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思维推进法治工商建设

法治思维推进法治工商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1-04 05:40:52

⑴ 十八大提出的税收法治有什么意义

十八大提出的税收法治的意义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的承上启下关键时期十八大报告中首次要求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执政,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要严格执法。
一、要实现依法治国,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公正司法。

要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在当前的发展中,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所以“法治思维”的提出是对领导干部更高的要求,而最优的解决之道、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用法治的标准来规范官员的执政行为、尊严、手段合法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必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治国理政,都应不断审视其行为目的的合法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还是执行。

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化解矛盾,保证有法必依,用“法治思维”来统领改革,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权威、权限合法性;
二、以权压法,绝不允许以言代法,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诸如依法治国,权力制约等法治观念的培训、制度。
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应更加注重科学立法,要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变为可操作的法律、内容合法性、执政为民、化解矛盾。
四、让权力受到约束、全民守法、执法必严,在干部的考核考评中设立“依法执政”的指标,或者是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应及时主动纠偏;
法治思维是领导干部在行使公权力时,确实还有一些社会矛盾亟待化解,无论是决策、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成为治国理政方式意味着执政者要时刻用法律标尺来考量自己的行为
五、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几乎都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带头模范遵守法律,以及程序合法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首先、维护稳定、徇私枉法”、公平正义,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就是执政者要懂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推动发展。

