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世不难立法

世不难立法

发布时间: 2024-10-24 01:49:55

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名人名言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用规和矩,就画不成方形和圆形。比喻人人遵守规则,才能有良好的秩序。

2,悬衡知平没规知圆——韩非

意思是规矩一旦被设立,就不会也不可再用脱离规矩的方式来行事。

3,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葛洪

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不能处理各种各样不断变化的事情。

4,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有度》

翻译为:确立法令的目的是为了废止私行。法令得以贯彻,私行就必被废止。

5,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意思是国家的事,制定法律规章政策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遵;听人说话不难,难的是听到之后去遵守。

2. 关于遵守社会规则的名言警句

1. 关于规则的诗句名言警句
关于规则的诗句名言警句 1.关于规则的名言警句
关于规则的名言警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释义: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出处:《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释义:有要求必然希望得到,有禁令必然希望制止,有命令必然希望实行。军事上,喻指令必行,禁必止,部队才有战斗力。

出处:《管子·法法》

3、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释义:确立法令的目的是为了废止私行。法令得以贯彻,私行就必被废止。

出处:《韩非子·诡使》第六段

4、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释义:圣明的君主不看重仁义而重视法度,制定法律一定要严明,颁布的法令一定要执行,这样就可以了。

出处:《商君书•画策》

5、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释义:国家的事,制定法律规章政策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遵;听人说话不难,难的是听到之后去遵守。

出处:张居正上疏明神宗实行考成法时提到。
2.关于规则的名言警句20个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 ------契诃夫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

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 地狱是一个炉灶,上面放着僧侣的热锅。它是教士的专用灶。

天父教士的大厨师,很关心改善僧侣的营养,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规规矩矩地注意僧侣的诫命的孩子放在烤锅上。 ------霍尔巴赫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

有度》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

问辩》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韩非子。

八说》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3.关于遵守规则的名言名句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问辩》

火车要受轨道的约束,否则就要倾覆;飞机要受航线的约束,否则就要坠落;干部要受法纪的约束,否则就要腐败。

没有严格的执法,哪有人民的安宁;没有公正的执法,哪有法律的尊严。

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纪律是胜利之母

学法懂法重在守法,倡廉反腐基于遵法。

人要想不生病,就必须提高免疫能力,干部要想不腐败,就得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法律不仅约束公民,也约束着执法者。
4.规则的名言警句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

★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纪律是胜利之母学法懂法重在守法,倡廉反腐基于遵法。

9. 法律不仅约束公民,也约束着执法者。10. 没有严格的执法,哪有人民的安宁;没有公正的执法,哪有法律的尊严。

11. 官以廉为贵,国以法为先。12. 人要想不生病,就必须提高免疫能力,干部要想不腐败,就得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13. 生命也许葬送在你忘记法律的一瞬间。14. 守法——领导者必备的道德品质。

15. 遵纪守法,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甘受于清平。16. 廉洁取信百姓,贪欲避不开法眼。

17. 火车要受轨道的约束,否则就要倾覆;飞机要受航线的约束,否则就要坠落;干部要受法纪的约束,否则就要腐败。
5.关于规则的名言警句
地狱是一个炉灶,上面放着僧侣的热锅。它是教士的专用灶。天父教士的大厨师,很关心改善僧侣的营养,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规规矩矩地注意僧侣的诫命的孩子放在烤锅上。

------霍尔巴赫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有度》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问辩》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韩非子。八说》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
6.关于遵守规则的名言警句
1、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意思是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

2、无规矩不成方圆

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

3、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出自先秦管子《管子·法法》。意思是有要求必然希望得到,有禁令必然希望制止,有命令必然希望实行。军事上,喻指令必行,禁必止,部队才有战斗力。

4、令行禁止

出自先秦管子《管子·立政》。意思是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纪律严明,执行认真。

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出自春秋《老子》,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无规矩不成方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梓匠轮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令行禁止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7.有关规则的名人名言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 ------契诃夫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

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 地狱是一个炉灶,上面放着僧侣的热锅。它是教士的专用灶。

天父教士的大厨师,很关心改善僧侣的营养,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规规矩矩地注意僧侣的诫命的孩子放在烤锅上。 ------霍尔巴赫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

