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联系实际谈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联系实际谈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 2024-11-25 03:03:58

Ⅰ 对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解和认识

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深入开展法治建设与活动,积极运用普法和依法治理基本手段,依法管理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事务,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对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解和认识,希望大家喜欢。

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解和认识篇一

全面依法治国是十几亿人民的社会行动和伟大实践,其实践主体是每个公民。通过全面依法治国,一方面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中的天下观念、仁爱情怀、包容精神等精华,解决制度与秩序问题;另一方面吸收人类制度文明优秀成果,推动形成公平正义、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全球制度文明实体。由此,全面依法治国不仅要让我们这个大国和伟大民族实现自身制度文明的更新和升华,也要为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全人类的共同尊严和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什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本质、本原?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意志,也植根于社会发展进步规律。充分反映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权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法律,就是中国的良法。法治中国,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阶段性目标的手段,而且是促进和保障中国现代化的制度文明类型。

认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的理论成果。关于法治中国的知识是如何形成的,知识的来源或依据是什么,如何检验其真理性?这些知识对于新型制度文明提供了哪些理论支持?这些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论问题。

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首先源于对我国历史、国情的经验认识。深刻总结我国近现代以来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制度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对形成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科学认识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认清我国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和成因,也十分必要。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趋势到各具体问题,在宏观和微观各层面均需形成深刻、系统的认识或知识。这些科学认识,可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提供经验性知识基础,也为检验相关认识、决策、实践的正确性提供依据。

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具有深刻、周密的逻辑理性品质。在生活法则、事理逻辑和社会科学层面,人类制度文明的经验教训背后有无、有何通则和逻辑,制度文明演进、发展何以正当和科学,社会问题的成因机理和变革可能、制度供求、系统控制等逻辑性、规律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系统把握。例如,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制度安排和机制设置等问题,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给出了事理逻辑论证。经济学甚至运用数学模型证明了法治的科学性、正当性、必要性。这些已被证明的生活法则、事理逻辑、社会规律,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逻辑基础和另一知识来源。

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还可从自然科学等实证科学中获得根据。生命科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找到了人的公平感、同情心、认同能力、规则意识、合作能力的生理和心理依据,用实验数据和经验性事实证实了社会科学所假设和论证的有关逻辑、规律具有合理性。全面依法治国相关的知识或认识,是可以通过对社会发展的逻辑、规律的科学抽象和实践经验来证实和深化的。其科学性、正当性、必要性具有经验、逻辑和实证的扎实依据,可以经过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

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解和认识篇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并阐述了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五个原则的提出,回答了社会普遍关心的涉及依法治国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遵循。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问题。《决定》深刻阐述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和基本原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问题。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目标。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问题。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公民都不得受到歧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支撑问题。道德和法律具有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内涵,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底线。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做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基础问题。法治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需求,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推动法治实践发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不懈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而努力奋斗!

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解和认识篇三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

全面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在关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所以是革命,是因为它作为国家治理领域的法治改革,属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同志明确指出,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然司法体制改革属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其他组成部分,如立法体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法律监督体制改革、全民守法体制改革等,当然也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

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推动和保障等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发展民主政治的角度讲,依法治国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角度讲,依法治国就是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和运用宪法与法律治国理政,依宪执政、依法执政;从法治的内在功能和价值的角度讲,依法治国就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讲,依法治国就是不断完善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同时使这些法律和制度良好有效运行,实现良法善治。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法律的革命”。同志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从多个角度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性质及其重大意义作出了精辟论述。他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全面依法治国是法律上层建筑的重大变法或变革,是具有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法律革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许多是涉及利益关系和权利格局调整的“硬骨头”,都是必须改的。而法治领域的改革涉及公检法司等国家政权机关,社会关注度高、改革难度大,更需要自我革新的胸襟。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认识和充分准备。正因如此,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法治保障

