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什么是个体道德

什么是个体道德

发布时间: 2024-07-01 01:14:10

1. 个体品德形成的过程和实质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即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一个与道德有关的概念。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 反映,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或倾向。 比如,勤奋学习、助人为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都是我们要求青少年学生具备的品德。 品德由个人的道德行为来显示,但偶尔或一时的道德行为并不能说明一个人已经具备了 某些道德行为。只有当个体具有某种稳定的道德观念,并在它的支配下一贯地表现出某 种道德行为时,我们才能说他具有某一品德。因此,在理解这一定义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它不是个体的先天禀赋,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为品德, 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最后,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 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如果没有形成道德观念或道德认识,那么,即 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也不能说是有品德的;相反,个体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也 不能说是没有品德的,比如,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尽管不符合社会规范,但也不能说是不道 德的。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并不是先天生就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习得的,经历着一个外在准 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个体性格形成的社会定向 过程,也是教育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品德的形成与改变的心理过程。研究表明,品德的心理 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成分。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个体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关于道德的概念、命题和规则等。它是外在的 道德规则、规范、概念体系和实践方式不断内化的产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 分。通过学习活动,人们获得了许多具体的道德观念。道德认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不同 于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比如,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能自觉地运用这一规律 来解答习题;而小偷明知偷窃是不对的,却依然偷盗行窃。因此,道德观念有待于上升为 道德信念。当个体坚信某种道德观念的正确性,无论自己执行或者看到别人执行它,都能 产生情绪体验时,就意味着这种道德观念已转化为道德信念。在道德事件上,个人的道德 认识往往是极为重要的。就某一个体而言,怎样才称得上“道德”,这涉及道德的实质一 “意向”和“理由”,离开这个实质,便无从谈论道德。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无意中做了好 事(没有“意向”或“理由”),其行为称不上道德。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它的内容包括爱 国主义情感、个人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等。对青少年来说, 义务感、责任感与羞耻感具有特殊的意义。义务感是个体对所承担社会道德任务的认识 和体验,它促使人们在活动中对社会积极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责任感是与义务感密切 联系的情感体验。如果说义务是认清道德要求,并在生活中努力加以实践的话,那么关于 这个任务完成的程度如何,或者在没有完成任务时个人有过错的程度如何,这就是个人的 责任问题。羞耻感则是个人自我道德意识的表现,表示个人谴责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 品质的情感。如果学生没有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就无所谓个人品行的发展。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道德情 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产生的情感体验。如英雄勇救落水儿童,事后采访英雄为什么奋不 顾身,英雄觉得自己就没多考虑,直觉就应该救人,这就是直觉的道德感使然。直觉的道 德感产生非常迅速,因而当事人往往不能明显意识到这个过程。二是想象的道德感,即通 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学习雷锋做好事往往就是想象的道 德感导致的。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是因为它作为道德标准的化身而存在, 又具有鲜明的生动形象性,因而能使人更容易理解道德规范的要求和社会意义,也更容易 使人受到感染和激励。三是伦理的道德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的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 中介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就是伦理的道德感。伦理的道德感具有清晰 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3.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 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人们判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正确性与深浅程 度的一个重要依据。美国的雷斯特认为,道德行为的产生经历了解释个人面临的道德情 景、作出道德判断、进行道德选择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受个人认识和情感 所支配,但主要为个人的意向所决定。忽视了行为的道德意向和动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 个人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2. 个人品德包括哪些方面

个人品德包括:勤奋刻苦,勤俭自强,正直善良,克已奉公,见义勇为。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岁李梁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在“个人品德建设”活动中,要突出抓好“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扰扒”三方面。

“知荣辱”,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生活中严格区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自觉遵纪守法;在岗位,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多做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事。

“懂感恩”,即感恩父母养育、师长培养、同事支持、组织信任和他人帮助,引导人们从小事入手,从身边的事做起,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自身、他人、工作、社会,提升自我、多行善举、济危救困、助人为乐,建立健康融洽愉悦的人际关系。

“尽责任”,即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明确在家庭、岗位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履职尽责、回报社会的本领和能力,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积极进取,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乎运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这一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努力方向。

道德品质表现:

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言语、道德行动和道德习惯等。道德意识引起并调节人们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实现、巩固和深化人们相应的道德意识,二者综合构成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状况。

3. 什么是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职业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人道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德性,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事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坚定的倾向和特点。

1、职业道德既是员工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也是行业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

它包括奉献、忠诚、诚实、责任、主动、勤奋、合作、节俭、热情、感恩等。规范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提高整体素质,促进职业发展,最终帮助你实现人生价值。

2、个人品德:道德是以善与恶为基础,规范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总是促进善,抑制恶。道德不同于法律,它是根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素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在观念来维护。



(3)什么是个体道德扩展阅读:

职业道德应当始终明确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和职业行为的伦理规范。它一般不反映社会公德和阶级公德的要求,而是反映行业、行业和行业特殊利益的要求。

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具体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往往表现在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以及对某一职业的追求上。人们独特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

4. 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个人品德是表现在个体处理一切问题时的行为活动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成了习惯的道德素质,是行为者个人的道德属性。

二、个人品德既包括个人主观上对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是个人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

三、个人品德实际上也是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

四、个人品德是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内心状态,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五、个人品德是有个人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括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



(4)什么是个体道德扩展阅读:

“知荣辱”,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生活中严格区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自觉遵纪守法;在岗位,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多做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事。

