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成败图

道德经成败图

发布时间: 2024-11-24 22:25:18

1. 老子的《道德经》是如何著成的

老子以史官所特有的博学多识和深切的历史意识,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著书言道德之意,即后世所传之《老子》,又称《道德经》。

2. 还原版《道德经》第三章:道冲

还原版《道德经》第三章全文如下:

本章前五行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四章,第六行对应王弼本第六章最后一行。本章文本以帛书乙本为底本,并对底本作了校订。

上一章,老子从道与物的关系出发,阐明道虽不是物,但万物及其变化都是道的体现,道与万物融为一体,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中都有道的影子,谓之“惚乎恍乎,中有象乎;恍乎惚乎,中有物乎;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特别强调了,道不仅与万物同在,而且与万事同在。传统老学因为将“情”误读为“精”,因而完全忽略了道与万事的同在。

本章老子引进了“道冲”的概念,将道对万事万物能无限渗透这一属性命名为“道冲”。本章就是老子对“道冲”的定义,“道冲”代表了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无限渗透”具有双重内涵:一、道不仅存在于万事万物,而且充满了万事万物,绝对没有道缺席的地方;二、道不仅存在于万事万物,而且始终在作用于万事万物,绝对没有道不起作用的时候。特别是第二点,传统老学对此的认识恰恰与老子思想背道而驰,是两千年来老学领域根深蒂固的一大误区。

老子思想自问世以来一直在被后人误读误传,涉及本章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对“无为”的误读,将“无为”解读为“顺其自然”,自王弼为《道德经》作注开始流行,讹传至今;二、无中生有地引入了“虚静”的概念,是对老子思想不折不扣的篡改,其中“静”字源自后人对老子原文中两个字的误读,分别是“清”和“争”字。还原版《道德经》将在后续章节对这两点逐一加以详细论证。基于此两大原因,传统老学错误地认为道的作用几乎就是平躺,任万物自化,误以为这便是“无为而无不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起列荒谬的理论。

“道冲”的本质是“道的绝对性”,而对此传统老学并无清醒认识。“绝对”体现在空间上就是“大就是小”,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体现在时间上就是“过去就是将来”,道自身永远不变,没有“古道”“今道”之别;体现在存在性就是“无就是有”,道虚而不空,虚而愈作,无中充满了有;体现在运动性就是“静就是动”,道永远没有运动,但始终都在作用。所谓“周行而不殆”完全是后人妄自添加的谬论,所谓“道尚虚静”根本就是后人无端的臆想和凭空捏造。“无就是有”、“静就是动”是解读“道冲”的基本出发点,其结论便是道无处不在,又无所不作,且作而不息。

“道”始终在不停地忙乎,这是传统老学中没有道概念,但这恰恰是老子思想的精髓,贯穿整个道论。“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植若屈”、“大器曼成”,这些都是老子对道在不停忙乎的具体描述,但老子相关的“论道”都被传统老学改头换面成了“品人”,将道的属性说成了是人的品性。比如“大器曼成”是说道成就了一切,花儿的绽放、鸟儿的歌唱、泉水的叮咚、还有举手投足、男欢女爱、爱恨情仇,所有这一切都是道的杰作,但道却躲在它们的背后,一点不让你察觉。后人却来了一句“大器晚成”,宣称只要君子自强不息,便必有出人头地之时,与老子所言八杆子打不到一块。本章的“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也同样被后人将“论道”说成了“品人”,人、道混为一谈。

传统老学未能真正理解老子的辩证逻辑,视虚为无,视不见为不为;而老子思想的精髓则是,虚中充满了有,不见中满是忙碌。万事万物,看似自化,实为道化。大千世界,千变万化,然而这一切变化无不是道的作用所至。道不仅决定了万物的生死,而且决定了万事的成败。只可惜道无形无象,无声无状,道的所作所为完全不为人知,人们竟将道化误以为是自化,冒名顶替了道的所有功绩。因此,“道冲”不是在说道“虚空”,而是在强调道始终在忙忙碌碌,忙前忙后,忙得不亦乐乎。道对宇宙无限渗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宇宙生态的运转不出丝毫差错,道既是监督员,又是修理工,遍布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这叫作“道冲”。

通过老子本章对“道冲”的定义,从此“道冲”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动词,而成了一个哲学概念,表达了道的一种属性。老子后续的论述“至虚,亘也。守冲,笃也”、“多闻数穷,不如守冲”、以及“玄同”、“玄德”和“三宝”等论述,都是直接建立在“道冲”这个概念之上的。

还原版《道德经》将“绵绵乎其若存,用之不堇”一句纳入本章作为结尾,完善了老子对“道冲”的定义。道对万事万物的无限渗透不仅表现为道的存在,而且表现为道的作用,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就是为了发挥作用,发挥作用才是道存在的正真意义。“挫其锐,解其纷”就是在讲述道的作用,“用之不堇”正是在强调这种作用的无穷无尽,永不停息。“绵绵乎其若存”表达的是道的存在,似有非有,似在非在,但却没有起始,没有终结,延绵不断;而“用之不堇”则明确了道的作用,表明道无时无刻,过去现在将来,都将永远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发挥着无穷无尽的作用。“无处不在”与“无处不用”为“道冲”的定义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绵绵乎其若存,用之不堇”在王弼本《道德经》中属于第六章,但王弼本第六章实际上是由老子原本的两个章节残片拼凑而成。另一段文字是在阐述“道生万物”这一主题,与本章的主题“道冲”分属不同范畴,还原版将两者各就各位,“本章勘正说明”对此有进一步说明。