同志明确提出:“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制度基础和法治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含着到2020年初步建成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法治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在价值层面追求的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有序,充分保障人权与人的尊严;在制度层面追求的是人民主权、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治权,努力建成法治中国;在实践层面追求的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办事,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实现良法善治。与此同时,全面依法治国通过特有的制度安排、规范手段、教育强制功能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有效的法治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相辅相成。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都离不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姊妹篇,我们要切实抓好落实,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像两个轮子,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顶层设计。全面依法治国是引领、促进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式,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要用法治思维正确处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坚持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处理好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各方面。与此同时,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这个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方略和法治这个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宪执政、依法执政,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过程,落实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以及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各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三位一体”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和法治体系整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才能深刻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解决好道路问题。同志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全会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有自己的时空定位和时代特色。相对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模式和法治道路而言,我们所走的是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法治道路和法治模式,决不能混为一谈;相对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模式和法治道路而言,我们所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想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国家与法的论述和描绘,我们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法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治;相对于历史上中华法系的法文化和法制度,我们今天所走的是一条现代化的法治道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基本原理,在吸收借鉴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实践出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治理论的继承、创新和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指导、思想基础和学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价值理论、制度规范理论、实践运行理论、法治相关关系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的提出,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也具有独创性,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文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志指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三位一体”。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的理论成果;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这段论述表明,一方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关系而言,前者从属于后者,本质上是后者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反映;另一方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在统一相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三位一体的,它们构成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指引、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三位一体”,共同引领并保证依法治国事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

Ⅱ 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政治知识点

政治知识点: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
(1)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
(2)意义:①依法治国是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③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3)核心和主体、依据:①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②主体是人民。
③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是(指立法)依法治国的前提。
(2)有法必依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3)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严肃执法、严格执法,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4)违法必究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2)政府能否自觉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
(3)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能否实现。
4、我国在实施依法治国中存在的问题
(1)法制不健全;(2)行政执法效力有待提高;(3)司法公正有待提高;(4)公民的法律意识有待增强。
5、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国家:①要坚持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政府只有依法行政,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③实施依法治国,要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2)公民:①要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
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
③掌握法律武器,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
④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政治依法治国相关习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背景材料】
2014年10月20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进行。全会听取和审议了受中心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陈述,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又要敏锐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钉钉子精神,继续做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继续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特别是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继续做好作风整改工作,继续做好从严治党工作,继续做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为明年开局打好基础。
【跟踪试题】
党的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据此回答1—3题:
1.党的以来,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先后有多位副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腐败高官被依法查处
①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推动了公平正义,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③表明任何公民的一切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④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作为政府部门,要“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治理洪水的人使洪水畅通,管理百姓的人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政府这样做的依据是
A.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民主国家的本质要求
B.公民具有表达和宣传自己思想见解的自由
C.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D.民主监督应该成为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
3.上述材料体现了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B.我国的人民民主有物质的保障
C.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我国的人民民主有法律的保障
全会决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据此回答4—5题:
4.建设法治政府必须
A.转变政府职能,把所有的事情管好 B.依法执政,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C.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D.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5.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在行使权力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这是因为
A.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B.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必须依法赔偿
C.对人民负责,才能科学民主决策 D.政府必须依法履行职责
6.下列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是
A.政府要依法行政,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转变党的社会管理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D.提高党的科学立法水平.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据此回答7—9题: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
A.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其领导核心地位
C.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体现了党的
A.依法执政 B.民主执政 C.科学执政 D.依法行政
9.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法治能保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都需要通过依法执政来体现 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需要以依法执政为保障来实现
④依法执政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这表明
A.构建人为事物的联系要遵循客观规律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和无条件的
C.联系构成运动,引起事物变化和发展
D.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务依然很重。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②矛盾具有客观性,要勇于揭露矛盾、积极解决矛盾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规定的
④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启示我们
A.要把握适度原则,坐等时机 B.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C.办事情应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应抓住时机不断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有关原理,谈谈你对上述依法治国要求的理解。
政治依法治国相关习题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A 6.A 7.C 8.A 9.D 10.C 11.C 12.B
13.(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此,要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4)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不断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Ⅲ 联系实际谈谈依法行政在建立法治国家中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总结长期的执政治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基本治国方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和发展目标,依法治国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促使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依法治国的内涵。在新的形势下对依法治国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依法治国不仅是治国的基本方略,而且是我们党的重要价值目标

