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集注pdf

道德经集注pdf

发布时间: 2024-09-22 00:01:43

『壹』 还原版《道德经》第七章:道可大小

还原版《道德经》第七章全文如下: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两个不同章节,前三句为第六十七章上段,后三句为第三十四章上段。本章文本后三句以王弼本为底本,后三句以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为底本,并参照帛书甲乙本《老子》、傅奕《道德经古本篇》及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等对底本作了校订。

本章的主题是“道可大小”。什么是“大小”?这里的“大小”,不是指具体方位,而是代表一切正反,也可以是“左右”、“上下”。老子是在以“大小”、“左右”言“强弱”、“是非”,“大小”、“左右”即一切对立面。

根据“对立统一”原理,道是宇宙的反面,宇宙是相对的,则道必然是绝对的。还原版《道德经》第一章中,老子以“夺绣独立”四个字介绍了道的“绝对”属性:绝对一定是无形的,有形则必然是相对的;绝对又一定是唯一的,不止一个就谈不上绝对。然而,这两点都不是对“绝对”属性最完整的表述。

本章是对第一章的补充,进一步揭示了道的“绝对”属性。基于前章“玄生众眇”的结论,“绝对”就是正反合一,也就是没了正反,正就是反。体现在道,这就意味着道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是可非。。。道无所不是,又无所不能——老子谓之“道氾氾”。

这里,老子通过具体实例“道可大可小”向我们展示了“绝对”的具体含义。然而,老子思想更为深刻的内涵体现在“道可是可非”。“可是可非”意味着没有是非,意味着一切观念享有同等地位,应给予同样的尊重,这是道家思想有别于其他理论的核心所在,庄子在《齐物论》中对道家的这一理念作了尽善尽美的发挥。

“绝对”就是“不是绝对”!

什么是“绝对”?“绝对”就是可大可小,既不是绝对的“大”,也不是绝对的“小”,就是不存在所谓的“绝对”。正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方成绝对。

肖,像。似不肖,意思是不太像。

老子说,只看到道“大”的一面,而没有看到道“小”的一面,是没有对道形成正确的认识。道不仅主宰万物,这是“大”,而且还为万物所用,这是“小”。片面的认识只能是“不肖”。

更进一步,“小”是“大”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小”则没有“大”。如果道不能为万物所用,万物便不可能依附于道;万物之所以听凭道的支配,是因为道能为每一个个体所利用。

“夫唯大”,就是只强调“大”的一面,而没有维护“小”的一面,这不是道,“故似不肖”。一旦失去了“小”,“大”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若肖,久矣其细也。”

这就是“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它体现在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王与民是一对大小,失去了民,王将不王。老板与员工也是一对大小,光杆司令将无法令企业运转。父母与子女也是一对大小,失去了子女的信赖父母将不再享有威信。

——唯大唯败,能大能小,方能天长地久。

道的“绝对性”体现在可左可右——左右代表一切对立面

氾,又写作泛,两者皆通泛,本意广泛,这里表示道无所不是,又无所不能。其,代指道。左右,借指一切对立面,不仅涵盖了物理空间上的东西南北上下六合,而且涵盖了事物的强弱优劣等一切属性,更涵盖了意识与观念上的各种好坏、对错、善恶。

老子的“左右”有着极为广泛的内涵,这是“对立统一”原理所决定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于用“对错”去判断事物,用“好坏”去决定取舍,很难理解为什么道又是可对可错,可好可坏。

道难道不是绝对正确的吗?道难道还会分不清好坏、对错?又或者道当真没有是非标准?

老子的理论基础只有两条:“对立统一”原理和“公平公正”原理,“对立统一”是对客观世界的约束,而“公平公正”这是对社会价值观的约定。老子的价值体系中,除了“公平公正”再也没有其他任何形式的价值判断。

这就意味着,今天人们已经建立起来的诸多价值判断,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在老子的价值体系中它们是不对不错,不是不非,不善不恶。比如,对天主教来说堕胎是罪恶,但在过去的计划生育时代,超生才是罪恶,为了不超生而流产是光荣。价值判断有一定的前提。

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涉及到深刻的社会伦理和价值取向,在此不作展开。

接下来,老子以道与万物的主从关系来进一步阐明“道可左右”的具体内涵。

道与万物,究竟谁在支配谁?——答案是:这并不是绝对的,两者的关系始终是辩证的。

生,指生存,而非出生。恃,依靠。不辞,不推辞。道好比水,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的滋润,而水则毫不吝啬,任凭万物取用——“万物恃以生而不辞”。

衣被,为人所用,受人支配。这里以“衣被”喻道,表示道为万物所用。世间万物,无论大小,谁都可以支配道。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可谓小。

然而,水任凭万物取用的同时,造就了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的神话,正是因为万物对水的尽情享用,决定了它们对水的绝对依赖,使它们离开了水便无法生存。

道就是万物的生命之水,是永不枯竭的“浴神”。道征服了万物,一切都在按照道的法则在运转,然而万物却以为一切都是随心所欲,任凭自己的意愿在取舍——“功成不名有,万物归之不知主”。

“功成不名有”在几乎所有的《道德经》版本中均归入了“可名欲小”的范畴,写作“万物恃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被万物不为主,可名于小。”这是因为后人对“不名有”和“不知主”的误读所至,“功成不名有”与“万物归之不知主”实为异曲同工,不可分割,体现了道对万物的主宰,而万物却全然不知。

本章勘正说明

1. 王弼本《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并入还原版本章的依据及其文字取舍校订

王本第六十七章的核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我有三宝”,可开篇三句却在言道之大小,像与不像,与“三宝”并无直接联系,逻辑上难以统一。但这三句却与王本第三十四章论道之大小一脉相承,是“道可左右”的必然结果,故还原版将这三句从第六十七章中摘出,与三十四章的相关段落集成为一章,逻辑和内涵上均显得更为完整。

王弼本这三句的原文是:

这三句因与下文“三宝”无关,导致人们对“肖”的解读众说纷纭,甚至在版本上也出现了不同写法。《遂州道德经碑》、成玄英《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肖”作“笑”,帛书甲乙本、北大汉简“肖”作“宵”,有说“笑”、“宵”通“肖”,有说“肖”为“善”,有说“肖”为“法”,有说“肖”通“似”,莫衷一是。

然而,若将这三句与第三十四章放在一起,“肖”的释义则不言自明,“肖”取其本意“像”。道可大可小,只见大而不见小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未得全道,故不像,“似不肖。”不像的原因是只见大不见小,“夫唯大,故似不肖。”若道真的只有大没有小,则不为万物所用,无用则道不成其为道,“若肖,久矣其细也”。

“天下皆谓我道大。”除王本外,其它版本多无“道”字,作“天下皆谓我大”或“天下皆谓吾大”,如此,似乎是为了与下文“我有三宝”或“吾有三宝”相一致。而王本则出现了“我”与“道”两字的重叠,句法上实属罕见。疑王本之“我”系后人所添加,为与下文之“我”相统一,但却没有删除原文中的“道”字。还原版将三十四章与六十七章重组后,去“我”留“道”,或许正是老子原文的本来面目,同时也解释了王本为何出现“我道”重叠的现象。

