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礼仪课
① 道德礼仪有哪些
道德礼仪有很多种,主要包括礼貌待人、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方面。
礼貌待人是道德礼仪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以及遵守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如见面问候、分别道别等。礼貌待人不仅能够展现个人的修养和素质,还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尊重他人也是道德礼仪的重要方面。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意见,不论其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或身份如何,都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关注。不嘲笑、不歧视他人,保持谦逊的态度,这样的行为能够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诚实守信更是道德礼仪的核心。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人们都应该恪守承诺,不说谎话,坦诚待人。诚实守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道德礼仪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细节,比如穿着得体、举止文雅等。这些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和文化素养。总之,道德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修养和素质,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② 小学生应加强哪些方面的礼仪道德教育
一、提高认识,点滴做起
首先,教育学生学会尊重。礼仪教育界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教育学生尊重人,关心人,是礼仪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情感,尊重他人的劳 动,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不欺负弱小,不取笑他人,不以自己所长讥笑他人之短,不讽刺挖苦他人, 不伤害他人的自尊,不给他人起绰号,不以别人的生理缺陷而贬低人。
2、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发展自己,要从尊重自己的身体和名誉做起。
其次,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仪”用语,说话语气要和蔼,可运用一些委婉的语气词,如吧、呢、 吗;当请求别人做某事时,应使用表求客气的词语,如请、麻烦、劳驾等;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非常感谢;当妨碍了别人,给别人带来麻烦时,应主动说 对不起,请原谅;当别人向你道歉时,应主动说没关系。
再次,培养学生符合规范的礼仪举止。正确运用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礼让、立正敬礼等礼 貌体态语言;待人大方,双手接物;拜访他人要预约,并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应避开他人休息和吃饭的时间,特殊情况需说明;进入别人房间或办公室应事先敲 门,待主人允许方可进入;在别人家作客,不应乱翻、乱动人家的橱桌抽屉和书籍玩具;平时要注意衣着得体,夏天在公共场所不穿拖鞋,不赤脯,不穿小裤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