法治是一种治国之道,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念,法治或人治的取舍实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依法治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并被视为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不仅是我们党就治国方式作出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价值选择。把法治设定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意味着法治不仅被当作一种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工具和手段,而且成为党和国家所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念。

二、依法治国在本质上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标和要求相一致

法治是被世界各国长期的历史实践所证明了的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有效办法,是全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世界文化的进步。就社会主义中国而言,法治针对的是权力的滥用,它反对特权,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法治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因此,依法治国本质上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法的价值取向,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也是衡量我国法治建设成败得失的标准。我们立法和执法的整个过程都要体现和服务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是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主要表现为“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作为执政党,党的领导的核心内容是领导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掌管国家权力,途径是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大的基本职能是立法和监督法律的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通过人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党组织推荐的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须经人大认可。党领导、指导立法,但又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依法治国既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又要求党通过法治来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从而避免以党代政、党政不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都必须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在当前的情况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关键是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其职能和作用得以真正实现和充分发挥。

四、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执政

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标志着我们党执政方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发展和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坚持依法执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并把依法执政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一起作为我党执政党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和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国家政权机关中的骨干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这就意味着,我国能否实行依法治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及其广大党政干部能否做到依法执政。当前,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五、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以德治国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道德和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中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律以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道德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培养和提高社会成员的修养和思想觉悟。两者具有共同的社会目的,即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治理而言,法治与德治历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也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做到德治和法治并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片面强调法治而忽视德治的思想是错误和有害的。法治以德治为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是法治有效性的社会基础,只有法治和德治并举方可长治久安。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社会主义道德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

Ⅳ 联系实际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首先,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其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Ⅳ 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

中国的“法治”思想,不论在思想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篇一

一、概述

在展开论述前,我们首先肯定要理解什么是“依法治国”,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哪?

(一)“依法治国”的概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治国方略和价值选择。“依法治国”包括两个含义:第一,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和指导思想,即国家要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决定性条件是能否建立良好的有权威的法律和制度,而不应寄希望于圣主贤君;第二,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的行动准则,即国家不能依照少数领导者的个人智慧、看法和注意力来治理,而应依照符合事物规律、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理想、人民利益的法律来治理。[1]所以,所谓依法治国,其实就是依靠《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二)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就是对他们进行法律制度、法律思维,法律修养和纪律修养等方面的教育。[2]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法律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并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因为依法治国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与青年大学生交流时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3]因此,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是国家的建设者、接班者,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二、目前大学生法治观念发展现状

2015年,笔者承担了一个省级课题,曾针对大学生法治观念发展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主要通过问卷了解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状况,包括学习态度、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形成的状况。通过调查,发现以下情况: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仍较为薄弱,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仍需提高,学习的内容应更为广泛,更为深度。另外,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存在某种功利性影响,并存在无视法律的情况;有些大学生虽然对法律有所了解,但却没有真正把法律当成一回事;有些大学生虽然似乎明白我国法律的一些规定,但是法律的严肃性仍认识不足。

(二)大学生法律知识储备量严重不足,“知”、“行”脱节较为严重。大多数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仍然停留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例如宪法、民法刑法、交通法,其他法律仍然了解较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三)大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是“知”、“行”脱节的另一种表现。从问卷调查得出,不少大学生是明白法律,也知道法律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就经常不用法律的方式去处理和对待生活中的问题,或者真正面对问题的时候无从下手。是“知”而不懂“行”,而最终不“行”。这样情况的出现和我们教材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是有密切相关的,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多教授些和日常生活相关系的法律,并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从小事入手,主动运用所学过的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一)营造浓厚法律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