“道冲”就是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

“道冲”旨在表达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重点在解释什么叫“无限渗透”,有哪些具体内涵。所谓“无限渗透”,就是道不仅在万物中,还在万事中,不仅存在,而且始终在起作用。这四大要素是“道冲”的完整内涵。传统老学因为没有认识到道是宇宙的反面,从而不能充分认识“道冲”具有这四大要素,对“道冲”的种种解读也因此与老子思想相去甚远。

传统老注往往将“冲”解读为“虚”。如范应元注:“冲,虚也,和也。”又如朱谦之案:“‘冲’,傅奕本作‘盅’。《说文皿部》:‘盅,器虚也。’”诸家或以“冲”为“虚”,或以“冲”为“盅”之假借,又以盅言虚。这是传统老学根深蒂固的误区,认为道就是“虚空”且“无为”,并将“无为”理解为躺平、任万物自化。实际上老子的论断恰恰相反,道虚而不空,无而忙碌,只有穿透茫茫虚无,才能领略道的绚丽风采。“道冲”就是跨入道的圣境的第一个里程碑。而传统老学都被挡在了这个里程碑之外。

道冲,好比往被子里倒水,道能将自己注入万事万物之中,无论多小的地方,道都能钻进去,而且想装多少就能装进多少,绝不会满出来。

“道冲”就是在阐述“道”对宇宙万物的无限渗透。“冲”,本义将水或气注入体内,今天的“冲茶”、或给气球“冲气”就是这个用法。“道冲”表达了“道”注入万事万物这样一个动作,“而用之又弗盈也”则是在强调“道”没有进不去的地方,只要“道”想钻进去,就一定挡不住,无论多小的地方,“道”想装多少进去,就能装多少进去,绝不会满出来。这里,“用”的主语是“道”;“之”代指“冲”这个动作;“又”是转折副词,相当于“却”,“又弗盈”是说却不会满出来,这是在用否定的修辞来表达可以无限地往里注入。这种修辞手法将“道”的无穷无尽渲染的淋漓尽致。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彼”就是道,“非彼无我”指出,道创造了一切,因此没有道便没有我、便没有我的爱与恨、便没有我的成与败。“取”通“娶”,表示匹配,“非我无所取”强调,整个世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道的体现,你我的每一回顾盼、每一份喜悦、每一丝忧虑,都是道作用的显现,折射出道的取舍,体现了道的主宰。这便是庄子视角下的“道冲”,与老子的定义互为印证,相得益彰。

“道”无孔不入,又能无限浓缩这一神奇的属性,只有在“道”与“物”的互动中存在,只适用于“虚”对“实”的渗透,本质上是“超物”对“物”的降维操控。而“物”与“物”之间的互动,哪怕是空气往气球里装也有装满的时候。这就是“绝对”与“相对”的本质差异。道的这种绝对属性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从未被人们正确认识。

“冲”,始见于甲骨文,象形地下有个暗洞,四周的水不断往里注入,所以,“冲”的本意表示“注入”,作动词。‘冲’,古作“冲”,反义词是“浧”。“浧”为楚字,从口从土从水,表示地面上有个洞,水从洞里满了出来,也是动词。“冲浧”対举是楚人的用法,用作灌进去与满出来的对比。“盈”为秦字,从夃(gū)从皿,表示器皿中装满了东西。因此,“盈”表示充满、满足,最初并没有淌出来的意思,反义词是空虚。“盈虚”対举是秦人的用法,用作满足与空虚的对比。李斯统一文字后弃“浧”从“盈”,混淆了“浧”与“盈”的区别。后人以“盈”倒推“冲”为“虚”的说法,忽略了春秋时期秦楚两国文字的差异,从而误读了“冲”的确切内涵。

“冲”,老子本字当作“中”,是以“中”假借为“冲”,这可以从楚简《老子》“大浧若中”四字的写法得到推断。这里的“中”就是“浧”的反义词“冲”。后人将“中”作了不同解读,分别是“冲(冲)”、“盅”和本字“中”,导致出现了傅奕本的“道盅”和“多闻数穷,不如守中”的讹传。实际上,“盅”和“中”都应读作“冲”,为“道冲”和“多闻数穷,不如守冲”。

“道冲”的双重内涵——道“无处不在”和“无处不用”

道充斥宇宙,遍布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仿佛世间万物都成了道的身影,道又好似化作了世间万物。道与万事万物同在,不仅存在于有形的物质中,也存在于无形的物质中;不仅存在于物质世界,也存在于精神世界;光与热、尘与烟、智慧与力量、希望与梦想,林林总总,无不见道的身影。

这里特别强调“宗”读作“踪”,不是“祖宗”的意思。

传统老注将“宗”作“祖宗”解,犯了个明显的逻辑错误。老子明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万物的嫡传祖宗,没有半点含糊,又哪来的“好似”呢?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什么叫好像是万物的祖宗?那到底是“是”还是“不是”呢?显然,老子决不会忘了“道生万物”!

