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动机理论

道德动机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2-18 05:50:28

㈠ 不是看行为道德而是看行为动机是否正确是哪种伦理理论

一、道德行为的理论认定

对一个行为作出判定,一般是从评价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的,特别是道德评价。正确的认识道德评价在社会中的地位,对道德行为作出具体的认定,能够更好的使得人们对某种道德行为的实施有一个具体的、清晰的认识。

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讲,道德中的“道”其实蕴含着两层意义:“一是行动的方向”‘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二是行动的方式 ‘一达之谓道’(《说文解字》)。”[2]而道德中的“德”是指品德、德行即道德品质,其本义为:“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四书集注·学而篇》)由此而知,道德中的“道”是行为的外在表现和规范,具有易变性和不稳定性;而道德中的“德”是行为的内在表现和规范,具有内在性和稳定性。从评价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道德中的“道”是行为评价的实际效果,是根据某一行为规范行事的实际后果,主要体现在社会对个人的评价。道德中“德”是行为评价的动机,是行为者自主自愿的、内在的心理规范,主要体现在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就是说道德行为是具有自知性、自主性和自择性。自知性指行为者是有完全行事责任的人。一个患有精神病的患者,无论其做出怎样的有利于社会的行为,那都不能看成或称为是道德行为。自主性指行为主体是自律的,是自己为自己立法,是意志自由的行为。自择性指行为者是自主、自愿选择的行为,不是外界强加给自己的。本文主要从道德评价中的动机与效果这一层面,对道德行为做理论上的评价和认定。

二、道德行为中的动机论和效果论

“行为的主观因素便叫做动机,行为的客观因素则叫做效果。”[3](P.356)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张,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二者不可分割、互为条件又相互渗透。而王海明主张:“动机效果分别论——评价行为者品德依据其动机;评价行为本身依据其效果。”[3](P.357)有学者对其观点进行了批判,他举例子说,某人勇敢的救落水儿童,但是儿童没有救活还搭上了另一个人的生命,我们能说他是一个作出了极其不道德行为的道德品质人么?显然这是无法理喻的。有的学者虽然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但是同时说明了“个人的动机决不是在真空中孤立存在或者任意驰骋的自由意志。”[4]动机是行为的思想意识、心理因素,是行为者对于所从事的行为的思想,也是对行为的目的和行为手段的思想,亦是对行为结果和行为过程的预想。张黎夫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机与效果的阐释模型。他认为:“道德活动是道德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活动过程既涉及道德主体的主观性要素,如动机、意志、道德实践能力,又涉及当下的客观环境要素,如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5]有的学者认为,要根据道德活动的具体环节(动机、行为和效果),进行道德评价。综上所述,对某种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时,动机与效果是分不开的,只看其中一个是不全面、不彻底的。

(一)动机论分析

动机的产生一定是要有一个行为,行为是有意识的主体出发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行为者。行为者的德性与行为,是一种主观的、观念的、意识的东西;而不是客观的、实际的、物质的东西。所以,对行为者的德性进行评价时,不能依据实际发生的后果和行为的实际的效果。道德中的“德”是一个人品行和德性的表现,是善心,善行。对行为者品德做出评价时,应只看动机,不看行为之实际效果。见义勇为者跳水救落水儿童,但是由于突然发生意外,没有把儿童救活。我们可以说他的品德是好的,是好人。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事情的实际效果虽然是不好的,但动机却是好的。因此,评价一个人的“德”应只看动机,而不看实际之效果。

“只有存在于思想中的目的才属于动机,而实现的目的则属于效果。”[6]例如,我们说见义勇为是一种道德行为,有行为的发生,就有一定的动机,而动机是存在于思想中的,实现了思想中的这个目的是效果。但是当人们见义勇为时想要到达的是善的效果,看到遇到危险的人被救成功,这样才会达到思想中的目的。所以当我们发出道德行动时,指导我们去行动的不是客观的规则,而是和我们自己的意志密切相关的主观的行为准则。这种主观的行为准则,怎样去判断,就需要我们有一种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用康德的话说就是实践判断力,也可以称为道德实践能力。张黎夫提出道德实践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道德判断与决策能力;其二是相关的业务技能;其三是统御环境的能力。他认为:“客体现存状态总是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要改变客体的状态,道德行为主体就必须具有审时度势、有效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转化不利因素或尽量减少不利因素的能力。”[5]见义勇为是在紧急情况下发生的,出手相救的见义勇为者也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但这就需要他们有一个道德实践能力。如果看到有人落水,你想出手相救,而你又不会游泳,这时根据你的判断和决策你可以拨打求救电话或者高喊可以相救的群众。这就是在事发突然的情况下,需要你做出的反应,也是需要个人的一种能力,判断能力。

㈡ 动机论是什么意思

动机论是一种在道德评价中主张根据人的主观愿望来确定行为的道德意义的理论,它与“效果论”相对。它认为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动机是否善良,而非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在这种理论中,判断或评价行为的善恶只须看动机,不必看效果。然而,这种理论割裂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片面的。动机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康德、布拉德雷、儒家以及基督教伦理学家。动机论亦称“意向论”,是一种片面强调动机的道德评价理论。

在中国,儒家伦理具有明显的动机论倾向。孟子主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董仲舒则明确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春秋繁露》)。他们认为人的行为善恶,主要看他是否出于“道”、“理”动机,而不在于功利效果。儒家伦理强调的是内在的道德义务和善良意志,认为道德评价的标准是根据人的行为的动机、意向、行为所遵循的规则等道德的因素,而不去考虑行为结果对人对己的利与害。

动机论在伦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康德在其道德哲学中,强调了动机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出于道德义务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行。布拉德雷则进一步强调了意志的纯粹性和道德律令的重要性。儒家伦理中的动机论倾向,同样强调了内在道德意愿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出于内心的善良意志,而非外在的功利效果。

然而,动机论也存在局限性。它忽视了行为的实际效果对道德评价的重要性。一个行为即使出于善良动机,但如果导致了严重的负面后果,从效果论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为依然是不道德的。因此,动机论与效果论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更加全面地评价行为的道德意义。

㈢ 如何进行道德评价,从动机论和效果论两方面论述

伦理学复要研究道德评价,不能不涉及制动机与效果问题。人们对别人或被别人进行功过是非道德善恶的评价,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个问题。那么,怎样正确地认识动机与效果以及道德评价的关系呢?在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价时,是以他的行为的动机还是以他行为的效果为根据呢?在历史上,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是动机论,即认为应当以动机为道德评价的根据;一种是效果论,认为应当以效果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艺批评,文艺作品的好坏标准时,提出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但是,出于我们对毛泽东同志的论述的理解不同,运用不当,在理论和实践上仍不免引起一些新的混乱。“

热点内容
法院的群名 发布:2024-12-18 10:09:59 浏览:756
人是一个道德的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4-12-18 09:49:38 浏览:888
实验室规章制度考试新闻报道 发布:2024-12-18 09:38:41 浏览:607
见证法律服务协议 发布:2024-12-18 09:24:57 浏览:663
民事诉讼法原理在线 发布:2024-12-18 09:08:50 浏览:766
如何正确认识依法治国风 发布:2024-12-18 09:02:32 浏览:554
劳动社会保障法心得 发布:2024-12-18 08:51:21 浏览:618
刑诉证明责任理解以及法律规定 发布:2024-12-18 08:51:20 浏览:266
隐私泄密法律咨询 发布:2024-12-18 08:48:31 浏览:560
新的民事诉讼法154 发布:2024-12-18 08:32:06 浏览: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