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养久听

道德经养久听

发布时间: 2024-10-26 15:37:30

A.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第六十章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1、道生化万物,德蓄养万物,让万物生长和学习,让万物长成和繁荣,养育和保护万物。世间万物都尊重道而珍爱德,是一种自然的表现。孕化万物而不拥有,成就万物而不居功,引导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道德。

        2、道为本,生万物。德为表,养万物。“道德”二字,一不为宣扬什么高尚情操,二不是掩盖虚伪做作,而是与每个人的人生息息相关。“道”通俗的讲是 蕴含于万事万物中,并左右万事万物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德”则是人们根据掌握的客观规律,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正所谓“内悟道,而外显德”。与高高在上的高尚情操有所区别,与掩盖卑鄙下作的遮羞布不可同日而语。既不可高举“道德”大旗颐气指使他人,也不可站在自以为是的“道德”制高点鄙视别人。真正的道德,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1、道是本体,看不见也摸不着,真正地发挥作用,得有德这个用体,帮助让我们清楚地认识道、感受到道,享用道的无限妙用,进而“守道”,守住根本,一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人感受外事外物的器官称为“兑”,如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吃,鼻子闻……好看的、好吃的、好听的和好闻的,不停地向外追求,心中有太多的欲望和杂念干扰,使心灵受到束缚,无法回归清净自然的大道中去,一如关在狭窄的空间,看到的是一小片天空,无法了解世界的全部,无法看清万物的起始。

        3、从事物的客观立场来观察世界的本质,不以自身的感受和观点来认识和判断世界,否则就会极端片面,主观盲目,产生自负的心理,招来了不少的灾祸,站在事物的立场去看待事物,就像站在山顶看山谷一样。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1、大道平坦又一望无际,如若不持久,容易丧失信心,或急功近利。本章“大道甚夷”,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夷”既有平坦之义,又有看不见之义,找捷径抄近道近乎近乎人情,却非天道。作为旗帜标杆的统治者做示范榜样作用,具体实践实施时,要把方问,盯紧目标,大道虽像蛇虫爬行一样弯弯曲曲,也无所畏惧。

        2、统治者修建宫殿,朝政腐败;连年征战,田地荒芜;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君王生活奢侈,耀武扬威,搜刮财富,这就是老子说的强盗行为,非道哉。一如世俗之人,内心荒芜,肚里空虚,外表花枝招展,珠光宝气,贪图口腹之欲,追求过多财富,装饰外表换取别人的尊敬,掩盖内心的空虚,这是脱离大道的表现,非道哉。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1、善建者,就是善道贵德,守住生命的原则,保住精神的辎重,稳固人生的根基,心中有确定性之光,始终如一,终生不离,面对现实困惑与不确定时,不至于迷失、动摇或停滞不前。

        2、建德就是修德,修身。修德,是敬天、敬人、敬事的开始。修德是建立自我与为人处世的出发点。个人趋向本真完善;家庭荫余兴旺;乡里民风淳朴;邦国泰民安;天下德广博而丰厚;代代绵延,成其久远,子孙以祭祀不绝。

      3、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约束自己不压制别人。我们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试着改变别的东西,而不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都会试着让自己以外的东西变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话,也就不可能让任何东西恰如其分。

        3、我们应由内而外的顺序,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每个人都并非那么与众不同,个性也并非那么密不透风。观察、认识、理解他人,是与人合作的基础,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指责、评价他人,甚或想去改变他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强化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本性,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放大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匮乏用“观”来代替指责与评价,在“观”中建立与他人的共情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作共处、相依相存。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1、初生的婴儿之所以生命力强大,就是因为他还处于无为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是身体里的中和之气充足的象征,老子称这种状态为理想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只有潜心修炼大道,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大道,才能到达最佳。

        2、人在赤子阶段,无知无欲无求,不会伤害任何事物,也不会遭到任何事物的伤害,处于安全之中。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产生了私欲,甚至变得贪婪,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患得患失。事物发展到强壮阶段,它不能遵守赤子的和气之道,就会渐渐走向衰亡,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要适可而止。

