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第九
Ⅰ 《道德经•第九章》赏析
前言:
晨,天光微亮,乌云半遮天,时有微雨滴落,公司组织团建,正好在车上构思第九章的赏析,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适可而止的观念。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堆满厅堂,没有人能守地住;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必定会留下灾祸。功成名就,就该激流勇退,这样做才符合自然规律。
观点:
老子在第九章提出了重要的哲学观点,做事情要留有余地,不能太过,太过则物极必反。闷迟戚第一句就是总领,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第二句和第三句是类比的关系,锋芒毕露和金玉满堂都不得长久;第四句写富贵而骄的后果是灾祸随身,第五句给出了道的解决方案,功遂身退。
感悟:
一,针对做事情来说,什么是需要适可而止呢?我第一个想法就是与人沟通,沟通有两个方面可以做到适可而止,一是信息发出去的时候,如果对方是个聪明人,点到为止,响鼓不用重锤;如果对方是个不聪明的,多说等于对牛弹琴。二是信息收回来时候的做法,信息回来之后,不管是赞美之词还是贬低之语,都可以借鉴太极拳怀中抱玉的招式,吸收-接纳-处理-推出,有用的信息吸收利用,无用的信息推出身体,不影响心性的稳定。
二,针对身外之物的态度,可以参考《菜根谭》的描述,“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锋芒外露,指的是名,金玉满堂,指的是利,凡此两项,且旦弯不必看中,顺势而为,保持“守中”,不然,很容易召来灾祸。
三,那是不是说年轻人可以躺平了?当然不是。老子说,功遂身退,就是要先成功了,然后不贪功,退其身给继任者。蚂陵很多人还没有努力到成功的地步,自然谈不到功成,更谈不上身退了。这里面的身退,就是对管理层而言,需要在任的时候顺势而为,并且培养好继任者,当功成名就的时候,顺势让位给继任者。能做到这样的人就是得道了。
满招损,谦受益,老子在第九章告诫大家顺应天道,做事情适可而止,这是长保的法门。
Ⅱ 解读《道德经》第九章
「道 德 经」 : 第 九 章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
揣 而 锐 之 , 不 可 长 保 。
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守 ﹔
富 贵 而 骄 , 自 遗 其 咎 。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
Seven: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Seven:
[注释]
①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持执盈满,自满自骄。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
③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
⑤咎:过失、灾祸。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应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Seven:
【道德经】第九章读完后,对比咱们读过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有不同的感觉
Seven:
第九章,揭示了一种大道万物运动型思维,物极必反
Seven:
十二长生可能解析更清楚:
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Seven:
总对一句话,特别有感觉:
物壮则老
Seven: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凡事物发展到了强盛的极点就会衰老,因为这违背了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则接近于灭亡!
Seven:
懂得适可而止,可以避免遭受凶险,如此可以长久。大千世界的自然规律是物极必反,富贵到了顶峰,接着就走下坡路了,甚至是倾覆了。
Seven:
了解“道”,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循道而行,以便更好地达成目标,以最小的成本和代价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Seven:
走大道,走正道,不偏不倚,就是最对的路
周英:
《道德经》第九章个人感悟凡事适可而止,所有事都有度,过之不及。
Seven:
读一读,觉一觉,好感觉[玫瑰][玫瑰][玫瑰]
云淡风轻~张书云:
@Seven一会[呲牙]我们群里有一个哥哥读的特别好,有一个同频的了
Seven:
好呀
Seven:
让中国人都读《道德经》
道中梅花:
转眼,今天第九章了
道中梅花:
九九八十一,九九归一呀
Seven:
@三妹
用童声读第九章,其乐无穷[呲牙]
道中梅花:
所以,还没正式开启自读道德经的家人,今天是个开启的好日子了哟[玫瑰]
道中梅花:
@Seven缩不回去了,只能上着长了[憨笑]
道中梅花:
带着你的小宝贝们读,乐
Seven:
@道法自然
在古代,你就是宰相
读的标准呐
如果再来点,读后感,那就是一篇大作啦
道法自然:
物极必反
道法自然:
@Seven感恩王者无中生有出了这样一个能量场玫瑰]
道法自然:
大家都很愿意出声读书了[太阳][拥抱]
石家庄新生活化妆品诚招加盟(陈):
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声音也很好听[捂脸]
石家庄新生活化妆品诚招加盟(陈):
不再沙哑[憨笑][憨笑][憨笑]
Seven:
@陈巧云
我早就接受了
不沙哑是你能量提上去了,直接突破
石家庄新生活化妆品诚招加盟(陈):
感谢自己,大家一起来
Seven:
《道德经》讲,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Seven:
什么是智慧,天上掉下来,落在地上,被人掌握了。这就是智慧
Seven:
从这个角度出发,读《道德经》,会有大不同的收获和链接
Seven:
为了提升能量而读《道德经》,也是欲望,去掉分别心,去掉欲望,点点滴滴,每天一读,那么智慧自然天成
Seven:
一切从小起,从简起,这才是大道至简
Seven:
你有没发现,所有的问题背后的答案,礼物,真相,就是简之又单。
Seven:
谁不是从沐浴到帝旺?
Seven:
谁不是从小到大
Seven:
谁不是从知识到智慧
Seven:
世间所学的一切只是知识,都只是工具,都只是为修行,入道而来的工具
Seven:
建这个群,也是遵道而行
Seven:
以其无私,故成其私
Seven:
这不就是用体了吗?
Seven:
哎,去掉分别心,阿尼陀佛[玫瑰][玫瑰][玫瑰]
木怀山:
心中有度,行中有止。
董超:
凡事不可得意忘形,知止而不殆!
董超:
@山山心中有度,行中有止。解释精僻[玫瑰][玫瑰][玫瑰]
Ⅲ 持中守正 出自哪 据说是道德经第九章,但是第九章并没有这句。 求出处,最好附原文
流而不盈,持中守正
《道德经》老子第九章
大意就是东西累积多了会溢出来,不如不版去做.再怎么千锤百炼权,还是不能长久保持.
全文是"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不一定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从这章中总结出来的
好像《易经》也有类似的,可以去找找。
Ⅳ 故无尤。后面呢道德经第九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释义: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Ⅳ 道德经第九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九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译文:手里拿满东西的时候,就无法再拿下更多东西了。
原文: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译文:刀刃打磨的太锋利,保持性就会很差。
道家思想中戒“盈、满、锐、骄…”,只有避免自己达到顶点,才可以使自己不落入下行趋势当中。而当自己落入下行空间时,也不必恐慌。收缩防御,到达低点时自然会有转机出现。
容器的作用是容纳昌谈,当容器装满时,就无法再装入。这一点就像我们耐棚碰的思想。思想最忌讳的就是固化。当自己觉得已经看尽世界沧桑,洞悉世间一切时,就像容器装满了一样,很难再接纳新的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