“久矣其细也夫。”这里的“夫”字当属下文,读作“夫我有三宝”。王本及多个版本将此句断在“也夫”,实属罕见。唯有敦煌《老子道德经残卷》写作“久矣其细也”。严尊本“也夫”作“矣”,《遂州道德经碑》等少数版本无“也夫”二字。蒋锡昌认为“也夫”连读为误断,“夫”当属下句,还原版从蒋说将此句断在“也”字,而将“夫”字归入“夫我有三宝”。

2. 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各版本的“正”、“讹”之辨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经》两个不同章节的各自部分段落组成,分别是第三十四章 和第六十七章。

第三十四章版本众多,彼此有多处不尽相同。有的差异仅限于文体句式不同,并不影响义理或内涵,导致文意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有四处,这里分别以“正本”与“讹本”标注:

第一组差异在于“道”与“大道”之别。流行版本多作“大道氾兮”或“大道氾氾”,“氾”又写作“泛”,“氾氾”又写作“氾氾兮”,均不改文意。唯有帛书甲乙本和北大汉简作“道”而非“大道”,帛书甲本“道”下诸字缺,帛书乙本写作“道渢呵,其可左右也。”

本章的主旨是以道之可大可小阐述道之绝对。既然道可大可小,再以“大道”称之,不免显得自相矛盾,故还原版从帛书而将“大”字删除。

第二组差异在究竟是“衣被”还是“衣养”,以及是否有“常无欲”句。本章旨在通过道与万物的主从关系而阐述道之大小。物为主导,道居从属,则道视作小,反之则道视作大。“物”与“衣被”的关系是衣被为物所用,故物为主而衣被受其支配。以“衣被”喻道则表示万物皆可支配道,表明道可视为小。

而“衣养”则含义完全不同。养者言道,道“衣养”万物,则万物必然依附于道,其结果自然是道大而万物小,与道“可名于小”形成逻辑冲突。

另外,各版本除“想尔本”外,均有“常无欲”或“故常无欲”,又或“则恒无欲也”等字句,试图以“无欲”言道之小。这是因为后人未通“衣被万物不为主”的含义,而误将其改成了“衣养万物不为主”,却又发现“养者实为主”,只能通过添加“常无欲”来去掉“主”的身份,实属自取其咎,庸人自扰。

第三组差异体现在“不知主”与“不为主”,一字之差,失之千里。“万物归之不知主”,表示道就是万物之主,天下无不归往,只是万物从其主而不自知,逻辑上毫无瑕疵。而“万物归之不为主”,则表示尽管万物归之于道,但道却不是万物之主,而万物则各为其主;逻辑上自相矛盾,不可自证。

“万物归之不知主”当系老子原文。经考,傅奕本、唐宋多个是石刻本及写抄本均作“不知主”,范应原本章注释中甚至指出王弼古本也作“不知主”,与今天所见王弼本不同。但帛书甲乙本,北大汉简,以及想尔本却作“不为主”,可见本章老子真义后人多有混淆。

第四组差异体现在究竟是“圣人”不为大还是“道”不为大。河上公本、想尔本、以及多个唐宋石刻本及写抄本均写作“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帛书甲乙本作“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傅奕本作“是以圣人能成其大也”,均以“圣人”为主语。范应元本章注指出,严尊、王弼古本亦作“是以圣人以其终不自为大”,较今天的王弼本也多出了“是以圣人”四个字。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句是在阐述方法论,指的是事物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从易到难,从小到大,故圣人顺应事物自身规律,从小事做起,再难也能成功。这与本章之前聚焦的道之大小完全不是一个主题。前者论道,后者谈方法,当各有所归。故还原版将此句从本章中移出,归入圣人之道的相关论述。

附一: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附二:王弼本《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贰』 《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范应元本(6)2020-06-01

道德经集注  -范应元

谷神不死章 第六 

文字〡云物永乐

 图片〡来自网络

整体赏析

《道德经》

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谷神不死章  第六

天地之间盅气为和,而妙用莫测,生育无穷。故次之以谷神不死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神犹言虚灵也;不死犹言无极也;玄牝言其生物,而不见其所以生也;谓虚灵无极此乃生物之牝,而不见其所以生;故曰:玄。

谷神二字(傅奕)云幽而通也;(司马温公)曰:中虚故曰谷;不测故曰神。(苏)曰:谷至虚而犹有形,谷神则虚而无形也,虚而无形尚无有生,安有死邪?谓之谷神言其德也,谓之玄牝言其功也,牝生万物而谓之玄焉,见其生之而不见其所以生也。

[河上公注:「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门者指阴阳也,以其一辟一阖往来不穷而言也;

阴阳者以道之动静而言也,动而曰阳,动极而静曰阴,动极而静,静极复动,开阖不忒(误差)生育无穷。

根者谓天地本于此也,人能于此心之初得之则知,天地之根无根之根也;

玄北之门无门之门也,谷神不神之神也,岂有穷尽哉。

(苏)曰:玄牝之门言万物自是出也,天地根言万物自是生也。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谓谷神之在天地,绵绵密密而无极也,然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得闻,用之不可既[T1] ;

故曰:若存天地,用之而四时行,百物生,未尝劳[T2] 也;

谷神在人亦然,绵绵密密生生无穷,以为本无,孰主此身以为本有,竞居何所。

故曰:若存善用之者,未尝劳也。何有终穷哉?

此章宜深体之,或有专就修养上解者,然必须认得谷神方可。

(苏)曰:绵绵:微而不绝也,若存:存而不可见也,能如是虽终日用之不劳矣。

 [T1]终,尽;

 [T2]劳,心与力并劳。上重火劳心,下力劳力;

 [T3]创作不易,大家喜欢,希望大家帮忙转发关注,看到后台的数据,我也有更多的动力去写。感谢~

上一章中的陈解释错了,陈是陈列的意思。祭祀用草狗祭祀,在未陈(没有摆上祭台之前)草狗包着锦衣,用很好的竹盒装着;祭祀之后就随人践踏,用来引火烧饭。

艺术

特色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德全   圆道

云物永乐

《凉州曲》

圣书万卷任纵横,

常觉心源极有灵。

『叁』 道德经(老子)的各种注解

河上来公、韩非、庄周、苏自轼、高亨、冯达莆、杨润根都注释过。

还是古人的版本好。老子的道德经经过很多朝代,不断的避讳,很多字改了,不如第一句“道可道非恒道”就避汉武帝名讳刘恒改为了“道可道非常道”。今人文化含义很多已经变了,所以断章取义,解释离题万里。
建议博采众家之长。作比较分析。任何领悟和含义都最多做考证。

还有老子的思想是微言大义。老子的思想它本身就是圆的,不同的人只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圆的一半。道德经是一个圆心,不同的注解就是圆线中的一段。几十代人不断的努力,不断完善道家思想这个大圆。

『肆』 《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范应元本(5)2020-05-31

道德经集注  -范应元

天地不仁章 第五

文字〡云物长乐

 图片〡来自网络

颐真摩尼天虹 - 流云月隐

整体

赏析

《道德经》

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天地不仁章 第五

  能用道则能守中,能守中则德合于天地矣,故次之以天地不仁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仁者爱之理。谓天地生育(万物)其仁大矣,而(天地)不言仁。

其于万物,譬如结刍为狗,以祭祀;

其未陈(陈列,陈列在祭祀的台子上)也,盛以箧(竹制的方形箱子;书箧)衍巾以文绣(绣)非爱也,乃时也;

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灶)之非不爱也,亦时也。 

夫春夏生长亦如刍狗之未陈,秋冬凋落亦如刍狗之已陈,皆时也,岂春夏爱之而秋冬不爱哉?