“宗”,通“踪”,表示踪影。“踪”字出现相当晚,老子时代应该还没有这个字。“宗”最早代表宗庙里的牌位,由一个牌位慢慢增加到一长串的牌位,追溯了祖先的发展轨迹,于是,“宗”也就有了“踪迹”的含义,进而又引申出“踪影”的含义。这就成了一字多意,后人为了区分不同的含义,于是添加了不同的边旁部首,这才有了后来的“踪”字。

“渊”,原指水潭深不见底,强调的是无底,这里则引申为无边无际,指茫茫宇宙无处不是道,哪儿都是道,哪儿都是道的影子。“渊”就是老子在自序中所描述的“恍乎其未央哉,惚乎其若海”,两者表达的是同样的意境。

“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是说道在一切光亮之中。无论是日月照亮了天地,还是德光照亮了心灵,你都能看见道的影子,与日月同辉,与神明共舞,让你豁然开朗。

“同其尘”,是说道在一切尘埃之中。尘代表最细小的物质,是构成万物的最基本单元,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都可以化作一粒尘埃,于是“在尘埃”就是在万物,就是在蝼蚁,在稻草,在瓦砾,在屎尿!

老子的“和光同尘”就是庄子的“道在屎溺”。《庄子·知北游》极为精彩地讲述了道的无处不在:

东郭子问庄子道在什么地方,而且要言之有据,于是庄子开出了一串清单:在蚂蚁里,在稻草里,在砖瓦里。东郭子越听越不是滋味,不断地犯嘀咕,怎么越说道越下贱了呢?没料到庄子最后居然说“道就在大小便里!”东郭子终于无语。

“挫其锐”,是说道能够挫败一切锐气。而挫败一切锐气,就必然有力量,也就是说,道在一切力量之中。道就是人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这是老子把无形的道形象化了。

“解其纷”,是说道能够化解一切纷争。化解纷争就是解决问题,需要的是智慧和方法,也就是说道在一切智慧之中。化解一切危机,解决一切问题,无论多高明的方法,你都能见到道的影子,这是老子把无形的道再次形象化了。

“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在“论道”,而非“品人”。老子采取了他惯用的以点带面的表现手法,以“尘”代指一切有形的物质,以“光”代指一切无形的物质,以“力量”代指一切事物变化的动力,以“智慧”代指万物的思想及灵魂。层层递进,逐步升华,将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展现无余,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将道的无处不在从有形拓展到无形,从物质世界拓展到了非物质世界,精神、智慧、情感、追求都在与道共舞,都是道作用的结果。道不仅赋予万物以生命,还驾御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失与成败,光荣与梦想,归根结蒂居然都是道的杰作,这便是道的无处不用——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道作用的结果。

而传统老学则完全迷失了方向,将老子这十二个字扯上了个人修养,如范应元注:“人能用道以挫情欲之锐,解事物之纷,莹心鉴而不炫其明,混浊世而不污其真。”范氏注解颇具代表性,反映了自王弼以来传统老学对此的主流认知,常常在论道与喻人之间来回跳跃,时而论道,时而又说人,无视逻辑混乱,实则望文生义,以偏概全,没有领会老子的思想体系以及本章的主旨。

“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诸本均作“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被提到了句前,这与老子在上一章先论物再论情的顺序不符,也与本章逻辑发展的顺序不符,故还原版将顺序作了调整。

“和光同尘”今天已成为成语,但其释义却已面目全非,被说成是收敛起你的锋芒而混同于尘世,宣扬的是儒家低调做人、谦卑行事的做人之道,与老子的道论完全风马牛而不相及。老子的“和光同尘”就是庄子的“道在屎溺”,表达的是道无处不在,体现了道对宇宙的无限渗透。

“道冲”——道不仅能无限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永不衰竭

道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但定下神来,事还是事,物还是物,道又好像躲进了万事万物,变得无影无踪了。物有生死,事有始终,但任凭世事轮回,万物更替,道却始终如一,与万物相伴,为万物所用。万物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道悉心呵护,不离不弃,永无止境。

“湛”,本义沉没,指消失在水中,这里引申为道隐没在万物之中。“似又存”,隐隐约约好像又存在。“又”,表示转折,“却”。道无处不在,万事万物之中似乎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但定下神来,事是事,物是物,道就像躲进了万事万物之中,变得无影无踪了,剩下的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挥之不去,求之又不得——“湛乎又或存”!