⑵ 我想写一篇关于,行政方面的文章。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行政构建和谐执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依法行政能否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尺度,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因此,在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做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重新审视行政执法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要求我们的行政执法工作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观念,改革工作模式,强化监督机制,才能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当前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如何依行政行政,构建和谐执法环境新路子。 在此,笔者谈几点拙见。
一、深该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工作新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期望,也是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发展。作为体现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工作,担负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重任,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这是历史为我们的定位,也是客观规律对我们的要求。因此,我们只有认清形势,把执法工作与科学发展联系起来,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自觉的把行政执法工作上升到构建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上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重审我们的执法理念,按照这样的定位和要求,当前我们应当确立起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理念。这种理念与过去以重在打击特征的执法理念相比,主要有四点不同:一是目的上有差异。以打假为特征的执法理念强调的是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的不法行为,落脚点放在“打”上。而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理念则强调如何通过“打”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经济关系;二是重点上有区别。以打假为特征的执法理念强调的是以打击为重点,以处罚为主,以帮为次之。而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理念则强调打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打把重点放在帮助整改上,与行政相对人建立起和谐的工作关系;三是范围上有宽窄。以打假为特征的执法理念往往把执法放在单个案件上。而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理念则强调执法的整体协调,包括执法与监管、执法与检测的整体合力。四是结果上不一样。以打假为特征的执法理念执法查处的是个案,个案查完了,执法工作也就停止了,结果仅仅是个案的效应。而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理念则强调查案不是目的,处罚更不是结果,而是通过执法,查处一个案件,达到整顿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的目的。总之,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理念,确立的基础是以人为本,强调的基调是构建行政执法部门与被管理对象之间和谐的关系,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和谐执法,变逆向工作为顺向工作,变与行政相对人的“油水关系”为“鱼水关系”,并以此为导向,构建和谐执法的工作模式和执法监督机制。
依法行政,构建和谐执法环境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同一主题的不同层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彻底否定陈旧的行政思维定式,实现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四个转变”,即,把“权力来源于官”向“权力来源于民”转变,把执法机关“权力本位”向群众“权利本位”转变,把“无情执法”向“有情服务”转变,把“事后处罚”向“事前预警”转变。通过转变观念,正本清源,增强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经济服务者和公众利益维护者的作用。
认真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执法主体,落实执法责任,使执法目标具体化,执法责任明晰化,从而有效地避免执法主体不清、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现象。充分发挥工商机关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的职能,树立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全方位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常规,强化监督、搞好协调、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创建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工作新模式
目前,国家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两项主要职能,就是要求我们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充分实现。服务是现代政府的根本宗旨,工商行政执法人员应通过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执法,简化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严格执法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能的基本要求,热情服务是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工商部门改进管理,提高效率是为改革发展服务,严格执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样是为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因此,作为工商执法人员,要进一步端正严格执法指导思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努力实现对法律负责与高效服务的统一。一是要正确认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既要坚决制止以强化监管为由,随意抬高门槛,人为设置障碍,故意刁难企业和群众,又要切实防止在具体工作中随意突破法律法规的规定,放松或削弱严格执法,损害法律的严肃性。热情服务,就是要充分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立足职能,满腔热情地为广大企业.商户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要实现管理与服务的统一,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市场监督这个重点,不断拓宽监管新领域,建立执法运行新机制,完善市场监管新手段,扩展职能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坚持依法行政,积极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落实各项政策,兑现服务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二要完善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监督,保障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坚决纠正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的行为。严格执法纪律,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公正执法,廉洁执法。要彻底摒弃“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处罚”错误思想,,把“情感管理”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监管中,努力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支持保障了经济的发展。改变执法中的“生.冷.硬”现象。要突出依法服务和职能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监管职能,努力为办事群众提供便利,对重点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服务,力戒职能弱化和越位服务。从根本上改变工商行政执法人员与被管理者的对立状况,拉近与广大经营者的距离,实现了严格执法与执情服务的统一。三要找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最佳结合点,将服务寓于监管技法中,在执法中体现服务精神。一方面,主动自觉地从认识大局,维护大局,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既倡导无障碍服务,又克服无原则“服从”,促进经济发展中服务,在服务中履行职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既要敢于技法,又要善于执法,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前提下,掌握好“火候”,把握好“度”,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惩戒处理和教育规范的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再就是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政风,增强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树立工商良好形象。
吴仪副总理要求工商部门“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努力实现对法律负责与对市场主体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统一,市场监管与服务的统一”。为工商部门今后的监管执法工作指明了方向,应成为我们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建设服务型工商关系,构建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工作新模式的指导思想。
按照和谐执法的理念要求,创建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工作模式,一是要坚持执法重心下移,强化区域监管。整合执法要素,形成执法大格局执法重心下移是工商工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是源头执法的具体体现,也是建立和谐执法环境的重要保证。只有重心下移,执法工作才能从浮在面上转为深入下去;只有重心下移,执法工作才有广阔的天地,更能体察民情民意;执法工作重心下移,才能实现无间隙监管,只有重心下移,执法工作才能充分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作建立和谐执法的工作模式,实践证明,执法重心下移,将为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二是以帮扶、预警为主,寓执法于服务之中。按照和谐执法的理念,我们的行政执法应从对违法行以查打为主,转为以帮扶、预警为主,除严重违法者应予严打外,对一般违法行为,应把查处作为手段,而把帮扶作为目的。这是我们执法能够赢得政府支持、群众理解、企业欢迎的关键所在,也是体现依法行政、和谐执法的根本。真正达到顺向的工作局面,变“水火不容”为“鱼水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以帮扶为主,寓执法于服务之中作为建立和谐执法工作模式的基准。三是注重社会效果、体现和谐目标。目前,工商部门的执法侧重于流通领域,如果我们不顾客观实际,不区分具体情况,一味的以查处为主,认为处罚越大,越能体现执法的力度,就有可能会造成我们与管理对象的紧张关系,从而影响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和群众对我们的理解,最后使我们的执法成为“孤家寡人”。由此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执法不仅要看打击的力度大小,更要看打击后的社会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执法中不仅要有法律手段,还要有政治头脑,大局观念,要慎用自由裁量权,尤其是对一些轻微违法行为。如此,我们才能把法律规范与执法的客观条件相结合,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和和谐执法的执法理念,使我们的行政执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遏制潜规则腐败,实现效率与公平并重,强化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监督新机制
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部门,有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准入权、监督管理权和行政执法权,权力是相当大的。因此,在权力和责任问题上,要求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如果不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不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会与人民背道而驰,对人民负责则无从谈起。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以血的教训告诫我们,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这起事件教训深刻,暴露出少数工商执法人员不依法行政、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在关键时刻没有对人民负责的使命感。我们从中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和启示,值得深思。
邓小平同志曾说衡量工作的标准就是要看群众对我们满不满意,赞不赞成。对于我们工商部门来说必须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水准,实现“版本”升级。不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好地做到执法为民。
确立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理念,创建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模式,需要建立和强化和谐为特征的执法监督新机制。主要包
一是加强执法教育。要改革执法人员的教育内容,围绕和谐执法,重点解决为谁执法和怎样执法这个根本问题。要通过教育,转变执法观念,树立行政相对人既是执法对象又是服务对象的理念,把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努力实现和谐执法上。
二是规范执法行为。要用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规范执法行为,努力做到:执法主体、内容、程序要合法;执法要作为,又不滥用职权;执法不越权,又不失权;执法要严格,服务要热情。
三是严查影响和谐执法的问题。当前要严查影响和谐执法的下列问题:对行政相对人居高临下,态度蛮横;查处案件张口罚款,闭口要钱;不送礼,案件处罚金额定上线,送了礼,案件处罚金额定下线;该重罚的则顾及面子轻罚,该轻罚的则不顾影响重罚;只要罚款到手,不管整改是否到位。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坏了质监执法形象,造成了执法违法的不良影响,给社会带来了极不和谐的因素,必须认真对待,严肃查处。
四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要加大和谐执法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和群众了解、支持我们的执法,监督我们的执法;要实行“阳光执法”,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主动征求意见,沟通情感,拉近距离,听取意见,从而改进执法工作。要通过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努力打造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的和谐品牌。
五要以争创“满意工商所(队)”、“公仆杯”竞赛活动、行风政风评议活动为契机,运用市府网站“市民心声”平台,虚心接受社会百姓对工商工作的批评建议,主动做好各项工作的整改,努力提升工商监管水平。六是强化与主流媒体的关系,要不断加强与各媒体之间的沟通和交往,学会借势发力,营造良好的执法舆论氛围,利用舆论的社会监督不断促进提高我们的各项工作。七是与管理相对人的关系,要为他们的经营活动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尤其要为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政策和道义上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各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的及时兑现,树立起“诚信工商”的新形象。
八是要加强廉政建设。廉政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应把遏制腐败潜规则作为重点,使行政执法真正按法规办事,努力制约“合法伤害权”的危害,引导社会风气。潜规则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与制度、纪律相背离,是对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破坏。解决潜规则的问题,必须以法治代替人治,切实接受群众监督,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透明度,让各阶层的利益相关者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让他们具有制裁违规者的相应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行政的效率与公平,构建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和谐。
“哪得渠水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要求我们的工商行政执法工作必须建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之上。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理清思路,自觉把各项工作融入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框架中,真正发挥职能作用。