浓厚法律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能让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同身受,学习法律,并爱上法律。为此,我们学院的做法是:1.利用LED显示屏、宣传橱窗等载体开展法律文化教育;2.建设12个法律文化宣传灯箱。按照主辅兼容、格调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理念,建设12个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法律文化宣传灯箱,打造法律宣传阵地。灯箱内容融入法律文化建设元素,与校园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和育人工作相结合;3.在各个系部教学楼下摆放展板,宣传和专业有关的法律知识。通过LED显示屏、灯箱、展板这些画面、灯光,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法律文化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活动让大学生汲取法律知识,提高法治观念

1.在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开设“校园法治动态”栏目,让学生汲取法律案例故事

我们学院在校园广播站开设“校园法治动态”栏目,每周都会为学生播报相关法律知识和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在优美、愉悦的音乐伴奏声中,学生听着动生动有趣的案例,定能激发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2.举办各系模拟法庭活动,在庄严的庭审过程,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技能

我院将模拟法庭活动列为教学常态化工作,每年在每个系各开展一场模拟法庭活动。活动中庄严的庭审摆设、肃穆的法庭、端庄的法官服、对称的法庭陈设等,无不体现了法律的内在美。正是这些内在的美,让学生对审判产生尊重,对法律产生信服。

模拟法庭活动,是将文本的法律变为应用的法律,这是一个法律的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也就是庭审的过程也处处充满了美。如审判程序的层层展开,辩论的顺序、层次与节奏、审判独立原则与检察监督无不体现了比例、协调、节奏、层次、均衡之美。如果理解了法律的程序美,也就能运用法律,让法律保持协调,让其他诉讼参与人达到神与情的交往。

总之,利用模拟法庭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法律的内在美和程序美并更好知法、懂法、守法,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三)与教学相结合,通过法律情景剧分析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法律

法律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容易流于说教,学生不易从内心中认同教材上的内容和思想,而将法律情景剧融入课堂,将流于空洞的说教式内容融于自己制作出来的法律情景剧中分析,用感人,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案例分析佐证教学内容,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这样的思想和价值。

具体的实施过程是通过教师的指引,由学生确定一个有关法律的主题,撰写成剧本,选好演员,并用手机进行拍摄,电脑软件进行剪辑,最后播放并讨论的形式。具体实践中,主要由4个环节构成,它们分别是“撰写情景――表演、拍摄情景――剪辑情景――探究情景”。这样通过学生的自编自演,以情动人,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用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形成轻松、愉快、合作、和谐的良好课堂氛围,避免了枯燥的灌输式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能极大地提升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实践表明,以法律情景剧分析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远远胜过老师的苦苦说教。

当然,剧本案例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选取的案例要经典,案例的分析以正面为主;第二,选取的案例要尽量实时,因为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关注,触动学生的心灵,才会引导学生对于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认同。

(四)善于让大学生把所学法律知识化为行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一个人仅仅知道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例如前段时间一个学生发了信息来感谢我,说他们旅游时,因为下雨本来安排的踩单车项目临时被取消,旅行社原想不承担责任,但是由于同学们法律意识强,在与他们签订合同前就注意写明如果不能完成既定行程,就应采取补救措施,不能忽略不计,后来他们就利用这个条款与旅行社力争到底,并最后获得了胜利。这位学生说,如果不是受到学校法律文化的熏陶,知道应该注意合同的条款,他们也不会采取法律的武器,或许会不了了之,因此会将所学化为行动,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技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多么地重要。

总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观念水平影响着整个社会法治化建设和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因此重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是一早一夕的事情,需要国家、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篇二

青年大学生要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在公报中“党的领导”共出现了13次,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应当认识到,法治蓝图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深刻把握当下具体国情,细致学习我国社情,把青年大学生的时代责任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的伟大实践。

青年大学生要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法治理念、信仰法治精神、捍卫法治权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履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力军。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意气风发,开拓奋进,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了应有贡献。

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面临更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极为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年轻一代大学生应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法治理念、信仰法治精神、捍卫法治权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履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使命。为此,我们向全国大学生朋友们发出倡议:

