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无道德
Ⅰ 当代大学生存在那些道德缺失现象 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种不文明的现象也随之出现,而在大学校园里,各种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尤为严重。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校园风气,还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着负面影响。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有哪些不文明现象出现在我们大学校园中:
NO.10 乱扔垃圾 走在校园,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固然让人神清气爽,但仔细一看在树荫下在草丛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而走进教室,地上的纸屑、痰迹、口香糖更是扎眼,这还是学习的地方么?
NO.9 随意插队 不管是在食堂窗口钱,还是在超市结账处,亦或是开水房刷卡处前,总是有人旁若无人的横插一脚,更有甚者插队后呼朋唤友,让正常排队的同学不进反退。
NO.8 浪费严重 到了饭点,假如站在收盘处,你会发现有很多人的盘子里还剩余着饭菜。试想每人浪费一点,整个学校一天浪费多少呢?一年呢?
NO.7 男女过度亲密 如今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张扬,在操场,在食堂,在教室,无论早晚,都能看到他们那“亲密”的动作,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NO.6 损坏公物 图书馆的图书,自习室的桌椅向来是大学损坏率最高的物品。“反正不是自己的”这种心理在大学生中极为普遍。
NO.5 出口成脏 为了一点小事便张口骂人,较骂街妇女毫不逊色,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和谐校园遥遥无期!
NO.4 拾金不还 在宣传栏上,经常可以看到寻雾启示的传单,但往往丢失的物品却一去不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哪去了?
NO.3 考试作弊 尽管学校明令禁止,严厉打击,但作弊现象从未杜绝。不禁感慨:诚信,社会需要诚信!拿出自己的骨气!
NO.2 便后不冲厕 此种现象令人极度厌恶与愤怒,让我不得不怀疑:难道在家里也如此么?这是道德的丧失,不知廉耻的表现。
NO.1 偷盗财物 这已然是一种犯罪行为。寝室笔记本失窃案在校园时有发生,作为大学生,知法犯法,愧对父母,愧对自己!
文明、高雅、厚重、宁静,人们常用这些美丽的词汇来形容大学校园。然而时下的大学校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不文明现象?作为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都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应负主要责任。首先大学生没有把对文明的认识提高到一定高度,而是当成一种被迫的要求,并没有形成一种文明的理念,认识到一种道德的高度。而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其次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不文明的习惯,并习以为常,甚至影响到周围人的行为习惯。而校园里并没有完善的文明约束机制,导致不文明现象的日趋增多。而学校,对文明行为对德育教育只是宣传上的重视,并未有多少实际的行动。在社会上的拜金,权欲的诱惑下,不少大学生迷失了自己的道德,进而做出了不文明的行为。
社会的文明和谐离不开校园的文明和谐。减少校园不文明现象是十分必要的。我认为有如下措施:
大学生应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起学校主人公的形象,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勇于制止种种不文明现象。同时加强自身文化道德修养,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更好的完善自身人格。
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管理者,应该致力于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文明观念的改变。如在食堂设置富有人情味的提示语,提醒大家自觉排队;在图书馆挂上“请大家爱惜书目”的标语……严厉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对有叛逆心理的大学生来说,有时会适得其反。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去引导,反而是长远又有效的途径。当然,国家也要坚持正确的方针导向,净化社会的风气。再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学生会等部门开展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
Ⅱ 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大学生是社会新生代,祖国的新血液。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好坏会直接左右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前进发展。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则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现状
1、追求潮流,安逸享乐,缺乏节约意识。
不顾家庭经济状况,一味追求名牌生活,一些甚至惹上贷款。喜享乐,学习上不刻苦,生活上图享受。逃课、旷课家常便饭,挂科习以为常,吃饭外卖、喝水奶茶,时不时出去逛街买东西。生活作风不节约,一件衣服一桶水,洗澡半个小时以上,一边刷牙一边放水。 2、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希望摆脱他人对自己的监护,但是非辨别能力不足,自我约束力差。因此,出现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在男女交往中,公共场合行为过于亲密,男女感情混乱。在日常生活中,大声喧哗,出口成脏,排队加塞等。
3、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
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 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更缺乏奉献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
二、形成原因
1、社会因素
社会日新月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但精神生活没跟上。大学生在学习时不免受到影响,一些低级趣味杂志、网络视频、音像制品的流传,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最大障碍,对其自身的思想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2、学校因素
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片面注重文化知识的灌输教育,而忽略了 学生的道德教育,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只要成绩好就一切都好的错误观念。
3、家庭因素
由于当今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地溺爱,放松了家 庭教育。且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而忽略了其人格道德的全面发展。
4、自身因素
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物质等各方面不缺,形成唯我的性格。并且在当前形势下,许多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尚不能加以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