⑶ 我国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发点是什么

一、关于全会决定起草背景和过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即着手研究和考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落实这个顶层设计,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
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关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法治。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
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为此,成立由我任组长,张德江同志、王岐山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两位省里的领导同志参加的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文件起草工作。
1月27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2月12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2月18日至25日,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4个省区市进行调研。
从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实地调研情况看,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期盼。大家普遍希望通过这个决定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深刻阐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针对法治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强有力的措施,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顶层设计。
文件起草组在成立以来的8个多月时间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审议全会决定。8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从反馈的情况看,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有针对性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呼声和社会关切。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方向、道路、抓手,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中央责成文件起草组认真梳理和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对全会决定作出重要修改。
二、关于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中央政治局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必须立足全局和长远来统筹谋划。全会决定应该旗帜鲜明就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回答,既充分肯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又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新观点新举措;既抓住法治建设的关键,又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求;既高屋建瓴、搞好顶层设计,又脚踏实地、做到切实管用;既讲近功,又求长效。
全会决定起草突出了5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工作部署,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二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要求,而不是就法治论法治。三是反映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四是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直面法治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力争提出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五是立足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又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
全会决定共分三大板块。导语和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属于总论。第一部分旗帜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阐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重大问题。
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从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发,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行论述和部署。第二部分讲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从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4个方面展开,对宪法实施和监督提出基本要求和具体措施,通过部署重点领域立法体现依法治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关系。第三部分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从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6个方面展开。第四部分讲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从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严格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6个方面展开。第五部分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4个方面展开。
第六部分、第七部分和结束语构成第三板块。第六部分讲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从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3个方面展开。第七部分讲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从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加强涉外法律工作7个方面展开。最后,号召全党全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⑷ 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里说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解决中国各种问题,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关键要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及时更新治理理念、深入改革治理体制、丰富完善治理体系、努力提高治理能力。
更新国家治理的基本理念
全会公报多次提到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概念。从统治、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最终的主体性变化的国家实验;是一个改革、发展、稳定从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限缩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再到追求和谐互惠的正和博弈的伟大尝试。
管理与治理虽非截然对立,但至少有如下显著区别:一是主体不同。管理的主体只是政府,而治理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乃至个人。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实际上已经体现了多元共治的理念。这一变化意味着,政府不再只是治理的主体,而且也是被治理的对象;社会不再只是被治理的对象,也是治理的主体。二是权源不同。政府的管理权来自于权力机关的授权。尽管权力机关授权从根本上说是人民授权,但人民授权毕竟是间接的。而治理权当中的相当一部分由人民直接行使,这便是所谓的自治、共治。三是运作不同。管理的运作模式是单向的、强制的、刚性的,因而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常受质疑,其有效性常难保证。治理的运作模式是复合的、合作的、包容的,治理行为的合理性受到更多重视,其有效性大大增加。
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变化,意味着我们不仅于思想观念上不再走人治的老路,而且于政治生态上铲除了人治隐形存在的可能,最终使那种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法治无所依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必然是法治,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有赖于各个领域的法治化。要以法治的可预期性、可操作性、可救济性等优势来凝聚转型时期的社会共识,使不同利益主体求同存异,依法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要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要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要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丰富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
