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信仰如何形成

法治信仰如何形成

发布时间: 2025-01-06 15:57:04

法治是如何成为信仰的

法治何时成为公众的信仰

法治原则已经写进我国宪法,但是,公众真地信赖法治吗?执法者心中对法律有执著的信仰吗?上访者为何放弃法律程序而寻求上级机关的干预?如此等等,即使没有回答,我们也可以从各种社会现象、法律现象、政治现象中观察出人们是如何对待法治的。

民法院职司审判,法律是准绳,而作为裁判根据的事实也是依照法定程序认定的。可见,法院是一个浸融于法律之中的机制,因而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法治的公信度。

”中国古语所言“公生明,廉生威”也是在阐述公信与权威的问题。公信力的获得,看上去是依靠公众的理解和接受,但司法裁判言之成理,才是公众理解和接受的基础。苏轼诗言“成事在理不在势”也即此意。

裁判如此,法治整体亦如此。只有把法治当作一种信仰对待,“理”才会涌现出来。尽管法律职业人士都从学术、专业的角度对法治、司法撰文立论,但它们无处不与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相关联。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法院的职责是以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法律纠纷,所以信仰法治便能包容万理。

有研究认为,程序公平才是公信力的根本来源。程序公平包括四个因素:

一是人际尊重,即当事人在诉讼中得到司法官员的尊重和礼遇,其权利能得到保障,保持人格尊严;

二是中立地位,即法官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只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判,不受其他干扰;

三是参与性,即当事人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向裁判者表述自己的观点;

四是值得信任,即裁判者充满仁爱之心,公允处事,真诚关注你的需求,考虑你的理由。

中国的司法公信状况如何?至今尚未见到权威的评估,但总体感觉是:司法公信不容乐观。这种不容乐观的公信状况从一些现象中也可以判断出来。例如,法官常常抱怨“婆婆”多、案子没法办,而法院外的公众则抱着不论找谁,只要解决问题就行的态度到处“投医”,其他国家机关和党政领导也是理直气壮,说当你的“婆婆”自然“事出有因”。

这种扯不清的连环关系看起来是追求一个积极的目标即公正司法、依法办事,但由于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是缺乏对法治的信任,结果是为追求积极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驶向了积极目标的相反方向,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

另外一个最能反映法治信仰缺失的问题是当前热门的“涉法信访”。不容否认,通过信访来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建立法治的公信。但是,信访如此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却恰恰是缺乏对法治的信任。那是一个持续的、绵延的原因,也是信访机制的最大教训之一。

关于如何将法治培养成为公众的信仰问题,一篇小文难以承载,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树立权威可以主动为之,而获得公信只能靠采取法治措施后的缓慢转化。公信无法靠命令和强制获得,而是依靠“综合治理”之后去“赢得”,靠法律过程中各种主体的努力赢得人心。

信仰法治,是对公众的教育。但如果公众不信任法治,亦不可归咎于公众。决策者和执法者只能做好所有“前提性”工作,才能期盼法治成为公众信仰的一天早日到来。

② 法治信仰的本质是什么

法治信仰是社会主体对法律治理现象的一种主观把握方式,是社会主体版依法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的经权验凝结,是社会主体在对法治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一种认同感、皈依感和神圣体验,是调整社会关系进行社会秩序安排的主流意识形态。

首先,法治信仰是一种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信仰法治意味着法律不是与自己无关的外在强制力量,而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法律不仅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模式,而且是人们进行价值评价和思想情感交流的载体。
其次,法治信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形式。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信仰处于社会意识的最高层次,统摄其他意识形态。法律不仅是一套行为规则,而且还是自由、民主、正义、安全的制度化价值体系。法治信仰的本质是对法律价值和法治功能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任,是对法律所确立的价值目标和法治所蕴涵的功用效能的始终不渝的追求。
再次,法治信仰是社会治理的经验凝结和理性选择。法治信仰建立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组织方面的经验基础上,在人类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历史活动中逐渐地转化成一种法治文化传统。人们对法治的信服和尊重,是人类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组织方面的经验凝结和理性选择。

③ 如何树立法治信仰和法律权威

树立法治信仰和法律权威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以下是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方法:
1.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大学生应深入学习法律法规,文明守法,避免参与任何违法活动。
2.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在生活中,应自我约束,从小事做起,例如保持环境整洁,不酒后驾车。
3. 监督他人遵守法律:发现他人违法时,应及时制止并劝阻,促使他人遵守法规,影响身边的人。
4. 积极参与法规宣传:通过不同方式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法律权威的树立依赖于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基础,而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权威的必要条件。只有当人们从内心深处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权威。法律信仰是对法律秩序内在伦理价值的信任,与宗教信仰有本质区别。