三、特点
1、主体性。
不少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注重个人的参与,强调自我价 值的实现。
2、务实性。
第一,大学生在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方面,越来越考虑个人的发展要求。 现在的大学生首先 选择一些大城市、 待遇好一些的单位,
3、兼容性。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从价值实现的途径上看,倾向于既靠自己努力,又争取别人帮 助。
4、不稳定性。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常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四、建议
1、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遵守法纪和社会公德,通过自主的体验来感知道德知识,通过真实的感受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通过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校:学校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为使大学生的 知识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树立开放式德育观念。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应该把大学生德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同各种载体、媒介相结合,通过更多的形式和渠道广泛开展育人活动,做好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工作,形成多维开放的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体系。
3、 社会。①使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②制定和不断完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政策。③建立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所急需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④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能够感受理想和意义的精神家园。
Ⅲ 目前我国道德领域存在哪些问题及其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主要是:第一,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拜金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金钱至上的道德观念。16~17世纪,英、法、意、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商业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国家狂热地追求金银货币,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由此产生了拜金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金钱不仅变得万能,而且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人们的行为、社会生活和人的价值,都是以金钱来衡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冷冰冰的金钱关系,拜金主义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享乐主义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人的生理本能的要求作为生活目的,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利己”的,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个人物质生活享受。享乐主义是一种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它是私有制的产物,是剥削阶级的腐朽性和没落性在人生观上的反映。个人主义是一切以个人的特殊利益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强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把整体利益看作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损人利己、惟利是图,一切言行以个人利害得失为转移,是一切个人主义者的共同表现。显然,个人主义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一种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是私有制社会普遍流行、影响最大的一种人生观。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社会的最后形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也随之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是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违背的。近年来,在一些人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又有所滋长。所谓“道德滑坡”和“道德爬坡”的争辩,就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金钱至上、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在一部分人中大行其道。他们缺乏社会主义信念,不讲奉献,只求索取,把政治看成是空的,把理想看成是软的,而把权力看成是硬的,把钞票看成是实的,所以要抛弃空的,不谈软的,抓住硬的,捞到实的,有的人甚至把理想和前途看成是“有利就想,有钱就图”。一些人对真善美和假恶丑分不清,对罪与非罪的界限辨不明,因而世俗的、丑陋的、感官的东西仍有市场,而高尚的理想和人格常遭贬抑和嘲笑。一些人对高尚的精神总是持怀疑、猜忌的态度,总觉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雷锋精神是一阵风,三月里来四月里去”。第二,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见利忘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一些单位和个人无视法律,弄虚作假,坑害国家和群众。惟利是图,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以劣当优。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假医药品,冒牌香烟、冒牌名酒、冒牌名优农副产品,劣质家用电器、劣质化妆品、劣质生活日用品等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使人民利益受到极大损害。“三乱”是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又一突出表现。一些地方和部门巧立名目,违反规定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把职责规定的、自己应该干的业务变成收费项目。比如违反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规,向中小学生乱收费: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使农民不堪重负;在国道、省道上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等。