秩序稳定作为治理的价值目标,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只是初级价值,更非唯一价值。第一,治理应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在当前利益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条件下,国家治理既要确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价值不受侵害,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考虑个别,特别是要保障宪法确认的个人自由,承认合法合理的个性化追求,让公民和社会组织充满生机活力,使社会保持动态平衡稳定状态。第二,治理应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全会突出强调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国家治理要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要广泛发动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政府的治理工作或者进行自治。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学联、青联、科协、文联、记协、残联、贸促会等人民团体应在引导相应群体的行为、维护其权益、化解矛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居委会、村委会应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承担更多责任;应培育壮大社会中介机构,强化其在维护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交易成本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治理应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促进形成正义的社会制度。
在此问题上,政府的角色和责任至关重要。政府行为必须反对“四风”、整肃腐败、提升公信,以公平正义的治理行为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局面。第四,治理应有益于增进人民福祉。全会强调,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民生艰难是社会不稳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深层次的国家治理,有事半功倍之效。政府负有改善民生的首要责任,特别是要把保基本的责任履行到位,但同时也要扩大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拓展治理主体来提高民生事业的质量和效率。承担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职能的公共事业单位,应把公益放在首位,坚守自身的社会责任,切实拿出为民便民惠民的政策措施。
把握国家治理的战略要点
我国转型时期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一是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二是防范、处理天灾人祸等社会风险;三是调和、处置社会纠纷和冲突;四是服务和管理流动务工人员、农村留守老妇幼等特殊人群;五是引导和监管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社区”以及类似场域。这些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果就事论事、头痛医头,只会是事倍功半,所以必须分析实现有效治理的战略路径,找到国家治理的制高点、切入点、突破点、着力点。第一,治理的制高点是伦理塑造。治理工作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但行为是思想影响的,所以,引导思想观念、构建先进文化、塑造社会伦理,是更为根本的治理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力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治理的制高点。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二,治理的切入点是源头治理。当前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历史遗留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多样多发,除各方面客观原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干部在处理政府与群众利益关系上,没有树立把改革成果更多惠及百姓的理念。实践证明,只有让广大群众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中获得实惠,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现阶段不可能消灭贫富差距,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因违法违规而产生的贫富差距,这就要求反对特权,推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实现。而对于因身体缺陷、智识水平等合理差别因素造成的低收入困难群体,则应切实解决好其社会保障问题。第三,治理的突破点是群防群治。国家治理,重点在基层,关键靠群众。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善于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群众自治,让群众自己组织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要健全以城乡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努力把城乡社区建成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要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努力让群众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要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社会组织的优势,吸引、凝聚各方力量,促进矛盾纠纷化解。第四,治理的着力点是法治方式。法治是治理的基本方式。把社会矛盾预防化解纳入法治轨道,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和谐活力的长效机制。各级领导和公职人员须牢固确立宪法至上、法律权威的意识,不断提高依法找法、用法靠法的能力,切实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稳定这个第一责任和依法办事这个第一要求有机统一起来,绝不能因“维稳”而突破法律的底线,绝不能因害怕上访而迁就个人的非法要求,绝不能因个别正义而牺牲规则之治的普遍正义。
解决国家治理的协调匹配
目前对于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已经有了共识,但还存在以下三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一,国家权力在治理主体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有人认为政府应该是在社会组织和个人治理不能或无效时才跟进,即政府治理应居于补缺地位;也有人认为政府治理应居于主导地位。笔者认为,不宜简单地讲补缺地位或主导地位。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意味着在经济建设领域,政府必须让路。但社会治理与经济建设有区别,不宜像定位政府调节经济那样,把政府治理社会定位于补缺。在维护秩序、化解风险、处理危机等方面,政府必须努力掌握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主动权,而不是等社会力量和个人无法处理时才出面。检验治理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能力,更要看常态下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效果。实践证明,要有效避免小事演化成大事,关键在于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处置机制。要把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基层干部和群防群治力量的优势。十八大以来,中央在阐述社会管理体制时,提的不是“政府主导”而是“政府负责”,这一表述启发我们,不必纠缠“主导”的问题,而应研究功能和责任问题。第二,多元主体共治如何实现匹配、廉价合作。全会强调,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合作治理并不是新东西,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所谓综合治理,实质就是合作治理。如今,综合治理已从“社会治安”扩展到“社会管理”。但在实践中,合作治理还存在着协调性、匹配性以及运作成本等问题。因为不同的合作治理事项,会有不同的主体牵头。如果是政府牵头,可能比较容易协调,但某些社会组织的匹配性可能存在问题;如果是社会组织牵头,政府如何配合、在多大程度上配合,是需要深入探讨的。同时,合作治理也要考虑成本,既要动员多方力量,又要尽可能做到廉价,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和财务监督机制都需进一步健全。第三,社会组织如何提高治理能力。治理能力指向的是治理有没有效果,会不会“失灵”。失灵的问题,政府存在,社会组织必然也存在。因此,要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建设。首先,社会组织自身要提高水平、严格自律;其次,政府要支持、帮助社会组织提高治理能力;再次,政府和个人还要监督社会组织的治理行为。
创新国家治理的方式方法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创新。可以积极尝试的治理新方法有:第一,非对抗性和“软法”。具体要求是:变整治为疏导,变刚性为柔性。以治理城市占道经营为例,目前已有一些地方采用规范设立“便民经营服务点”的方法,兼顾了市民生活便利、经营者正当权益与市容整洁,达到了多赢的效果。在软法方面,应更加注重发挥激励性法律规范和乡规民约等社会自治规则的作用。第二,契约化和合作规制。具体要求是:变命令为协商,变指挥为指导。例如山东省各级公安机关在平安山东建设中,探索出政法部门与保险公司共同建立社区治安防范与人身、财产损害补偿相结合的“契约式治安保险联防”治理新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第三,提供服务或社会福利。具体要求是:变监管为服务,变强制为利导。例如流动人口不愿意办理登记怎么办?江苏省采取的办法是“登记积分制”,经过一定年限,达到规定积分后,流动人员就可以享受保障住房、子女上学等待遇,最后还能成为当地市民。第四,市场化和竞争机制。具体要求是:变官办为民营,变垄断为竞争。以污染治理为例,环境污染行政处罚固然不能丢,但“排污权交易”的治理方法把政府与企业间的行政关系变成市场的经济交易,使得企业自觉提高治污积极性,从而控制一定区域内的排污总量。第五,程序化和科技手段。具体要求是:变实体为程序,变“人控”为“机控”。注重采取程序化的技巧来处理实体上公正难辨的问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拓宽治理边界、提高治理效率、增强治理精度,排除权力、人情、金钱等因素导致的“搞例外”“走后门”现象。

