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⑴ 上古竟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什么意思
韩非子对历史抄阶段所作的划分袭“上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不同于“厚古”的儒、道、墨之家,法家提倡因时制宜,主张相应于不同时代而取适宜的制度和政策,即所说的“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法家是极现实主义的,他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富国强兵”。这点上,法家选择儒家“上道”之对立面——“霸道”一边。法家相信只有“严形峻法”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法家思想的特性——“严而少思”,使其最终走向失败。
他还提出“法后王”的进步历史观。他把社会的发展分为“上古”、“中世”和“当今”三个阶段,指出三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上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因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所以统治者就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叫做“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强调“当今之世”,必须“争于气力”。他坚决批判复古思潮,讥笑复古派是“守株待兔”的蠢人。这些都是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的思想。
⑵ "上古竞于道德"什么意思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力气。
上古(可能是指周家礼数盛回行的年代)人们是用道德来衡答量彼此的优劣,
中世(春秋战国的年代)人们相互使用谋略来定高低。
现在(作者说话的年代)人们却只会用野蛮的武力来解决问题。
⑶ 上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金争于气力
韩非子在《五蠹》中立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其意思如下:
上古时候人们在道德上竞争高下,中古时候人们在智谋上角逐优劣,当今社会人们在力量上较量输赢。
原文:
古者大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战,铁铦矩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齐将攻鲁,鲁使子贡说之。齐人曰:“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译文:
古代周文王地处丰、镐一带,方圆不过百里,他施行仁义的政策感化了西戎。进而统治了天下。徐偃王统治着汉水东面的地方,方圆有五百里,他也施行仁义的政策,割地予徐而朝见徐偃王的国家有三十六个。
楚文王害怕徐国会危害到自己,便出兵伐徐灭了徐国。所以周文王施行仁义得了天下,而徐偃王施行仁义却亡了国;这证明仁义只适用于古代而不适用于今天。所以说;时代不同了,政事就会随之不同。在舜当政的时候,苗族不驯服,禹主张用武力去讨伐,舜说:“不行。我们推行德教还不够深就动用武力,不合乎道理。”
于是便用三年时间加强德教,拿着盾牌和大斧跳舞,苗族终于归服了。到了共工打仗的时候,武器短的会被敌人击中,销甲不坚固的便会伤及身体;这表明拿着盾牌和大斧跳舞的德政方法只能用于古代而不能用于当今。
所以说:情况变了,措施也要跟着改变。上古时候人们在道德上竞争高下,中古时候人们在智谋上角逐优劣,当今社会人们在力量上较量输赢。齐国准备进攻鲁国,鲁国派子贡去说服齐人。齐人说:“你的话说得不是不巧妙,然而我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说的这套空话。”于是出兵攻打鲁国,把齐国的国界推进到距鲁国都城只有十里远的地方。
所以说徐偃王施行仁义而徐亡了国,子贡机智善辩而鲁失了地。由此说来,仁义道德、机智善辩之类,都不是用来保全国家的正道。如果当初抛弃徐偃王的仁义,不用子贡的巧辩,而是依靠徐、鲁两国的实力,去抵抗有万辆兵车的强敌,那么齐、楚的野心也就不会在这两个国家里得逞了。
(3)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扩展阅读
《韩非子·五蠹》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非文章的一般特点。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
论证特色
作者善于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分析中引出结论。韩非的议论富有分析具体,论证充分的特点。作者为了阐述一个观点,用了大量的论据,并做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如对上古的社会情况,对尧和禹的生活的艰辛等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评述。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采用设喻取譬的方法。这都可帮助阐明观点,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五蠹
⑷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持该观点的诸子百家学派
B
⑸ “五蠹”的原文是什么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函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欀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战,铁铦短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齐将攻鲁,鲁使子贡说之。齐人曰:“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面鲁削。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⑹ 先秦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古竞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这个流派是墨道法兵哪个 法家。上古指尧舜时期,凭道德获取天下。中古指夏商周。当今指战国,研究霸道,所以是韩非子的法家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