“懂感恩”,即感恩父母养育、师长培养、同时支持、组织信任和他人帮助,引导人们从小事入手,从身边的事做起,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自身、他人、工作、社会,提升自我、多行善举、济危救困、助人为乐,建立健康融洽愉悦的人际关系。

“尽责任”,即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明确在家庭、岗位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履职尽责、回报社会的本领和能力,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积极进取,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5. 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

  我们要讲的主要是从众概念,我想:个人道德的宏观表现即所谓的社会道德。虽然社会现象多种多样,都可以提炼出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念,而社会道德也可以由个人道德解释。

  由从众的字形上看,从乃两个人,一行一趋,体现人类的模仿本能;众大概是汉字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字了,三五成群,体现了一个群体的行为道德规范。可以说,从众是一个中性词,它在一定情况下是有利于人的,而在另一情况下,又会是盲目的代名词。下面,请允许我们展示对于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个人道德,由我们的教育入手,个人道德的形成便在于幼年时我们常被教导的"乖,听话",它便是我们所获得的第一个个人道德,我将它抽象为:不去麻烦他人

  我们获得的第一个个人道德是如今社会道德形成的最初的基础。然后,我们得到的第二个个人道德得益于学习生活中获得的一种追求正确答案的说法。

  避免出现错误

  这也是当今社会道德的主要元素,将在之后进行讨论。之后一个个人道德的形成则归功于社会上的权威和蛮横,当个人看法无法被表达时,人的本能就是自我封闭:

自己的想法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说出

  与:具有权威性是说出自己想法所必须的条件

  还有因为在学习生活中被过度强调相同的目标,相同的梦想甚至相同的着装等。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教育制度的陈旧,没有对于个性发展的支持,只有对于共性的培养;没有有创意的启发,只有对于旧思路的不断重复。当个人性格被压抑时,便会形成以下的道德:

与其他人不同是可笑的

  这便是我所能想到的构建社会道德的几个基础,之后我们来简要讨论。

  如前所说,社会道德是个人道德的宏观表现,社会道德的基础是上述几项个人道德,因此,一切社会现象都能由个人及社会道德解释。

  社会道德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道德准则,简单的说,便是人们所认为的人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下面我们将对假想的事例来进行简要剖析。

第一个社会道德:

  在街边巷口,突然一下你与一个年龄相仿的人碰面,你的第一反应是将眼神游离开,不去注视他或她的面部。尴尬和匆忙是这时的全部心理活动,你的心中唯一所想的便是快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

  在此可以看出当今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个人对于他人的淡漠。社会被人为的切割成了一个个小群体,又因为对方同样在回避,这样的话在其他群体中的人对于不属于该群体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与之相同的个体,而是一个物,是一个无法沟通的其他物种,概括的来说,这一社会道德可以被称为:不去打扰别人是必要的,因为别人也不愿被打扰

  这明显是一个悖论,一个由个人道德"不去麻烦他人"构建的,由双方相互"印证"的一种人与人之间道德准则。

  再看下一个场景:在高数课上,教授向教室所有人提问,问题不是难题,但是在场的人只是沉默着,静待时间的流逝,或是等待教授点名回答。

  利用个人道德来解释,所有人都认为"避免出现错误"是回答问题的第一原则,所以只有在完全确定自己的答案正确无误后才具有回答问题的条件。

  之后,在没有任何人回答的情况下,人们会陷入这样的心理"与其他人不同是可笑的",因此按兵不动。由于存在着"具有权威性是说出自己想法所必须的条件"的想法,在他们看来,被教授点名就是承认自己回答问题的合理性。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班会或者其他一些会议台上与台下活跃情况的差别了。概括的来说,这一社会道德可以被抽象为:有权威在时沉默是必要的,因为他能给予合理正确的指示

  由于社会现象的覆盖面远不止今天所提及的几项基础的个人道德,其余有关这有限的几项个人道德的现象便不再赘述。只是想让各位能够深入思考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例,能够"吾日三省吾身",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特点,并就此进行力所能及的提升。

  有人说:中国人能鄙视、蔑视、俯视、仰视,唯独不能平视。我进行过这样的尝试,确实,当我的视线移动到其他人的眼,大部分人下意识选择回避。

  可当我们饶有兴致的注视着幼稚天真的孩子,和蔼温柔的老人时,我们一定不会刻意移开自己的眼眸。那么为什么不直视他人的双眼,向现今的道德说不呢?

  因为忘了带现金和地铁卡,我在地铁站向一名学姐求助。她是多么的热情善良,以至于只是将现金和支付宝账号给我就离开了。尽管我们有着"不去麻烦他人"的道德信条,但是"帮助他人不遗余力"却是埋藏在我们心中的。那么我们何不大声说出我们的需要?人性柔弱,只有我们各自都有依赖他人的需要,才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陷入尴尬的窠臼。

热点内容
党内监督条例逐条解读 发布:2024-07-02 21:37:50 浏览:720
刑法修正案八条文解释 发布:2024-07-02 20:59:43 浏览:277
违法分包承担连带责任法律依据 发布:2024-07-02 20:59:42 浏览:249
行政诉讼法规定证据种类有 发布:2024-07-02 18:16:00 浏览:500
法院门前人头 发布:2024-07-02 17:31:58 浏览:373
劳动法对周工作时间 发布:2024-07-02 16:57:12 浏览:823
园林驾驶员规章制度 发布:2024-07-02 16:48:36 浏览:619
不遵守规章制度纪律的表现 发布:2024-07-02 16:35:08 浏览:390
司法保护的地位是 发布:2024-07-02 15:25:04 浏览:301
关于上班时长的劳动法 发布:2024-07-02 14:36:01 浏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