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身处社会发展最前沿的我们,当努力学习、接受法治理念,以道德法治引领思想,用规则法律规范行为。树立法律权威,需要我们内心的拥护和真诚的信仰。让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做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遵守法治,一是要求我们学法知法,培养法治思维,锤炼规则意识;二是要求我们遵规守法,身体力行实践法制规范;三是要求我们懂法善用,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让我们争当厉行法治的公民表率,用实际行动为鲜明导向,引领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不负“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时代青年之名。

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新时期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作为改革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当代大学生应从我做起,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捍卫公平正义。让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用生动的青年实践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助力护航。

功成不必在我,责任舍我其谁!明法者强,慢法者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大学生朋友们,让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德法兼修、明法笃行,弘扬法治精神、共筑法治梦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篇三

一、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从总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方面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明确要求。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决定》的现实意义以及大学生应当如何践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

依法治国从我做起

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从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至今中国在法治国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中国法制法规体系还存在漏洞缺失,社会法治观念还较淡薄,官员权力滥用、国人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

在全会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法治化反腐新路径指明方向。以“打虎拍蝇”为主题的反腐风暴高压推进,其中一些委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撤销职务。据统计,在以后的21个月里,光省部级干部,就有近50人落马,每两个月,落马5人。在某些省份,有近一半被查。在依法反腐上取得进步。中共从严治党的举措深获民众支持与赞许。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依法治国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江泽民指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胡锦涛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应该紧紧记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应该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

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这两部分法律知识对于培养法律思维方式都很重要。只有既了解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原则,才能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养成法律思维,并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和处理各种法律问题。

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法律方法构成法律思维的基本要素,法律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我们要培养法

律思维方式,必须掌握法律方法。应当指出,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不可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范围将越来越广泛,人们面临的法律事务必然会越来越多。这既对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供了良好条件。

最后,大学生应该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例如,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改善法律实施的状况,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大学生应当通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大学生在自己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特别是要宣传法治观念,帮助人们彻底根除“权大于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封建残余思想,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使人们了解、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大学生不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要在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树立法治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根本上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打心底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Ⅵ 什么是依法治国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内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容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意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Ⅶ 联系依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试述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意义

第一,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人民的幸福和安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宪法,坚决维护和实施宪法。

第二,我国宪法规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按宪法的原则,我国的立法工作迅速发展,立法质量不断提高,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全民法律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执法和司法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在实施。

第三,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据宪法,我国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包括规范市场主体、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加强宏观调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党对国家的领导,这是宪法的重要原则,同时宪法又规定党必须遵守宪法,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我国宪法颁布以来,党不但坚持了对国家的领导,而且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

我国宪法颁布实施以来的成就是巨大的,但要使全国人民牢固树立宪法观念,还需要作进一步努力。我们应该加强法制宣传,首先要加强宪法的学习宣传。在现行宪法颁布实施十九周年和全国第一个法制宣传日之际,应当采取各种形式进一步深入宣传和学习宪法,使宪法观念和基本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教育广大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权威;要大力宣传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发扬人民民主;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继续加强立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要使行政机关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司法机关切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能,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而努力奋斗!

Ⅷ 以法治国的重要性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求教: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原则在现今生活的遗留 [ 标签:法律 思想,法律,生活 ] 如题。请注明出处,最好能详细一点。 Gunner鬼见愁 回答:2 人气:6 解决时间:2009-11-21 22:42 满意答案 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至少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的夏朝已经建立了国家,形成了法制 .中华法制不仅起源早,而且经过四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一直没有中断过,这是在世界文明古国中所仅有的。因此中国法制的历史沿革非常清晰,无论是某一部法典,还是某一项制度 ,都有清楚的源流关系,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完整系统。
一。 法制的起源
法制萌生于春秋时期。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是一种封建制度。国家是在家族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当时的国家的体制是一种家国一体的体制,在社会上是一种宗法制,国家的人际关系都按礼的原则来建立。进入春秋时代以后,封建制开始解体。体现在国家方面就是直接导致了天子、国王力量衰微,诸侯崛起;体现在诸侯国中就是国家内部卿大夫的势力强大起来,开始控制了诸侯国的权力,接下来开始篡夺君位;体现在封邑层面上,就是家臣凌主;在社会这个层面上,从前维系社会关系的这一套纲纪逐渐失效,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表现在国家方面是诸侯力征,同时大国兼并小国,一方面大国要侵占更多的土地,侵略小国,小国要自卫,天下混战,国与国之间没有基本的规则,无论大国、小国都希望富国强兵。法家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提出了法治的主张,法治的一个基本的东西就是扩张君权,以法治国。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于鼎”(刑即为法),后来,晋国也“作刑书”。郑国与晋国先后采取了把刑法铸在鼎上,制定刑法,公布刑法,推行法治。这在当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开辟了公布法先河,向民众公布法律,使得民众也可按照这种明示的法律来解决社会争端。而在这以前,法律都有一种随意性和神秘性。在此之后,法律开始具有公开性。

