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我国网络立法有哪些

我国网络立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4-06-26 16:45:58

1. 在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中属于专门立法的是

我国现行的信息网络法律体系框架分为三个层面;

1、一般性法律规定

如宪法.国家安全法、国家秘密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著作权法,专利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专门对网络行为进行规定,但是.它所规范和约束的对象中包括了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行为。

2、规范和惩罚网络犯罪的法律

这类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这其中刑法也是一般性法律规定。这里将其独立出来。作为规范和惩罚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

3、直接针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特别规定

这类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前散核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

4、具体规范信息网络安全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这一类法律主要有:《商用密码管理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等。

信息网络安全法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体系性。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同时也涌现出病毒.黑客、网络犯罪等以前所没有的新事物。传统的法律体系变得越来越难以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保障信息网络安全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相对自成一体、结构严谨、内在和和谐统一的新的法律体系来规范网络社会.就显得十分必要。(2)开放性.信息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形形色色,安全法律应当全面体现和把握信息网络的基本特点及其法律问题,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问题和不断涌现的网络安全问题(3)兼容性。网络环境虽说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但是它并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的“自由王国”;发生在网络环境中的事情只不过是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的重新晨开。因此,安全法律不能脱离传统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大多数传统的基木法律原则和规范对信息网络安全仍然适用。同时.从维护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完整性和相对稳定性来看,安全法律也应当与传统的法律体系保持良好的兼容性。(4)可操作性.网络是一个数宁化的社会,许多概念规则难以被常人准确把握,因此,安全法律应当对一些专业术语、难以确定的问题、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等做出解释,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从这几点出发,我国的信息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立法滞后、层次低,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在我国现行涉及网络安全的法律中,法律、法规层次的规定太少。规章过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而且.在制定规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纵向的统筹考虑和横向的有效协调。制定部门往往出于自身工作的考虑,忽视了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能及相互间的交叉等问题,致使出台的规掘盯章虽然数量不少但内容重复交叉。这种现状一方面造成部门问更多的职能交叉,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律资源的严重浪费。法律法规的欠慧掘缺、规章的混乱,常常造成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对网络违法行为,要么无人管.要么争着管。

2、不具开放性

我国的信息网络安全法结构比较单一、层次较低。难以适应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和日益严重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我国现行的安全法律基本上是一些保护条例、管理办法之类的,缺少系统规范网络行为的基本法律如信息安全法、网络犯罪法、电子信息出版法、电子信息个人隐私法等。同时,我国的法律更多她使用了综合性的禁止性条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台法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而没有具体的许可性条款和禁止性条款。这种大一统的立法方式往往停留于口号的层次上。难以适应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

3、缺乏兼容性

我国的安全法律法规有许多难以同传统的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协调的地方。比如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在我国现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中.均未设定没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全部设备的处罚,但是依据这些行政法规制定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的第14条,却设定了没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全部设备的处罚种类,显然这个处罚的设定与相关法规有矛盾之处。

4、缺乏操作性

我国的信息网络安圭法中存在难以操作的现象。为丁规范网络上的行为。政府职能部门都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保密局、教育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证监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营理局、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等都制定了涉及网络的管理规定。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数量虽大,但是它们的弊端是明显的。由于没有法律的统一协调,各个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致使常常出现同一行为有多个行政处罚主体,处罚幅度不尽一致,行政审批部门及审批事项多等现象。这就给法律法规的实际操作带来了诸多难题。

2. 关于网络的立法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办法》内

《中华人容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等等,但是在我们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没有形成体系,基本上都是条例和规定,还有些是文化部发布的通知。

3. 为了维护国家的网络和信息安全我国建立了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包括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2021年中获得通过,这部法律必将有利于维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活动,促进个人信息的合理应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从2015年开始陆续出台并实施。这几部法律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独立的,而是以国家总体安全观为指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为龙头的一个有机的法律体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在内的这四部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可以看到“安全”、“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是这四部法律共同的关键词,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
这四部法律,它们的立法宗旨,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它们适用的范围,特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闷悄清护法》中引入了域外效力制度,所以立法宗旨非常明确,适用范围也有其自己的一些特点。
在数字化的时代,无论是企业、事业单位、其他法人组织、社会团体,乃至于自然人,我们的身份、行为及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已经数字化,因此数据治理是一个必须要正视的问题。无论是为了维护网络安全或数据安全、还是保护个人信息,促进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的有效利用,数据行为的监管都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数据的监管涉及到了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涉及到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也都会涉及到数据的监管。因此,数据监管是一个跨部门、跨领域的问题,需要尽快的建立数据协同监管的协调机制。我们不希望九龙治水,但是这九条龙必须要团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数据协同监管协调机制。只有把数据协同监管的协调机制建立起来,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这几部法所追求的立法目的。当然,数据协同监管的体制建立是前提。在运脊这个体制的前提下,再去完善数据协同监管的协调机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适用本法:
(一)以向境内自然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为目的;
(二)分析、评估境内自然人的行为;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蚂前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热点内容
项目经理打欠条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4-06-29 21:23:21 浏览:625
法院改革人事冻结 发布:2024-06-29 20:49:38 浏览:852
拿拖鞋砸法官 发布:2024-06-29 20:23:32 浏览:836
婚姻法对女性的重要 发布:2024-06-29 20:12:48 浏览:487
英美合同法中的对价原则 发布:2024-06-29 18:50:42 浏览:617
税收征管法是不是行政法 发布:2024-06-29 18:44:41 浏览:955
道德规则的名言警句 发布:2024-06-29 18:08:30 浏览:29
道德经的战略 发布:2024-06-29 17:26:59 浏览:593
车险投保人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4-06-29 17:03:16 浏览:642
树立法治观念作文结尾 发布:2024-06-29 16:45:56 浏览: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