        3、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人的身上都有缺点,如果我们不能纠正自己的缺点,不克制自己的欲望,就会变得骄纵、暴躁起来,而唯独缺少了与生俱来的和气。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1、内在修道,外在修德。对内管住五官,抵制诱惑,鱼跃龙门,潜龙在海,保持本色。对他人不讲亲疏,不求厉害,不分贵贱,用发展眼光看人识人,也许此时是学霸以后会是人渣,也许此时是学渣以后会是CEO。

        2、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出身,或教育良好,或经济富有,或关系复杂,或自卑内敛,大家也应该和光同尘,不做另类,不格格不入。

        3、谨慎择友。要和胜己者,盛德者,有趣味者,能吃亏者,能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做朋友;不与志不同者,谀人者,颠倒是非者,落井下石者,好占便宜者,德薄者,忘恩负义者做朋友。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1、治国、用兵、取天下的政治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奇正双修,奇正相生。就如我们现在的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高考的改革不再分文理科,更趋向于综合性,甚至不乏艺术修养。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很重要。就像我们日常生活,既需兼顾工作业务,还要搞好业余生活,事业固然重要,家庭还要照顾好,也得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1、福祸相依,相伏,相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如《骆驼祥子》。福祸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相互转化,我们要做到顾此顾彼,还有知己知彼。

        2、君子如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以玉比德,玉有“九德”: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谦谦君子犹如“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就是为人处世要外圆内方,有棱角懂得迂回,直率又不放肆,光芒内敛又不张扬炫耀。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1、啬术之益。就如雷锋所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自多,自见,自夸,自耀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啬”是指节约精力,少浪费才华,做正事,做大事。这个吝啬不是吝啬钱财物,而是吝啬精气神,把精力用在刀刃上,不浪费体能和才华。

《道德经》第六十章

      1、厨事喻国是。治国之术要抓大放小,管理天下,治理百姓不多扰,百姓自生自化,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妖异鬼怪、神人、圣人都不会伤人,才能天坤地宁,和平共处。

B. 道德经 | 听山水万千,不如一舟泛之

是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原文。

其中"知止可以不殆",指知道事物的界限,便可以长久。 是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第四十四章也有提及:“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三十二章为这个观点的铺垫和来源,但也有误解,认为既然知止可以长久,是否就代表停滞不前呢?

我认为这是一种曲解。从论道 和修身,事例三个方面解读如下:

1 论道:道无名,物有名。道无止,物有止。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 。

道隐无名,勉强称之为道。道无形,故无止。道是真理,规律和法则。 道养育万物,万物始制有名。所以名只是一个表象,是制出来的,也是变化的。 但变化是有边际的。

但有了名,就有对名的认知,有底线和规则。

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 。天下由于道才井然有序,长江河流有山川峻谷才能曲折蜿蜒。

可见,道指引我们有名知止,但也如江河一般,不能因为有山川就畏足不前,在界限内应该有所主张。

2 修身 : 见素抱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声色犬马总是带来灾难。修身养生者必须清心寡欲,功成身退才能保全。

然而即使重腹轻目如圣人,面对诱惑还是很少能自制。如何才能达到呢,老子给了一个很重要的提示:知。 如何知道事物的界限,除了观天地,还要行四方。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何尝不是因为水已历经恶而到至善呢。 所以第四十一章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 张良-知止不殆而勤于行

张良就是知止不殆而勤于行的最好的例子。张良跟刘邦一起打天下, 运筹帷幄,有勇有谋。可谓勤于行。刘邦多猜忌,所以张良晚年不问政事,专心修道,善始善终,可谓 知止。张良的目标是推翻暴秦,而非其他。面对权欲,物欲能坚守本心,从而避免了韩信之祸。也是后人值得回味的。

综上所述,知止不殆是很难达到的,唯一的路径是闻道,勤于行,乃有悟。

听山水万千,不如一舟泛之。

C. 《道德经》做人智慧,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道德经》中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眼里自有自己优点的人,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自以为是的人,就听不进别人的话,很容易目中无人。

自己夸耀自己功劳的人,其实没有功劳,也不会让自己彰显。

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自以为是的人。平常的人,精神上至少应该是半开放的,就是见到新事物,或者听闻新道理,会尝试接受。

