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坚持统一立法

坚持统一立法

发布时间: 2025-01-18 09:35:30

㈠ 我国立法遵循三个原则

法律分析:立法有三大基本原则:合宪和法制统一、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三条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㈡ 什么是防止立法部门化和地方化,维护法治统一的重要手段

重要手段:一是建立立法损害赔偿制度;二是合理配置立法权。
在探讨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的时候,应当对二者进行分别讨论。要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是因为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损害了其他部门、其他地方的利益,并对社会整体利益造成了损害,即产生了负外部效应。根据这些原理,解决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可以采取两种法律方法:一是建立立法损害赔偿制度;二是合理配置立法权。
立法损害赔偿在理论上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我国也有国家赔偿制度,但目前只适用于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从防止部门利益、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的视角看,有必要将国家赔偿法的适用范围扩大至立法损害赔偿,当然,其前提条件是立法权在各立法机构之间的配置要合理。
立法权的合理配置涉及的范围较广,情形也较为复杂。从立法技术层面考察,解决立法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方法就是完善立法程序,让立法涉及的各方利益主体有机会参与立法过程,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完善的立法程序,能将受立法影响的各个利益主体组织到一起就影响其切身利益的法案公开发表意见,既使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得到尊重,又使各利益主体通过谈判最大限度地将立法外部性内在化。目前,我国的《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等对立法程序都有较明确、具体的规定,对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法律规范只能约束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制定程序,对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府内部文件的制定难以发挥有效的约束力。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对政府内部文件的效力做出限制性规定是非常重要的。让立法涉及的各方利益主体参与立法过程,对于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对于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却不易达到预期目标。这是因为,地方立法的适用范围只限于本行政区域,与此紧密相连的是,参与地方立法的成员,也只能是本地居民,外地居民无权参与。所以,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比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的难度要大得多。虽然人们强调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是为了防止地方政府追求非正当的地方利益,但地方利益的正当性与非正当性往往难以区分。显然,对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的防止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对合法地方利益与非法地方利益进行界定划分。此外,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政府主动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是防止地方保护法律化的良好方法。还要将有关部署落实到位,并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切实发挥好法治在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中的作用。

㈢ 《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它是关于立法路线的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专立法工作中属的具体运用和体现。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二)宪法原则。

(三)民主立法原则。《立法法》第5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四)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出发,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原则。

(五)坚持法制统一原则。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六)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3)坚持统一立法扩展阅读:

立法应当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社会的客观实际状况,根据客观需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立法工作,注意总结立法现象背后的普遍联系,揭示立法的内在规律;应十分重视立法的技术、方法,提高立法的质量。

在中国当前的立法工作中,也要强调坚持总结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㈣ 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什么意思

社会主义法抄制统一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要始终坚持以宪法为依据、为统帅、为核心,自觉贯彻宪法的基本原则,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按照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求在立法工作中,制定任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能同宪法相抵触,行政法规不得同法律相抵触,地方性法规不得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一切立法都必须依照法定权限,遵循法定程序,不得超越立法权限、违反立法程序;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要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从人民长远、根本的利益出发,而不能从本部门、本地方利益出发,从制度上确保国家法制的统一和谐和内部一致。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又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决定了国家实行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即在坚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中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前提下,赋予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较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限,还赋予经济特区所在地制定经济特区法规的权限和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权限。

㈤ 试述你对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理解

一、坚持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是党科学执政、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科学立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健全立法程序。
二、坚持民主立法
坚持民主立法,就是既要体现立法内容的民主,又要体现立法程序的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必须注重把立法为民贯彻始终,增强立法主体自身的民主性,扩大公众参与立法。
三、坚持法制统一
从立法层面坚持法制统一原则,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二是下位阶的法不能与上位阶的法相抵触;三是相同位阶的法相互之间不能抵触。坚持法制统一,必须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严格执行立法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保证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的统一,加强立法解释和立法监督。
四、坚持体系完备
体系完备是立法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继续制定和完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加强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及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适时进行法律清理和法典编纂。

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鉴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科对此有详尽论述,本节内容只作要点提示。
一、合法行政是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
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律的原则和精神。
二、合理行政是合法行政的重要补充
合理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合理行政是合法行政的必要补充和合理延伸,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更高要求。
三、高效便民是依法行政的价值体现
行政要高效便民,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方便。
四、权责统一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权责要统一,是指行政机关拥有的职权应与其承担的职责相适应,拥有多大的权力就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不应当有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应当有无权力的责任,并且在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五、政务公开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
政务公开,是指政府机关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通过一定的形式,依法将政务信息主动及时地向社会公众公开,以便于人民群众的知晓和监督。
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公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是指公务人员依据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观念,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实施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行政责任的能力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公务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

严格公正司法
一、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司法人员必须自觉用司法公正理念指导司法工作,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连,做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二、不断提高司法效率
公正与效率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公正与效率兼顾。
三、努力树立司法权威
建设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应当以公正高效权威为价值目标。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和司法权威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公正是灵魂,没有公正,司法将会徒具形式;高效是保障,没有高效,正义将大打折扣,司法将难以承受日益繁重之任务;权威是品格,没有权威,司法将会失去应有的公信力,难以发挥其解决冲突纠纷,定分止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四、充分发扬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主要指在司法活动中体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司法民主包括司法主体民主、司法程序民主和司法目的民主三个方面。司法主体民主又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直接参与司法,例如人民陪审员制度和检察机关的人民监督员制度;二是司法人员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司法程序民主的核心内容是司法公开制度。司法目的民主的表现为司法为民。

其他基本要求
一、加强制约监督
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充分体现制约监督的要求。
二、自觉诚信守法
自觉守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在全社会培养以自律为基础的守法意识,使人们形成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与崇敬,井把法律内化为行为准则,做到自觉诚信守法。
三、繁荣法学事业
社会主义法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持的重要阵地,事关我国法治建设的兴衰成败。在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工作中,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法学领域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才能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四、坚持依法执政
坚持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之一。坚持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实施法律,并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对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热点内容
司法所法律援助与扶贫 发布:2025-01-18 11:55:00 浏览:887
黑子林律师 发布:2025-01-18 11:23:10 浏览:354
三大诉讼法的证明对象 发布:2025-01-18 11:10:53 浏览:208
2013最新劳动法 发布:2025-01-18 10:10:11 浏览:745
法律援助中心属于事业单位 发布:2025-01-18 09:52:13 浏览:127
过有道德的生活 发布:2025-01-18 09:47:05 浏览:433
法治云端 发布:2025-01-18 09:46:08 浏览:560
委托代理经济法 发布:2025-01-18 09:45:21 浏览:196
司法局三下乡 发布:2025-01-18 09:44:41 浏览:370
坚持统一立法 发布:2025-01-18 09:35:30 浏览: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