有度》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

问辩》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韩非子。

八说》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8.关于规则的名言警句或童谣
童谣:

校园规则儿歌 校园规则童谣

早晨上学不迟到, 红领巾,要佩戴,

鲜艳领巾佩戴好。 个人卫生要注意;

遇到老师有礼貌, 排队做到快静齐,

见到同学问声好。 出操动作要有力。

上课专心不吵闹, 上课铃响坐端正,

举手发言肯定要。 聚精会神听仔细;

早操集合快又好, 作业认真又迅速,

眼保健操少不了。 簿面整洁老师喜;

课间守纪不乱跑, 下课文明休息好,

学校文明新面貌。 同学友爱有生机。

名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

------契诃夫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

地狱是一个炉灶,上面放着僧侣的热锅。它是教士的专用灶。天父教士的大厨师,很关心改善僧侣的营养,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规规矩矩地注意僧侣的诫命的孩子放在烤锅上。

------霍尔巴赫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有度》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问辩》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韩非子。八说》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9.关于“规则”的名人名言或古语
地狱是一个炉灶,上面放着僧侣的热锅。

它是教士的专用灶。天父教士的大厨师,很关心改善僧侣的营养,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规规矩矩地注意僧侣的诫命的孩子放在烤锅上。

------霍尔巴赫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有度》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问辩》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韩非子。八说》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

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
10.有关守规矩的名言
无规矩不成方圆.清正在德,廉洁在志.身有正气,不言自威.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清丝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愁白头.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布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德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腐败,只能获取片刻的享乐; 清廉,却能换来永久的幸福.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静心正身,务实为民好比功积如山德载千秋.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 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 做人须正己,诚信守法,勿打“擦边球”.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 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3. 关于规则方面的诗句

1.关于“规矩”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规矩”的诗词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白居易

3.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

4.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5.以戒为基,止观相踵。大矩崇规,链金烹矿。——黄庭坚

6.古器合尺度,法物应矩规。——苏洵

7.恒言但桑稼,怪志无鹏鹍。规圆而矩方,往往万巧攒。——陈傅良

8.今朝岁一周,岐嶷傲娥羲。丛珍试初步,动觉应矩规。——陈著

9.天生蒸民,曷其有识。维圣摩励,规闲矩饬。——洪遵

10.平常是道,不涉平常。颠来倒去,规圆矩方。——释大方

11.爻象乾连坤断,形器规圆矩。闹市相逢聊举似,东家杓短西家长。——释正觉

12.肃将王事,集此扬土。凡我同盟,既文既武。郁郁桓桓,有规有矩。——繁钦

13.鲁史标嘉瑞,周诗颂太平。屡游灵畴地,数立纪年名。矩步规行迹,含仁抱义情。盛时期在囿,五纬想储精。——丁谓

14.八列方隅位,四周分至时。画疆兴庶务,地矩囿天规。——方回

15.明肃惟母,实勤养抚。有臣有虎,有离有附。请王禄产,请庙考祖。古人有作,规吕矩武。——石介

2.有关规矩的诗句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2.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唐·白居易

3.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有度》

4.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 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5.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则圆,则 必规矩。——吕不韦 《吕氏春秋》

6.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尽心下》

— 孟子

7.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管子版法》

8.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 ,则已矣。 ——《韩非子·八说》

9.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韩非子·问 辩》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管子》

11.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韩非子

3.关于规则的古诗

我倒~~怎么感觉你这题目是出着玩的啊??要古诗、也不说要什么样的。。是古诗就行是吧?嘻嘻、、我教你首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呵呵、、开玩笑的啦。。。

词行不?我有几首很喜欢的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醉花荫》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有首诗也蛮有意境的耶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L的、、《无题》不就是古诗?!你不认诗啊??