④ 如何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法律制度要根据情况而制定,这样才能运转,法律制度也要根据情况和内时间进行修容正和发展,法制保障人民的权益社会公平能让社会更好运转,有所遵循可依,都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意义,就可以成为一种信仰了,一点点去做,这是一个过程。

⑤ 如何让法治成为信仰

如何让法治成为信仰?在人治传统根深蒂固的中国,这的确是个难题。信仰法治,关键是要消除人治。因为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以及人治背后的封建文化,正是人治封建传统阻碍了法治。破除封建人治意味着,不仅要破除封建特权的思想,还要触动某些特权者的利益,不仅要建立平等民主的文化制度,还要清除封建等级制的思想基础。应该看到,社会不会自动接受法治,特别是当法治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自然会选择已经习惯了的人治,故而法治之路依然漫长。

虽然法治信仰的形成过程异常艰难,但不是没有希望。只要我们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全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建设法治国家,营造法治氛围,法治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法治信仰必将形成。具体而言,离不开以下几个前提:

首先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如果执政者意识不到法治的重要性,不能够率先垂范的话,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很难形成。政府是老百姓的楷模,政府官员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整个社会。所以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立法机关科学立法,这些都是影响法治信仰的重要因素。比如上访就是封建人治文化的产物,消除此类现象,就必须使领导者意识到这种人治方式的弊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是媒体要理性传播。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是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的关键一环。媒体的理性和规则意识、自律和责任担当,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信仰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媒体的导向很重要,现在有些媒体对明星八卦过度热衷,但对关系民众基本权益,关系社会正义与良知的社会问题无动于衷。只有当媒体展示真相、客观表达、严守规则、维护公义的时候,社会才能恢复理性、尊崇法治,我们期待的法治信仰才会形成。

三是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文化的养成不可能速成,必须从小灌输、教育、训练。法治信仰涉及三观,只有通过家庭的耳濡目染,教育机构的长期努力,全社会的共同推进,才可能逐渐形成。尤其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所有学校都开政治公共课,但是最需要的法治课却迟迟开不起来。学校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四是民众要理性表达和行动。形成法治信仰的基础在广大民众。当“中国式过马路”、“信访不信法”、“走关系”强于“走程序”大行其道时,我们就必须反思,是什么力量让规则失效,是什么力量让理性缺位?为什么人们不愿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按照法律渠道解决问题呢?为什么人们遇到热点问题就无视规则竞相从众?如何才能保持理性按规则行事?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也是法治信仰形成过程中每个公民的责任。

五是法治信仰还需制度保障。比如美国的信用体系是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是全国统一的公民唯一的证明记录,考试作弊可能就是一个污点,商场偷东西也成为污点,人一生中不断累积的这些污点不仅影响着缴纳保险金额的高低,还影响未来的职业选择,影响政治前途。社会信用制度对人的行为和习惯有明显的规范作用,其后又有强大的威慑力保障。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执法者和相对人都缺乏有效约束,甚至可以说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是执法随意和腐败造成的。社会信用缺失本质上还是制度缺失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形成法治信仰还有赖健全并落实各项制度。

⑥ 如何让法治成为信仰

很简单,就是你把它当成神(就是指它是一切的标准,有绝对的公义、能力,智慧等等,也就是说你把法治当成只要是好的,它都是唯一的标准,唯一能够达到的,它也是一切问题解决的根源。当然,很明显法治没有这个能力),它就成了你的信仰了。

⑦ 如何让法治成为信仰

第一,立法且立良法。
其二,司法且正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灵魂,也是培育国人法律信仰的关键。有了良法,司法不公,法律信仰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良法,即使司法公正,法律信仰亦是墙上芦苇。
其三,执法且严执法。严格执法是司法公正的保障之一,因为任何一个法院的判决若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无异于一纸空文。公正执法是严格执法的应有之意,因为此处的执法机关不仅仅是指法院的执行庭,更多的是指向行政机关的执法权。严格执法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不仅事关政府的光辉形象,而且关乎民众法律信仰的形成

热点内容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承担违约 发布:2025-01-08 02:54:09 浏览:377
陕西省宝鸡市文化路184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08 01:32:08 浏览:816
委托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08 01:26:24 浏览:890
没有法学院 发布:2025-01-08 00:31:21 浏览:78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心 发布:2025-01-08 00:15:59 浏览:588
2017新的婚姻法5类 发布:2025-01-08 00:08:00 浏览:338
中华人名共和国劳动法第38条 发布:2025-01-07 23:34:42 浏览:338
电动三轮车法规 发布:2025-01-07 23:15:00 浏览:841
法国民法典法 发布:2025-01-07 23:03:33 浏览:815
著名税法律师 发布:2025-01-07 21:58:40 浏览: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