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尼采奴隶道德

尼采奴隶道德

发布时间: 2025-03-28 18:04:18

❶ 尼采的道德思想是怎样的

尼采拒斥西方的传统道德,尤其是基督教、犹太教的道德。他的道德思想是其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的延伸。

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是典型的奴隶道德,它产生自各种虚弱的感受。由于自己的虚弱,不免对强者及有创造力者觉得愤懑不平和怨恨,为了抑制这种不平,奴隶的心理就形成一种对人对事的新评价,而把弱者病态者视为最高价值。基督教的谦虚和博爱的伦理思想就由对这种价值的曲解而生,博爱实际上是由对虚弱的怜悯而来。尼采认为基督教想用一切方法把弱者和畸形者保护起来是违反主人的权力意志的,是一种江湖骗术。

尼采的理想是超人,是天才,认为人类的历史由于有了超人才有意义。充满高贵的骄傲的主人道德,必须把一切传统价值重新估价,尤其要克服基督教的奴隶道德。主人道德必须揭露出自怨懑不平而来的种种有害的价值欺骗和曲解,尤其是对肉体的轻视,同时还要超越传统对善与恶的判断方法,争取一种超越善与恶的新态度。

尼采认为弱小者总是期望有破坏强者的力量,要对强者复仇,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态度,是一种否定生活的意志,是一种消亡和衰败的原则。在他看来,生活本质上就是占有、损害、征服、剥削、镇压、强加于人……他还极力为剥削辩护,认为剥削是一种本能的权力意志,因为这是历史的一种基本事实。

在尼采看来,欧洲的道德由于否定了权力意志的首要地位因而是不诚实的,基督教是最有诱惑力和最邪恶的谎言,当基督教要求我们去爱我们的敌人时是多么地与人的天性相悖,天性的指令是要“恨”你的敌人。

他认为,基于权力意志之上的道德仅是那种小心伪装起来的奴隶道德的一种诚实的说法而已。从主人道德的观点来看,“残酷性”一词仅属于基本权力意志力量的一种自然表现,平等只能意味着每个人的水平下降为群众的平庸,只有一种更高的文化才能使超人的发展成为可能。

在尼采看来,人的苦乐偏见反映了一种对增长权力的努力追求。痛苦是一种运用权力去克服障碍的刺激物,而快乐则代表着一种增长了的权力。总之,一切为了权力,一切为了超人。所以,尼采哲学的实质是清楚的。

❷ 求超人哲学中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的内容及2者的关系

尼采在《超越善恶》中指出两种主要道德类型: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尼采所谓奴隶道德是指他比作畜群的普通人、“下等人”所尊奉的道德。这些人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没有奋发有为的生活理想和自我创造的愿望,他们把获得功利当作生活和行为的准则,把怜悯、同情、仁慈、宽恕等品性赞美为美德,把强者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人当作恶人。这种奴隶道德正是基督教的道德、以之为标准的文化必然是颓废的文化,以这种道德为思想和行为准则的个人必然是丧失了人的本真的自我的个人, 也就是被异化了个人。尼采有此人为欧洲文明的堕落、颓废正是这种道德原则支配的产物。
主人道德是他比作贵族老爷阶级的少数奋发有为的人、上等人所奉行的道德。这些人的生命和本能得到了充分表现,不受任何确定的、被认为是普遍道德原则的约束,超出于奴隶道德的善恶标准之外、他们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尺度来创造价值、制定道德观念。高贵的人把一切高尚的、威严刚毅和值得骄傲的东西,即一切能发挥个人的内在生命力和本能、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能动性的东西当作善。把一切卑劣的、柔弱平庸、循规蹈矩、没有创造新神的东西,一切乞求同情、怜悯之类的东西当作恶。总之,主人道德是一种以人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为出发点的道德原则。
两者的关系:奴隶道德是属于传统的扼杀个人所独特地拥有的生命力和原始的本能冲动的旧观念,而主人道德则是一种因对前者这种使人消沉颓废、麻木不仁的观念的反对的新道德,主人道德是对奴隶道德的否定,也是尼采对欧洲理性主义传统的批判的重要方面;通过使人明白这两种道德的具体所指,以及产生的后果,为人相信自己的力量确认自己的价值提供了一种道路。

