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会历届主席
㈠ 谁知道香港立法委员会主席是谁
范徐丽泰
㈡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其它
1997年,首次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会议在深圳召开,于1月25日选举出临时立法会主席。此后,临时立法会的会议地点逐渐迁移到香港,直至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8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选举,按照《基本法》规定,由60名议员组成,包括分区直接选举的20人,选举委员会选举的10人,以及功能团体选举的30人。立法会主席由议员们通过互选产生。第一届立法会的任期自1998年7月1日起,持续两年。
2000年9月10日,第二届立法会选举举行,议员总数仍为60人,分区直选产生24名,选举委员会选出6名,功能团体选举产生30名。这次立法会的任期延长至四年,自2000年10月1日开始运作。
2004年9月1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立法会选举如期进行,议员构成保持不变,即由30名分区直选议员和30名功能团体选举议员组成。这一届立法会的任期同样为四年,自2004年10月1日正式开始。
(2)香港立法会历届主席扩展阅读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 根据《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经选举产生。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
㈢ 香港立法会的透明
香港回归后享有立法权,立法会是特区的立法机关。回归后的十年,立法会经历了临时立法会议员和两届立法会议员的选举,范徐丽泰三度当选为立法会主席。对于这十年的变化,范太说,立法机关可以说越来越透明,比港英时代还要透明。对于香港的未来,她很有信心,因为有强而有力的国家作后盾,而且香港人有“永不言败”的精神!
在中环皇后像广场的一侧,有幢百年的古老英式建筑,上面三角楣饰的顶部,竖立一尊泰美斯女神雕像,女神右手持着代表公正的天秤,左手持着象征权力的剑。女神蒙上双眼,表示法律精神不偏不倚,公正严明。这幢建筑作为港英时期的立法局和特区立法会的办公地点,已经有三十二年了。
然而,回归前,市民并没有机会参观这幢大楼的设施。范徐丽泰在大楼的办公室接受中新社记者访问时说:“回归后,立法会才开始对外开放,欢迎市民前来参观,包括立法会主席办公室都开放。而且,在立法会的网页上,所有委员会开会的时间、议程、记录和完成的报告,以及讨论的文件,都可以在网页上找到。”
横跨港英时期的立法局、特区临时立法会及立法会三个历史阶段,范太可谓阅尽香江政坛沧桑。但她认为,香港回归后十年,立法会的功能和角色得到发挥。如今香港市民对政治的参与提高,平时也会观察立法会议员的言行。立法会的透明度,拉近了与市民的关系。
她指出:“回归前,统治香港的是港督,他是英女王的代表。在港督委任下,才有行政机关和立法局。港英是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才引入代议政制,然后才有选举。之后,香港市民才有机会投票选出自己的代表。现在,六十名立法会议员都是经选举产生的。立法会也重视向选民的交代。”
回归后十年的情况,是否如她之所料,范太坦承,有很多事情,确实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但却发生了,例如经济泡沫的爆破、经济曾持续多年的低迷,沙士疫情等。“但是,这些事情提醒我们,必须要‘居安思危’,时时要有准备可能会面对突然发生的危机。然而,在逆境中,我们也看到香港人那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她认为:“香港人往往能够困难中找到新的机会,努力去发展这些机会,这种不怕困难、全力以赴的精神,很难得!当然,香港人在很多方面还要自我增值,包括对内地的了解,大有提升的空间。但是,香港人不怕转变,而且往往在新的转变中,找到新的机会。”
对香港的未来,范太表示:“我有信心!因为,香港有强而有力的后盾--国家,如今国家经济正在胜飞,在这一过程中,香港的专业服务、金融服务、贸易经验,以及香港人的创意能力,可以和内地互补不足,相辅相成。香港和内地的合作,可以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实现双赢。
㈣ 范徐丽泰在香港担任过什么职务
范徐丽泰,大紫荆勋贤,GBS,CBE,JP(英语:Rita Fan Hsu Lai-tai,1945年9月20日-),本名徐丽泰,曾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首任香港立法会主席。
范徐丽泰早年在香港理工学院工作,1983年起获委任为立法局议员,1989年起兼任行政局议员,到1993年,先後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委员,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等职。
范徐丽泰於1997年至2008年先後担任临时立法会及立法会主席;自2005年至2008年在香港大学民意调查中,连续为支持度最高的立法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