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五院
Ⅰ 五院六系是哪些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五院六系”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它涵盖了中国最著名的法学院校。所谓“五院”指的是五所专门培养法律人才的高等学府,它们分别是北京政法学院(于1983年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这所学校位于北京;中南政法学院(2000年与中南财经大学合并后更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它的所在地是武汉;以及西南政法学院(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这所学校的地理位置在重庆。
而所谓的“四系”则是指四所知名大学中的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律系(1999年改建为北京大学法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8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这两所大学的法律系都位于北京。
这些学校在法学教育和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它们不仅是法学教育的重镇,也是法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北京政法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法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而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生则能够深入了解地方法律实践。
在这些学校中,教师队伍强大,学术氛围浓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机会。无论是法律理论的学习,还是法律实践的锻炼,这些学校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发展潜力。这些学校不仅在中国法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这些法学院校的设置和发展,反映了中国法律教育的不断进步和深化。通过这些学校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法律技能,为未来的法律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Ⅱ 盘点法学“五院四系”,四系平分秋色,五院却差距很大!
法学在我国众多学科门类中占据一席之地,因其“高大上”的标签,每年吸引众多考生报考。
与建筑行业的“建筑老八校”相呼应,法学界也有“五院四系”之称。
“五院”包括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而“四系”则涵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和吉林大学法律系。
其中,只有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入选了211工程。
其他三所大学虽非985、211,实力参差不齐,但并非实力弱。
就学科而言,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为A+学科,实力最强;华东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为A,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为A-。
从学科上榜数量来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最多,有11个学科上榜;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上榜学科都是9个;华东政法大学有4个学科上榜,但法学实力全国一流;西北政法大学的学科实力较弱,只有2个学科上榜。
整体来看,五院的法学实力差距并不大,但整体学科水平仍有差距。
在就业单位性质方面,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为12.27%,而华东政法大学为10.46%,西南政法大学硕士毕业生在律所就业的比例为24.4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单位就业人数最多,西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入国企单位的就业比例为9.30%。
“五院四系”虽名声显赫,但从整体学科水平来看,西北政法大学已明显掉队。一些新兴法学高校或许更值得报考,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