气至则万物皆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也。

(音辨)云刍狗,束草为狗也。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体此道以博爱,其仁亦至矣;

而不言仁,其于百姓,亦如天地至于万物,辅其自然而不害之,使养生送死无憾,不知帝力何有于我哉袭衡。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音:tuó yuè鼓风机)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囊底曰橐,竹管曰籥,冶鍊之机用籥以接囊橐之风,气吹炉中之火,屈者曲也。(音辨)云:俞羊朱切(傅奕)引广雅云:益也,汉史有民俞病困(因)。

天地之间虚通而已,亦如竹管之接气,虚而不曲也,气来则通,气往则不积,譬彼橐风之俞动则此籥气之俞出,炉中之物既各成器,而橐籥未尝言仁爱也。

多言数(音朔)穷,不如守中

万物之多,百姓之众,圣人不过推此一道而博爱之,岂区区言仁也?

偿多言仁爱而不能体道,则空有其言而无实效,故多言则数穷也,不如同天地守中虚,之道而无偏曲,则万物自然各得其所也则竖,岂有穷哉?

艺术

特色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孙禅大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德全   圆道

云物永乐

《凉州曲》

圣书万卷任纵横,

常觉心源极有灵。

『伍』 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根据《史记》记载,此书为为春秋时代周王朝史官老子所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楚国人。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著作,后来为道教所吸纳,于是成为道教主要经典之一。

《道德经》历代流传版本多种,全文五千余字。今日流行的版本分为81章,据考始自东汉河上公注解本。《道德经》包含上、下二经。上经,又称《道经》,共37章;下经,又称《德经》,共44章。1993年中国湖北省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本,共有甲、乙、丙三本,年代大约战国中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传本。1973年中国湖南省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本,有甲、乙两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不分章,年代为秦末至西汉初之际。另外可能抄写于西汉武帝后期的北京大学藏汉竹简本,注明老子上经、老子下经之标题,共分为77章,也属于《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之传本。

关于《道德经》的注解,唐代以后,以东汉河上公、三国魏王弼二注本最为广传。而从魏晋至隋唐,根据唐末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统计共有六十余家,其中多半为道士。宋代以下,《道德经》的集注本形式逐渐兴起,如元代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大旨》便参考了唐宋注解130多家。明清时期注家辈出。自战国以后,历代注解本计有1600多家,蔚为大观。至于道教的注本,则以敦煌写本《老子想尔注》最具代表性。其中王弼注本,属于哲学性的著作。而河上公注,则发挥了养生思想。想尔注本,多以道教神学、戒律等观点作诠释。所以《道德经》不只在中国历史上拥有不可抹灭的地位,也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而且发行量最多的世界名著。

《道德经》是因应当时礼坏乐崩、政治社会失序的时代难题,而被创作出来的。所以全书的内容,虽然偏重哲学议题,但是也涉及政治、社会、军事、教育、文化、礼乐、道德、伦理等范围,并希望透过无为、自然的方法,根本解决上述各种问题,以便政治社会秩序回归正轨。

老子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太清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道德经》在道教史上更是一部根本大经。东汉《老子河上公注》,向来在道教界中流传,为道教徒所重。而东汉末五斗米天师道《老子想尔注》,更是教团内部与《老子五千文》同被列为必读经典。唐玄宗诏令《老子》为天下州郡所必修,尊为《道德真经》。今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中便收录了《道德经》注疏50多部。大抵从哲理、易学、内外丹、 *** 存思、道德伦理等多元角度进行诠释,充实了道教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道德经》在哲学上的影响力,更是难以估算。《道德经》建构了以「道」为核心概念的哲学体系,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宇宙最高法则,并且创造出道、德、物、无、有、玄、名、一、虚、静、气、无为、有为等等哲学概念,对于后代的形上学、宇宙论、语言哲学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此外《道德经》的学说,更是道家、黄老思想、魏晋玄学乃至于法家发展之源头与不可或缺的养料。特别是魏晋时期,与《周易》、《庄子》一起并称「三玄」,从而主导魏晋玄学的主题与方向。

『陆』 道德经 历代注本

一、先秦至六朝

1.李零:郭店竹简校读记

2.马王维汉墓帛书老子(文物出版社刊行本)

3.韩非《解老、喻老》

4.河上公《老子章句》(四部丛刊)本

5.河上公《老子道德经》(四部丛刊)本

6.严遵《道德真经指归》(《道藏》本)

7.王弼《道德真经注》

8.王弼《老子道德经注》(《诸子集成》本)

9.谷神子《老子微旨例略》

10.谷神子《道德指归论注》

11.王羲之《道德经贴》

12.葛玄《老子节解》

13.顾欢《道德真经注疏》

14.无名氏《道德真经次解》(遂州龙兴观刻经碑木)

15.《六朝写本残卷》(敦煌庚本)

有关古籍《庄子》、《吕氏春秋》、《史记》等书。

二、初唐至五代

1.陆德明《老子音义》

2.魏征《老子治要》

3.傅奕《道德经古木篇》

4.颜师古《玄言新记明老部》

5.成玄英《道德经开题序诀议疏》

6.李荣《道德真经注》

7.李约《老子道德真经新注》

8.景龙《道德经碑》

9.开元《御注道德经幢》

10.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

11.唐玄宗《道德真经疏》

12.广明《道德经幢》

13.景福《道德经碑》

14.马总《老子意林》

15.王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

16.陆希声《道德真经传》

17.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疏》

18.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19.乔讽《道德经疏义节》

20.唐人《唐人写本残卷》

三、两宋至元代

1.宋鸾《道德篇章玄颂》

2.王安石《老子注》

3.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篡微篇》

4.吕惠卿《道德真经传》

5.司马光《道德真经论》

6.苏辙《老子解》

7.陈象古《道德真经解》

8.邵若愚《道德真经直解》

9.程俱《老子论》

10.叶梦得《老子解》

11.时雍《道德真经全解》

12.程大蛙《易老通言》

13.员兴宗《老子略解》

14.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15.黄茂材《老子解》

16.寇质才《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

17.吕祖谦《音注老子道德经》

18.葛长庚《道德宝章》

19.彭耜《道德真经集注》

20.赵秉文《道德真经集解》

21.董思靖《道德真经集解》

22.李嘉谋《道德真经义解》

23.林希逸《老子口义》

24.龚土呙《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

25.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26.刘骥《老子通论语》

27.曹道冲《老子注》

28.宋徽宗《御制道德真经》(《道藏》本)