❸ 请分析下奴隶的道德和贵族的道德是什么意思

主人-奴隶道德说是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的哲学概念,最先出现在《善恶的彼岸》,后在《道德谱系学》一书中得到最大的发挥。尼采认为,最基本的道德形态有两种--“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主人道德把行为放进“好”与“坏”的标准之中;奴隶道德即是把行为放进“善”与“邪恶”的标准中。主人道德的主要特征是:自我肯定、骄傲、主动。奴隶道德则是:自我否定、谦卑、反动、怜悯。一个人是被哪种道德主宰不是由他的身份地位决定的,而是由他的行为中蕴含的心态。一个大独裁者也可能属于奴隶道德控制,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可能是由怨恨与报复心所推动。尼采较为欣赏主人道德,但他也认为奴隶道德中具有的精神力是值得学习的。 而尼采笔下的“道德”也跟它的普遍解释有所不同。基础道德对尼采而言,既吸收又描述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它在最根本的形态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意思是,它的语言,规则和惯例,它的论述和建制--所有令西方文化成为这样子的形而上的结构--都是由这两种道德之间的挣扎所形成的。

---------------------------------------------------------------------------------------------------------------------

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因素,中国人对于贵族的认识一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非富不贵;二是,成为贬义词。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可见富与贵并无绝对的关联,即有富而不贵者,所谓“为富不仁”。至于如何不富而贵?陈独秀是这么说的,“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敬告青年》)。 所以,“贵族”可以是中文词典里解释的“世袭的统治阶级”,“贵族精神”却并不必然地为“贵族”所垄断。至少可以不媚、不娇、不乞、不怜吧?也许还可以有绅士风度、人文关怀、独立精神和平等意识吧? 贵族精神的对立项不是平民文学,不是国民文学,贵族精神的对立项是奴才精神,是流氓精神,痞子精神,而不是平民精神,这是很大的概念的错位。我们这个平民,平民很多都有贵族精神的。像《红楼梦》里面的那个晴雯。

❹ 尼采认为奴隶道德是如何产生的

尼采认为基督教道来德是典源型的奴隶道德,它产生自各种虚弱的感受。由于自己的虚弱,不免对强者及有创造力者觉得愤懑不平和怨恨,为了抑制这种不平,奴隶的心理就形成一种对人对事的新评价,而把弱者病态者视为最高价值。

❺ 如何解释尼采「上帝已死」

尼采的"上帝已死"言论,并非意味着他反对宗教或宗教信仰,而是指他反对基督教道德中的奴隶道德,即弱者道德。这种道德认为人类应相互帮助,强调同情、谦卑、平等,以掩饰弱者对强者的恐惧、嫉妒和自私。尼采批评这种道德体系,认为其本质是伪善,限制了强者,阻碍了人类的积极发展。他主张的道德应是贵族道德,即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追求强大、创新,鄙视软弱和平庸,代表生命积极的一面。

尼采将人类分为强者和弱者。强者体现了权力意志,他们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勇于牺牲、善于创造。而弱者则胆小、保守、善妒、虚伪。尼采反对基督教普世精神和卢梭人文主义中对弱者的过度关怀与平等强调,认为同情弱者是正确的,但不应让弱者以此为借口,限制或拖累强者,这是可耻的。他将道德分为两种,奴隶道德与贵族道德,前者强调禁止与限制,后者鼓励自由创造。

尼采的道德观与基督教道德存在明显冲突。基督教道德,特别是《圣经》中的教义,被尼采视为典型的奴隶道德,本质为伪善。他反对人人平等的观点,认为平等主义者的本质是嫉妒,看到别人拥有的就想拥有。尼采认为,人本性中的权力意志使其追求彰显自我意志,而非弱者追求的谦卑与平和。然而,弱者因自身力量有限,只能借助奴隶道德掩盖其残忍本质,而强者的残忍则为彰显自我本性,是正当的。

尼采的道德观认为人性本恶,并非指道德本身有错,而是指人性中存在自私、残忍等负面倾向。尼采的观点与现实中的情况相符,生活中真正的威胁往往来自于那些掌握小权力的弱者,而非强大的领导者。这些"小鬼"在权力下更加肆无忌惮,心狠手辣,更愿意欺凌比他们更弱小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正是这些"小鬼"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痛苦。

尼采的"上帝已死"言论并非反对宗教信仰,而是反对以基督教道德为代表的弱者道德体系,主张以贵族道德为核心,鼓励强者发展,限制弱者对强者的负面影响。虽然尼采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太极端,但对于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❻ 尼采的道德是什么..该不该采取

尼采的道德是上帝已死,大家都要残忍,人生而互相迫害,阶级统治是正确的,在其基础之上不建立法学是该死的,女人无能,妇女解放是恶搞,大家都是傻瓜,大家要耐心等待超人。超人的出现是大家都要努力的,每个人都要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或者是不干自己所不该做的事)努力期待超人就会出现...
当然了不会这么简单,这只是个大概,不过就你这问题来看就够了吧。
尼采的道德是迷失方向之后遭遇了不好的结果然后明白了自己该原来该做什么的失败者的哲学,一大特点就是实用性具有毁灭性,简单来说就是你完全照着他说的去做不出三天就会死,不过不排除活着而死了的家伙采取了他的意见后活过来的可能性,这主要是看你现在的状况。

道德的最高典范是斯宾诺莎。他的道德体系应当被当作主体,其他人的道德体系都应当被当作参照。这样的人格是值得人尊敬的。

不过要明白,道德的目的是约束自身,值得尊敬是有道德的一个现象,也有可能是伪善的一个现象...

