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长江学者法学

长江学者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30 04:35:20

㈠ 钟秀勇提到的中国大陆民法学的最好的王毅是谁

一、钟秀勇提到的中国大陆民法学的最好的是王轶教授,是梁慧星最为出色的学生。王轶,河南镇平人,民法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二、主要著作有:

1、《物权变动论》,王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王轶,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3、《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释》,王轶(副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合同法新论·分则》,郭明瑞、王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王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长江学者法学扩展阅读

一、钟秀勇,国家司法考试业内名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主编《民法》系列教材,2016成立北京瑞达成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瑞达成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签约主讲教师。著有《三校名师讲义》等法考培训教材。

二、我国迄今为止的民法学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并且在进行制度性研究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法律的逻辑分析方法,由此导致了以下两个典型的缺陷:第一个典型缺陷是“自说自话”;第二个典型缺陷是“自我封闭”。

三、民法学界必须要致力于建构以下两个学术平台:其一,民法学界应当致力于建构中国民法学内部的学术平台,民法学者对相关问题所进行的讨论,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能够进行有效的批评和检证。其二,民法学界应该建构起民法学与民法学以外的其他法学学科,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进行良性沟通和交流的学术平台。

㈡ 王轶是什么职业


王轶
王轶,河南镇平人,民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北省政府法律顾问
中文名:王轶
国籍:中国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河南镇平
出生日期:1972年6月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代表作品:《物权变动论》
教育背景
2011年9月-2012年2月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3年11月-2004年3月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1996年9月-199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民法学博士学位
1993年9月-1996年7月吉林大学法学院,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
1989年9月-1993年7月郑州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
人生经历
1989年9月-1993年7月,在郑州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3年9月-1996年7月,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
1996年9月-1999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民法学博士学位
1999年7月-2001年8月,在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2001年8月-2005年9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工作
2002年9月-11月,受聘于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讲授中国民法
2003年11月-2004年3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2005年9月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年1月-2月,受聘于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讲授中国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2009年5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2009年11月-12月,受聘于台湾大学法律学院讲授中国大陆民法总则
2013年5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
2017年7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代表作品
主要著作
1、《物权变动论》,王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王轶,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3、《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释》,王轶(副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合同法新论·分则》,郭明瑞、王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王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代表论文
2016“民法总则之期间立法研究”,载《法学家》2016年第5期
2016“民法商法关系论”(合著,第一作者),载《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4期
2016“民法总则法律行为效力制度立法建议”,载《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2期
2016“民法典的立法哲学”,载《光明日报》2016年3月2日第14版(理论周刊·学术)
2014“民法典的规范类型及其配置关系”,载《清华法学》2014年第6期
2014“物权债权区分论的五个理论维度”(合著,第一作者),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5期
2014“作为债之独立类型的法定补偿义务”,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2期
2013“论民事法律事实的类型区分”,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1期
2013“论民法诸项基本原则及其关系”,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2012“合同当事人利益的类型化分析”(合著,第一作者),载《公民与法》2012年第10期
2012“论合同行为的一般生效条件”,载《法律适用》2012年第7期
2011“论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中国元素’”,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4期
2011“从‘照着讲’到‘接着讲’”,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2期
2010“论侵权责任法中的损失分配制度”,载《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9期
2010“合同效力认定的若干问题”,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010“论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构成”,载《当代法学》2010年第2期
2010“强行性规范及其法律适用”,载《南都学坛》2010年第1期
2009“论侵权责任承担方式”,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008“论国家利益”(合著,第一作者),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007“论物权法的规范配置”,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6期
2007“物权法的任意性规范及其适用”,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5期
2007“论倡导性规范”,载《清华法学》2007年第1期
2006“论合同法上的任意性规范”,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
2006“物权保护制度的立法选择”,载《中外法学》2006年第1期
2006“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当代法学》2006年第1期
2006“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
2005“物权变动中交易安全保护策略的立法选择”(合著,第一作者),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005“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一般规定立法化研究”,《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5期
2005“民法典的规范配置”,载《烟台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004“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2004“合同法的规范类型及其法律适用”,载《合同法评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期
2003“论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载《月旦民商法杂志》2003年第2卷
2002“物权法的规范设计”,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
2002“论一物数卖”,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001“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3期
2000“试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合著,第一作者),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3期
1999“论买卖合同中债务履行不能风险的分配”,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5期
1997“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合著,第二作者),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5期
1997“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载《民商法论从》1997年第6卷
1996“期待权初探”,载《法律科学》1996年第4期
1995“代为清偿制度论纲”,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2期等
个人荣誉
2014第五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
2012第六届吴玉章优秀教学奖
2012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2011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2011第二十五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2011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
2010首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2010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10北京市法学会优秀应用法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论物权法的规范配置》)
2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9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A组最受学生欢迎奖
2009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特等奖
2009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
2009中国人民大学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08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论物权法的规范配置》)
2007首届“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
2006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
2005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民法学科论文类)(《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
2005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
2002北京大学法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物权变动论》)
2001北京大学“岗松奖教金”
2001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1998第七届吴玉章奖学金
1998君合律师人才奖学金等
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
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理事
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暨南大学讲座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甘肃政法学院客座教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法律顾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律顾问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合同监管评审委员会成员
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
北京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治建设顾问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大连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青岛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厦门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珠海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哈尔滨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
河北省政府法律顾问
社会活动
1993-1995年,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工作;
1996-2000年,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工作;
2001年至今,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工作。
2002-2005年,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工作
2008年至今,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修订工作、
2008年至今,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订工作
课题研究
2015《民法典编纂重大疑难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2010《民法规范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课题组负责人)
2008《民法学方法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课题组负责人)
2006《民法规范论:类型及其配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课题组负责人)
2000《规范分析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组负责人)
2000《物权变动立法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负责人)