29.李荣《荣道德真经义解》(《道藏》本)

30.赵至坚《道德真经疏义》

31.李道纯《道德会元》

32.刘辰翁《老子道德经评点》

33.邓琦《道德真经三解》

34.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大旨》

35.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

36.景礻右《甘肃天真观道德经幢》(《石本》)

37.麻沙本《老子道德经》(《刻本》)

38.赵孟兆页《老子道德经》

39.张嗣成《道德真经章句训颂》

40.陈致虚《道德经转语》

41.吴澄《道德真经注》

42.林至坚《道德真经注》

43.何道全《老子道德经述注》

44.蒋融庵《道德真经颂》

45.陶宗仪《老子》

四、明代

1.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经》

2.危大有《道德真经集义》

3.薛蕙《老子集解》

4.张洪阳《道德经注解》

5.释德清《老子道德经解》

6.朱得之《老子通义》

7.王道《老子亿》

8.陆长庚《老子道德经玄览》

9.沈律《老子道德经类纂》

10.王樵《老子解》

11.李贽《老子解》

12.张登云《老子道德经参补》

13.沈一贯《老子通》

14.林兆恩《道德经释略》

15.陈深《老子品节》

16.徐学漠《老子解》

17.王一清《道德经释辞》

18.彭好古《道德经评点》

19.归有光《道德经评点》

20.祝世禄《老子奇评》

21.陈继典《老子道德经参补》

22.孙《老子评注》

23.钟惺《老子文归》

24.钟惺《老子文归》

25.陶望《梅阁望老子解》

26.赵亮《老子译注》

27.洪应绍《道德经篇》

28.龚修默《老子或问》

29.潘基庆《道德经解》

30.郭良鞠《老子道德经斋解》

31.陈仁汤《老子奇赏》

32.程以宁《太士道德宝》

33.颐汤畴《道德经解》

34.吴勉学《校老子道德经》

35.方宇惠《南宁惠王弼注老子道德经》

五、清代

1.王夫之《老子衍》

2.顾如毕、孙承择《道德经参补注释》

3.张尔鼓《老子战略》

4.马马肃《老子》

5.德玉《道德经顺石朱》

6.传山《老子解》

7.宋常星《道德经讲义》

8.花尚《道德经眼》

9.徐永祐《道德经集注》

10.郭乾泗《老子元翼》

11.徐大椿《道德经注》

12.纪昀《老子道德经校订》

13.黄文运《道德经订注》

14.卢文绍《老子音义考证》

15.毕沅《老子道德经考考异》

16.姚鼐《老子章义》

17.郑环《老子本义》

18.倪元坦《道德经参注》

19.纪大奎《老子约说》

20.任兆麟《老子述记》

21.吴鼐《老子解》

22.潘静观《道德经妙门约》

23.汪中《老子考异》

24.王昶《校老子》

25.邓日亘《道德经辑注》

26.江有诰《老子韵读》

27.严可均《老子唐本考异》

28.洪颐煊《读老子丛录》

29.清阳子《道德经注义》

30.王念孙《老子杂志》(《读书杂志》内)

31.李涵虚《道德经注释》

32.魏源《老子本义》

33.宋翔凤《老子章义》

34.吴云《老子道德经幢残石校记》

35.陈澧《老子注》

36.俞桓越《老子平议》(《诸子平议》)

37.高延第《老子证义》

38.陶鸿庆《读老子札冖》

39.易顺鼎《读老札记》

40.吴汝纶《点勘老子读本》

41.郭谐《老子识小》

42.滕云山《道德经浅注》

43.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

44.孙诒让《老子校语》

45.文廷式《老子校语》

46.陶邵学《校老子》

47.于累《老子校书》

48.邓延桢《从砚斋笔记》(卷三)

49.徐鼎《读老子杂释》(读书杂释本卷十二)

50.易佩绅《老子解》

六、民国以来

1.刘鼎和《新解老》

2.张之纯《评注老子菁华》

3.张其淦《老子约》

4.故薇元《道德经达话》

5.区大典《老子讲义》

6.马其昶《老子故》

7.田潜《篆文老子》

8.杨树达《老子古义》

9.罗振玉《老子道德经故事异附补遗》

10.罗振玉《老子残卷六种》

11.罗振玉《敦煌本老子义残卷

12.蔡廷干《老解老》

13.吴承仕《老子音义辩证》

14.马叙伦《老子校诂》

15.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

16.徐绍祯《道德经述义》

17.支伟成《老子道德经》

18.程辟金《老子哲学研究和批评》

19.郎擎霄《老子集解》

20.奚侗《老子集解》

21.罗运贤《老子余谊》

22.曹聚仁《老子集注》

23.高岳岱《新式标点老子道德经》

24.陈柱《老学八篇》

25.陈柱《老子》

26.陈柱《老子集训》

27.丁福保《老子道德经笺注》

28.李继煌《新解老》

29.王重民《老子考》

30.钱基博《老子道德经解题及其读法》

31.王力《老子研究》

32.陈登氵解《老子今见》

33.李翘《老子古注》

34.高亨《老子正诂》

35.孙思日方《老子政治思想概论》

36.蔡尚思《老墨哲学人生观》

37.江侠奄《译老子原始》

38.缪尔舒《老子新注》

39.胡怀琛《老子学辨》

40.丁惟鲁《道德经》

41.胡哲敷《老庄哲学》

42.汪桂年《老子通注》

43.钱穆《庄老通辨》

44.于省吾《老子新证》(在《诸子新言》内)

45.何士骥《古本道德经校刊》

46.余嘉锡《四库提要老子注辨证》

47.蒋锡昌《老子校诘》

48.王恩洋《老子学案》

49.劳健《老子古本考》

50.张默生《老子章句新释》

51.严灵峰《老子章句新编》

52.严灵峰《老子众说纠缪》

53.严灵峰《老庄研究》

54.严灵峰《老子知见书目》(合在《老列庄三子》内)