二。 法家的法治思想

韩非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法,就是统治者公布的政策、法令、制度,前期法家代表商鞅首先提出“法”治的主张。韩非子强调治国要有法治,赏罚都要以“法”为标准。法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法外。韩非子说:“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术”就是国君驾御群臣的权术,由国君秘密掌握,使得大臣们摸不清国君的心理,不敢轻举妄动,背后搞鬼。“术”最先由申不害提出。但韩非子认为,申不害重术不讲法,往往造成新旧法令相互抵触、前后矛盾;商鞅重法不讲术,则难于对官吏察辨“忠”和“奸”,导致国君的大权旁落于大臣之手。所以韩非主张“法”和“术”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同时,韩非子还认为,“势”就是国君占据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也是统治者实行统治的必要手段之一。“势”的理论最终是由慎到提出的。韩非子吸取了这一理论,他认为,要推行法令和使用权术,必须依靠权势;没有权势,既使是尧这样的贤明君主,连三户人家也管理不了。因此,韩非子提出“抱法而处势”的主张,认为只有稳固地掌握了权势,才能有效地推行法和术。

法家主张审时度势,“法后王”,“法今圣”,而不“法先王”。商鞅明确提出:“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前世不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这种进化的历史观,坚信“当时而言法,因事而制礼”,从而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①。
韩非继承了商鞅的历史进化,提出“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②,认为历史是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所以,“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而“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③。那些根本不了解古今治乱变化的人,反而竭力讴歌先王之法,颂扬先王之书,这只会加剧今世的动乱,绝不会带来任何益处。因此,“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而是仔细分析研究当代面临的问题,根据现实来制定各项措施。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14 22:14 法家崛起于战国时代。这个时候,“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西周分封制已经崩溃。到战国初年,周王室早已是形同虚设,其地位与一般小国无异。春秋时代的一百余国,这时也仅存十余国,整个中国为战国七雄所主宰。而七雄的大规模兼并战争,也正在推动着中国从封建割据走向封建统一,在这种不可逆转的形势下,维护周制、重建分封,不但没有任何可能,而且从根本上说,乃是历史的倒退。法家顺乎潮流,力倡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力主普遍推行郡县制度。商鞅说过:“百县之治一形,则从;迂者不饰,代者不敢更其制,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⑤众多的县,都实行统一的政治制度,就可使人人遵从,奸官就不敢饰非,替代者就不敢更易制度,因过而贬黜的官吏就不能掩饰其错误。推行县制,由中央任免地方官员,把县变成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而不再是独立、半独立的王国,这样就把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了中央,从而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政体,有利于从劫乱走向安定,从割据走向统一。韩非又进一步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⑥进一步发展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

法家主张“一断于法”,而不论亲疏、贵贱、上下、尊卑。《商君书。赏刑》说道:“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败于后,不为亏法。”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家主张的“刑无等级”有两大特征:第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在次列),第二是废除贵族(不论旧贵族还是新贵族)的赦免和赎刑特权。这两点都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彻底否定。由于破除了贵族人治,代之以国家法治,因而加强了君主集权,不但大大有助于军令、政令的统一,而且为后来战胜山东六国,实现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法家所主张的法治,是将法律公之于天下,“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又别置“法官”作为主管吏民法律的顾问,以使天下吏民知法不犯,增进国家的安定和统治秩序的稳定。这种法律观念,一直为后来历朝历代所承袭,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廉吏执法与法制建设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的记载。清明的吏治是实施法制的必要条件,也是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它反映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健康程度。

