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国防立法的原则有哪些

国防立法的原则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5-03-28 13:29:59

㈠ 国防法以什么依据

国防法律以宪法和基本国防法律为依据,其内容主要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某一方面重要的原则、制度和行为规范,它们是宪法中的国防法律条款和基本国防法律的具体化。如已经制定的《兵役法》、《军官服役条例》、《军官军衔条例》、《预备役军官法,、(军事设施保护法》,《人民防空法》、《香港驻军法》、《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9等,国防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主体广泛,立法程序严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国防法以宪法为依据,对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公民享有两项国防权利,具体如下:
1、维护国防利益的权利,公民对国防建设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对危害国防的行为也有权进行制止或者检举。
2、依法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失的,有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补偿,补偿的数额应当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予以确定。
宪法的作用:
1、巩固国家政权;
2、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3、调整国家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4、宪法作为上层建筑,对自己的经济基础起着影响作用;
5、宪法促进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6、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7、我国宪法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转化成为国家意志,由国家的力量予以推行,得到实现。这是我国宪法最重要的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一条,为了建设和巩固国防,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条,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适用本法。

㈡ 根据宪法规定和立法权力及立法原则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从纵向结构可划分为几个

根据宪法规定和立法权力及立法原则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从纵向结构可划分为几个:
从纵向结构上而言,我国国防法规一般可分为国防法律、国防法规、国防规章三个层次。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等级分为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
二、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
三、国务院各部委和中央军委各总部制定颁布的法规。
四、各军种和大军区制定的法规细则。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制定颁布的地方性法律规章。
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国防政策的法律体现码做备,是指导国防迟毁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一条
为了建设和巩固国防,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国家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加强边防、海防、空防和其他重大安全领域防卫建设,胡亩发展国防科研生产,普及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实现国防现代化。

㈢ 军事立法活动的原则是什么

军事立法要以宪法为依据
宪法是制定和实施我国二切法律的根据。宪法在具体条文中,对武装力量的性质、国防建设、武装力量的活动范围等方瓦都作了概括的规定。这些规定,既是对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要求,又是军事立法应遵循的原则。例如,我国1
984年5月3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就是根据我国宪法第55条和其他有关条款的规定而制定的。 二、军事立法要结合我军的具体实际情况
军事立法坚持与我军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是我军建军后,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根据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我军制定了加强军队建设的大量法律、法规、条例和条令,确实起到了巩固和保障我军发展的作用。在现阶段,我军面临着新、的情况: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同我军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矛盾。

㈣ 简述军事立法程序

军事立法是国家立法机关及其授权的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军事法律规范的活动。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立法是国家立法机关及其授权的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军事法律规范的活动。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国家最早的立法活动多以军事为目的,没有专门的军事立法机构,军事立法融于一般立法之中。近代以来,随着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的需要,军事立法作为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军事立法日益加强,许多国家相继建立军事立法工作机构,制定了立法程序,军事立法技术不断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立法,根据宪法及其有关规定,主要包括: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军事法律。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军事法律一般是军事方面的基本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军事法律一般是军事方面的单行法。其制定程序同国家刑法民法通则等法律的制定程序一样,一般经过军事法律草案的提出、审议、通过和公布四个阶段。2.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单独或联合制定军事(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享有宪法赋予的领导和管理国防事业的职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军事行政法规。按照国务院1987年4月21日批准、1987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其制定军事行政法规程序,与制定其他行政法规的程序基本相同。军事行政法规草案由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草拟,报国务院审批。国务院法制局负责审查报送国务院的军事行政法规草案,并提出审查报告,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或者由国务院总理审定后,由国务院总理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的最高军事机关,享有宪法赋予的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职能。制定和发布军事法规是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1990年4月1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签署命令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立法程序暂行条例》。2003年4月3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签署命令发布施行了《军事法规军事规章条例》。这是中央军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制定的一部重要军事法规,是加强军事立法、推进依法治军的重大举措。新的《条例》共11章,69条,明确了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制定、修改和废止军事法规、军事规章的原则,划分了中央军委制定军事法规和总部、军兵种、军区制定军事规章的权限,并遵循军事立法科学性、民主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军事法规、军事规章的制定程序,对起草、审查、决定与发布等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条例》还对军事法规、军事规章的修改、废止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军事法规、军事规章适用与解释的内容,统一了军事法规、军事规章的体例规范和发布命令的格式。
世界各国的军事立法体制因社会制度和军法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美国是国会行使立法权,通过和颁布军事法律;总统颁布军事行政命令;国防部长颁布国防部指令;各军种部长颁布条例、条令。其中,后三者是作为国会军事立法的补充。英国的军事立法可分为由议会通过的法律和由国防部制定、经法定程序颁布和实施的军事行政规则。法国的军事立法分为由司法部、国防部、内政部和外交部部长签署法律草案,呈总理审批后提交国会讨论、通过,再由总统颁布;或由司法部长和国防部长审定颁布军事法律的执行细则