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精神上是封闭的,拒绝接受新事物,也从来不把别人说的道理当回事。

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大圆和小圆的比喻,真正的高人就像大圆,视野大、格局大,接触到的信息多,他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反而觉得自己很渺小。

自以为是,自视甚高的人就像小圆,格局小,视野小,接触的外面世界也小。坐井观天,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不过如此。

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达姆罗施少年得志,刚刚20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当时他名气很大,自己也非常高傲,有些飘飘然了,以为自己无人可及。

直到有一天,达姆罗施不小心把指挥棒忘在了家里。他准备派人去取,这时候,一个助手悄悄告诉他:可以向乐队里他人借一支指挥棒用。

达姆罗施有些愣神,他略带怀疑地向乐队成员说:“请问,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话刚说出来,就只见场上的钢琴手、大提琴手、长号手等十几个人纷纷从上衣内袋里掏出了指挥棒······

达姆罗施好像被什么击中了,他似乎开始变得清醒起来。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并不是什么不可或缺的人物,很多人都在默默努力,准备替代自己。

静水流深。低调,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一个低调的人,不炫耀,不自以为是。与人相处的时候,懂得尊重别人,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默默地向周围优秀的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自以为是,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也是悲哀的。

钱钟书在《一个偏见》中说,人在精神上都要有客厅,还要有卧室。在客厅里我们仪表端庄,高谈阔论,自信地展现自我;在卧室里,我们卸下“礼貌”“庄重”“自信”等等,自由自在地,“放肆地”休息。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精神上只有客厅,没有卧室。他们去哪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处处希望展现自己,自己始终也端着架子。精神上缺少一间让灵魂休息的卧室,这是何等的悲哀。

王阳明和曾国藩,这两大完人,不约而同地指出,傲,是人生第一大敌人,是人身上的第一大恶德、第一大毛病。

因为傲慢、自满的人不会继续学习,不会继续修身,而只会用他们的傲慢、目中无人的“毒箭”去伤害周围的人。

《周易》中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天道、地道、人道,都是厌恶满、盈的。谦就是不满,永远以学习的心态,不断学习,这样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D.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的最佳注解在哪里

在我这里。
白话全解老子《道德经》选登之六
照直说

第二章

大家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是因为定出了美的标准或明确了美的含义,正因为如此,与美对立的“丑'就出来了,“丑”这个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丑”这个标准就是这样定下来的。大家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善良的,正因为有了善良行为来做比较,对应的,什么是丑恶的就区别出来了。丑恶,就是这样比较区别出来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和无是相互伴生的,难和易是相对而言的,长和短是相互比较出来的,高和下是通过比高低比出来的,音和声是通过看它是单一的声音还是混和的声音区别出来的,先和后是紧密相连的,这一切现象都是客观事物比较固定的规律。[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所以,聪明的人做自然而然的事,不去做人为生出来的事,他用行动去影响别人,他用行动去引导别人,他用行动去教育别人,不会只说不动,不会去做弹花匠的女儿----会弹不会纺。他尊重世界万事万物,不去干预它们的生长、发生、发展情况,要从这里开始到那里结束,不应该这样生长、发生、发展要那样生长、发生和发展,也就是不把个人的意志和意愿加入世界万事万物中。他有所收获,他有所成就,他取得成功,也不居功自傲。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志,成功而弗居也。]

也只有不居功自傲,看淡收获,看淡成功,看淡成就,才会无所谓得到和失去。[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原文:天下皆知①美之为美,恶②已③。皆知善④,斯⑤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⑥也,高下之相盈⑦也,音⑧声⑨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⑩居a无为b之事,行c不言d之教e;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f唯弗居g,是以弗去。

注解:①皆知:都知道。②恶:丑,丑恶。③已:通“矣”,感叹词。④善:善良,好的行为。⑤斯:这,这就是。⑥刑:较量,比较。⑦盈:通“赢”,输赢。⑧音:多种乐器发出的音响是音。⑨声:单一乐器发出的音响是声。⑩圣人: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修养好的人,有道德的人,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等等。a居:按照。b无为:不去人为,不去干预,不去干涉,不那样做。c行:实行,采纳。d不言:不说话。e教:教育,引导,启发。f夫:只有,也只有。g居:自居,据有,占有。

