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宗教化

道德宗教化

发布时间: 2024-07-16 20:22:03

道德和宗教有何不同,他们的本质不都是救赎吗

宗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宗教中搀杂着道德,道德需要宗教支持;不同点在于道德是一种严格的普世价值,而宗教则以信仰的形式只针对信仰他的群体。

㈡ “道德宗教”

基督教入华以来,与作为中国文化砥柱的儒家思想交触,一方面相互抵制,另方面,也引发相互适应。如:一些西方传教士反对敬天、祭祖,宣导反儒、超儒,儒家卫道士则指责基督教“用夷变夏”、“夺人国土、乱人学脉”。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著儒服儒冠,“以儒释耶”,就是基督教对在中国占有法权地位的儒学所采取的适应举措。当然,适应并不是单方面的。儒学想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呈现新的理论形态,也不得不适应基督教,并在其启发与促进下,维护自己的精神义理。
本文从剖析当代新儒学思想集大成者牟宗三的宗教观出发,寻觅基督教信仰在当代新儒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从基督教的立场,评价牟宗三的道德宗教观。

一、儒学宗教观的演变

自二十世纪初,一批儒家学者为了改变儒学“食古不化”的格局,开始重构儒学体系向现代形态转变。这个工作始自梁漱溟竭力复兴中国文化的合理价值,直到牟宗三的“即道德即宗教”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建立。笔者认为有必要以梁漱溟的宗教观为对比,审视整个发展的思想态势及理论方法。

1、儒家与宗教的关系
梁漱溟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他认为宗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宗教必以对人的情志方面之安慰、劝勉为他的事务;(二)宗教必以对人的知识之超外背反立他的根据。”1 在梁漱溟看来,宗教必须拥有超绝的实在、神秘的认识、情志劝勉的功能,缺一不可。2 儒学虽拥有与其他宗教同样伟大的作用,却不具备超绝和神秘性,因此它似宗教而非宗教。
牟宗三则认为,儒家思想就是宗教。首先,他视宗教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曰事,二曰理。事便是维持宗教信仰所需要的仪式和活动,理是“神”与人之间的沟通。自事方面看,儒家将宗教仪式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礼乐;自理方面看,儒学具有极圆成的宗教精神,重点为如何体现天道,强调道德意识、道德实践。其次,宗教应有两个功能:一、它须尽日常生活的责任。比如祈祷、礼拜、婚丧礼节等。二、宗教能启发人精神向上之机。耶稣说的“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中,“道路”就是指导精神生活的途径。牟宗三认为,“儒教之为日常生活轨道,即礼乐(尤其是祭礼)与五伦等是”,而周公制礼作乐,定日常生活的轨道,之后孔子说明其意义,点醒其价值,就是指导精神生活的途径。牟宗三认为,宗教的信仰对象必须是超越的,这是宗教所以成为宗教的根本。在

儒家思想中,“天道”高高在上,具有超越意义。从儒学的内容、功能及超越性出发,牟宗三最终提出了“作为宗教的儒教”这一命题,认为儒家思想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儒教。3

2、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认为中国缺乏宗教思想,应该以家庭伦理生活来填补其不足,进而提出“伦理有宗教之用”和“道德代宗教说”,4 换言之,宗教与道德在功能上堪称一致。但他似乎更看重两者间本质的差别。他认为:
“道德为理性之事,存於个人之自觉自律。宗教为信仰之事,寄於教徒之恪守教诫。中国自孔子以来,便受其影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这恰恰与宗教之教人舍其自信而信他,弃其自力而靠他力者相反。”5
相反,牟宗三将儒教称为“道德的宗教”。他认为道德和宗教是等同的,“此亦道德亦宗教,即道德即宗教,道德宗教通而一之者也。”6 牟宗三回到宋明儒学去寻求其理论渊源,认为宋明儒之重点,在道德的本心与道德创造的性能上。他试图以道德作为本体,开出整个道德形上体系,以个体有限的道德行为达於无限的道德境界。