55.严灵峰《无求备斋老子集成》

56.严灵峰《老子达解》

57.叶玉麟《白话句解老子道德经》

58.肖天石《老子哲学阐微》

59.陆世鸿《老子现代语解》

60.张纯一《老子通释》

61.许大同《老子哲学》

62.张起钧《老子》

63.谭正璧《老子读本》

64.朱谦之《老子校释》

65.任继愈《老子今译》

66.吴康《老子哲学》

67.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

68.杨兴顺《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

69.王寒生《老子道德经注》

70.何钅监宗《老子新绎》

71.梁容岩《老子的流传与注解》

72.杨柳桥《老子译话》

73.罗根泽《老子选注》

74.车载《论老子》

75.程兆熊《老子讲义》

76.徐复观《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

77.李慈铭《订老子》

78.吴静宇《老子义疏注》

79.钟应梅《老子新诠》

80.赵文秀《老子研究》

81.唐子长《老子重编》

82.田干吾《老子》

83.吴常熙熙攘攘《老子正义》

84.肖纯伯《老子道德经语释》

85.葛连祥《老子会通》

86.纪敦诗《老子正解》

87.封思毅《老子述解》

88.龚乐群《老庄异同》

89.王淮《老子探义》

90.余培林《新译老子读本》

91.周绍贤《老子要义》

92.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

93.胡寄窗《道家的经济思想》

94.童书业《老子思想研究》

95.钱钟书《老子王弼注》(在《管锥编》内)

96.金容活《老子自然哲学中无为之功能》

97.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

98.严灵峰《老子崇宁王注》

99.严灵峰《马王堆帛书老子试探》

100.严一萍《帛书竹简》

101.郑良树《竹简帛书论文集》

102.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

103.张松如《老子校读》

104.复旦大学哲学系《老子注释》

105.哲学研究编辑部《老子哲学讨论集》

106.梁启超《老子哲学》

107.高明《帛书老子校正》

10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

109.胡适《老子校》

110.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111、陈鼓应《老子注释与评价》

112、朱谦之《老子校释》

七、国外学者

1.大田晴轩《老子全解》(日本刊本)

2.东条一堂《老子王注标识》

3.武内义雄《老子原始》

4.武内义雄《老子之研究》

5.武内义雄《译注老子》

6.狩野直喜《老子河上公注跋》

7.福永光司《老子》

8.木村英一《老子之新研究》

八、有关资料

1.钱学森《人体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部门》(见《当代科学新天地》)

2.李之楠《气功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3.刘仲宇《中国道教文化透视人文丛书》

4.《道教文化面面观》

5.《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代表大会论文专囝》

6.《永乐大典》等等。

九、资料参考

1.《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文物出版社刊行本)

2.《六朝写本残卷》(敦煌庚本)

3.《敦煌古号本太上玄元道德经残卷》

4.《敦煌唐写本老子残卷》

5.《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景龙碑)

6.《唐景福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景福碑)

7.《遂州道德经碑》(遂州碑)

8.复旦大学哲学系《老子注释》

9.哲学研究编辑部《老子哲学讨论集》

10.《中国道教文化透视人文丛书》

11.《道教文化面面观》

12.《永乐大典》

13.《道教大辞典》

14.《道藏》

15.四川省乐至县老君山玄妙宫藏《道德经》古

16.四川省乐至县仙鹤道院《道德经》碑文

——内容来自网络

『柒』 道德经全文加解释

前面是白话,后面是原文 ,字数太多 ,可能这里放不下给你个地址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409&Data=S&Tid=311984
或者http://rabbittutu.blogdriver.com/rabbittutu/932312.html

白 话 《 道 德 经 》 ^^^^^^

鹰隼 2005-03-12 19:46:10

*********************** 道 篇 ***********************

第一章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阐明的,它亦非一般的“名”。“无名(无形)”是万物的始端,“有名(有形)”是万物的根源。所以经常没有欲望,以便认识无形的微妙;经常有所欲望,以便有形所运行的轨迹。“无名”、“无形”都泉源于“道”,构成“道”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和境界,指的是同一个东西。深奥而又深奥,这是洞悉万物奥妙的门径。

第二章

天下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这就是丑了;都知道善,这就是不善了。有和无的互相转化,难和易的相反相成,长和短的互相衬托,高和下的互相充实,声和音的互相应和,先和后的互相追随,无一不永远如此(不可偏废)。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行事,实行不用言语的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他一切顺从自然,虽)有所施为,但没有自己的意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因为不居,功绩也就不会离他而去。

第三章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人民不互相竞争;不重视难得的财物,使人民不去行窃;不显耀足以激发贪欲的东西,使人民不致破坏既存的秩序。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简化人民的思想(使其头脑空空),填满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向,强壮人民的体魄,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只使他们懂得无须进取和不必有所作为,这样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第四章

大“道”空虚(犹如器皿内的空间),使用时又不会充满。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宗祖。消弭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乱,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似无而又实存。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存在仁爱之心,它将万物视若“刍狗”,圣人也不存在仁爱之心,他将百姓视若“刍狗”。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一样吗?其中空虚,但(蕴藏的风却)不可穷尽,愈动而风愈多。(与其)博学多识,技艺登峰造极,不如保持空虚的状态。

第六章

生养万物的神灵是永存的,这叫做“玄牝”。“玄牝”之门,叫做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存在的!(所以)使用起来不会感到不足。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自然地存在着)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长久。因此,圣人谦退无争,反能在众人之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能使自身生存。这不正是由于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全他的私。

第八章

崇高的美德就像水。水具有(种种)美德,它有利于万物而又平静,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善人)居处(如水一样避高趋下,顺乎自然)善于选择地点,胸怀(如水一样静默深远)善于保持沉静,施予(如水一样润泽万物,公正均平)善于效法上天,说话(如水一样堵塞必止,开决必流)善于守信,为政(如水一样净化污秽,高低一般平)善于治理,处事(如水一样随物成形,可方可圆)善于无所不能,行动(如水一样冬天结冰,春天融化,涸溢有时)善于随时应变。因为它(七善具备而)不争,所以没有怨咎。

第九章

执持盈满,不如趁早放手。锻得锐利,不可长保锋芒。金玉满室,没有谁能保藏。宝贵而又骄傲,是给自己留下祸害。功成身退,是天之“道”。

第十章

人身具有的营养精气与精魄的统一,能不分离吗?呼吸吐纳,运气周身,以至于心平气和,能像婴儿那样柔顺吗?消除内心的杂念,能没有一点瑕疵吗?爱民救国,能不用智慧吗?人的生存,能做到安静柔顺吗?聪明通达,能不依赖知识吗?生育万物,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滋养万物而不宰制,这叫做深奥的的“德”。

第十一章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毂中的空虚(使车子得以运转),成就了车的功用。点火烧粘土,制作器皿,器皿中的空虚(使其可以容纳东西),成就了器皿的功用。开凿门窗,门窗的空虚(使光线可以射入,人和空气可以出入),成就了房间的功用。(“有”给人带来功利,是因为“无在起作用”)所以应把“有”当作(“无”带来的)利益,把“无”当作(带来种种利益的)功用。

第十二章

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目盲,纵马狞猎令人心情激动发狂,难得的宝货(激起人们的贪欲)令人行为不轨,五味(增进人们的食欲,最终)令人品味败坏,五音(震耳欲聋)令人听觉失灵。因此,圣人的治理(准则)是:但求填饱肚皮,而不求声色悦目。所以他舍弃后者,而选取前者。