说明:
老子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真是看得透澈,从物质世界的成双成对现象(有与无、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先与后)和人类社会的成双成对现象(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说起,告诉我们,有的要看淡它们,有的要尊重它们,有的要遵循它们。一个人对待客观事物最好的办法,还是顺其自然好。有的(美的,善的)我们过分看重了,它的对立面反而更加突出,只有看淡美的善的,才能无所谓丑和恶,才有可能丑恶不那么更加丑恶。当然了,老子在这里不是和浠泥,要人们容忍丑恶,纵容丑恶,恰恰相反,他是反对丑恶的,在他整个道德思想体系中自始至终都在反对丑恶,都在不断地提出消除丑恶的办法。主张人们不要走极端,不要过分看重和追求美的善的,这样有助于消除丑恶。

E. 读《道德经》的好处

读《道德经》的好处

文/灿川

一、治疗疾病

有资料标明,每天诵读《道德经》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在网络,我搜索了一下《道德经》治病的一些文章,深受启发。就我个人感觉,治疗失眠是特别有效果的。过去睡眠不太好,经过半年多的每天诵读,躺下做一下深呼吸,一会就睡着了。

二、可以长寿

《道德经》属于高能量的书,无论是语言,书籍,想法,人,都是一种能量,每天诵读,就是与高能量的老子在一起,因而,每天身体会慢慢的聚集高能量。慢慢的会将那些负面的低能量代替。身心会得到一个大的改善。

三、是一种修行

每天读一定时间的诵读,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一种行为。读的过程,让大脑处于放空状态,快速的读,读的熟练,读的流利,一但大脑出现杂念,就立刻回到读上。这本身是一种很好的静心,不去思考里面的字词,就是读,间接相当于打坐一样的效果。

采用单盘,双盘,跪坐,这是修行人特有的坐姿,读经,就起到了修心的作用。

四、开智慧

《道德经》里面有很多智慧,这些智慧进入大脑之后,长久下去,必定会取代人的生活行为,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文中的智慧,变会应用在生活中。

五、锻炼记忆力

我觉得这种诵读,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适合。小孩子读,可以在很小的年龄,就接受这种智慧,古人过去都是背书。曾仕强也强调小孩子背书,背下来,未来才能应用自如。

而对于退休人员,每天读,口中舌头在不停的动,舌头连着大脑神经,而且视觉,听觉,嗅觉会同时受到锻炼。

这舌头的每天运动,就如播音员练口齿操一样,时间久了,说话都会灵敏。可以起到锻炼大脑的作用。大脑只要灵活,自然会指挥全身,身体四肢,本身都受大脑指挥。

六、有利于古文的学习

每天在读,这种难懂的古文,也是锻炼一个人学习古文水平的过程,毕竟文中有很多生僻字,要查拼音,有很多难懂的词汇,读顺,读通,读熟,最后背下来,练过之后,再看其它参考书,特别容易理解。而且,这种读,会在大脑形成回路,读其它古文,诗词,都是易如反掌。

先总结这么多,未来会仔细研究,形成系统的感悟。

2022/2/3晚间灿川随笔

F. 生命必读之书——《道德经》之第一章

昨天细读了路西法殿下创建的【圣贤书友】中的《道德经》,一时没能忍住,便写了一文。谁知,这文一写,竟忍不住萌发了全本读《道德经》的欲望。

今早起床,什么也没有做,就拿着《道德经》捧读。结果,诵来诵去,神清气爽。那时,我就想,这寺庙里的和尚为什么伴着晨钟暮鼓,孜孜不倦读经了。原来,读经本身也是一种修身养性。我不当和尚,不念佛经,那么,晨钟暮鼓,读一读这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不是对以后生活学习有帮助呢?