⑸ 如何发挥基层工商联作用的体会和思考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工商联的成长历程,结合市一级工商联的具体职能定位,工商联必须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同时,面对经济新常态、十八大宏伟蓝图,工商联要以法治思维调整步履跟上发展的节拍,迎接新常态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
为了共圆中国梦,除了发挥好五大职能作用外,工商联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发挥政治引导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社会群体,自身构成多元,素质参差不齐,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十分明显。对这一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任重道远,工商联必须担负其政治责任。 为此,工商联要通过教育培训、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队伍建设、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等系列活动,发挥其政治引导作用,要在“联”字上狠下功夫,广泛联系各级各类商会,通过它们辐射到每个会员成员企业直至覆盖全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力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落下一个人,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构建政治新生态做贡献; 经济新常态需要政治新生态的支撑。政治新生态的主要特征是:“立德树人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法治建设法治教育永远在路上”、“道德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等。在依法治理国家的今天,认真探索新常态下工商联与商会工作的新内涵及职能定位,发挥好工商联的作用是当下中国共产党及工商联系统每一名干部的政治责任。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以及机制体制改革没能及时跟进,导致国内政商关系发生很大的扭曲。部分政府机构、官员热衷于设租寻租,一些企业也卷入其中。随着反腐的深入、简政放权以及依法治国的步步推进,政商关系亟须构建新的生态与模式,政治新生态的构建势在必行,工商联将大有作为。为此,工商联要充分发挥三性特征,在“联”上狠下功夫,引导各级可类商会领袖及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通过他们辐射全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构建政治新生态、营造健康的绿色经济发展环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坚持法律底线、坚持道德规则、坚持公正标尺、坚持行为革命。在未来政商关系互动中,只有用法治底线、道德规范、公正标尺、行为准则为政商关系的新模式保驾护航,才能真正形成官商交往“相敬如宾”的政治新生态。 助力新常态下新发展; “新常态”是中共中央把握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适应新常态主体是企业,如何来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这是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工商联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无数事实证明,非公有制企业特有的转身快、灵敏度高之特点,使得他们在变革中往往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当前,对他们来说关键是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了顺应经济新常态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飞跃,工商联要认真学习消化“十三五”规划,在“联”字上狠下功夫,广泛联系各级各类商会领袖及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协调社会各方力量为他们服务,并通过他们的辐射示范作用,帮助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尽快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变。发挥商会优势实现共同富裕; 目前,全国工商联所属各类商会已超过3.5万个,拥有会员近400万,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毋容置疑,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就业、增加税收、市场繁荣、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下扶贫任务仍然艰巨的背景下,为了真正实现“先富带后富,直到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工商联要在“联”字上狠下功夫,广泛联系各级各类商会,引导企业家为弘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民营企业家。在商会内部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愿望和目标,使会员之间可以“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通过会员企业辐射整个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⑹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当中,关于法治建设的内容虽然不多,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却是重中之重,深刻勾勒出“十三五”期间法治建设的核心要求。规划建议在强调提高领导干部法治观念的同时,号召全党和全体人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抓住了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主要矛盾,确立了推动发展的关键理念。