“绵绵”,连续不断。《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绵绵瓜瓞(dié)。”指延绵不断的藤上结了大大小小的瓜,象征子孙昌盛,延绵不断。

“不堇”,“堇”,楚篆的写法是“上黄下土”,代表黄土,指生命的归宿;“不堇”,表示没有生命的归宿,意思是永生不灭。万物有轮回,故“天道圆圆,各复其堇”;但道没有轮回,故“用之不堇”。

“绵绵乎其若存,用之不堇”,指道看似不见,却又决定着万物的生死;万物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道则始终与之相伴;道之所以能始终守护着万物,是因为道没有轮回,永生不灭。

“不堇”,各传世本《道德经》作“不勤”。勤,王弼作“劳”解;高诱在《淮南子·道原》注中作“尽”解。高诱解实属望文生义,毫无依据,却被今人视作正解,以“勤”通“尽”收录进了现代汉语词典,不可不谓误人子弟。反之,楚人以“堇”喻“黄土”,意指生命的归宿,则因后人误读而从文献和词典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本章勘正说明

1. 相关章节重组及其依据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经》第四章与王弼本第六章最后一句重组而成。

王弼本第六章实际上是由老子原本的两个章节残片拼凑而成。上段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段文字是在阐述“道生万物”这一主题,逻辑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所承接的上文是“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盛若黜,大植若屈”,所启用的下文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整篇是在阐述道无所不能,无所不成,而道生万物是老子对道无所不能的举例说明。三段文字在逻辑上贯通一气。

而本章的主题是“道冲”,旨在阐述道无处不在,无处不用,这两个属性是道无所不能的基础和保障,分属不同的范畴。无处不在和无处不用重点在讲道对万物的无限渗透,强调的是道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绵绵若存,用之不堇”恰恰是针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而“道生万物”一章的主旨则侧重于道究竟有哪些功能和作用,存在仅仅是个前提条件,而不是问题的焦点。

因此,还原版将王弼本第六章分拆为两段,按照各自代表的主题,各就各位,分别纳入了本章和“道生万物”章。

2. 版本对勘及关键字考证

以下例举了还原版与十个主流版本的比较对照,并对还原版的校订及取舍作了说明。

(1)“冲”、“冲”、“盅”之辨,“又”、“有”、“或”之辨:

“冲”,老子本字当作“中”,是以“中”假借为“冲”,这可以从楚简《老子》“大浧若中”四字的写法得到推断。这里的“中”就是“浧”的反义词“冲”。后人将“中”作了两种不同解读,分别是“冲”和“盅”。“冲”是“冲”的异体字。“盅”是对“中”的误读,上文已就此作了详细说明,这里不重复。

“又”,帛书甲乙本和汉简本均作“有”。“有”古假借为“又”。《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郑玄笺:“有,又也。”王弼本、河上公本和严遵本“又”作“或”。“或”或为老子本字,读作“又”,楚人“又”读作“有”,“有”读作“或”,“或”又读作“又”,是惯例,不赘述。

景龙碑本“又”作“久”,“久”当为“又”之讹误。

再者,“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一句,帛书甲乙本比其他版本句尾多了个“也”字。“也”在这里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有比没有文义更佳,故还原版保留了“也”字。

(2)“渊”、“潚”、“深”之辨,“似”、“始”、“佁”之辨:

“渊”当为老子本字。帛书甲本“渊”作“潚”,“潚”当为“渊”之讹误。景龙碑本“渊”作“深”,“深”为避唐高祖名讳而改。

“似”,楚简《老子》作“亻㠯”,“佁”当系误读“㠯”为“台”所至,“始”为“佁”之讹传。

又,语气词“乎”,诸本或作“呵”、或作“旖”、或作“兮”,皆非老子本字,老子本字当为“唬”,通“乎”。还原版取“乎”。

最后,想尔本“渊”后脱语气词“乎”,系抄漏。景龙碑本“似万物之宗”脱“似”和“之”二字,系后人删减。

此段文字还原版与诸本的差异是将“和其光,同其尘”提到了句首,理由上文以作说明,这里不重复。

“和其光,同其尘”,帛书乙本“其”作“亓”,“亓”通“其”;汉简本作“和其光,同其袗”,“袗”或为“轸+土”之误,“轸+土”为“尘”的异体字。

“挫其锐,解其纷”,帛书甲本脱“锐”字,系抄漏;帛书乙本“纷”作“芬”,当系“纷”之讹;想尔本及景龙碑本“纷”作“忿”,疑系抄录中将此句与“玄同”一章的“剒(畜刂)其奰(尔+賏),解其忿”用字相混所至,“忿”用在此文义难通。

“湛乎似或存。”“乎”与诸本差异如上文所述。“似”,帛书乙本和汉简本作“佁”,“佁”为“似”之误。“又存”,帛书甲乙本等作“或存”,河上公本作“若存”,想尔本和景龙碑本作“常存”。“或”读作“又”,楚简中习见。“若存”是将“或”读作了“好像”,而非转折副词“又”,此种解读文义勉强能通,但“似”、“若”连用罕见,非老子本义。“常存”语义不确,“湛”义为“没”,与“存”相对,而“常”则与“暂”相对,故“湛”与“常”不能形成对文,由此判断“常”系“或”之讹误。景龙碑本此句又脱“似”字。

