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什么是法治
A. 法理学学什么
法理学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
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课程性质:
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的原理、原则、精神的科学,是关于法律、法律现象、法律问题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根本的思想,是关于法律的所以然的道理。本课程主要研究、讲授法学、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当代中国法理学界的理论热点和难点,当代中国的法治实践和制度建设的核心理论问题。
本课程以法理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理性分析为形式,以塑造和提高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为目标。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
B. 法理学中的五大原则
立法的原则、司法的原则、执法的原则、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法治的原则等。法治:一种治国方略,是依法办事的原则,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纳入完备的法律规则系统。
法理学中的五大原则
1.立法的原则
(1)合宪与法制统一原则
(2)民主原则
(3)科学原则
2.执法的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
(2)合理性原则
(3)讲求效率原则
(4)正当程序原则
(5)其他原则(比例、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3.司法的原则
(1)司法法治原则
(2)司法平等原则
(3)司法独立原则
(4)司法责任原则
(5)司法公正原则
4.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2)因果联系原则
(3)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
(4)责任自负原则
5.法治的原则
(1)法律至上原则
(2)权利保障原则
(3)权力制约原则
(4)正当程序原则
C. 法理学和法学有什么异同
不同之处:
法理学通常是指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的专门学问,即作为法学体系中一门分支学科存在的专门学问。法学是以法律这个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相同之处:
都在法学的学习范围之内。法学包括法理学,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
法理学(Jurisprudence)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法学,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法学,是关于法律的科学。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
(3)法理学什么是法治扩展阅读:
法理学专业的基本要求:
1、要求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全面的部门法知识和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
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4、具备优秀的学术品格和学术原创力,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法学理论研究、教学、国家立法、司法工作等相关的工作能力。
5、从总体上研究法和法律的一般理论,重点研究法与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法的理念与价值,法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现代西方法哲学、法理学前沿问题和比较法学等法学基本理论。
6、并掌握和运用法学方法,开展地方立法研究等实践活动,为地方法治建设服务。
法的特征:
历史上 ,出现过四种为不同阶级利益服务的 、体现不同意识形态的法学,即奴隶主的、封建主的、资产阶级的和无产阶级的。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以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法学 ,必然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即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转过来为社会实践服务。
法学是历史和国情的范畴,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的法学,总是印有特定的痕迹,其内涵和外延、内容和体系是有差别的。首先,法学可以对社会发生直接和间接和影响。第二,法学的对象、分科、方法都是实在性的。第三,法学在实践中产生,其发展也是为了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