4.关于规则的名人名言

1、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2、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

------契诃夫

3、我这辈子说过最让人无从反驳的话就是:被子根本不用叠,本来就是摊开来睡的,但这句话第一个被人反驳掉,懂么,这是规矩,人类之所一悲哀,就是有太多规矩……——韩寒《三重门》

4、对于一个艺术爱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5、凡事都有规矩。——德谟克利特

6、一个普通人,只能作出规规矩矩的东西,只有非凡的天才才能驾驭创作。——雨果

7、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处处需要规则。人们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规则是为了保证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学校制定了各种纪律和行为规范。这些校纪校规就像校园里的“红绿灯”,时刻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

8、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葛洪

9、法则可以避免错误,却决不会赋予美。——塞·约翰逊

10、诚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

11、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韩非子

12、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孟子

13、宁愿跑起来被摔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

14、这个伟大的世界永远旋转,不断地改变陈规。——丁尼生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3)世不难立法扩展阅读:

名人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íng rén míng yán。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

历史名言:

1、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2、历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科林伍德(英)《自传》

3、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阿克顿(英)

4、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雷蒙·阿隆(法)《历史哲学》

5、据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到了另一个房间。——列宁

6、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道钊(现代)《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5.关于规则的名言警句

关于规则的名言警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释义: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出处:《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释义:有要求必然希望得到,有禁令必然希望制止,有命令必然希望实行。军事上,喻指令必行,禁必止,部队才有战斗力。

出处:《管子·法法》

3、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释义:确立法令的目的是为了废止私行。法令得以贯彻,私行就必被废止。

出处:《韩非子·诡使》第六段

4、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释义:圣明的君主不看重仁义而重视法度,制定法律一定要严明,颁布的法令一定要执行,这样就可以了。

出处:《商君书•画策》

5、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释义:国家的事,制定法律规章政策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遵;听人说话不难,难的是听到之后去遵守。

出处:张居正上疏明神宗实行考成法时提到。

6.有关规则的诗歌

遵守规则 废弃不用的老木屋里, 有些残旧腐黄的贴纸, “一九八三年,我失恋了” 有不知名的人用行楷在纸脚这么写着。

我是无师自通的盗贼,没有鱼皮夜行衣, 却想在那年代得到一些收获。 有人在纸上剜掉反叛, 剩下来的词句令我惊慌失措, “爱护公物□□罚款人民币数额” 堆满落尘的木桌上, 依稀有不连贯的解构主义画作, 我只看出一个小女孩捏着火柴在失落, 画旁注释:不要爱我。

我能找得些什么, 这些写字画画的人,连名字都没有人知道了, 而他们的苦闷, 在这阳光绝迹的老木屋里, 过完几个冬天了没有发霉? 还要嘲笑我。 明年有别人会进来这里吧, 今年冬天有工人在墙外喷了很大的“拆”字就走了 明年想偷盗的人还能进来么? 这个将至的冬天,我不要再做梦了, 我为那些哆嗦的人唱歌。

规则 规则是什么东西 是那些人为了自身的自由 炮制的一杯毒酒 让喝下去的人甘愿画地为牢 让肉体和意志一并醉沉 道德就是规则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道德 人人都得恪守,才能让行为顺畅 才能把秩序规整的像条条大道 否则,你就是流氓 而那些虚伪的骗子 却在一遍遍地用美丽的谎言 锈蚀着人们的视听 把规则打上一道道铅色的烙印 留给自己的竟是为所欲为 规则是什么东西 规则是不容羞辱的尊严 请不要亵渎规则 因为规则无边无际 有至高无上的道义法权 对飞鸟而言 规则就是高挂枝头的囚笼 一个经纬分明的空间 轻易地把时间和生命吞噬 却从不觉知和埋怨 你看那笼中的鸟啊多么自由 衣食无忧地扬声欢唱 将闪亮的羽毛在阳光下翻晒 它竟不知道唱丢了春天 它竟不知道晒没了四季 游戏规则 儿时,我跑不过他 在即将被抓住的一刻 我说告假 我只要一动不动 他就没有办法 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桌 用小刀划一道分界线 左边刻上他的名字 右边是我的 我们在各自的领地里 规规矩矩的长大 后来,我们分开了 后来的许多事 我都难以逃过 总是被抓住,被赶出 我找不到回去的路 我的年少时光回不去了 我的单纯善良回不去了 我的青春回不去了 我的友谊爱情也回不去 我的梦想也回不去 甚至我的累累伤痕也回不去 我的记忆也回不去 我忘了那缩手憨笑的孩子是谁了 忘了那左上角的名字了 但他有单薄的身影 恍惚的面容向左倾斜 这些都回不去了 我们彼此消失在盛大的人群里 擦肩而过的也许正是我们 我却在心底把他怀想 【礼仪规则】 1、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 2、吃饭时,长辈就坐后入坐。