第十三章

珍爱屈辱以至于为它担惊害怕,重视忧患就像重视自身一样。什么叫宠辱若惊?把屈辱作为卑下一样珍爱,得到它,因之惊喜,失掉它,因之惊恐,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我所以有忧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躯,等到我没有身体时,还有什么忧患呢?所以,崇尚献身于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不愿舍身治理天下的人,你怎么可以将天下寄托给他呢?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叫做无形。听而不闻,叫做无声。摸它不着,叫做泯灭无迹。这三者不能达到分别清楚的地步,所以混为一体。“一”这个东西,其先并非虚诞不实,其后也不是灭绝不明,连绵不绝啊!不可具体描述和形容,它反复回归到无形无象、无声无色的状态。这叫做没有具体形状的形状,没有具体事物的形象,这叫做潜藏而不可见。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面;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把握古已有之的“道”,用它来驾驭现存的具体事物,认识古时(万物)的开始,这叫做“道”的纲要。

第十五章

古时善于实行“道”的人,微妙、高深而又通达,深奥得不可记述。因为不可记述,所以只能勉强对他作一描述:(他)谨慎缓慢啊!就像冬天(冒着寒冷)涉水过河。谋划盘算啊!就像害怕四邻(的围攻)一样。严肃庄重啊!就像宾客一样。涣散疏松啊!就像冰凌消融。混沌无知啊!就像未经雕琢的素材。积厚深沉啊!就像浑水一样难以看透。空旷深阔啊!就像(空虚的山谷)一般。浑浊的水静下来,慢慢就会澄清。安静的东西动起来,慢慢就会产生变化。保持这个“道”的人,不追求盈满。因此能安于陈旧,破败,而不是完满无缺。

第十六章

达到虚无的境界,就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极点和尽头。保持静止,就是没有偏离(万物的根本)。万物都在兴起、发展,我从而观察它们还原。自然之物尽管变化万端,最后又各自返回到它们的本原,这称做“静”。“静”,这叫做回到生命的起点。回到生命的起点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认识这一规律,就是明智。不认识这一规律,就是暗昧。茫然无知而去行动,必然凶险。认识这一规律才能包容一切。无所不包容就公正不偏,公正不偏就天下归往,天下归往就(无须强迫而)出于自然,出于自然就合乎“道”,与“道”符合就长久,终生不会有危险。

第十七章

最好的君主(无为而治),人民只知道有他的存在;其次的君主,人民亲近他,赞美他;再次的君主,人民畏惧他;最次的君主,人民轻侮他,蔑视他。君主(多言而寡信)信用不足,于是就有人民不相信君主的事发生。深思熟虑啊!他不肯轻易发话。功成事就,人民(不知出于君主所赐)却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第十八章

所以,大“道”被废弃,这才有仁义。智慧出现了,这才有诈伪。六亲不和睦,这才有孝慈。国家昏乱不堪,这才有正直的大臣。

第十九章

弃绝聪明、智慧,人民的利益反而增加百倍。弃绝“仁”、“义”,人民反而返回到孝、慈的状态。弃绝技艺和私利,盗贼就会绝迹。这三句话作为作为组织成篇的文字(含义)尚不够完整,所以还要(予以补充)使其有所增加:以本来的面目出现,保持内心的纯朴,减少私心和欲望,放弃学习,不要忧虑。

第二十章

应诺和呵斥,这相差多少?美与丑,这又相差多少?人所畏惧的人,也不可以不畏惧别人。(这种对立两极的严格划分和对它们的肯定或否定,是毫无意义的,我奉行的道德准则)远望而惘然不可见啊!永远存在而没有结束的时候!众人是那样的欢乐,就像参加丰盛的宴会,又像春日登台远眺(那样舒畅)。我却淡泊恬静,无动于衷,就像婴儿还不会笑。疲倦困乏啊!就像无家可归。众人都有富余,我独有所失。我真是愚人的心肠,那样的愚笨啊!世人是那么清醒,我独这么昏眛!世人是那么精明,我独这么糊涂!隐匿不明啊!就像永远如此,没有休止之时。众人都有一套有用的本事,我独顽钝无知,而又鄙陋。我偏偏想要与众不同,推崇从哺育万物的母亲(“德”)那里吸取养料。

第二十一章

大“德”的样子,只随“道”为转移。“道”这个东西,惘然而看不分明。不分明啊!(可见)啊!惘然啊!不分明啊!其中(却)有(实在的)事物啊!隐微啊!暗眛啊!其中含有万物的本质。这本质十分真实,其中包含确实可靠的东西。从现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形态(始终如一)没有变化,而是遵循着万物开始时的样子。我凭什么知道万物原始的情形呢?靠的就是这个。

第二十二章

吹嘘、抬高自己的,不会有所建树;自我标榜的,反而不能显扬;自荐的,反而不能自明;自我夸耀的,反而无功;自以为贤能的,反而不能领导。就“道”而言,这叫做:过于丰盛(以致败坏人的口味)的食物和画蛇添足之举。公众又厌恶这些,所以有所追求的人不这样做。

第二十三章

委曲才能保全,枉曲才能矫正,低凹才能(积蓄)盈满,陈旧才能推陈出新,少些才能有所得,多了反而会困惑(无所得)。因此,圣人执持(万物的本源)“一”,将它作为天下的规范。不自我标榜,所以才声名显扬;不自荐,所以才能自明;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不自以为贤能,所以才能地位崇高。正因为与人无争,所以谁也不能和他相争。古人所说的委曲保全,是(与此意义)相近的话啊!的确,保全可以归结为这个意思。

第二十四章

不说话是合乎自然的。暴起的旋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们这样的呢?天地(的力量)尚且不能持久,又何况人呢!所以奉行“道”的就应“道”相同,奉行“德”的就应和“德”相同,(行为)有失于“道”的就和“失”相同。与“德”相同的,“道”也就得到他。与“失”相同的,“道”也就失掉他。

第二十五章

有一个混同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产生。寂静无声啊!它独立存在,永不改变,可以看做是天地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称,把它叫做“道”。(万物都归附于“道”,“道”无所不包,所以)我勉强替它起名为“大”,(但“道”并不主宰它们,万物又可离它而去,因此)“大”可称为“逝”,(去久则远,因此)“逝”可称为“远”,(“远”则返本归根,因此)“远”可称为“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中有四大,王就是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它的原本。

第二十七章

善于行走的,没有来去的痕迹;善于说话的,没有差错可以指摘;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没有闩锁,却谁都不能打开;善于打结的,没有绳索,却谁都不能解开。因此圣人总是善于(顺乎自然以)埋怨和责备人,而没有摒弃人,万物没有可抛弃的东西,这叫做幽微、隐晦的明智。所以善人是善人的老师,恶人是善人引以为戒的资本。不尊重他的教师,不珍惜引以为戒的资本,虽然(看似)聪明,其实却是大大的糊涂,这叫做奥妙的精要。