㈢ 醉驾入刑专家谈作者简介

赵秉志,是我国刑法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和领军人物,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的院长。他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法学博士,并且担任博士生导师。在学术组织中,他担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及中国分会常务副主席的重要职务。

他的学术成就斐然,曾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的荣誉,展示了他在法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同时,赵秉志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法学组的成员,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学科评审,对法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还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青睐,分别被邀请为特邀咨询员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这进一步证明了他的专业素养和影响力。

㈣ 中国法学界的泰山北斗是

以下是中国法学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后):

1、高铭暄:泰斗加学术(刑法界的祖师爷)

高铭暄(1928.5.24-)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人。1951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 ,兼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㈤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院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6年4月26日,作为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建设的法学学科的一部分。学院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教授担任院长。法学院虽成立时间短,但已建立起一支实力出众的优秀师资队伍。截至2008年底,学院共有77位专任教师,其中包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等。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高达95%,其中获得国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10%。此外,学院还聘请了38名特聘教授和39名兼职教授,以增强学术实力和师资队伍的多样性。




学院下设基础理论法学、宪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事法学、经济法学与环境资源法学以及国际法学等七个教研中心,承担着教学科研和培养法学人才的重任。目前,法学院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三级人才培养格局,并拥有刑法学和诉讼法学方向的博士后招收权限。2007年,学院获得法律硕士招生资格。现有在校本科生292人,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382人。




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依托学校这一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府,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学院将继续坚持高起点、研究型、国际化的发展特色,着力培养一流的法律实务人才和法学高端研究人才。法学院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法学教学科研机构,为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和法学教育做出贡献。


(5)长江学者法学扩展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是北京师范大学下属的独立进行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二级单位。它的前身是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法学院下设7个教学研究中心和1个办公室作为常设单位。7个教学研究中心为:刑法学教学研究中心、诉讼法学教学研究中心、宪政法学教学研究中心、基础理论法学教学研究中心、民商事法学教学研究中心、经济法学与环境资源法学教学研究中心、国际法学教学研究中心。

热点内容
专利法规定自始即不存在 发布:2025-04-01 12:07:10 浏览:678
委托合同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5-04-01 12:05:40 浏览:625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和合同法的异同 发布:2025-04-01 11:59:37 浏览:525
新闻失实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4-01 11:57:21 浏览:595
当法官理由 发布:2025-04-01 11:57:12 浏览:639
2014注会经济法教材变化大吗 发布:2025-04-01 11:54:23 浏览:294
企业顾问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01 11:49:20 浏览:536
证据法学名家 发布:2025-04-01 11:48:27 浏览:249
注会经济法证券法答题 发布:2025-04-01 11:43:50 浏览:783
饶平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4-01 11:29:17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