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人是一个道德的存在的问题

人是一个道德的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24-12-18 09:49:38

⑴ 一个人道德有问题会怎么样

一个人如果道德有问题,他会做有悖于常理的事情。
违反公德风俗的事例,有不少,比如说,在社会上做事,不诚实守信,坑蒙拐骗。
在家庭,他不忠心,不尽责,都是有违道德的表现。

⑵ 个人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道德”的含义及其本质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等。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具体的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变化。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和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先进分子中还体现为共产主义道德;同时一些社会成员的思想中还存在着封建社会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元素。一般而言,道德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包括道德标准、道德规范等,它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等;主观方面,指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包括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道德的主要社会职能,是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道德的主要价值目标是实现个人的人格完善,通过对善的价值理想的自愿践行来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人格的升华。

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公民道德规范

共产党员是社会公民中的一员,所以,首先要在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上做好表率。2001年中央印发实施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又发展凝练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构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不仅体现了道德的先进性与道德的广泛性的统一,还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道德的统一。“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勤俭自强”是公民对待生活、对待自身的道德规范;“敬业奉献”是公民对待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

⑶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文明礼貌回、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答、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这些都是基本道德规范。不理解可以再问

⑷ 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习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缺乏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学习态度。

1、欠缺对学习认识的高度,由于平时较多的工作加以延误,产生了“学不学不是很重要,做到工作才重要”的以干代学的思想,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欠缺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平时的学习中,只注重看些时世新闻之类书籍,对政治理论方面的知识涉猎较少;只注重基本的材料整理方面的知识,对有一定深度的业务知识涉猎较少。学习的知识缺乏理论上的深度和广度,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学习停留在表面上。

3、做为一名基层领导,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没有开创进取的精神,总是用老眼光分析问题,没有开拓创新意识,安于现状,不思变革,只注重局部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

整改措施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学习主线,通过学习使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上有较大的改变,使之更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在身体力行上不断有新进步,在推动工作上不断有新进展。政治理论学习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定期与同事学习讨论敞开思想,联系工作,结合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严肃的、真诚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自己能够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实地学习分管部门专业理论知识,并向有经验的前辈们学习,翻阅杂志,学习关于农业方面的先进经验。

⑸ “天”是人的道德性的提升,也是道理性的意义,这是哪一家的观点

这是儒家的观点。

在儒家,“人”是一个道德性存在,而“天”则是人的道德性的提升内与折射,从而亦有道德性的意容义。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目的在于从形而上的高度确证人的道德原则或道德生活的当然与必然。儒家的“性命”说,集中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根本意旨。

《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易传》提出“天道变化,各正性命”。“性”乃人之所以为人者,亦即人的道德本性,在内容上主要指仁义诸德,它上达天道,与天道为一。

从孔子始,儒家都讲“天”或“天命”,但儒家很少真正相信有与人相对待的人格神存在。所谓“天命”,并不是说上帝命令人如何如何,或说上帝以自己之性而赋予人,而是说,人性是天道命之于人而使人成为一个道德性存在。



(5)人是一个道德的存在的问题扩展阅读:

儒家思想的特征

1、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2、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书为经典;

3、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

4、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5、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解释修改 发布:2024-12-18 11:50:21 浏览:40
公共法律服务发言稿 发布:2024-12-18 11:36:17 浏览:960
包销法律效力 发布:2024-12-18 11:36:16 浏览:555
如皋律师法律援助中心上班时间 发布:2024-12-18 11:12:07 浏览:519
出台更加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4-12-18 10:50:40 浏览:631
法院的群名 发布:2024-12-18 10:09:59 浏览:756
人是一个道德的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4-12-18 09:49:38 浏览:888
实验室规章制度考试新闻报道 发布:2024-12-18 09:38:41 浏览:607
见证法律服务协议 发布:2024-12-18 09:24:57 浏览:663
民事诉讼法原理在线 发布:2024-12-18 09:08:50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