法治思维就是以法治的理念和法律的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观念和意识。法治方式则是运用法治思维从事法律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发展到今天,相较于道德、宗教和其他社会规范,法律调整具有一般性、逻辑性、稳定性、程序性、可预期性和权力保障性等优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法律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中心环节和主要调整手段。由此,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和主导方式。

分析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核心内涵,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人民主权,处理好民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树立法治思维,首先要求树立民主思维,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其次要发扬人民民主,科学民主决策;再次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自主权。

第二,尊重和保障人权、完善公民权利体系并监督其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是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强大动力。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为全面推进人权和公民权利保障提供了雄厚的制度依据。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以法律权利体系的完备为基础,以健全和落实宪法监督制度和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为抓手。

第三,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要依法实现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平等、规则的平等,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要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四,弘扬理性精神,坚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值此改革的关键阶段和矛盾高发期,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如城管、警察、工商税务等经常面对各种冲突和问题,对此要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

第五,夯实程序观念和法治精神,遵循正当程序。在现代社会,程序法(立法程序、行政程序、司法程序、选举程序等)是否完备并得到严格的遵守执行,是衡量国家法治文明、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法治实践中,一切事情都按程序办、按规则办,必然会大大降低出现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可能性。

当前法治实践中,要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一、深化改革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改革是“变”,法治是“定”,一动一静,二者天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必须妥善、辩证地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一方面,必须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以法治引导改革方向,以法治规范改革程序,以法治确定改革方式,以法治保障改革成果,唯如此才能理顺二者关系。另一方面,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立改废释等多种途径,让改革与法治良性互动。

二、推动发展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人为本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逻辑起点。依法促进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内在要义;处理好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是制度目标;善于运用法治方式解决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土地承包转让、林权改革、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优化发展的法治环境,是当务之急。

三、化解矛盾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法治是最大的社会公约数。在法律框架内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惩治各类犯罪、维护政治安全,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预期、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社会支持,使法治成为社会安定有序的压舱石。要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要重视和善用司法作为矛盾终结机制的制度与方法,维护司法尊严、权威和公正。

四、维护稳定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维权与维稳的统一。要把执法司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键是明确执法司法权都由法律授予;没有法律授权,不得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执法司法行为。要把严格公正执法司法与理性文明执法司法结合起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刻认识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在创新中发展,不断迈向新的水平。