第三,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第四,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一些国家机关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现象严重。在开展正常的业务或公务活动时吃拿卡要,专权刁难。有的人公开收受、索要礼物,还有的人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为小团体和个人谋取私利的筹码,还有的人为自己要名位、要待遇,甚至跑官要官买官。近年来,卷入贪污受贿这一罪恶深渊的公务人员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大,包括陈希同、王宝森、胡长清这样的高级干部也卷入其中。一些贪污受贿分子,为了实现日益膨胀的贪欲,竟然发展到了不择手段、不顾后果、不惜冒各种风险的地步。贪污受贿数额达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大案要案屡见不鲜。腐败分子虽然只有极少数,但影响极坏,它败坏了党和社会风气,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此外,愚昧落后、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危害严重,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我们应该看到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而且会危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道德领域之所以出现和存在上述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转型期“综合症”,也就是社会转型时期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病。转型时期的特点是新旧体制交错并存但又都处于不完整状态,旧体制还没有完全退出舞台,新体制羽毛未丰,这样就造成许多漏洞、空隙和矛盾,给各种不正之风和犯罪行为以可乘之机,因而腐败现象滋生,犯罪活动增加,历史沉渣泛起。第二,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的影响。市场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它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也是促使人们观念发生积极变化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它的强烈的利益驱动机制又容易剌激人们对私利的追求,它的主体多元特征容易助长个人主义倾向。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会助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第三,对外开放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但是,门打开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乘机而人,从而腐蚀和毒害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西方敌对势力会利用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人权”,宣传资本主义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西方的一些社会思潮,如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性解放思潮等,也会对一部分社会成员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实践证明,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重视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Ⅳ 社会道德败坏的根源分析
1. 古人道德观念超越后世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发现古人的道德观念往往超越了后世。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尽管战乱频繁,但与后世的屠城相比,那个时期的道德水准仍有显著差距。
2. 道德滑坡的显著转折点
秦末,项羽和刘邦的屠城行为,标志着道德滑坡的显著转折点。随后的朝代,战乱中的道德沦丧更为普遍。
3. 古典文献中的道德观念
尽管如此,从《诗经》等古典文献中,我们仍能感受到古人的道德高尚。周朝以前的社会结构简单,透明度高,这使得道德规范得以深入人心。
4. 社会结构与道德败坏
复杂的社会结构加速道德败坏。随着社会结构的复杂,为不法行为提供了隐蔽空间,使得道德约束力减弱。
5. 专制体制与道德沦丧
在皇权统治下,滥用权力不受制约,导致道德水准下降。专制体制加剧道德沦丧。
6. 透明度与道德滑坡
不透明的社会环境使得不道德行为得以隐藏,道德标准随之下降。缺乏透明度导致道德滑坡。
7. 言论自由与道德沦陷
言论不自由,使得道德批判缺失,社会风气更加恶化。言论自由受限导致道德沦陷。
8. 影响道德风貌的关键因素
社会结构、权力结构、透明度和言论自由等关键因素深刻影响着道德风貌。
9. 重塑和提升社会道德水准
在追求社会进步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因素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只有坚守公正、透明和自由的原则,才能重塑和提升社会道德水准。
Ⅳ 学了精神分析之后为什么没道德感了
最近看到你的几个提问,总在围绕一个主题:精神分析和道德感。我感觉最根本的其实就是你的一个疑惑:道德的意义是什么?
所谓你学精神分析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即使你没学精神分析,也会有其他疑惑。所谓道德,从最根本上说与对错无关,与善恶无关,但与当时当地社会认为的善恶对错观念直接相关。道德是一种观念,当你慢慢长大,才会开始认识注意到有关人生、价值、道德等问题,在此之前,你的世界观是对错分明的,因此你现在纠结于道德到底对不对,所谓本质对不对。
道德问题不能简单归结为对错,从功利、实际、善恶、经济不同立场结论是不同的,就像1+1肯定等于2,但1+X等于几?只有X等于1答案才是2……
Ⅵ 一个人的道德缺失,最后会带来哪些恶果
答案:一个万劫不复的毁灭吧,因为人没有道德就没有了良知,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考虑到后果,所以很容易犯错误,哪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以下几点为你分析希望能帮助你解答,如下:
第一、没有道德的人,干起坏事,不会想着什么该不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是由着自的性子来,怎么高兴怎来,对于法律更是不放在眼里,不想后果,只要自己的结果,这样的人不能说穷凶极恶,但他们没有同理心对任何事都是麻木的。
Ⅶ 2014道德缺失的例子吗
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11年4月5日,****大学大二女学生陈某到开水房提热水,发现傍晚放在水房门口的水瓶又一次丢失,这已经是上大学以来丢的第八个水瓶了。这已远不是陈某个人利益损失的问题,而需要我们对大学生道德素质进行思考。 其实受害者远不止她,**同学丢水瓶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实在令人无法理解。事实表明空水壶被偷的概率明显小于已提满水的,也就是说偷水壶者多半是需要热水然后顺手牵羊图个方便,水房紧靠宿舍楼,一般来说不会是校外人士所为,因为外人要把水壶提出校门实在难合实理。那么凶手除了是跟受害者一样需要热水的同学还会是谁? 二.主要问题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立德修身之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社会有序有效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诚信缺失道德素质低下的问题却日益突出,这一现象也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 三.问题分析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代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缺失,并且由此而引发的不良事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小到大学生公交车上不让座位、该排队的不排队、小偷小摸,大到打架、做二奶、杀人,都引起了社会的大讨论。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的很多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是不敢恭维的,也不能否认那些媒体的报道是真实的,其实只要你到校园里一走,你就会发现道德