3、基督教所起的作用
同样是面对“儒学”、“宗教”、“道德”,梁牟之间却演绎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撇开儒学体系内部的演进不论,从牟宗三的思想表述及体系的建构方法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基督教信仰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1) 启发作用。首先,是基督教信仰在西方文化中的作用。牟宗三认为:
“一个文化不能没有它最基本的内在心灵。这是创造文化的动力,也是使文化有独特性的所在。依我们的看法,这动力即是宗教,不管它是什麼形态。依此,我们可说:文化生命之基本动力当在宗教。了解西方文化不能只通过科学和民主政治来了解,还要通过西方文化之基本动力——基督教来了解。了解中国文化也是同样,即要通过作为中国文化之动力之儒教来了解。”7
显然,为了使儒学继续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建设、发展中,发挥其核心基础的作用,牟宗三从基督教信仰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和文明的推动力得到启发:既然“西方道统在基督教,”8 那麼,何不将儒家的思想阐释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宗教?
其次,是来自基督教信仰的超越层面。牟宗三认为,儒家的道德实践,决不限於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之类。因此,就不单是藉传承和长期习练,而把外在规则内在化的过程。儒家的道德自律,必须以心体为本,而心体的确立,就开出了展露本体界的道德进路。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的根基为:道德意识是先验的本体。他将“道德”提升到形上的层面,认为应当建立一种“道德的形上学”(Moral Metaphysics)。这种“道德形而上学”应用於宗教观,是以“仁”作为“创造力本身”,它是一种本体性的存在,是宇宙万物最后的本体。而天道便是“仁”的客观化体现,是人们超越的信仰对象,相当於其他宗教裏“神”的地位。牟宗三甚至认为“儒家讲天道,天道是创造性本身,而上帝也是创造性本身。如果把天道加以位格化,不就是上帝,不就是人格神吗?”9

(2)促进作用。牟宗三道德化宗教观的形成,一方面是在基督教信仰的启发下所做出的积极适应,同时,也是在以基督教文化作为底蕴的西方文化压力下,对儒学的生存状况做出挽回式的辩护。在那个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大陆高歌猛进;而西方学者认为儒学缺乏外在的超越层面,因而不能在世界文化整体中得到足够的关注;儒家思想在当时社会现实层面的失败已成定局。关於这一点,大陆学者郑家栋认为,不断地强调和凸显儒家思想的超越意识和宗教精神,是“五四”以后新儒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这方面是在新的历史情境中,挺立和维护儒家思想之精神义理的必要前提,同时也与回应来自西方基督教传统的挑战有关。10

二、从基督教观点的评论
牟宗三对宗教的理解,及对儒教的种种诠释,为新儒家其他学者的进一步反思奠定了理论基础。杜维明和刘述先等人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阐述,都是发挥牟先生“超越而内在”的看法。但同时,牟先生的“道德的宗教”引发了众多非议,以下从基督教的角度,针对牟宗三的“即道德即宗教”,提出几点质疑:

问题一:“道德”能否作为牟宗三宗教思想的本体基础?
当牟宗三将“道德”或“仁”作为本体时,问题随之产生:有善恶限制的“道德”如何能成为绝对的本体?本体是没有任何规定性、或者说其规定性尚未展开出来;而“仁”或“道德”是有规定性的、相对的。不仅善恶互相对峙,整个道德意识也与认知意识互相对峙。作为有规定性的“道德”,无疑不能充当衍生万物的本体。正如汉斯·昆所说,一个没有传统宗教信仰的人,“即使在事实上让自己接受了绝对的道德规范,也不可能解释伦理义务的绝对性与普遍性。总无把握的是:为什麼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随时随地都要绝对遵循这些规范——甚至当这些规范与我自己的利益完全背道而驰时,也要遵循?”11

问题二:牟宗三的宗教观有没现实意义?
对於牟宗三道德化宗教观的批判,另一个角度为现实性的质疑。劳思光对当代新儒家的批判,同样适用於牟宗三的思想:新儒家注重内在的心性工夫,舍事而求理。建立普遍性的观念理想是其所长,但是如何把普遍理想客观化,成为外在的规法、客观尺度,在事中显理,则缺乏交待。12 理论的有效性必须通过社会的实践来检验。牟宗三企图“以宗教成教化”,但是,儒学既缺少宗教的建制,也缺少意识形态的支持,剩下的只是一些空中楼阁,而道德本体的“创造”,也只能停留於道德的良好观念中。