践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法治重在治权、重在治官。人民政府应该是“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的政府;政府官员应该是“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的公仆。这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本质所在。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的开场白中说:“我们衷心感谢人民代表的信任,从担任新职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感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是重大责任。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不愧为我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法律系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届毕业生,简短的几句开场白,他就将法治政府的实质讲得清清楚楚,将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根本讲得明明白白。

法治,追根溯源是追求公平、公正、公开。法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权力与权利的冲突。这里的权力指的是公权,权利指的是私权。法治的精髓就在于限制权力、保护权利。对于权力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对于权利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由此可见,法治重在治权、重在治官。人民政府应该是“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的政府;政府官员应该是“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的公仆。这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本质所在。

法治思维,是相对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来讲的,主要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的原则,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限制权力,保障权利,既是法治的精髓,也是法治思维的核心。

党的报告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报告还提出要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进依法治国的意识和能力,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首次被写入党代会的报告,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这一提法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对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治国理政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当前,我国仍处于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型期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较为常见。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尚未完全树立,一些领导干部只敬畏上司,不敬畏法律,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不在少数。在此背景下,强调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强调法治思维,就是要改变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长期存在的重权力轻权利、重治民轻治官、重管理轻服务等传统思维误区;就是要改变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思想;就是要铲除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悖离法治精神等现象滋生的土壤;就是要使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成为“敬畏法律,敬重人民”的好干部。

敬畏法律,首先要懂得法律。普法的重中之重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应该从切实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开始,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真正尊崇宪法和法律,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障人民享有更广泛的权利和自由。领导干部学法应该增强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克服甘当法盲、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等毛病,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力争通过自身的努力,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点学懂弄通、熟练掌握与自身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是法律专业毕业的领导干部可以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本科课程的学习和不作弊的考试,切实了解法律基本知识。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律在于应用,法律知识学得再好,如果不用或者不会用那也是没有意义的。法律知识应用得好,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⑺ 如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建立三级联动政务服务机制

全面实现网上审批

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方面,《意见》明确要求建立三个“清单制度”,即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政府责任清单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行政权力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利”,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边界。同时,针对市场主体自愿的投资经营和民商事行为,只要不属于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不损害第三方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政府不得限制进入。

在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建设方面,《意见》要求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纳入政务服务平台受理办理,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全面实现网上审批。

政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依法决策机制是否健全。《意见》强调各级政府部门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省政府将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和标准,把部门论证、公众参与、民主协商、专家论证、专业机构测评、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

同时,要建立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省政府制定《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办法》,明确追责主体、追责范围、追责方式,对决策严重失误或依法应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要加强行政决策案卷管理,实现决策过程全记录,发生决策失误的,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倒查决策责任。

在政府立法制度建设方面,《意见》明确要求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审查论证机制,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政府立法事项,由政府法制机构委托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开展评估。

建设三级信息共享平台

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在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面,《意见》要求大力推进综合执法,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领域推行综合执法,试点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在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方面,《意见》要求,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完善案件移送标准,细化案件移送程序,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现象。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省、市、县三级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与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实现对接。

在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方面,《意见》要求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在作出重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之前,应当由行政执法机关法制工作机构进行审核。

审核的重点是执法主体是否合法、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程序是否完备、适用法律是否准确、处罚幅度或强制措施是否适当。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意见》提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探索建立专门行政执法监督队伍,同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主动监督与受理投诉举报、事前监督与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是《意见》提出的重要内容。要求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制度,把法律知识考试作为授予行政执法资格的前提条件,把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情况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7)法治思维推进法治工商建设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以学习和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参考资料:网络-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

热点内容
清华大学行政法考研经验贴 发布:2025-01-06 04:46:05 浏览:570
法官任职步骤 发布:2025-01-06 04:15:55 浏览:143
2013年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答案 发布:2025-01-06 04:15:00 浏览:665
合同法对国有公司的重要性 发布:2025-01-06 04:07:52 浏览:929
河冲法规 发布:2025-01-06 03:46:59 浏览:919
西北大法学 发布:2025-01-06 03:26:40 浏览:249
7人女律师 发布:2025-01-06 02:56:23 浏览:309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变迁 发布:2025-01-06 02:56:21 浏览:236
厦门大学法律硕士招生人数 发布:2025-01-06 02:51:47 浏览:335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 发布:2025-01-06 02:41:35 浏览: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