所以,就学学这些和尚们,天天念一念《道德经》,悟一悟道,指不定悟出点名堂。因此,从《道德经》第一章开始反复读,一直读下去。我想,待到读完整本《道德经》,也算是在路西法殿下的引导下,系统读完了一本书,那真是快莫大焉。

之所以快莫大焉,是因为殿下还有贝的奖励读下去,并引导着思考写文。那就索性读,写,既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升写文水平,何乐而不为?因此,每天作为必读书目,并为此更一篇文。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直译:

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道。这个叫出来名字的道的名字,不是真正的名字。(真正的道)无名是万物的本始;(被定义的道)有名,是解读万物的根源。

因此,用无欲的心态(不带任何欲望)可以了解、观察到道的玄妙,用有欲的心态(怀着各样目的)能了解、观察到道的效果。无名和有名,是同一来源而不同的名称。它们都是玄妙的东西。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大门,

我的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是整部书的总纲,在全书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该章搞懂了,领悟相对透彻了,其它各章节就容易看懂并深入理解得了。

何谓道?没有结论。反而读来读去有些绕。说得出来的道,不是通常意义的道。给这个道命名,却又不是真正的名。也就是说,你所悟的道,只要说出来,就走了样。正因道之无名,它才是万物的本源。有了名,便成了了解万物的根本。

它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因为老子是道学的鼻祖,我们不妨从道教的阴阳图形中来进行直观感悟。

阴阳太极图,是一个圆圈里面有两个黑白标志,各占一半。如果将整个大圆圈看着是道且无名的话,那里,里面的两个黑白阴阳部分就是有名和万物之母。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可归结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生东西南北中,诞生了万事万物。

同时,黑白阴阳还表明,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它们本来是平衡存在的,在大圆圈中各自均衡对半。如果打破这个平衡,那么,有可能阴多一些,也有可能阳多一些。

因此,它体现了老子最基本的哲学思想:平衡中和,辨证思维,探幽寻微,生生不息。

.这章讲道、名、有、无、妙、玄等基本概念,它引导人们去积极思考。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将这个道精准描述出来。你费尽心思描摹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那怎么办?继续去找。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大家都去找,一时找到了自认为是真道的道,但却不是。便又寻找。在不断的寻找过程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力求与真正的道接近。如此,个人就进步,社会就发展。

道是很美的东西,全在于去悟。用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描述。余秋雨先生说: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让它们留住一点虎虎生气,交给人们一点生涩和敬畏,远比抱着一部《康熙字典》把它们一一收纳,有意思得多了。

这个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以框范的部分,就是道。人们不仅要用心去感悟,更要对它有所敬畏。不要以为人定胜天,吼了吼,大地也要抖三抖。那都是偏离了道的正确方向,会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我们现在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治理环境,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体现阴阳太极中的平衡。不能偏颇太大。只有如此,才能在寻道的路上探幽寻微。

我国古代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就有一股执着精神。他当年对着竹子苦苦格物,寻求道的真谛。竟一连格了好几天茶饭不思,夜不安寝。最后终于格出了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当然,他把这个道悟出了,虽然能引导人们解决一些哲学问题,但又不是真道。人们还得不断地格,以致无穷。

因为,自然之道,是玄之又玄,是奥妙无穷的,终其人类,不一定能悟出老子所说的这个“道”。

而无名与有名,体现了世界的对立统一和辨证思维。太极上的阴阳两极,相互对立,但它们统一存在于这个大圆圈内。一切事物的对立发展,此消彼长,都是在这个大圆圈中进行的。这就从直观上显现了世界的对立统一。在对立统一中体现辨证思维。

阴到极致,便转化为阳;阳到极致,便转化为阴。所谓否极泰来,日中而仄。红得发紫,也是如此。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做事要留有余地,不可顶满格去干。功成要身退,居安要思危。

不过,在我们写文,尤其是写小说、故事设计情节和人物时,一定要体现这种辨证手法。一个人物,其个人命运,要将其不断打入谷底,惨得不能再惨。在惨到极点时,进行阴阳转化,峰回路转,让人心情随故事情节,随人物命运而迭宕起伏,扣人心弦。如果没有波澜,阴阳反差不大,那这篇小说或故事,注定是失败的。