第二十八章

知道(什么是)刚强,却安守柔弱,甘作天下的溪渎。甘作天下的溪渎,普通的“德”就不散失。普通的“德”不散失,就又回归到(纯朴的)婴儿状态。知道(什么是)清白,却安守污浊,甘作天下的溪谷。甘作天下的溪谷,普通的“德”就充足。普通的“德”充足,就又回归为质朴。知道(什么是)明辨,却安守于暗昧,甘作天下(暗昧)的榜样。甘作天下的榜样,普通的“德”就不会有失误。普通的“德”不会有失误,就又回归为无穷无尽的“道”。“朴”被分离(离开它的原始状态)就成为具体的事物。圣人发挥其作用,就成为它们的主宰。(宰制万物)至高无上的法制并没有裁割“朴”。

第二十九章

要想取得天下而裁割它,我看他不会达到目的。天下这个神奇莫测的东西,是不可裁割的。裁割它就毁坏了它,把持它就丧失了它。(因为这违背了自然。在自然情况中)万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热,有的冷;有的坚强,有的有破碎;有的(起)增益(作用),有的(起)破坏(作用)。因此,圣人(只顺乎自然)去除过分和极端的东西。

第三十章

用“道”辅佐国君,不依靠武力逞强天下。用兵这件事,喜欢还报(终将使人自食其恶果)。军队驻扎过的地方,(人口减少,田地荒芜)荆棘丛生。善用兵的,只要取得成功就罢了,不要以武力逞强。取得成功不要骄傲,取得成功不要自以为有才能,取得成功不要夸耀,取得成功是情势所迫,不得不然。属于上述情况的,叫做取得成功而不强盛。万物壮盛因而(过早)衰老,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就会早亡。

第三十一章

武器是不祥之物。公众又厌恶它。所以有所追求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安居以左边为贵,用兵作战就以右边为贵。所以武器不是君子(所有)的东西,武器是不祥之物,君子迫不得已才动用它。武器以锋利便于刺杀的为上等。但不要对好的武器加以赞美。如赞美它们,就是喜好杀人。喜好杀人,就不能得志于天下了。因此,吉庆的事以左边为上,丧事以右边为上。因此,(战时)偏将军位于左边,上将军位于右边。这是说按丧礼来处置战事。杀人众多,要以悲痛的心情对待它。打了胜仗,要按丧礼来处理它。

第三十二章

“道”经常是无形的。“朴”虽微小不显著,但天下谁也不敢役使它。君主如能守住它,万物将自动归从。天地(阴阳)相配合,因此而普施甘露,人们没有发布指令,它却自然而然地颁布得很均匀。无形制定有形,(万物)形也已经有了,这也就将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无争),因此不会有危险。(君主应懂得这些道理,保持质朴,无为而治)使“道”存在于天下,犹如小溪小涧归入江海一样(成为万众之所归)。

第三十三章

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才能认清别人。认识自己才是明智。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我才是强大。知足的富有。努力实行的有志气。不丧失恰当位置的(不会犯错误)可以长久。身死而不被人忘却的长寿。

第三十四章

“道”就像泛滥的河水一样(无边无际)啊!它能左能右,无所不至。功成事就却不自称有功有德。万物归附于它,却不作它们的主宰,它乃是永远没有欲望的,可以称为微小。万物归附于它,却不作它们的主宰,可以称为伟大。因此:圣人能够成为伟大,是由于他不追求伟大,因而伟大。

第三十五章

执守大“道”,天下人就归心向往。归往而不互相妨害,就均平安泰。音乐与食物,(颇能吸引人,但)享受过度就会令人止步。(“道”却不是这样)所以“道”所说的话,称得上淡而无味啊!看它,不可以看见,听它,不可以听见。用它,却没有穷尽。

第三十六章

要想收敛它,必须(先)故意扩张它。要想削弱它,必须(先)故意增强它。要想除掉它,必须(先)故意亲附它。要想夺取它,必须(先)故意给予它。这叫做幽深隐微的明智。(因此,应)站在柔弱的一方,以战胜刚强。(这就和)鱼不能脱离深渊(一样)。(这是)国家锐利的武器,不可以给人看到。

第三十七章

“道”经常是无形的。君主如能保持它,万物自会潜移默化。变化而有欲望萌生,我将用(无知无欲)来安定它们,它们将不会感受到污辱。不感受到污辱,它们就能安静下来,天地将自会端正不偏。

*********************** 德 篇 ************************

第三十八章

高层次的“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死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高层次的“德”无所作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表现它的“德”。高层次的“仁”有所作为,但其所作为并不足以表现它的“仁”。高层次的“义”有所作为,其所作所为足以表现它的“义”。高层次的“礼”有所作为,但没有谁响应它,于是就卷起袖子,伸出手臂,强迫人按礼行事。所以失去了“道”,然后“德”行;失去了“德”,然后“仁”行;失去了“仁”,然后“义”行;失去了“义”,然后“礼”行。“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淡化,邪乱的祸首。先知先见这个东西,不过是“道”的虚浮不实的表现,是愚昧的开端。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浇薄,存心朴实而不虚华。所以他舍弃薄华而要厚实。

第三十九章

自古以来获得“一”的:天获得“一”就澄清,地获得“一”就安宁,神获得“一”就灵验,川谷获得“一”就盈满,侯王获得“一”就成为天下的君长。(但)这种情况达到了极点,就可以这样说,天不停地澄清下去,最终恐怕要破裂;地不停地安宁下去,最终恐怕要崩毁;神不停地灵验下去,最终恐怕要失灵;川谷不停地盈满下去,最终恐怕要涸竭;侯王愈来愈尊贵而高高在上,最终恐怕要垮台。所以果真尊贵就要以卑贱为根本,果真高高在上了就要以卑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是侯王卑贱的根本吗?不是的(这是自谦以求美名)。所以招致过多的赞许就得不到赞许。所以(圣人)不愿像美玉那样尊贵,或像顽石那样坚硬。

第四十章

上等的士人听到了“道”,仅能照着它去做。中午的士人听到了“道”,感到似有似无,将信将疑。下等的士人听到了“道”,哈哈大笑。不笑,那就称不上是“道”了,(“道”深奥难知,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因此,有人立言说:明白易晓的“道”犹如烦琐费解一样,前进的“道”犹如后退一样,平直的“道”犹如偏斜一样,高尚的“德”犹如低下不足一样,有所建树的“德”犹如苟且偷安一样,信实、真诚犹如背信弃义一样,极其方正却没有棱角,极大的器物迟迟才能完成,最高的声音听不到,自然的现象无形。“道”盛大而无形。只有“道”,才能善始并且善终。

第四十一章

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道”通过柔弱起作用)柔弱(无为)是“道”的表现和产物。天下万物产生具体的有形之物,具体的有形之物则产生于无形之物。