“绵绵”,多本作“緜緜”,两字古通用。“绵绵乎其若存”,帛书甲本脱“其”字,汉简本脱一“緜”字,皆系抄误。其他诸本皆无“乎其”二字,系被后人删减,以求对文工整。本章中,上文的“渊”、“湛”都是对道的状态的描述,是一种近似的类比,所以老子添加了“乎”字以表示在这种近似。此处的情形相同,“绵绵”也是一种近似的类比,故按同样的逻辑,下文当有“乎”字。“其”在这里用作下文“用”的主语,若无则语义不清,故有胜于无。

“堇”,当为老子本字,会意“黄土”,指生命的归宿。汉简本读“堇”为“墐”,各传世本读“堇”为“勤”。“墐”义为掩埋,在此文义不通。“勤”本义劳,但高诱在《淮南子·道原》注中将“勤”作“尽”解,实属无中生有,望文生义而已,但却被后人认可,传承至今,于是有了“勤”通“尽”的说法。但“尽”在此文义亦不十分贴切。“不堇”义为道永生不灭,“不尽”指道用之不尽,与上文“绵绵若存”并非直接的承接关系。故“墐”、“勤”二字皆系对“堇”的误读,“堇”用本字,读作“亡”。

附录一:王弼本《道德经》第四章:

附录二:王弼本《道德经》第六章:

3. 老子 这个是是什么朝代的详细点谢谢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太清宫镇)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

《老子》(《道德经》)

《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哲学观点
《汉书·艺文志》谓:「道家者流,盖出於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西汉史学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谓:「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1、宇宙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价值观

无、道、德
老子的价值观由「无」、「道」、「德」三者所构成。

老子言「无」,尝谓:「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故称「无」。天地初开,形成宇宙,故称「有」。「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天下万物均起於「有」而终於「无」。

老子言「道」,尝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於天地万物之先,独立长存於万物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天地万物,绝不止息。老子又认为「道」不可触摸、莫可名状,故谓:「无状之状,无物之泉。」只能用「道」来代表,亦可勉强称为「大」。故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谓「道」是玄妙深奥的,常人难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语来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当宇宙万物形成之际,人类会给万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人为自然万物之一,故须遵守自然法则,故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赋予万物生机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认为「德」乃「道」之体现,而「德」应服从於「道」,故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家强调人应当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养,避免犯过。

守柔
老子言「守柔」,尝谓:「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又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之外,世间万物总有没落的一日。故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又认为世事难测,故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

居后不争
老子认为人应有「居后不争」之心,尝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只有仁慈、俭朴、谦让不争的人,方能具备道德勇气,进而博施於人,受人尊敬拥护而成大器。老子尝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只要人能舍弃争先争胜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之理。莫自恃聪明,锋芒太露,应抱持以退为进的处世态度,从而达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寡欲
老子谓人应「寡欲」,故谓:「罪莫大於可欲,祸其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贪念自生。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沉醉於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故老子要求人「无欲」、「去欲」,故谓:「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又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於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达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境界。

3、政治观
无为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

善为下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4、知识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新说
老子文产生于中国春秋末期,史经周景王变法、战国纷争、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对老子“绝其道”,其诸多版本仍然传抄、传印了2500多年!这个历史奇迹用汉武帝下属司马迁《史记》解释说:是老子见周朝将亡,隐居到边关,为关尹写的五千余言道德文章。这,难以令人信服!周王室的诸多古籍都没流传下来,而一位所谓的“古代图书馆长”在边关写的文章,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传文全国、流传百世?纯属无稽之谈!历史上肯定是掩盖了周朝末期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老子的其人、其事。

经过对先汉史料的逻辑考证,认为历史上周朝春秋末期所谓的“王子朝之乱”实际是“单穆公之乱”!“王子朝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桩最大的冤假错案!它的主要矛头就是针对老子文和景王变法,并因此引发了一场以单穆公为首“亲下以谋上”的反变法派对以周景王、斌起和王子朝为首的官道理论变法派的大屠杀和中国两千多年的理性黑暗,这在先秦的《左传》《国语》等史科中均有记载。

老子文是公元前 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 300年来政策钦定的“令德”,因为这一年《左传》记载:鲁大夫闵子马公开攻击周朝不学周礼,歪曲老子改革周礼的“无学”理论是“不学”。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无射钟的律文,因为这一年《国语》中记载单穆公反对景王铸无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钟),他攻击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过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国其危哉”!也因为钟上的律文无先后之分,造成了帛书抄本“德经”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经”在先的差别。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才称老子文是“老子贵虚静而重变法”,说单穆公政变是“亲下以谋上”,说老子文是《周书》,留传下了春秋末期各国的不同抄本。