就餐中礼让他人。 3、与长辈、兄弟、姐妹、邻居相处和睦。

交通安全诗歌 遵守交规,储蓄安全,心无交规,路有坎坷 狭路相逢,让字当头,礼让礼让,人车无恙 违章超速,危机四伏,违章超载,得不偿失 酒后驾车,拿命赌博,一次车祸,一生痛苦 处罚违章,毫不留情,遵守交规,关爱生命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生命一次,平安一生。

4. 心定则安,心静则祥,世间一切,不过因心立法。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内心平静、安定时,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祥和。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我们内心的想法和态度所决定的。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定,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维,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定,以便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5. 张居正改革是怎样的典故

十六世纪后半叶,日趋衰败的明王朝一度出现政治比较清明、国家转向富强的局面。在这场振弊起衰的转变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杰出的政治家、宰辅张居正。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古称南郡,今属湖北省)人。他童年时,家道小康,所以他说:“正起自寒士,非阀阅衣冠之族。”但他从小“颖敏绝伦”,胸有大志,加上他的孜孜不倦,因此学业进展很快。他十二岁时补荆州府学员。第二年,他到湖广首府武昌参加乡试,湖广巡抚顾磷接见居正,“许以国士,呼为小友”。但为了砥砺张居正为大器,虽然文章出众,并未录取。

嘉靖十九年(1540),张居正十六岁,通过乡试考中举人,顾磷解犀带相赠。居正二十岁赴京会试失利,二十三岁再试成功,中二甲进士,改庶吉士,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庶吉士是在翰林院学习的后备官员,人们目之为“储相”,即后备宰相。庶吉士读书翰林院,有条件阅读外面难得见到的文献典籍。一般的庶吉士多在文词上下功夫,张居正慨然以天为己任,每日认真地研究国家的典章制度,总结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探讨治国的大计。后来他在《翰林院读书说》一文中写道:“道不兼乎经济(经国济民),不可以利用,为学应该‘敦本务实’。”三年后,他被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四十二年(1563),张居正任裕王朱载重(古厚字)的日讲官,也就是裕王的老师,后升任侍讲学士,领翰林院事。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嘉靖帝病死,裕王即位,是为穆宗。隆庆元年(1567)正月,张居正以裕王旧臣的身份,被擢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二月,又晋升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预大政。他入阁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和当时的首辅徐阶共同起草世宗的遗诏,在遗诏中“尽反时政之不便者”,纠正了嘉靖时期的诸多弊政,受到朝野上下的欢迎。

明朝中期,早已度过了它的“黄金时代”,而呈现出一派式微的景象。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政治日益腐化;官吏贪污成风,弊端丛集;财政拮据,捉襟见肘;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边患丛生,险象迭至,南有倭寇肆虐,北有鞑靼逞威。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挽救明朝统治的危机,张居正在入阁的第二年,就呈上洋洋几千言的《陈六事疏》,提出了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项政治主张,这些主张切中时弊。但穆宗毕竟不是英明之主,加上首辅李春芳宽和老成,不求兴革,但求朝廷安宁。张居正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得到实行。

嘉靖二十九年(1550)八月,由于明朝武备不修,鞑靼的俺答汗率众越过长城,打到北京城下,嘉靖帝和首辅严嵩、统帅仇鸾束手无策,听任俺答大掠三日后回归塞外,这一年是庚戌年,史称“庚戌之变”。此后,俺答曾几次主动提出通贡互市,都为嘉靖帝拒绝,但又无力制止俺答南下,致使长城沿线地区人民深受祸难。面对鞑靼贵族的骚扰,张居正力主抵抗。隆庆时,在张居正的建议下,明政府调抗倭名将谭纶、戚继光等主持蓟辽防务,命总兵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创造了马、步、车相结合的战法,变消极防御为积极防御,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防线上加修了“敌台”三千余座,作为侦候守御之所。张居正对于戚继光等人的活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明政府多次击退鞑靼贵族的进攻。隆庆五年(1571),明朝政府在兵部尚书王崇古的建议下,接受鞑靼的臣服,奉行了与蒙古俺答汗之间的茶马互市政策,此事得到张居正的极力支持。张居正认为:通贡后,朝廷给俺答所部的抚赏不过万余银两,而节省军费百余万,这样做不仅能使长城地区人民生命得以“全活”,北方的农业生产免于战争的破坏,更可以借此兴修屯田,加强边备。从此以后,约有二三十年间,北边无战争。

