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河上公本
『壹』 《道德经》目前市面上哪本注解的最好
首先王弼、河上公的是必须看的,任何研究《道德经》的都不能跳过他们两个,而且他俩的有个优点基本是逐句注释,字数少,看起来不费劲。
河上公版是最早的通行版,其人是一个真隐士,莫知其名莫知其踪。其特点是用神仙隐士观点解释老子,据说后来的文景之治和河上公的教诲有很大关系。看这个其实可以和汉严遵的老子指归对比看。
接着推荐宋徽宗唐玄宗明太祖的御注。本来《道德经》的目标阅读对象就是侯王,所以侯王角度的解读不可忽视。也别有皇帝思想学术水平低的先见,三帝的东东常常会有惊叹,而且仍然还有前面说到的那个优点,就是基本逐句注释,字数少。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说,相对容易上手。
相关介绍:
《道德经》量变引起质变的阐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是告诉我们:道可以意会,个人得道后要善于守道、循道,并且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个人要悟道守心,做到知行合一即主客观一致;要做好人,行好事,这样心安寿长绵绵过好一生。
同一个人阅一本书,读几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同样,每个人《道德经》多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对于古文不熟字词,可通过查字词典,上网搜资料、看专家、大V视频,或口口相传、野史外闻为佐证以帮助更好的理解。
总之,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要用发展眼光阅读感悟践行《道德经》。《道德经》的解读百花齐放,各有所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贰』 河上公 道德经章句
道德眞经注,又名《河上公章句》,亦称《道德经章句》,为最古的《道德经》注本。汉专文帝属时,陕州隐者河上公注。按唐陆德明《老子道德经音义》谓:“河上公为章句四卷,文帝徵之不至,自至河上责之,河上公乃跃身空中,文帝改容谢之,於是授汉文以《老子章句》四篇”。一说出於东汉。
河上公,西汉道家学者。姓名不详。在河滨结草为庐,因号“河上丈人”。精研黄老业,以《老子》教授。葛洪《神仙传》载,汉文帝(前180-前157在位)好《老子》,有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遣使问之。答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帝自至庵责问,乃踊身空中。帝稽首谢,於是授以素书道经章句,谓“熟研之,所疑皆了,余注经一千七百馀年以来,凡传三人,连子四矣”。言毕失其所在。《隋书•经籍志》著录曾注《老子道德经》二卷。此注分《老子》为八十一章,每章题名。
『叁』 <<道德经>>成书于何时
探求《道德经》成书年代的问题很多人依据就是郭店出土的帛书《道德版经》,许多人把它定在了权春秋到西汉前期,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笼统。如果《道德经》的作者真的是周朝的图书管理员的那个老聃的话,如果王肃的《孔子家语》记述的孔子访老聃真成立的话,那么《道》的成书年代应该属于春秋时期。可是,在从对《道》探索的过程中,我又隐隐感觉到了他有战国时代的气息,如对战争(尤其是对车左、车右的记述,我在自己的文章中曾做过解析)、对帝王的统治方法,如果成书于春秋的话,当时的社会状态还真的没有那么激烈的动荡,个人比较倾向于战国此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