如果你知道道德是什么,自己该干什么的话,就要坚持自己的主张,(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那就向着尼采的魔爪前进吧我救不了你)
有了自己的主张的的话尼采的东西就可以读了,
尼采的许多话是具有迷惑性的,因为他是拿诗写哲学,所以他的有些说法按他自己看可能都是错误的,他追求发动性,所以有些地方的意见带有了太强的鼓动意识,所以读他的哲学的时候,读到你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停下来去否定它,读到你感到太舒服了的地方停下来反思。

尼采的东西像是日本热血漫画,适合使浑浑噩噩的人变得清醒。不过也可以使清醒的人头脑发热变得盲目...
是否采用得看你自己,还有记住,尼采这服药是毒品,慎用。

致楼下,尼采的文字中透露出的信息表现出他已做好了被指责的准备,并且他也觉得这种这种指责对他来说是必然的,而且是意义不大的,
然而这指责对活着的人却是有重要的意义的,尼采的思想必须被批判地看待,不然意志不坚定的人就会被他扯进去。
我们现在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活下去,死人的利益没有被讨论的必要,
你是在帮人解疑还是在帮尼采招魂啊。

以历史的眼光,智者一样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所做出的评价是很客观的,客观到对现实不适用,在面对质疑者的时候,我们只有拿出片面的,主观的思想,
要知道,作为现象出现的真理,必然得是片面的。

❼ 尼采的与野兽斗争的人要谨防变成野兽,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是出自哪里的

出自德国著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善恶的彼岸》,原文是,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意思是,若无限制地怀疑,则自身不可避免的将变成怀疑的创造者。而对于所有人,怀疑这件事本身是如此正当合理,是不可避免的一道坎,唯一的应对方式,则是用他自身来对待他自身。

(7)尼采奴隶道德扩展阅读:

尼采的伦理批判:

不像存在主义,尼采并不认为人有充分的自由意志,“一个人本质的命定性不能由所有那曾经是以及将会是的命定性分开”。自由意志即是把意志当作不能再追溯其因的自因,他说自因是:“目前为止被人想出来最佳的自相矛盾。”那当初为什么会有自由意志这种理论的出现?尼采的回答是:“人被认为是自由的以便他们可以被判断或惩罚。”

一般而言恶往往被视为欲除之而后快的东西,但尼采认为恶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它有刺激人类的功效:“所谓善就是能保护人类的,所谓恶就是不利于人类的。

但事实上,恶的刺激所带给人类相当程度之事当且不可或缺的保存维护上,其影响是和善一样的—只是它们的作用不同罢了。”尼采在道德批判上另一项成就即是提出了主人-奴隶道德说,以心理的角度剖析道德中奴隶道德的成分。

尼采认为道德的起源是当弱者被强者欺凌时,便运用他们的精神力量,制造出良心谴责、善恶等来抵制强者的进犯。奴隶道德通常带着怨恨及衍生而来的反动心态。

例如企图将具有创造力量的强者的价值拉平,而将他们的特性,转换为成具伦理意义的“恶”;自己身上软弱的性质,转换成“善”等。尼采因为根本不相信有先于人存在的道德来源,所以以奴隶道德来质疑传统道德(尤指基督教道德)来源的正当性。

热点内容
司法监督问题 发布:2025-03-31 14:03:54 浏览:52
国外法学本科 发布:2025-03-31 13:56:27 浏览:998
道德经三十九章 发布:2025-03-31 13:53:57 浏览:309
实施条例和实施办法 发布:2025-03-31 13:52:34 浏览:254
要法律援助 发布:2025-03-31 13:45:56 浏览:501
道德模范钟南山 发布:2025-03-31 13:35:29 浏览:26
互联网的刑法处理 发布:2025-03-31 13:21:12 浏览:202
聊城司法拍卖网 发布:2025-03-31 13:19:51 浏览:644
司法拍卖佣金 发布:2025-03-31 13:18:43 浏览:390
法院民法典宣讲方案 发布:2025-03-31 13:12:33 浏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