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世俗道德

世俗道德

发布时间: 2025-02-08 04:52:35

1. 当代中国宗教信仰与世俗道德是非此即彼的吗

不是。是相互依存、彼此完善。
以佛教为例,佛法如同大学课程,包含了低级课程、高级课程两大类,低级课程叫“世间法”,教导大家如何改善当下的生活,拥有幸福人生,可谓“财智双赢”。这样的结果又叫“人天福报”或“龙天福报”);高级课程叫“出世间法”,教导大家如何使自己的生命升级换代,最后离开地球,去到更高维度的空间去生活,在那里,人的寿命延长(最短是地球的900万年起),能力增强(类似地球上认知中的神仙),继续修行并成为更高层次的生命体(超凡入圣),这样的结果又叫“解脱生死,超越轮回”。所以佛教着眼于来生、今生和来世的修行。
世俗道德则不然,它们侧重于眼前,也就是今生,也强调善行及伦理,而且因为只看今生的缘故,所以不够完善圆满(佛教称为“不究竟”),不是佛法,是善法,若有信仰补充,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2. 世俗道德人性是什么意思

世俗道德是指在社会中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这些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们反映了人类对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如何平衡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关系等等。世俗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固有的道德本能的表现,是我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的一种道德意识。
人性是指人类固有的本能和特质,是每个人固有的天性和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点。人性表现为人类特有的创造力、自主性、情感与感性、理性与智慧等等。人性的发展和塑造是相对固定的,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性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人性在世俗道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道德实践的根源和基础,同时也是道德行为的主体和动力。
人性和世俗道德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世俗道德作为一种人类自我规范的方式,需要受到人性的支持和促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较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性素养,这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社会和谐和进步。因此,人性与世俗道德的有机结合,是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完善的道德追求。

热点内容
遗嘱律师咨询电话 发布:2025-02-08 07:45:20 浏览:178
劳工道德风险评估表 发布:2025-02-08 07:38:32 浏览:821
人大最高立法权包括 发布:2025-02-08 07:25:34 浏览:485
今年是民法典 发布:2025-02-08 07:25:33 浏览: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释 发布:2025-02-08 07:14:26 浏览:93
道德基础测试 发布:2025-02-08 06:53:40 浏览:79
重庆大学法律硕士难不难 发布:2025-02-08 06:48:09 浏览:561
长春劳动法局电话号码是多少钱 发布:2025-02-08 06:39:03 浏览:426
一村居一法律顾问ppt 发布:2025-02-08 06:16:45 浏览:441
社会与法频道普法剧 发布:2025-02-08 06:16:23 浏览: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