张居正的政治思想,主要是讲“综核名实”,就是“凡事务实,勿事虚文”。他认为“天下之事,极则必变,变则反始,此造化自然之理也”,痛斥那些墨守成规的人是“腐儒不达时变”。他主张“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目的是要加强中央集权。因此,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整顿吏治,讲求实效。张居正认为,吏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器能否正常运转。嘉靖、隆庆年间政局混乱,其症结在于吏治腐败,名实不符。官僚们或“大言无当者,以虚声窃誉;倜傥伉直者,以忤时难合;而脂韦(圆滑阿谀之意)逢迎者,以巧宦(善于钻营趋奉)取容”。他还认为,造成明中叶以后农民起义的原因是政治腐败,官吏贪残,所谓“吏不恤民,驱民为盗,此皆酿祸之根”。为此,张居正主张整顿吏治,裁汰一批因循苟且的官僚,奖励一些“急功进取”的官吏。他在执政伊始,就奏请神宗实行考成法。他在上给神宗的奏疏中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考成法规定,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对于各项章奏,都应立即转各有关衙门执行。转发前,“俱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每月终注销”。此外,另立两本文簿,一本送六科备案,由各科查核执行情况,任务已执行者在册上注铛,未按规定执行者则纠举上奏;一册送内阁查考,如果发现六科所报有容隐欺蔽者,则加以举奏。这样,对于应办之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部到各衙门,都做到心中有数,层层考成,做到“月月考,岁有稽,不惟使声必中实,事可责成,而参验综合之法严,即建言立法者,亦将虑其终之罔效,而不敢不慎其始矣”。

按照明朝的祖制,一切行政事务,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行政长官有尚书、左右侍郎。同时又有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科有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给事中。尚书是二品,都给事中只有七品,但是对于六部有封驳、纠劾之权,六科实际上是六部的监察机关。内阁本来是皇帝的秘书处,事实上不负行政责任,更谈不上监察责任。实施考成法之后,居正以内阁控制六科,就从立法上扩大了内阁作为中枢机构的权限,这不能不说是一创举。考成法实施后,对于贯彻朝廷政令,特别是在整理赋税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大。与此同时,张居正对于用人行政方面,也针对当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革意见。他提出今后用人,应当“但问功能,不可拘资格”,苟“非贪婪至无行者,尽可随才任使”。万历二年(1574),为了纠正当时存在的“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骤”的消极效应,张居正又推行了内外官久任法。规定:知府、知县六年一迁,其间如发现某人不宜任某官,某官不宜在某地的,抚、按官可量行更替;各省布政使、按察使三年一迁;中央科、道、部、曹六年一迁。这样,“藩(布政使)、臬(按察使)、守、令皆得自展”,努力尽心本职工作。他还主张慎选地方官吏。他说;“守令者,亲民之吏也。”请求皇帝“勒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惟以守己端洁,实心爱民,乃与上考称职,不次擢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簿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自行输纳,完日发遣发落”。经过一番整顿,万历初年吏治情况大为好转,中央政令,一经发出,“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在职官方面,明朝在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后,南京仍保留六部诸寺,但多半形同虚设。嘉靖、隆庆年间曾开始裁革。万历三年(1575),在张居正的主持下,朝廷下令:此后南京官员出缺,非紧要者不必一一推补。经过九年的裁革,除了有名望的大官和必须的属员以外,凡冗滥者皆裁汰之。这些都是居正任内的成绩。

