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立法
1. 立法法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
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十日,征求意见的情况应当向社会通报。
立法通常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或其他有立法权的机关领导和组织进行。这些机关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来表达国家的意志,并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进行规范和调整。
在立法过程中,通常会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以确保所制定的法律能够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并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立法不仅要遵循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还要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学习拼音需要不断地练习,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是提高拼音水平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跟老师、音频资料等进行听说练习,通过课本、练习册等进行读写练习。
3、掌握常用汉字和常用词语:掌握常用汉字和常用词语是学习拼音的重要基础。可以通过识字练习、阅读练习等方式来增强汉字识别能力,进而提高拼音的拼读能力。
2. 地方立法征求意见稿应包括哪些内容
立法来公开征求意见是我国立法程序的自重要环节。我国《立法法》第5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根据我国《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我国立法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法案的提出、法案的审议、法案的表决和通过以及法律的公布。立法公开征求意见是法案提出与审议阶段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我国立法的民主与科学原则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立法公开征求意见法定的基本方式主要有立法听证会、座谈会和论证会等。同时在立法实践过程中还有来电来信、旁听会议、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社区走访调研等相对灵活的方式和渠道。
3. 如何向社会公开征求立法意见
在通常情况下,对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员会、 有关内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容作机构都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如: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将法律草案发送有关机关、 组织和专家以征求意见,以及到有关地方、部门调查研究等。法律案 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也是听取意见的一种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届四中 全会决定中提出,“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 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根据决定要求,在总结全国人 大常委会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立法法的修改 对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规定作了完善和细化。
4.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征求意见工作规定
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健全立法征求意见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有关法律,结合本省立法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坚持党对地方立法工作的领导。立法规划、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报省委常委会会议审定;年度立法计划报省委审定;重要立法和立法中的重大事项应当向省委请示报告。第三条编制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和起草、修改法规草案时,应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开门立法,扩大人民有序参与,充分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真正体现和表达人民的意志。第四条编制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草案时,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应当通过安徽人大网站或者其他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应当征求省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府一委两院”、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并提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立法协调小组讨论。
代表立法议案中提出的立法项目,一般应当列入立法规划或者年度立法计划。第五条列入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当充分听取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省直有关单位和设区的市及有关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等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书面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听取意见的情况应当在法规草案修改汇报和审议结果报告中说明。第六条法规案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应当将法规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等,在安徽人大网站或者其他媒体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涉及群众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法规草案,经主任会议决定,还应当在《安徽日报》向社会公布。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十五日。征求意见的情况应当向社会通报。第七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法规案,省人大常委会有关机构应当邀请有关的省人大代表和设区的市及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立法调研,应当邀请有关的省人大代表参加。第八条对于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或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法规草案,应当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并将有关情况予以反馈。第九条对于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法规草案,应当书面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学者意见,并要求书面反馈;对反馈意见应当认真研究。第十条法规草案起草和审议、修改过程中,涉及下列重大利益调整事项的,应当进行论证咨询,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涉及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间权利义务关系重大调整的;
(二)涉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突出矛盾的;
(三)涉及有不同利益诉求群体之间的重大利益调整的;
(四)涉及减损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对社会公众有重要影响的;
(五)涉及设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的;
(六)需要进行专题论证咨询的其他重大利益调整事项。第十一条列入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下列重要立法事项上有较大争议的,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
(一)法规草案的调整范围;
(二)法规草案提出的主要制度和重要规范的必要性、可行性;
(三)法规草案对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权利义务关系的重大调整;
(四)法规草案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五)法规草案中的其他重要问题。第十二条法规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前,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可以组织有关方面对法规草案内容的可行性、法规出台时机以及实施后的社会效果、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为立法决策提供参考。第十三条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立法,对社会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吸纳,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