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深深地认识到治吏对推行“法治”的重要意义。先秦时,法家提出“名主治吏不治民”的论断,其实质不在于轻视和否定治民,而在于强调吏治的重要性。孔子“为政在人”的观点突出强调了君主与官吏在国家治乱和“法治”兴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更明确地阐述了“法”与“人”的关系。他认为作为统治者的“人”决定着作为国家制度的“法”,法律能有效执行和适应变化,都离不开“人”的灵活、廉洁和清明。荀子重视人治,并非不要“法治”,“法者,治之端也”,但发挥法的作用与功能要靠人,官吏守法和秉公执法是治国之关键。唐“贞观盛世”的出现是与唐初官吏的清正廉洁,带头守法分不开的。

法制历史深刻地告诉我们:徒法不足以为治,繁法也不足以为治,制定严密完备的法令是容易的,而真正要使之付诸实施并深入人心则并非易事,它要通过执法者公平的执法和广大民众自觉的守法来实现。因此,我们说,良法与廉吏是实现法治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它们相互联系,承前接后,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在法制建设中,立法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现实,根据社会要求,能够真正反映社会生活,指导并规范人们的行为。但是立法只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前提,只有依靠秉公执法的官员才能够使国家立法走向现实,如仅有善法而不循法,立法则无异于虚设之条文。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14 22:23 四。 法治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盛世局面,如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就是社会秩序稳定,吏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封建法制相对健全和完善。良好的法律秩序成为盛世最明显的标志。法盛则政兴,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所体现的共同特征就是:重法、守法,上自皇帝下至百官百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于封建法律,不徇私枉法,不枉杀臣民,不僭越法律。

封建“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法律是皇帝的御用工具,法自君出,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地需要“法治”的支持,封建法制中许多内在规律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深入法制历史,分析法制现象,从封建法制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法制经验和规律,不失为今天法制建设的有益借鉴。

在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里,皇帝一方面凌驾于法律之上,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遵循法律的规范。汉文帝以身作则,奉公守法,才有了张释之的执法公平;唐太宗有“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的思想,才有了功臣屈法而下诏治罪之举。在保证法令顺利实施方面,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法制中最有特色并且历史悠久,其主要职能是监察百官,纠举失职,监督司法,以使官吏执法不阿。中国古代的监察机关在维护皇权的前提下,独立地行使监察权,自成体系,不受行政系统的干涉。为充分发挥其职能,历代都由皇帝掌握监察御史的任用权。监察御史虽品级不高,权力却非常大。也正因为如此,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确实起到了应有的法律监督作用,为封建法制的推行起到了极大的保证作用。在制度建设上,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既有特色,也很有显示借鉴意义。

依法约束权力,法制就能得以维持,盛世就有出现的可能;权力超越了法律,社会秩就会混乱,衰世就必然出现。以法律约束权力是维系法制的根本,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

法制推动社会的发展,调整社会关系,保证国家的政治制度,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历史证明,重视法制就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使国家昌盛富强;破坏或淡视法制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导致政权的衰败。可以说,“法治”是盛世的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认识到了法治对一个国家盛衰的作用,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这就使得民主法制环境大有改观,司法执法队伍不断扩充,纠正了以往不讲法制,强调人治的作法,司法和执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的司法执法状况与法治的内在要求仍相距甚远,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治观念仍然没有根本消除,权大于法的现象仍很突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贪赃枉法的现象仍很普遍。我们知道,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也必然损害法制,影响法制技术的顺利进行。立法定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实施,而严格高效地实施法律取决于司法执法机关的活动。依法治国的关键之一就是司法和执法的公正,只有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严格守法、依法办事才能维护法制的尊严与权威,保障社会主义法制技术的顺利进行。

注释:

①《商君书。更法》

②《韩非子。五蠹》

③《韩非子。显学》

④《韩非子。五蠹》

⑤《商君书。垦令》

⑥《韩非子。扬权》

Ⅸ 依法行政原则的重要性

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性
何谓依法治国,通俗地说,是指各国家机关都严格依法(包括宪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事务,治理国家.依法治国表达的是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它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关于依法治国为我国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的观点,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对此不作系统探讨,本文拟就依法治国的核心所在-----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宪政国家的一项原则,世界各国以此为基础和根据,建立起了庞大的行政法律制度.依法行政虽然是我国依法治国制度的基础和根据.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中的一项原则,是对依法治国影响最大的原则.要理解和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先从依法行政入手.此外,依法行政的具体制度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而具体司法实践经常决定了一个国家法制的模式和体系.本文从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和司法实践的角度谈谈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立法和执法均是法治的基本要素:立法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为执法提供前提,提供准则,提供依据,为执法主体和执法相对人的行为提供规范,为社会关系的调整提供基准,规则;执法解决法的实施问题,即将立法确立的准则,规范,基准,规则适用于人们的实际社会生活,适用于实际的社会关系调整,使法律文本的规定在人们的实际行为中得到遵守,执行,在各种相应社会关系的发生,进行,变更和消灭的过程中得到贯彻,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所决定[1].依法治国,它指的是依照法律治理国家,是法治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法律至上是依法治国的行动口号和价值准则,法律高于作为整体的人民之外的一切权力和权力的拥有者,法律至高无上.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行动和过程,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和结果.法治国家应当以民主完善,保障人权,法律至上,法制完备,司法公正,制约权力,依法行政,保障权利作为其基本特征.
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行政是国家行使权力的重要方式,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途径.依法行政可以说是运用法律制约权力的重要表现.但是,由于行政权力具有与其他权力不同的独特性质,也由于依法行政与制约权力的视角差异,因此,在强调制约权力的同时,还有必要对依法行政予以特别的重视.
行政的特点要求行政必须依法.行政具有立法和司法等都不具备的特点.它的工作内容最为丰富,涉及的社会范围最为广泛,与社会民众的联系最为普遍,具有连续性,主动性,及时性与灵活性等特点.即使在行政权最小的法治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而言,行政的权力也同样是十分强大的.在所有的国家权力机构中惟有行政权力由于其独特地位与特点而难以羁系.一旦放松管束就可能横行无忌.以制约权力作为重要标志的法治,在制约权力的过程中制约行政权力的任务是最为艰巨的.行政能否依法进行,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法治.任何法治国家都以依法行政作为自己最基本的特征与非法治国家相区别.
依法行政是行政的自觉与自主的法治化成果.制约权力是从权力之外对保障权力正常行使的要求,侧重于对权力的外在约束.依法行政既是着眼于行政权力本身而对行政权力所提出的要求,也是行政自律的法治化反映.与一般的制约权力相比较,依法行政更侧重于发挥行政权力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依法行政不应当是外来的要求,而更应当是来自于行政的内在自省.行政之所以应当依法进行,是因为行政本身就是法治的主导力量之一.一国的法治如果不是由该国在渐进的发展中自然而逐步生成的,就必须由国家主导推进.法治发展的国家主导中,政府必然担负着重要责任.因此,在推进法治过程中的政府的法治化自律是十分必要的.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中的处分原则意义 发布:2024-11-25 05:05:41 浏览:894
根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4-11-25 04:51:35 浏览:799
北京市垃圾分类规章制度 发布:2024-11-25 04:37:17 浏览:928
天津融耀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4-11-25 04:37:15 浏览:438
刑法要及时 发布:2024-11-25 04:22:09 浏览:687
族谱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11-25 03:07:07 浏览:884
离婚律师张萌泳装 发布:2024-11-25 03:07:06 浏览:271
联系实际谈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发布:2024-11-25 03:03:58 浏览:298
法律行政法规的的区别 发布:2024-11-25 03:00:58 浏览:69
民法总论读后感 发布:2024-11-25 02:46:57 浏览: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