问题三:“内在超越说”能否作为挺立儒家精神义理的途径?
有的学者认为,儒教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是它内在超越的观点所导致的结果。由於儒学对内在与超越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分和界定,在发展过程中,便出现了“屈天以从人”的现象,对神圣的向往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前进的动力不足。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儒家的理想性,而是由於把现实存在混同於超越理想,从而对现实社会人生的评判,失去了超越的尺度和依据。例如:把现实的伦常法规等同於超越、永恒的道德之善,就会出现戴震所批判的“以理杀人”的情况。13
利玛窦讲过一段话,或许有助於我们对牟宗三的宗教观及中国文化的反思:“吾窃贵邦儒者,病正在此常言明德之修,而不知人意易疲,不能自勉而修;又不知瞻仰天主,以祈慈父之佑,成德者所以鲜见。”14(本人窃以为贵国儒者的弊病正在於,虽常谈道德修养;却不明白人能立志极易疲软,缺乏自勉的修习能力;又不明白应当仰靠上帝,祈祷天父的护佑,所以道德有成之士极为罕见。)

㈢ 法律道德化和宗教化怎么理解

法律道德化,应该讲有道德的人,法律意识就强,俩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教华则不同,宗教化氏一种缘,在信仰宗教的分支很复杂,有邪教,如果不把学校打压下去,那么对国家的社会稳定将造成更大伤害,所以宗教化要想在我们国家代替法律是不可能的,

㈣ 文学与政治,哲学,道德,宗教文化之间有何关系

真理在彼岸世界为真道,在此岸世界人类心灵中体现为真知.
科学分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是对真道在此岸世界物质界一切自然规律总和进行研究、发现、归纳、总结的学术体系,并以此为根据发明创造的技术系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是观察、验证、重复.
人文学科是有着真道形象样式的人类,凭借真道赋予的理性,对人类社会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的学术体系;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顺便说一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英文名称实在太滑稽了——Chin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简称China ASS(中国蠢驴),简直是有损国格、有辱斯文;假如定英文名为China Academia of Humanities,简称CAH,或China AH,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
艺术是对真道的一种反映,因为真道是美的本体,艺术反映了真道的美丽;艺术既受自然科学影响,也受人文学科影响,而自然科学假说和人文学科理论,不一定全都正确,其中有一部分是错误的,甚至有许多错误成分不为人知,至少不为众所周知,乃至于真知和错谬同时被奉为某些人心目中的神明,再加上每个人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认知无限的真理,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艺术流派的庞杂.
哲学关注
一、形而上学问题,即宇宙的本原、真道的本体;
二、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即人类如何认识真道、获得真知;
三、伦理道德问题,即人类如何在人生中体现真道的美丽和善良.
哲学和宗教的共同点在于,都试图揭示彼岸世界的奥秘及其与此岸世界的联系.不同点在于,近现代哲学把自己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用自然科学方法去研究彼岸世界,以人类理性为万有的尺度,因此不可避免地把现代哲学引入死胡同;宗教坦诚地承认自己立足于信仰.
宗教关注本体论和终极关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会去哪里?我可以知道社么?我可以做什么?我应当如何做?做了、知道了,又怎样呢?”
宗教分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称得到真道启示而建立的,如基督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另一类是人类自我感悟,宣称对真道略窥一斑的,如佛教、道教、印度教、耆那教、神道教、萨满教、伏都教等.感悟性宗教可能感悟正确,也可能感悟错误,这是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决定了的,谁也不能否认.
启示性宗教又可以分为真正受到真道启示的,曾经受到真道启示的,和未曾受到真道启示、只不过自己误以为受到真道启示的,这三种.
此外,在理智上明知是一回事,感情上接受是另一回事,意志上顺从照办是第三件事,否则就不会有“明知故犯”这个成语了.
宗教学与哲学的核心课题的交叉学科,被称为宗教哲学.

