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说兵

道德经说兵

发布时间: 2024-11-16 07:00:35

㈠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用兵

【一】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二】感悟

前一章大部分也是在讲用兵的内容,比如说不武、不怒、不予、不争,就是带军打仗尽量不要去用武力解决问题,自己作为将领也不能容易动怒。那如果实在需要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要怎么样呢?

这一章的智慧就是以客为主,以退为进。以客为主也就是根据对方的行为来作出反应,一方面我们不是主动去挑起战争的,另一方面对方行动了也就会暴露出相应的弱点,我们避实就虚去攻击对方的薄弱点,这样就容易获胜。以退为进,也就是先防守再进攻,我们退到敌人无法攻击的地方自然就是很安全的,在对方暴露出弱点时再出击,否则就不要盲目行动。

行兵最好的境界也就是人有形而我无形,我无形,对方不知道我们怎么行动,不知道我们在哪里,不知道我们要去进攻哪里,对方也就不知道怎么来进攻和防守。而我们也不用通过诱饵,就能使得对方暴露出来,这样我们以无形来攻有形,胜算就大了很多。但不管怎么样,就一定是不要轻视敌人,轻视敌人也就丢失了赖以长久生存的宝贝。所以就是在心理上要重视每一个对手,战争的代价太大,输一次可能就没命了。

【三】提问

1、以退为进?

老子对待战争的思想,首先是不建议作战。孙子兵法在谋攻篇也是讲要全取天下。作战不管胜负都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在不得已作战的情况下,就要先控制好自身的损失,以客为主,以退为进,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去根据对方的行为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否则主动的行动还可能造成对方过激的反应。

2、执无兵?

对方不知晓我们的行动计划,也就不知道怎么防守。不过老子在这里说的可能不只是正面的作战,而是作战之前有一些准备,比如谋攻,布局形势,这些对于胜利是极为的重要。

3、谨慎的态度?

老子在这里说出了对待战争的态度,轻敌对自己而言是致命的,只有谨慎的对待战争,才能够较为全面迅速的去应对。

第四遍学习《道德经》之目录

㈡ 老子德道经(道德经)中说到的跟【用兵】之道有关的章节,有哪些呢

您好。我才疏学浅不敢妄言,只有查询到一些资料供您参考。愿您能从中受益。
老子《道德经》全书八十一章,直接论兵或间接涉及到用兵的有第三十、三十一、三十六、四十六、五十七、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三、七十六、七十八等十余章。
老子具有反战思想则是无疑的。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大小战争此伏彼起,给国家带来破坏,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灾难。老子反对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第三十章里,老子认为战争是人类最愚昧、最残酷的行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老子主张反战的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㈢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出处

出自《道德经》

拓展资料

原文:

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翻译:

从古至今,边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战没完没了。战土在野战的格斗中而死,败马在疆场上向天低徊悲鸣。乌鸦叼着死人的肠子,飞到枯树枝上啄食。士卒的鲜血涂红了野草,将军们在战争中也是空无所获。要知道兵者是凶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它的。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对于“道”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 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时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道”,由道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而其实这个“道”虽然“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后面的论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潦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句话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体存在,它幽静无声,广阔无边,无依无靠又长存不改,它就是化育万物的慈母。“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强称它为“道”,命名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质性,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原始动力源,并且它的存在独立而不可丈量,具有无限性。对于“道”这种力量,老子自己是无法给予它确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认为,道只是权宜之称。

㈣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原文: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译文:
兵器,是个不祥之物,大家都讨厌它,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它的。

君子的日常礼仪,以左边为大、为尊贵,而用兵打仗,却是以右边为大。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左边属阳,是正念,是光明,以仁政治国;右边属阴,打仗的时候,非用“阴谋”不可,不用阴谋诡计不足以取胜。

使用不祥之物的兵器,并非是君子所乐意见到的,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使用了,也要适可而止,淡然处之。

用兵器、用武力打了胜仗,也不要骄傲,不要自鸣得意,因为有战争就会有人牺牲,死了那么多的人,你还高兴,那说明你喜欢杀人。

一个喜欢杀人的人,终归是要失败的,所以,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一般来说,吉祥、喜庆的事,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以右方为上。

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样就符合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

战争中,因为用兵器,死了很多人,要用哀痛的心情,悼念他们为此付出了生命;即使打了胜仗以后,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那些因为战争死的人,无论是自己这一方,还是敌对的一方。

热点内容
法院诉讼费发票 发布:2024-12-22 22:58:22 浏览:189
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 发布:2024-12-22 20:50:42 浏览:546
由法院 发布:2024-12-22 19:37:59 浏览:940
中央十二社会与法重播时间 发布:2024-12-22 19:33:12 浏览:333
法硕转考法学 发布:2024-12-22 18:17:45 浏览:407
山东法官员额最新消息 发布:2024-12-22 18:15:48 浏览:758
执行分公司的法律依据 发布:2024-12-22 17:58:30 浏览:201
法律法规宣传材料 发布:2024-12-22 17:30:52 浏览:941
国家会计行政法规有哪些 发布:2024-12-22 17:09:23 浏览:340
平阴赵律师 发布:2024-12-22 16:44:40 浏览: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