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钟馗
Ⅰ 老子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末期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国苦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1)道德经钟馗扩展阅读: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
其影响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性、修辞学诸学科。
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早在十八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种文字版本。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一书是当今除《圣经》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最多的一本书单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种版本。
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Ⅱ 老子的小故事 尽量短一点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 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
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 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
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4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
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老翁顿然大惭。
(2)道德经钟馗扩展阅读
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他的传世经典是《老子》一书,也被称为《道德经》。
《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一共才5162个字,可谓字字珠玑。
老子哲学思想主张“无为”, “无为”的意义并不是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规律任意而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也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按照“无为”的学说,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
顺德而行的生活,超越了善恶的区别。老子告诉我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所以老子鄙弃儒家的仁、义,认为这些德性都是“道”、“德”的堕落。
因此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由此可见道家与儒家的直接冲突。
老子哲学思想认为,人们丧失了原有的“德”,是因为他们欲望太多、知识太多。人们要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快乐。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一套自然法则,即有自己的“道”。而且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这就回到了我们一开始说的道家哲学思想精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Ⅲ 老子的《道德经》在哪儿写的
老子的《道德经》是在函谷关写的,据记载,老子出函谷关时,关令伊喜强留之。不得已,留书5000余字。书言“德”、“道”。后将此书名为《道德经》。大概如此。
Ⅳ 主题源起还是主题缘起
论题起名即已缘起
《道德经》:道德经的源起与缘起,老子的领导者记录(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是《道德经》的第一句话,作为这部哲学经典的开头,也作为本文的一个起点。讲述源起自然要追根溯源,尤其作为一部跨越数千年的经典,在历史长河中不灭不减的思想,它带给了世人什么真理,其亘古的真理的意义对于人类短暂的生命又有何启迪?其实一切故事,源起既缘起。
中国人的信仰在世界上其实比较奇怪,西方国家喜欢说“神迹”,有神才有神的力量。而中国则不然,中国人喜欢“神化”,先为人事后而成神。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秦广王蒋,万应钟馗。而老子的出生也有神化的部分,传说他的母亲怀胎了很久,所以老子一出生就是白胡子的老头样,所以称为老子,也叫老聃,当然这也只是传说。言归正传,大家一提起《道德经》,问起作者是谁,十个有九个都会答:老子。其实不然,准确的说老子应该是个编纂者和记录者,那么《道德经》的作者是谁呢?那就要提起一个铭文了,那就是《金人铭》。
《金人铭》是上古时期君主治理国家时的领导者法则,传说被刻在一个金人身上放在太庙之中。现在流传下来的内容不多,但跟老子的道德经极为相似。如《金人铭》:“无多言,多言多败”《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金人铭》:“执雌持下,人莫逾之”,《金人铭》:“天道无亲,而能下人。”《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直接,老子是当时的国家书籍管理者,是有极大可能看过《金人铭》原文的,为了后世领导者学习,而将其继承整理了下来。而凝结此篇的上古时期的帝王,诸如尧舜禹商周等千古命帝,在那个玄妙的时代,其智慧源起就不得探究了,只能说,现在的很多传承都是当时直接诞生的,非常奇妙。
很多人将道家和道教混为一谈,其实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修炼并非本意,诞生于中国本土的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而两者结合其实是在很久之后了,其中也出现了很多宗师人物,故事也极为神奇,这些我们下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