使司法权时往往受到行政权强有力的干涉。而且公开,透明是现代司法体制的基本要求,而当前的司法体制离此还甚远。
(3)古法治耳扩展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注意事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行计划经济转变为实行市场经济,从实行闭关锁国转变为实行对外开放,从人治向法治过渡,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④ 古代法治思想名言警句
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韩非子·有度》
2、治民无常,唯法为冶。
——韩非《韩非子》
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
——韩非《韩非子》
4、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韩非《韩非子》
5、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韩非子·诡练》
6、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韩非《韩非子·饰邪》
7、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审。
——韩非《韩非子》
8、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欧阳修
9、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
——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10、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刘禹锡
11、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刘禹锡《砥石赋》
12、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刘禹锡《天论》
13、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清)沈家本
14、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吴兢
15、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西晋·傅玄《傅子·法刑》
16、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不韦
17、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欧阳询《艺文类聚》
18、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苏辙
19、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苏轼《策别·第六》
20、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王勃《上刘右相书》
21、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王安石
22、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王安石《周公》
23、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王符《潜夫论·考绩》
2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明法解》
25、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墨子·法仪》
26、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羲冠子·度一》
27、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包拯《致君》
28、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黄帝经·经法·君正》
29、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
——《文子·自然》
30、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
——汉·刘安《说苑·政理》
⑤ 中国古代法治思想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是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张晋藩先生曾撰书称,管仲是提出以法治国的第一人。
《管子校注·明法解第四十六》说:“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
以法治国,是国家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法家法治思想的升华。
管仲对以法治国的作用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认为实行以法治国可以有效地统一政令,无论施政、威下,都不过是“举措而已”。
管仲以法治国方案的提出,是春秋大变动的时代产物,也是法家在总结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的新思路、新方案的集中体现。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带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原有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为新开垦的私田所取代。生产关系的变化也使得整个上层建筑都发生了剧变,曾经天下共主的周王室衰微了,“诸侯不朝,王命不郑和行”,列国之间纂弑不绝。
孟子曰:“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周初设计的维护等级秩序的礼制受到破坏,诸侯之间僭号称王、僭号称公层出不穷。
在不断发生的大侵小、众暴寡的战争中,一些国家被兼并了。如,周初分封时,姬姓之国五十有五,至春秋末年,见罩简于年表者仅鲁、蔡、曹、卫、晋、郑、齐、楚、宋、杞、陈、吴、邾、莒、许、小邾等十余国而已。
拥有实力的诸侯国纷起争雄称霸,先是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其后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在礼乐失序的社会剧烈变动面前,儒、墨、道、法各派的思想家都在思考着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局面,重新营造理想的国家治理环境。
儒家创始人孔子怀念周初的礼乐文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而此时的“仁”,已经由“仁者爱人”发展为仁政、徳政的政治理想,通过“为政以德”,达到“天下归仁”的终极目标。
与儒学并称“显学”的法家学派提出法治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以法为治的国喊闷盯家制度,由国家制定成文法,设置于官府,公之于百姓;君主以法作为管理国家、控驭臣僚百姓的手段;实行重刑主义,以刑辅政,以刑去刑;通过贵贱上下皆从法,实现立公废私的功用
⑥ 古代关于法治的名言
在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论”与儒家的“人治论”在本质上都是“人治”。很多关于法治的名言蕴含了很快以下是我为你分享的古代关于法治的名言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代关于法治的名言推荐
1) 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
2)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3) 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4) 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5)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6) 历法禁,自大更始,篇小臣不犯矣。
7) 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篇令而不行。
8)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9) 立善法于天下,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篇一国治。
10) 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11) 吏不良,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篇有财而莫理。
12) 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13) 民不举官不究。
14) 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15) 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16) 其身正,不令篇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7) 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
1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篇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20)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古代关于法治的名言精选
1)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2) 治大国而数变法,篇民苦之。
3) 治国无法篇乱,守法而弗变篇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4) 治国无其法篇乱,守法而不变篇衰。
5)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6)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7)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
8) 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9)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10) 爱多者篇法不立,威寡者篇下侵上。
11) 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
12) 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13)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14)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15)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6) 不以私害法,篇治。
17) 当公法篇不阿亲戚。
18)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19) 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20)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古代关于法治的名言摘抄
1)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篇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2)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3)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4) 法令至行,公正无私。
5) 法平篇吏无奸。
6) 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
7)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
8) 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
9) 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10) 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11) 法者,定分止争也。
12) 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13) 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14)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15)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16) 法者,..天下之仪也。
17)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18) 凡法令更,篇利害易,利害易,篇民务变。
19)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20)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看了古代关于法治的名言还看:
1. 古代法治的名言警句
2. 古代法治名人名言
3.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大全
4. 有关法律的古代名言
5. 古代法制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