老于文是春秋末周朝变法的纲领、中华的《义经》,由于公元前 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单穆公才得手勾结晋国政变,实现了大贵族的霸道对追求为民作主的王室、旧臣和百工的野蛮残杀!至此,中国这头雄狮才沉睡了两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国人的一种慰藉的梦幻。人民怀念他们,把他们称为中国的神,把老子奉为“太上老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认真研究一下老子,澄清一下历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来者,今可以借鉴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老子生于公元前 570年左右,约比孔子大二十岁,是他的老师。老聃是王族,《左传·定公四年》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家族世袭周朝司空之职。《史记·管蔡世家》说:“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封季载于冉。”冉即聃,因此季载又君称聃季——聃国的君主,老聃就是这一事实的继承人,因此又官称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阳子。老是对文王老儿子聃季族的族称,老子本名老阳子,字来,学称阳子,爵称伯阳,师称老子(子学家),官称老聃或老君,随王子朝携典籍奔楚国曲仁里时字称老莱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泽——聃国彭地(开封一带),后人又称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汉武帝反黄老之道时,对“聃季”两字各去一半的贬义反称,无先汉依据。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单氏取周”后离周去秦问祖归宗,死于泰国。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史记》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礼改子为经,杨雄《汉志·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让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可见,对老子文最早的称谓,是韩非子的《周书》。周时,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最近,安徽涡阳县郑店村考古发掘出老子在楚国时居地,有关尹墓和圣母墓及圣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时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诞”等残片。

依据这些线索,我们很容易找到《周书》——老子文与两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铸无射”钟的关系:因为当时各诸侯国抄写铸在圆钟上的《周书》顺序和六书文字不同,造成流传到现在的汉墓帛书《德经》先于《道经》而其它传本《道经》先于《德经》,以及文字等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无解。

老子的社会哲理博大精深,主张辨而不辩、知无创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会精神和机遇建设,他是古今少有的社会辨证逻辑大师。

老子故事

老子降生

公元前576年夏六月,宋国国君共公去世,右师华元执掌国政。以左师鱼石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谋政之心,无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见共公去世,欲乘机起事。由于谋事不密,走漏风声,被以华元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国。此后,即任向戎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立新君,这就是宋平公。
鱼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余人逃往楚国,客居楚国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国起兵伐宋,攻克宋国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封鱼石、鱼府守城,并留下三百乘战车协助镇守。
宋平王为此召朝臣议事,问道:“敌强我弱,楚兵侵占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视不理,后患无穷!谁愿为我拔此要塞?”话音刚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愿往!”平王一看,只见此人身高丈二,浓眉大眼,阔腮宽肩,威武雄健,原来是司马老佐。华元表示忧虑,对平王说:“鱼石狡诈,鱼府凶残,彭城盘踞着楚国战车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强。司马虽艺高胆大、刚健勇猛,恐难必胜。”老佐据理说道:“鱼石,蛀书之虫也;鱼府,缚鸡之犬也。有何惧哉!老佐愿携家小以围彭城,城不克臣不归!”平王允诺。遣老佐为上将军,率二万人马去收复彭城。
话说宋国围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军士气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军便危在旦夕。一日,鱼石、鱼府在城上督战,见宋军人多如蚁,个个奋勇,架梯登城,人人争先;又见一员大将银盔银甲、金戈白马,驰骋于疆场之上,调兵遣将。一楚将问道:“这位宋将是谁?”鱼石答道:“是新任司马、围兵主将老佐。”楚将纷纷议论说:“攻城主将,不在军后观敌了阵,却突于军前左驰右骋,怎能不鼓舞士气!如此看来,彭城太危险了!”但鱼石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又对部下说:“事将成而败,事将败而成,历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军必败?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这是他成功之本;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这又是他失败之根。又怎知他的军队必胜?”楚将问:“左师好像成竹在胸,有什么好计策?”鱼石回答说:“两军相对,帅在前还是在后,要见机行事。现在宋兵攻城,主将突出在前,冒着箭矢而驰骋,这是兵家的大忌呀!我有一条小计,如果照计行事,宋军成败,还很难说。”
原来鱼石是让部下放暗箭,射杀老佐,老佐正在军前督战,忽然飞来一箭,入胸五寸。不幸坠马身亡。宋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四散逃窜。
老佐眷属正处宋营军帐中,有侍女、十数家将、数十侍卫。忽闻老佐阵亡,又见溃军如潮涌来,众家将急忙驾车,保老夫人奔逃。且战且逃,至傍晚,追兵虽已不见,但老夫人身旁仅剩下两名侍女、一位驾车家将了。家将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择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时分,来到一个偏僻村庄,向村民问去宋都之路,均摇头说不知。家将只知应向西行,岂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绕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见宋都,却来到了陈国相邑(今河南鹿邑东)。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原来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公元前571),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接生老妇见母子可怜,让一行五口住进自己家中。老丈以开药店为生,陈姓,人称陈老爹,所以都称老妇为陈妈妈。陈妈妈膝下无儿无女,为人厚道热情,让出三间西厢房,留老夫人一家居住。老夫人在危难之际,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尽;虽说战乱中颠沛流离,毕竟出于大户人家,随身携带细软尚够度日。加之家将常帮陈老爹营生,二位侍女料理家务,老幼五口,日子过得也还滋润。从此,宋国战将老佐的妻儿便在陈国住了下来。

