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三二章道德经

三二章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25-03-26 15:15:40

①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赏析

[原文]

道常无名,朴①。虽小②,天下莫能臣③。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⑤。始制有名⑥,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⑦。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⑧。

[译文]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

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注释]

1、无名、朴:这是指“道”的特征。

2、小:用以形容“道”是隐而不可见的。

3、莫能臣:臣,使之服从。这里是说没有人能臣服它。

4、自宾:宾,服从。自将宾服于“道”。

5、自均:自然均匀。

6、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名,即名分,即官职的等级名称。

7、可以不殆:不殆,没有危险。

8、犹川谷之于江海:之于,流入;一说正文应为“道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与川谷”。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道常无名,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物,愤然不偏,近於无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朴为无,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言天地相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真性无为,则民不令而自均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始。

始制,谓朴散始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也,遂任名以号物,则失治之母也,故知止所以不殆也。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川谷之以求江与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归者。世行道於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犹川谷之与江海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朴,性也。道常无名,则性亦不可名矣。故其为物,舒之无所不在,而敛之不盈毫末,此所以虽小而不可臣也。故匹夫之贱守之,则尘垢枇糠足以陶铸尧舜;而侯王之尊不能守,则万物不宾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冲气升降,相合为一,而降甘露,胞然被於万物,无不均遍。圣人体至道以应诸有,亦露之无不及者,此所以能宾万物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圣人散朴为器,因器制名,岂其徇名而忘朴、逐末而丧本哉?盖亦知复於性,是以乘万变而不殆也。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江海,水之锺也。川谷,水之分也。道,万物之宗也。万物,道之末也。皆水也,故川谷归其所锺;皆道也,故万物宾其所宗。

②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罗老师版本: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一直处于无名无形的状态,混沌的状态虽然小不可见,但是天下那么大也不敢驱使它。领导者若能遵守道的原则,万物将自然会来顺从你。

老子讲的是“天人合一”的道理,这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我们与万物之间是有互动关系的,“心念一动,八方震动”,“道”就是无我利他。

如果你为自己,你会在这个世界里像迷宫一样,如果你发心想要为别人,四面八方都来对接,支持你。因为我们本来就跟道是一体的。

天地相合,以俞甘露:

领导者若能按照道的原则做事,天地会风调雨顺,降下甘露滋润大地,百姓就会活得很好。

这里讲人与自然界的感应关系,人是可以与大自然感应的,但感应的前提是,内心纯净,无我利他,按照天之道的规则去做事。

举例:古人非常重视“祈雨”,康熙对此深信不疑。

这一章可能会有点玄,但我(罗博士)觉得这很有可能就是这个世界运转的密码,就是“道”。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这里讲领导者跟被管理者的感应关系,只要领导者把心摆正,被领导者会感应到你的心态,慢慢也会摆正心态。

举例1:万科股权争斗,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员工的凝聚力等。

举例2:稻盛和夫重整日航时,能做到无我利他:78岁,不要工资、只带两个助手,一年时间,从破产到全球盈利最高的航空公司。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飞跃,因为他在按“道”做事,大家感受到你的发心,自己去努力工作,根本不用你发号命令。稻盛和夫争取每年都来一次中国,因为他说他学的都是中国古文化,要把所学再回馈给中国人。

启发:人和人之间是有感应关系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感受到的。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领导者先按照道的原则做事,然后才去制定名相的东西(名相越来越多),有了名相,就要知道停止领导者自己私人的欲望,知道停止欲望才不会消亡,才能长久地做下去。

按照道的法则做事会有很多世俗的名相收获和回报,但是一定要忘记名相的回报,停止欲望,依旧按照道的原则做事,才能越来越好。

举例:罗博士最开始写中医故事时,真的是无私的,不要版权,没有收入。后来慢慢就开始慢慢出名了,开始做各个节目、接受采访等等,这时要知道停止,不然名相越来越多后,就容易私欲增加。我时常问自己:该赚的奉养父母的钱,自己生活的钱就够了,哪些是多余的?要知道停止。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打个比方,道和天下的关系,就像小溪流与江海的关系。

道虽然很小,但它生成了天下,溪流虽少,但它构了江海。

启发:点点滴滴做事,坚守道的原则,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就会成就了大事。

记得点赞哈~

热点内容
美国互联网立法 发布:2025-03-29 17:00:25 浏览:47
组织法律知识学习方案 发布:2025-03-29 16:49:40 浏览:918
司法局长袖 发布:2025-03-29 16:41:32 浏览:551
行政人员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3-29 16:41:32 浏览:745
最新法律法规大全2014 发布:2025-03-29 16:41:31 浏览:329
乡镇依法治乡目标责任书 发布:2025-03-29 16:24:10 浏览:709
国际商法第五版案例 发布:2025-03-29 16:12:45 浏览:435
法律咨询首问责任制度 发布:2025-03-29 16:06:57 浏览:503
法院几个科 发布:2025-03-29 15:59:06 浏览:200
上海市侨务法律法规及政策知识竞赛答案 发布:2025-03-29 15:52:51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