失范的行为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满地皆是”。安财校园水壶失窃频繁失窃的现象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尽管这仅仅是少数的人,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这样,个别学生的道德水准是让人担忧的,但总体上来说,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思想较以前来说还是有所下降。 大学生道德观缺失现象的原因可大致归纳以下几点: 一是对道德认同感降低,对道德的贬低,对道德缺乏敬畏。 比如, “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等非道德行为已渐渐被青年人默许,反而让座的行为却被视为另类表现。究其原因,就是个人的本位思想过于严重,对于不利己的事坚决不予实施,哪怕冒些风险。在现实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完全按自我意愿行事。不少大学生推崇投机取巧,而对讲原则却持贬低态度。上课时间跑出去玩游戏已变成司空见惯,考试是否作弊不在于良心是否受到谴责,而是看监考教师是否严格。偷东西也变成了个别同学的生活来源,而不被认为是可耻的行径……这些行为,无不表现出是对 “善”的漠视,对 “恶”的纵容,对先进文化的麻木。其恶劣的影响在于,从个体意识的残缺扩散为群体意识的错位,进而引发道德观的严重扭曲,使得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以及非道德的行为披上 “合理化”的外衣,在大学生中获得普遍的默认、容忍甚至赞同。 二是学校教育的缺位 首先是我们的高校的教育所开设的德育课程并不能够真正的起到自己的作用,比如我们所开设的两课往往是流于形式,一般老师讲课就是照本宣科,所讲之内容并不能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的课程就开了也没有起到德育的效果。学校教育普遍重智轻德,只教不育。中小学只把思想品德课作为副科,而大学里也往往只是强调专业课学习。学校育人的功能没有全面发
挥,缺少情感教育。 其次,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单一。片面强调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教育。尤其是大学缺少对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转型教育,学生对现实社会中的违背诚信的现象没有防御能力。看到政治领域里的买官卖官、夸大政绩;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文化领域里的泡沫文学、假文凭、假学历假职称,由于和书本上的说教不一致,往往缺少理性思维和分析选择能力,或是无所适从,或是形成错误的诚信观 再次,我们的班主任等领导是几个星期才见一次,科任老师上完课也就走了,我们想与老师交流,但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他们,没有机会和老师沟通,我们所产生得到的困惑也就不能得到疏导,于是,产生道德缺失的行为。 最后,我们身边没有了榜样,我们不会在去迷信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了,我们也不会再像高中一样去崇拜一个偶像,我们的人生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前进的方向,走起路来自然会走错、走慢。 三是家庭教育也在大学生的教育中“枯萎”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易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特征,根本听不进去父母的教导;而且,在大多数家庭中大学生的学历可能是全家最高的,他们对父母的说教劝导,嗤之以鼻。一般家长也都会认为我们已经长大了,不用在干涉我们过多,也就放松了对我们的教育,大家都知道其实对人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现在这块的教育没有了,我们就会放松自己,从而产生道德失准的事情。 四.解决对策 我认为可行的对策:
1、树立道德权威,努力完善道德规范,使它既符合新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特征,同时又符合道德精神追求。我们还可以加强对道德表现的重视,比如可将学生平时的失德表现记录在案,并且与其以后就业、信贷挂钩,这样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小社会氛围,加强主流意识的宣传,让主体的道德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们的发展。 3、是突出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地位。首先,作为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那些自身素质地下的父母,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以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其次,纠正不当的教育方式。作为家长必须矫正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克服溺爱、粗暴等错误方法,要多与子女沟通交流。同时,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要转变,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子女的思想品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4、是强化大学生的自律和他律意识。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注重道德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即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加强“慎独”精神。即在个人独处的时候,要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再次,积极主动与老师、辅导员沟通交流,以及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五.个案总结 这是一个由安财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为引子进行的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案 例分析。每一个案例分析都有它特定的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肤浅的分析,让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我们都在期待和谐美好的校园环
境,以及身边每位同学健全的人格素养。 最后我们想说:在大学生泛滥的大环境下,我们每一位安财学子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不良思想的影响,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从而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来迎接更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