第四十二章

“道”(宇宙的本原)产生“一”(统一的元气),“一”产生“二”(天、地),“二”产生“三”(阴气、阳气与阴阳混合之气),“三”产生万物。万物包含着阴阳两个相反的方面,以阴阳混合适中之气作为和谐。(所以)天下所厌恶的虽然是“孤”、“寡”、“不谷”,但(高贵的)王公却用它们来称呼自己。(所以)有的东西损害它反而使它得益,使它得益反而损害了它。所以,别人所教导人的,我也说来教人。因此,过于强横的人不得好死。我把这一点当作觉悟的开始。

第四十三章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天下极坚硬的东西里驰骋。(这是因为)空虚无有之物,能够进入没有空隙的东西中。我因此而知道无所作为的益处。不用言语的教化,无所作为的好处,天下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它们。

第四十四章

名声与生命哪个(和人)更亲近?生命与财产哪个更值得推重?得与失哪个更令人担忧?过分吝惜必定会有很大的耗费,过多的收藏必定会有重大的损失。所以知足就不会招致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因此就可长久。

第四十五章

极其完备就像残缺不全一样,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极其盈满就像空虚一样,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极其正直就像弯曲一样,极其灵巧就像笨拙一样,极其有余就像不足一样,极其善辩就像出言迟钝一样。急躁不安(令人浑身冒汗)足以(使人)禁得起寒冷。安静(令人心情平静)足以(使人)禁得起炎热。愿求安静(的人)可以成为天下君长。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就退下驰骋的战马而用于耕种。天下无“道”,(战争不断,连怀胎的母马也被征用,所以)战马就出生于城郊。没有哪一种罪恶比可以激起人们的贪欲更大,没有哪一种祸害比不知足更大,没有哪一种灾难比贪得无厌更令人痛心。所以具备知足之心,就永远不会有任何不足。

第四十七章

不出大门,却了解天下;不看窗外,却了解“天道”。出门愈远,所了解的愈少。因此,圣人不必出行就能了解,不必看就能明晓,不必做就能成功。

第四十八章

求学问的,天天都有长进,听说“道”的,天天都有损失。减损又减损,以至于没有什么可减损。无所减损就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了。要想取得天下,永远要无所事事。等到有事可做,就又不足以取得天下了。

第四十九章

圣人永远没有私心,而把百姓的心作为他的心。百姓的心善的,他(固然)认为善,他也把它当作善,这就(使人心向善,因而)得到了善。百姓的心真实可信的,他(固然)相信;不可信的,他也把它当做可信的,这就(使人人守信,因而)得到了信任。圣人在天下(没有私欲,心无所主,不偏不执)聚合协和,(与百姓同心同德),成为天下(民众)深厚博大之心。百姓都对他注目、倾听,圣人使他们都回复到像婴儿一样。

第五十章

人出生,就会陷入死地。其中(生命力强,出生后)生存下来的,十分中有三分;(生命力弱)生而夭折的,十分中有三分;而(生命力强,本来能生存下来的)人因为养生,动辄陷于死地的,十分中有三分。这是什么缘故?这是因为养生。听说善于保持生命的人,在山中行路不避兕和老虎,进入敌阵之中不带铠甲和兵器,而兕没有地方一试它的角,老虎没有地方施展它的爪,兵器没有地方运用它的锋刃。这是什么缘故?这是因为他没有进入死的境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育万物,“德”蓄养它们;万物因此而呈现各种形态,构成具体的器物。因此,万物尊崇“道”而崇尚“德”。“道”的受尊崇,“德”的受崇尚,期间并没有谁使它们这样,而是从来就是自然而然的。“道”生育万物,蓄养万物,滋长万物,成就万物,化生万物,培育万物,调养万物,蔽护万物。生而不据为己有,有所施为而不自恃,滋长而不宰制,这叫做深远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一个开端,可以把它作为天下万物的根源。既已得到万物的根源,便可认识天下万物。既已认识天下万物,又持守万物的根源,就终身不会遭到危险。堵住耳目口鼻,关上感知认识的大门,终身不必忧愁。开启耳目口鼻,成就你的事情,终身不可治理。察见(“道”的)微妙叫做“明”,保持柔弱叫做“强”。运用(“道”的)微妙所发出的智慧之光,(以认识天下万物)又返回到“明”的状态,不给自己留下灾殃,这叫做袭用永恒的“道”。

第五十三章

假使我的确具有智慧,我就走大道惟恐走入邪路。大道很平坦,人们却很喜欢走山间(崎岖)的小道。宫殿十分整洁,田地非常荒芜,仓库极其空虚,(统治者)却还穿着文采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食终日而钱财盈积,这叫做盗窃盛行。盗窃盛行,不是正“道”。

第五十四章

善于建树的不可移易,善于抱持的不会离失,(这样的人)子孙就会世世代代不断地坐不祭祀他。用“道”修身,他的“德”就真实。用“道”来治家,他的“德”就有余。用“道”治乡,他的“德”就增长变大。用“道”治国,他的“德”就丰厚。用“道”治天下,他的“德”就博大。根据(有“德”的)人来观察人,根据(有“德”的)家来观察家庭,根据(有“德”的)乡来观察乡,根据(有“德”的)国家来观察国家,根据(有“德”的)天下来观察天下。我依靠什么知道天下(实行“道”)的情况呢?依靠的就是这个。

第五十五章

含“德”深厚的人,好比初生的婴儿。蜂蝎毒蛇不伤害他,凶禽猛兽不捕捉他,(他)筋骨柔弱而据物坚牢。(他)不懂得牝牡交合,生殖器却勃起不衰,(这是因为)精气充沛至极。(他)终日号哭不止,却不气逆,(这是因为)和谐达到了极点。和谐叫做永恒不变的规律,认识和谐叫做明智。人为地延年益寿叫做灾殃,用心支使(损耗)精气叫做逞强,(不设法保持和谐,以致)万物壮盛之时而(过早)衰老,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就会早亡。

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堵住耳目口鼻,关上感知的大门,调和其光辉,混同于尘垢,消弭其锋锐,消解其纷乱,这叫做玄妙深奥(而与“道”)齐同。所以(这样的人)无法与他亲近,也无法与他疏远;无法使他获益,也无法使他受害;无法使他尊贵,也无法使他卑贱。所以(这样的人)被天下所重视和崇尚。

第五十七章

用平正的办法治理国家,以出奇

热点内容
新邵律师 发布:2024-09-22 04:07:10 浏览:861
金秀县政策法规 发布:2024-09-22 03:51:21 浏览:315
国际经济司法考试 发布:2024-09-22 02:41:16 浏览:274
劳动法自考教材电子版 发布:2024-09-22 02:18:13 浏览:759
退伍军人安置最新条例 发布:2024-09-22 01:09:41 浏览:962
宋朝重法治 发布:2024-09-22 00:20:57 浏览:899
初级经济法基础必背 发布:2024-09-22 00:12:59 浏览:683
道德经集注pdf 发布:2024-09-22 00:01:43 浏览:172
刑事诉讼法修改2018第九十九条 发布:2024-09-21 23:57:06 浏览:175
论述经济法的地位和提议 发布:2024-09-21 23:22:05 浏览: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