聪颖少年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聃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聃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老聃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老聃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先生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聃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聃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入周求学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
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老夫人闻听此言,心中犯难:一乃聃儿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难返,去周都岂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独行?正犹豫不知怎么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为难处,忙说:“以实相告,老夫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
博士闻老夫言,知聃儿好学善思,聪慧超常,久愿一见。近日有家仆数人路经此地,特致书老夫,意欲带聃儿去周。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务望珍惜!”老夫人听后,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荐,使聃儿有缘入周,登龙门有路;悲母子分别,何日能见?思至此,好似聃儿已在千里之外,不觉心酸难抑,潸然泪下。老聃扑人母亲怀中,泣言道:“母亲勿须伤心,聃儿决不负老师厚望,待我业成功就,定然早日来接母亲!”说罢,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转而为喜,拜谢先生举荐之恩。三天后,全家与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马随博士家仆西行而去。老夫人遥望聃儿身影远去,方才郁郁入车,闷闷返回。”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4. 在道德经中,人是因为差了哪3点才区分出了牛人和普通人

大家都知道,《道德经》就是一本智慧书,上到万物起源,下到为人处世,还有一些人生的成败法则,老子都把这些的本源,想的非常通透。

关于一个人如何成功的具体问题上,老子在《道德经》中零散地谈到很多,我觉得第三十三章讲的最接地气,就算不能融会贯通老子五千言,只要对着下面的这38个字死磕到底,每个人都会有不凡的成长。



如果只能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那这本书就一定是《道德经》,这本书第一次读,可能看不出什么,但是当你经历过“风波”之后,再看《道德经》就会发现其中的道理。

当初曾国藩就是在中年,人生低谷的时候,重读《道德经》,看完之后,真的有种大彻大悟之感,从此开始了自己以及整个人生的脱胎换骨,走上了成功之路。

5. 【国学文化】《道德经》:你的人生,要懂得及时归零!

归零,是真正的大智慧。归零,不仅是一种境界,还是一种获得智慧的方法。归零可以达道,达道以后还须归零。

归零思想起源于道家思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用五千字的《道德经》成就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

在此时,我们不妨读一读《道德经》,用老子的大智慧,感悟人生归零的真谛。

1

归零:心归于道,潇洒从容

零是结束,万物之终结归为零;零又是新的开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老子《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有无相生。”

意思: “无”中可以生“有”,“有”也免不了终结于“无”。

老子认为,无是世界的本源,一切都源于无,最后又归于无。无中生有、有生于无,就是这个意思。它不是零中生出一来,而是零归于零。

因为,一切都是从不存在到存在,然后再到不存在的。如果不存在是零,那么世界就是从零到零,哲学也是从零到零,万物都是从零到零。

所以,道就是“零”,道生万物,万物最后又复归于道,归零就是归于“道”。

👆 点击上方图片

 进入 《 道德经的智慧应用 》 线上课程

人生应当及时“归零”,所有的成败相对于前一秒都是一种过去,过去能支撑未来,却代替不了明天。

成功时,把自己适时“归零”,可以戒骄戒躁,不让成功和荣誉等成为阻碍前进的包袱。

失败时,固然会失去很多,但能够在失去时勇于“归零”,才能重新面对自己,从头开始,积极奋斗。

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无论何种境况,能适时把自己“归零”,总是让人海阔天空、心胸豁达。

归 零于道,心胸豁达,更能潇洒从容地应对一切。

2

归零:大道至简,让心归零

归零的智慧,就是减法,就是删除法,把一切多余累赘,全部删掉。

世事可能芜杂,但是人心应该归零,就像青天白日,简单纯粹;有时也应该“心如枯井,波澜不生”。

老子《道德经》里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意思: “素”是没有漂染的丝线,“朴”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木材,就是要保持一个朴素的思想境界,本色自然,简简单单地活着就行了。

心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只有让心归零,才能笑对人生。

简单,是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它让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思想变得健康,抚慰日益疲惫的精神和肉体。

简单,不是空白。它是经历千锤百炼“复杂”后的状态,汇集了人生百味的丰富与情感。

尝尽人间百味,还是清淡最美;看过人生繁华,还是平淡最真。简单,是看透人生的智慧结晶。

大道至简,让心归零,一切安好。

3

归零:有舍有得,战胜自己

归零是从头开始,从零开始,不破不立,不舍不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蛇类每年都要蜕皮才能成长,蟹只有脱去原有的外壳,才能换来更坚固的保障。旧的思想如果不舍弃,新的思想就不会诞生。

著名作家刘震云说:“归零心态就是把自己心灵里的一切清空,把已经拥有的一切剥除,一切归于零的心态。”

人生也像时钟一样,到了子夜就要“从零开始”,只有归零,才会有新的周期与辉煌。

适时把自己“归零”,才能不断学习、重新开始,永葆青春。

人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一个人是否成功,大抵决定于能否在不断“归零”的过程中战胜自己。

比如,有些人取得了成绩或荣誉,却没有“归零”心态,就会不思进取,总躺在成绩和荣誉上“睡大觉”,也就无法再次取得成功。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

杯子倒空了,才能装水。攥紧巴掌,手里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就会拥有整个世界!

