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第
『壹』 职业道德怎么写
第一条 遵章守纪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执行行业自律性规定,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珍惜职业的尊严、地位和声誉。
第二条 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接受公司和工程咨询行业对全社会承诺的责任,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自觉维护顾客和公司的利益。
第三条 钻研业务
主动学习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保持与技术、管理发展水平相应的学识与技能。
第四条 勤奋工作
发扬“公正科学,优质高效,求实创新”的精神,尽职尽责,勇于创新,始终为顾客提供精心勤勉的服务。
第五条 独立公正
坚持“独立、公正、科学”地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不接受任何可能影响独立判断的酬劳,保证顾客和社会的利益,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六条 多谋慎断
做负责任的咨询工作者,只承担能够胜任的咨询任务,恪守“敢言、多谋、慎断”的行为准则,寻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解决方案,以高质量的服务和优秀的业绩,赢得社会和顾客的尊重。
第七条 诚实守信
坚持诚信,信守承诺,杜绝欺诈、伪造、作假等行为,对可能产生的一切潜在的利益冲突,都应及时告知顾客,不损害顾客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廉洁自律
始终维护顾客的合法利益,不得索取、收受委托合同约定之外的礼金和其他财物,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
第九条 公平竞争
倡导“基于质量选择咨询服务”的理念,尊重同行,公平竞争,不得故意损害他人的名誉或事业;评审其他咨询工作者的工作时,应以公正的态度进行。
第十条 回避保密
与委托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委托方有权要求其回避;对顾客的技术和商务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一条 接受监督
自觉配合公司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自律性规范对员工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和检查。
『贰』 职业道德的首要规范是
职业道德的首要规范是尊重他人、诚信守信、正直善良、勇于担当。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是建立在人类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人类道德的进一步具体化。职业道德的建立和完善,是人类道德的反映,同时又对人类道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众多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尊重他人、诚信守信、正直善良、勇于担当是最为重要的。首先,尊重他人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歧视、不欺凌弱小。其次,诚信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撒谎、不欺诈。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第三,正直善良是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做事公正、无私,不谋取私利。这也是一个职业人员应有的品质。
最后,勇于担当是职业道德的高层次要求。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推诿、不逃避,勇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这也是一个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品质。
总的来说,职业道德的首要规范应当是在职业行为中坚守尊重他人、诚信守信、正直善良、勇于担当的原则。只有将这些原则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敬业、诚实、公正、守法,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员。
同时,这也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成为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
『叁』 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第二,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第三,从调节的范围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
第四,从产生的效果来看,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肆』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第七条
法律分析:高校教师不得有下列情形: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伍』 教师职业道德第五条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第五条为人师表中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是范”。
为此,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
教师的为人师表影响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
社会上的各种职业,都会与人们发生一定的联系,各种职业道德也就必然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职业的劳动特点不同,其职业道德对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就会有所不同。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的影响显得更广泛,更深远。
教师的为人师表直接关系学生人格的塑造,影响学生一生的做人品质,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一旦形成,就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简单消失。这种影响已经凝结成为学生内在品质中比较稳定的一部分,从而将伴随学生的一生。
再从整个教育事业、整个社会方面来看,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同样是长远的。教育是一项代表未来的事业,它是为以后十几年、几十年培养人才的,是百年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