㈤ 国防法属于特别法,其施行比普通法更严格。

国防法律属于特别法。特别法是“一般法”的对称。指适用于特别的法律关系主体、特别时间、特别地区的法律。我国的国防法规,除了具有无产阶级的根本性质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国防法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权威性本是所有法律的共性;
2.国防法规具有较强的从属性;
3.国防法规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密性。
国防法规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3.保证国防现代化顺利实现;
4.国防法规是加强国防实力建设的重要保障;
5.国防法规是指导国防潜力发展和积蓄的重要手段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本依据。国防法律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必须以宪法为依据,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我国宪法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国防领域的职权;规定‘了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的职权,规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职权,规定了武装力量的性质、宗旨、任务、建设目标和活动原则:规定了军事审判和军事检察机关的设置:规定了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在国防领域的权利和义务等。所有这些,都是制定国防法律的基本依据。即是说,国防立法活动必须遵守宪法,以宪法为准绳,按照宪法的规定行使国防立法权限,以宪法有关国防的规定作为国防立法的基础。国防立法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总的基本精神和国防条款相抵触。
国防法律从严,是指国防法律的制定比普通法更严格、严厉。这是因为:第一,特别法严于普通法是一条普遍的法则,而国防法律属于特别法。第二,国防利益是国家最高利益之一,国防法律严于普通法,是维护国防利益的需要。在同防立法中坚持从严的原则,一是要赋予军人比普通公民承担更多的法律义务;二是对违反国防利益的行为,实行比一般违法行为更严厉的制裁:三是对战争时期违反国防法律的行为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第十四条 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行使下列职权:
(一)编制国防建设的有关发展规划和计划;
(二)制定国防建设方面的有关政策和行政法规;
(三)领导和管理国防科研生产;
(四)管理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
(五)领导和管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和人民防空、国防交通等方面的建设和组织实施工作;
(六)领导和管理拥军优属工作和退役军人保障工作;
(七)与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民兵的建设,征兵工作,边防、海防、空防和其他重大安全领域防卫的管理工作;
(八)法律规定的与国防建设事业有关的其他职权。
第十五条 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行使下列职权:
(一)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二)决定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的作战方针;
(三)领导和管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建设,制定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五)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六)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体制和编制,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机关部门、战区、军兵种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等单位的任务和职责;
(七)依照法律、军事法规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武装力量成员;
(八)决定武装力量的武器装备体制,制定武器装备发展规划、计划,协同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科研生产;
(九)会同国务院管理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
(十)领导和管理人民武装动员、预备役工作;
(十一)组织开展国际军事交流与合作;
(十二)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

㈥ 我国国防法规所具有的特殊性

我国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国防法规主要针对军事性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确保国家国防安全和军事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内容公开的相对性:由于国防安全的需要,部分国防法规在作战、训练、军队编制和国防科研等方面具有保密性,不对外公开。
3. 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在解决与国防利益、军事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时,国防法规与普通法规有相关规定时,优先适用国防法规,实行司法程序上的“军法优先”。
4. 处罚措施的严厉性:对于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行为,国防法规规定了相对严厉的处罚措施,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涵盖了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多个方面。根据制定主体的不同,国防法规可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规、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制定的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和军委各总部制定的法规、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制定的法规以及省、市地方性的国防立法。
国防法规的制定原则包括:依宪法为依据、维护国防利益的原则、国防法律从严的原则、民主的原则和协调统一的原则。国防法规的作用在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国防现代化、加强国防实力建设以及指导国防潜力发展和积蓄。
除了法律的一般特性,如阶级性、权威性、强制性、普遍适用性和相对稳定性,国防法规还具有特殊性质。在司法实践中,这些特殊性质确保了国防法规的有效实施和国家国防利益的充分保障。

㈦ 军事法律有哪些

法律分析:中国的军事法律制度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防基本法律制度,亦称军事基本法律制度。 第二层次是一般的军事法律制度,即基本法律制度在不同方面的具体法律制度。 主要包括:军事行政法律制度;军事经济法律制度;军事刑事法律制度;国际军事法律制度。

法律依据:《军事法规军事规章条例》

第三条 制定、修改和废止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标准。

第四条 制定、修改和废止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应当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符合法定权限、程序和立法体例规范的要求,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 制定、修改和废止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应当从国家和军队的实际出发,维护国家军事利益,保证军队的高度集中和统一,保障和促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第六条 军事法规、军事规章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基本依据,是推进军队全面建设的重要保障。总部、军兵种、军区党委、首长应当将军事立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指导和督促所属机关、部门严格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职责。

热点内容
张艳法律硕士 发布:2025-03-31 11:47:23 浏览:310
道德绑架英文作文 发布:2025-03-31 11:47:18 浏览:301
依法治国哲学知识主观题 发布:2025-03-31 11:34:36 浏览:221
协议与合同在法律效力 发布:2025-03-31 11:29:04 浏览:309
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责任 发布:2025-03-31 11:29:03 浏览:794
自考本科司法考试 发布:2025-03-31 11:15:36 浏览:143
民法典是法律 发布:2025-03-31 10:35:27 浏览:699
淄博法院王 发布:2025-03-31 10:33:57 浏览:832
公司法人继受 发布:2025-03-31 10:30:58 浏览:872
政策法规进农家 发布:2025-03-31 10:30:12 浏览: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