在克制自己的欲望上,用有与无辨证去约束,对个人的命运和前途,尤为关键。

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二者相伴而生,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你今天位居高位,有大把的权力可以挥霍,有享不尽的荣华,但那无,却悄悄蔓枝展开。当你的贪欲达到阴阳转换的临界点,无,就訇然而至,将你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多少腐败分子尽管犯罪手段千变万化,但终逃不脱因为心中的有(欲),才换来了个人的无(身败名裂)。

相反,你虽然身处逆境,处于全无的的状态,只要心中有梦想,有渴盼,并切实可行去进行人生的规划,全力以赴去落实,那么,你的“无”可转化为”有“,实现人生的逆袭。

为了更深入更透彻地解读《道德经》,今天翻了翻资料。无意发现了央视原主持人白岩松也在读《道德经》。并且,还开有讲座。饶有兴趣听了会儿,很受启发。

白岩松从24岁初步读《道德经》,读过一遍后,就搁置那儿了。据他讲,虽然搁置了,但其书中的价值观却深深印入脑海中,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无意识加以运用。

随着事业的蓬勃发展,他到36岁名声大噪。但接二连三的困惑也来了。声名远播,一时有些承受不住。在随后而来的采访和编辑中,总是感到不顺手。效果很不理想。那时,他很苦闷。后来,又重拾《道德经》从中找到了答案,彻底解决了问题。

他说,之所以采访和编辑不顺,是因为心中牵挂着“两老”。老领导,老百姓。总是揣摩着他们的心思和反应。在些状态下,就前怕狼,后虑虎。战战兢兢,不得要领,方寸很容易乱套。他看了《道德经》第七章: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原来,他在工作时,首先心中就有一个私,所以,表现于外在行动上,就受这个私所左右,那么,干的活就非常糟糕了。

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后来再去工作时,就完全放下心里的负担,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效果出奇的好。

我听了他讲的亲身体会后,以为,其实,他的这个困惑在第一章里就可以找到答案: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心里没有任何负担,静心观察事物,才能发现其精妙之处。常有欲,心里有多样的假设去观察事物,肯定会带着各式各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难免看问题,处理问题会偏颇。不能达到准确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效果。

真没想到,这么个大腕,对于《道德经》研读得这么深透。他开的有一系列讲座,在喜玛拉雅上有专题。我订阅了下来,作为以后深研《道德经》的辅助材料。

清心寡欲,淡然宁静研读《道德经》吧。白岩松把它称为“我生命中必读之书。”我后来想了想,把古文化的儒、释、道,三者作了一个比较,儒家力求人们积极入世,而释家则想方设法使人们出世,比如遁入空门,六根清净,也就是现实生活中一遇挫折,就皈依佛门。而道学却介于这两者之间。既要入世,也要在入世时保持一种宁静致远的心态。

如果说,儒家是主张进行人生加法的话,那么释家却是让人抛开一切,遁入空灵。而道家是既做加法,也有空灵,更是不断做减法,从这个侧面来看,是融三者之优。

形象比喻来说,你往人生路上不断飞奔的时候,该丢弃的必须丢弃,该吸收的必须勇于吸收,该静止时必须如和尚念经般从容念经。在不断地动与静的交错中,感悟人生,修正方向,才不致于迷路,才不致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

愿这生命必读之书,伴随左右,如一盏指路灯,驱散阴霾,时时有光明。

热点内容
婚内财产协议不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10-26 18:02:58 浏览:518
政法官员调动 发布:2024-10-26 17:48:58 浏览:591
中南财诉讼法资料 发布:2024-10-26 17:37:40 浏览:33
广东法律援助课件 发布:2024-10-26 17:32:11 浏览:289
方圆辽宁法律服务有限公司 发布:2024-10-26 17:07:30 浏览:590
法治社会神偷 发布:2024-10-26 16:51:53 浏览:868
劳动法根本没用没人管 发布:2024-10-26 16:35:45 浏览:175
法学参考文献格式 发布:2024-10-26 16:30:35 浏览:743
张宏久律师 发布:2024-10-26 16:09:56 浏览:584
法院调解书适用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0-26 15:51:17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