二、严肃法纪,信赏必罚。张居正在奏疏中一再强调“刑赏予夺,一归之公道”,“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事有所枉,虽疏贱必申”,又说,“有功于国家,虽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国家,虽嗍笑之微,敝祷之贱,亦勿轻予。”张居正说到做到。世袭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朝弼作恶多端,擅杀无辜,兵部三法司会议认为法应处死。但其始祖三世,皆大有功于国家,朝廷曾送给铁券,子孙许免一死,非有反逆实迹,应稍从宽宥,待以不死。张居正根据上述情况,拟旨“沐朝弼屡抗明旨,作恶多年,擅杀无辜,情罪深重。本当依律处死,但念元勋世裔,姑从轻,著革去冠带为民,押发南京随住”。万历七年(1579),神宗援引武宗和世宗朝的成例,命文书官邱得用,口传圣旨,进封他的岳父王伟为伯爵,吩咐内阁拟旨。居正无从拒绝,他说:“既有正德以后事例,王伟中宫至亲,臣等不敢抗违”。但是他指出:“臣等恭照圣祖定制,公侯伯爵,非有军功,不得滥封。”他又提到嘉靖八年,世宗曾诏廷臣会议外戚封爵事理,诸臣议称:“祖宗之制,非军功不封。夫爵赏者天下之爵赏,人主所恃以励世之具也。今使椒房之属(指外戚),与有大勋劳之人,并享茅士(指封爵),非所以昭有功,劝有德也。今除已封见任者,姑准终身外,此后凡皇帝、驸马、俱要查照祖宗旧制,不许夤缘请封。”申明王伟的爵位只能终其身,子孙不得世袭。直到居正身后,这个限制才被撤销。

整顿驿递是张居正严肃法纪的又一项内容。明朝政府在从京师到各省的交通干线上都有驿站,专为公差人员提供食宿和旅途方便。驿站的交通工具和民夫都由沿途百姓负担。民夫三年一幸占,周而复始。这对于交通干线附近的人民,不能不说是规定,只有军国大事,才能凭“勘合”(护照)使用驿站。但到后来,这一规定渐成具文,有的官员甚至在驿站恣意滋扰,百般需索,致使驿递“困敝至极”,人民也不堪负担。万历三年(1575),张居正提出整顿驿递的计划:“凡官员人等非奉公差,不许借行勘合;非系军务,不许擅用金鼓旗号。虽系公差人员,若轿扛夫马过溢本数者,不问是何衙门,俱不许应付。抚、按有违明旨,不行清查,兵部该科指实参治。若部、科相率欺隐,一体治罪……凡内外各官丁忧、起复、给由、升转、改调、到任等项、俱不给勘合,不许驰驿。”

张居正执法很严,而且从自身做起。他的儿子由京师回江陵应试,吩咐儿子自己雇车;父亲过生日,吩咐仆人背着寿礼,骑驴回里祝寿。万历八年(1580),居正次弟居敬病重回里,保定巡抚给以照顾,发给勘合,居正随即缴还,并附去一信说:“仆忝在执政,欲为朝廷行法,不敢不以身先之。”最难办的还是内监和衍圣公。内监是宫内的亲信,轻易干涉不得,居正只得吩咐他们的上级去设法。衍圣公是孔子六十四代孙尚贤。他每年从曲阜入京朝贡,沿途骚扰,“百姓如避虏贼”。山东布政使据实秉告居正。居正答书说:“夫圣人秉礼为教,志在从周,假令生今之时,亦必斤斤守朝廷之法,不可逾越,况其后裔乎?后若再行骚扰,亦宜一体参究,庶为持法之公也。”后居正与山东巡抚重新商定,将衍圣公每年入朝,改为“如王府例,每岁只差人进马入贡,不必亲行;或当朝觐之年,预期奏请,得旨而后行,亦为简便”。从而减少了交通干线附近居民不少的惊惶。经过张居正的一番整顿,驿递状况大有改观,以致万历八年(1580),神宗派皇亲上武当山祈神赐子,也不敢使用驿站乘传。