适时归零,有舍有得,战胜自己。

4

归零:回归本心,包容万物

老子《道德经》里说:“道者,反之动也。”

意思: “反”是反复、返回的意思。道就是宇宙向其自身回归的运动规律。

万事万物从哪里开始,也将会在哪里结束;在哪里结束,也将会在哪里进行新的开始。

万事万物,都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不断的回归,又不断的更新,每一次突破都源于当初的归零,像冬天把万物生机收藏,将自己归于原点,酝酿着春天的鸟语花香、青草绿树。

让心归零,就是向我们的本心回归,也就是那美好而纯粹的初心,在纷扰变化的世界中,初心最真实、最珍贵。

让心归零,就是不忘初心,永不言弃。不为世俗所羁绊,不为名利所诱惑,不被虚无缥缈所牵制。

面对纷繁杂乱的世事,常怀“归零”的心,不被外部世界所扰,才能坚守心中的那份宁静,才能更好地接纳新的挑战,包容世间万物。

“归零”,人生之树才会常绿:“零点”就是起点,不断“归零”,不断开始;不断“归零”,不断出发、从头再来!

5

《道德经》:体悟智慧,人生更从容

《道德经》,是历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2000多年来,它是中华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看其他书是踏上进步的阶梯,读《道德经》则是直接登上高山之巅,仰可观宇宙之变化,俯可察世事之浮沉。

帝王把《道德经》看作是治国理政的法宝;兵家把《道德经》看作的克敌制胜兵法;养生家把《道德经》看作的长生久视的圣经;道家把《道德经》尊为得道成仙的祖训。

总之,它是一部值得你去反复阅读反复体验的文化典籍。虽然它并不能为你提供成功的要义,但是它可以为你提供全新的启迪。

但是古文理解起来晦涩难懂,非专业人士又很难系统地解读它的全部含义,从而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6. 中国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为老子《道德经》做过注

中国历史上有四位皇帝为老子《道德经》做过注 他们分别是:唐玄宗李隆基, 宋徽宗 赵佶 , 明太祖朱元璋,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7. 怎样看待马王堆版《道德经》与通行版《道德经》不同的现象

据我所知,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 甲、乙本,书名不是《道德经》而是叫《老子》,这本《老子》是1976年3月 中国文物出版社刊行的首版。把《老子》这本书的书名改成《道德经》是在公元前179~前157 年的汉文帝时代,《老子》原文只分上.下篇,上篇 道经,下篇 德经。汉文帝时代以后的版本《道德经》才分为九九八十一章,而且,因汉文帝姓刘 名恒,封建时代的文人墨客著书立说都避讳当今皇帝的名字,因为汉文帝 名“恒”所以《道德经》的第一章中就把“恒”字换成了“常”字。


把《老子》的原文再一次的修改者是“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鲁,道徒们尊称他为“张道陵”,张鲁把《老子》版本内的 之、乎、者、也、矣、焉,大部都删掉后,定《道德经》为五千字,张鲁 修改《老子》原文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徒们诵经时 顺畅且便于记忆。我们阅读《道德经》时,确实比阅读《老子》要容易背诵和记牢。

《老子》原文与通行版《道德经》确实是有诸多的不同,阅读《老子》原文,与阅读《道德经》在理解经文的内涵上是有很大不同之处的。但是,语义还未到被破坏得体无完肤的程度。汉文帝时代把“恒”字换成“常”字;为避讳汉高祖刘邦的“邦”字,把《老子》原文里的“邦”字改成“国”字,这些改动只是体现了封建君主的威势而已,还不致于成为专权者的一种治国手段。

老聃的学说,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出于史官”。就是说老聃作为周朝的史官,著书立说的思想来源是从历史上的“成败、存亡、祸福”之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总结出来的哲学理论。

老聃书中所提倡的柔弱、谦下、不争、无为 等概念,对于我们着眼于“修身养性”的有识之士来说,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的。

《老子》与《道德经》虽然字数不同,理解老聃学说的内涵也会不同。但是,我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阅读《道德经》比较容易理解、容易背诵和记忆。若是想进一步全面了解和理解老聃学说的深刻内涵,还是以《老子》版本为好,因为《老子》版本是以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 甲本 为底本的,比较接近于老聃学说的原貌。

热点内容
行政诉讼法第55 发布:2024-11-25 00:07:49 浏览:137
社会考察法 发布:2024-11-25 00:06:59 浏览:976
2017行政法司法考试 发布:2024-11-24 23:37:05 浏览:918
抚远市法院 发布:2024-11-24 23:23:38 浏览:820
法院甩锅 发布:2024-11-24 23:22:33 浏览:948
劳动法双倍工资最高多少年 发布:2024-11-24 23:07:05 浏览:282
上诉高级人民法院吗 发布:2024-11-24 22:43:07 浏览:189
道德经成败图 发布:2024-11-24 22:25:18 浏览:355
合同法中的要约生效 发布:2024-11-24 21:37:40 浏览:217
企业间借贷司法解释 发布:2024-11-24 20:33:58 浏览: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