㈤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道德”代替法律和宗教吗

中国古代社抄会是宗法袭制度,即宗族法制。
算不算是道德,不好说,因为道德也有个人道德,有社会道德。像“大义灭亲”这种事,比较符合社会道德,但是有些人不认同,也不能说他们不道德。孔子就认为父亲犯罪,孩子可以不检举,今天叫做“拒证特权”,你可以拒绝为不利自己亲人的事情作证。

可以说宗法制度代替了宗教,中国最广泛的宗教是家族崇拜,一个人要为家族奉献。
宗法制度也代替了法律,只要不是杀人的大事,一般纠纷都在宗族里解决。
宗法制度是不是道德,这就见仁见智了。也可以说宗法制度是个吃人的社会,也可以说它符合一个时期的社会道德。

㈥ 宗教和道德什么关系

道德最早来源与来民族文明的发展,民自族文明慢慢的发展出了信仰,由此产生了宗教,宗教只是拥有共同信仰的一群人的精神集合。宗教具有道德基础。
你可以看看英国人 博兰特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约翰洛克的《政府论》第一部,你还可以看到宗教不仅仅与道德有关联,还与政治和法律有关联,所谓的法律依据,追溯到最源头就是宗教信仰或者古典经典。

㈦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和联系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

1、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

道德宗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后才有的。

2、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不论是成文法还是判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道德宗教的内容则主要存在千人们的道德意识中,表现在人们的言行上。

3、体系结构不同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统一体现,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有不同的位阶和效力。道德宗教虽然有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之分,但不具有法律那样的严谨的结构体系。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联系:

1、法律是传播道德宗教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宗教,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

其中,第一类道德宗教通常上升为法律,通生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宗教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宗教。

2、道德宗教对法律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宗教观念的加强,都对法律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

3、道德宗教对法律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宗教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7)道德宗教化扩展阅读:

道德的特征

1、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它指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类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类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包括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感情、性格、语言、风俗、习惯、趣味、理想、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诸多方面。不同民族间道德的原则标准亦有所不同。

3、历史继承性

道德与其它观念一样,既有发展的一面,又有继承的一面。

4、自律性

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5、变化性

道德观是不断更新变化的,不同时代道德是有侧重的,某种方面说,在不同的时代评价古代都有其局限性。

6、传播性

道德观的来源于对世界的认识,而对世界的认识是在变化的,所以道德观也是变化的,是学习的,是可以传播的。

㈧ 宗教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宗教与道德同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宗教与道德之间的相互影响,既为经济基础所决定,也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通过宗教神话和宗教礼仪来强化道德的社会影响力。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宗教为自己的阶级利益服务,用神和天命的安排来神化现在的统治秩序和人与人的阶级关系,用来世的天堂使被统治阶级安于现实的苦难。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的利益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宗教对道德的影响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即把统治阶级的道德神圣化和成为被统治阶级反抗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宗教外衣。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具有与以往阶级社会不同的特点。经过宗教制度的改革,我国的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中的封建剥削制度被革除;天主教、基督教中开展的反帝爱国运动使得这两个宗教成为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办的宗教。我国的宗教已不再是剥削阶级利用的工具。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是因为还存在着宗教赖以存在的条件。

在社会主义时期,虽然宗教道德中涉及人与神关系的部分仍然是约束信教群众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但是宗教道德中涉及人与人关系的部分,如佛教的"五戒十善",基督教、天主教的"十诫"等等,与社会主义的道德有某些共同之处。

宗教信徒以宗教道德中涉及人与人关系的世俗性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与社会主义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原则对人们行为的要求并不冲突。这是宗教能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的道德应该吸收宗教道德和教规、教义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宗教道德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存在。

二、区别

1、从存在的维度来看:

道德存在的领域始终不出人与人关系的现实维度,宗教则与道德不同,始终走在人与神关系的维度上。

2、从与生存活动距离来看:

宗教离生存活动远,而道德离生存活动近。

3、发挥作用的方式:

道德是非强制的,约束主要来自于内在的良知,而宗教对于信仰者是绝对的权威。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26 发布:2024-12-26 21:40:01 浏览:647
民国时期的律师和法官 发布:2024-12-26 21:17:57 浏览:405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法律硕士复试 发布:2024-12-26 20:37:23 浏览:710
司法讲义 发布:2024-12-26 20:19:56 浏览:14
苏轼的法治 发布:2024-12-26 19:44:40 浏览:400
道德的火焰女主的妹妹 发布:2024-12-26 18:42:46 浏览:554
司法局两学一做 发布:2024-12-26 18:18:16 浏览:123
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2024-12-26 18:17:56 浏览:24
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28条 发布:2024-12-26 16:50:44 浏览:918
行政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发布:2024-12-26 16:41:14 浏览: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