三、治理河患,解决漕运。明代的黄河在今江苏滨海县境内出海,其中自徐州至清河(今淮阴西)的一段黄河又是运河河道,时称“借黄为运”。清河以东到出海口,黄河又与淮河共一河道,黄河水涨,淮水被逼,倒灌运河。当时黄河经年泛滥,常使运河阻断,漕运不通,农田也大量被淹没,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大问题。张居正对此极为忧虑。为了解决黄、淮水患,他认为必须统一事权,由一人兼任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根据他的建议,朝廷于万历六年(1578)正月,命吴桂芳兼理河漕。不久吴逝世,居正又推荐有治河经验的水利专家潘季驯以工部左侍郎兼右都御史衔,总理河漕,许以便宜行事。季驯从“民生运道两便”出发,采取“筑堤障河,束水归漕,筑堰障淮,逼淮注黄”的治水方案,治理黄、淮。在张居正的大力支持下,朝廷批准了他的计划,又给以充足的经费,潘季驯得以排除干扰,大胆地执行他的方案,改变了黄、淮两河经常决口,漕运不通的状况。“数年以来,居民既奠,河水安流”,而“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漕船也可直达北京,对农业生产和南北经济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推行一条鞭法。张居正改革的最主要内容是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他在任首辅后即曾尖锐指出:“自嘉靖以来,当国者(指严嵩)政以贿成,吏股(juān、捐,剥削)民膏以媚权门,而继秉国者(指徐阶)又务一切姑息之政,为逋负(拖欠税赋)渊薮,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病实在此。”为了富国足民,他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整顿国家的赋役;为了均平赋役,必须首先清丈土地。万历六年(1578),张居正下令清丈全国各种类型的土地,限三年完成,并且规定对破坏清丈者,要“下诏切责”。这次清丈正如他所说的,“在小民实被其惠,而于官豪之家殊为未便”。经过三年的努力,共丈得天下土田七亿亩,比弘治十五年(1502)超出二亿八千万亩。尽管这一田亩数额不免有所夸张,但毕竟使一些豪强地主受到了抑制。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又在丈量土地的基础上,把嘉靖初年已在福建、江浙等局部地区施行的一条鞭法,下令在全国范围实行。一条鞭法的内容比较复杂,各地施行也不一致。根据《明史·食货志》和其他史书记载,它的主要内容是:统一役法,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泛合并为一,不再区别银差、力差,一律折银征收,力差由官府雇人应役。原来按照户、丁派役的办法改为按照丁、粮派役。丁和粮各占多少比例,没有统一规定,各地实行不一,或丁六粮四,或粮六丁四,或丁粮各半。赋役数目,以县为单位计算,以原有税额为基准,不得减少。这种把田赋和名目繁多的力役,总编为一条的办法,称为“一条鞭法”(亦称“一条编”)。它的特点概括起来说,就是赋役合一,按亩计税,用银交纳,手续简便。施一条鞭法的实施,从实际效果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抑制兼并和均平赋役的作用,减轻了一些地区农民的负担。《明史·食货志》说:“赖行条鞭法,无他科扰,民力不大绌(拮据)。”这种赋役制度,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地丁合一”制,反映了赋役逐渐趋向一元化的历史进程。它规定的赋役征银,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又反转过来促进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以银代役,相对松弛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客观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从万历十年至十五年(1582-1587)短短的五年间,太仓积粟达一千三百余万石,可支全国五六年之用,国库积银也有六七百万两之多,使明朝政府的财政支绌情况有所好转。诚如谈迁所说:张居正“洵经济之才也”。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病逝,神宗开始独自处理政务。由于居正的改革在某些方面同至高无上的皇权发生矛盾,竟招来身后的不测之祸。万历十一年(1583)三月,神宗为了发泄他对张居正“威权震主”的积怨,加上新进者的参奏攻击,竟强加张居正以乱政不忠等罪名,下诏剥夺张居正生前官号,并下令查抄张居正在江陵的老家,因此,张居正的改革也随之半途而废。然而,历史并不能由万历定是非,张居正作为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改革家,其功绩诚如崇祯朝吏部尚书李日宣等所言:“故辅居正……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这一评论还是公允的。

热点内容
上海步界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4-10-24 04:21:00 浏览:893
2019二级建造师法规考试真题 发布:2024-10-24 04:19:45 浏览:118
东方时尚法规考试带包 发布:2024-10-24 04:02:19 浏览:848
17年瑞达行政法讲义 发布:2024-10-24 03:51:39 浏览:659
法院侯迅 发布:2024-10-24 03:33:25 浏览:738
2019年新劳动法法规 发布:2024-10-24 02:42:41 浏览:475
孙宪忠民法 发布:2024-10-24 02:31:43 浏览:207
网络游戏相关法律法规 发布:2024-10-24 02:31:04 浏览:264
新交通法规超速 发布:2024-10-24 02:21:43 浏览:722
世不难立法 发布:2024-10-24 01:49:55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