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哲学讲义

道德哲学讲义

发布时间: 2025-04-07 18:43:05

道德经最后一句话

道德经最后一句话如下:

道德经最后一句话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艰涩,它是中国最高的高山,老子或许是所有哲学家中最高寿的,思想也最透彻、孤绝、高深。《道德经》又是直白的,句句都是警句,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门,从哪一扇推入,都可见一番天地。

在鲁迅的《故事新编》里,《道德经》是老子出关时敷衍关官所写的讲义,成书不过一天半,因为是讲义,不免有些翻来覆去的车轱辘话。鲁迅虽是调侃,不过传说亦不太可信:关官在城头远远望见一股紫气,知道圣人要来,而刚好他又博学多识,问道于老子,老子便写了道德经交给他。

老子一向的主张是:退、守、弱、柔。保全了自己,于是立足不败之地。古代乱世多暴君暴民,暴君杀暴民,暴民杀暴君,你来我往,整个时代都受罪。这可说是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之一。

再回过头来看“为而不争”,其实包含了一种策略,因此后世也有军事家把它当做兵家的韬略来看,不争无用之争,乃至以弱胜强。当年红军打游击战的十六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不能不说是得益于《道德经》的灵感。

② 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详解及深意

圣人治理的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回,增强百姓的筋骨体答魄,经常使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以上是书面解释。我再加一句:没有欲望,就回归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乐业,终享天年。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经》,最好看看《庄子》。另一个角度,可以看清代黄元吉(黄裳)写的《道德经讲义》,他是从修炼角度讲的,非常好。摘其文曰:圣人摒除耳目,斩断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则炼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灵阳之气以化阴精,日积月累,自然阴精消灭而阳气滋长,则实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术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③ ①人为什么学习《道德经 》 ②学习《道德经》领悟了哪些 ③在现实中如何约束

作为中国人,能够读到老子的《道德经》这是福分。因为老子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看问题深刻全面。《道德经》里面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了这些道理你的人生就会很平顺,你就得到了福报。我们学习《道德经》,不是要复古,目的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使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文化,古代智慧转化为现代智慧。为你的人生充电,使每个人都得到成长。我们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简单谈一谈:

一、学习《道德经》可以提升智慧

《道德经》是对人生的深刻反省,是生命认知的理性觉悟,它是穿越时空的永恒智慧。一位国学大师说:不学《道德经》成不了大事。学习《道德经》即闻道,闻道之要在悟,悟一字得一字之功,悟一句得一句之果,有悟则明,有明则能认识自我,开启心智,提升你的智慧。

二、学习《道德经》可以提升德养

“德”就是“得”,“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学习《道德经》应知行合一。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高等智慧的人闻道之后,就去实践;中等智慧的人闻道之后,似懂非懂;下等智慧的人闻道之后就傻笑,认为学这个没用;如果没有人笑就不是道了,因为人与人总是有差距的。行道就是修身,修身就是行道,在修身中聚德,在聚德中内圣,以内圣达外王,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学习《道德经》可以提升学习能力

有学者说:“《道德经》是很难懂的,稍微一不小心就解释错了。”难懂一是难翻译。二是难解读,《道德经》的解读是最难的,因为它是古代的哲学著作,哲学是讲义理的,解读就是要把它变成现在人们听的懂的道理,这样才有实用价值。《道德经》看似易懂其实深奥,理解《道德经》不能望文生义,因为古今词义有差异。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要“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每学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并且是你越学感到越想学,越学越明白的事理越多越深。我们还是用老子《道德经》来看看是否好学:“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④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经典有哪些

传统文化纵览
1、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
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
、竹、民谣、黄土、
江、黄河、红、月亮
十二
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农家、农民起义、锄
;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
2、诸
百家
1.儒家(孔
、《论语》、孟
、《孟
》、荀
;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
庸》《
》《孟
》《论语》)
2.道家(
、庄
;思想:道德
、逍遥)
3.墨家(墨
、《墨
》、思想:兼
、非攻、举贤、节俭)
4.
家(韩非、李斯、《韩非
》思想:君主集权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
》)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
、苏秦、张仪、《战
策》)
8.杂家(吕
韦《吕氏春秋》)
9.
说家(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
《三
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
10.兵家(孙膑《孙膑兵
》孙武《孙

》思想:强调作战前
定要做
准备)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
、朱震亨、李
珍、张景岳)
3、琴棋书画
4、传统文
主要
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

》、《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说》、

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
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5、传统节
6、
华诗词
古诗、律诗、绝句、近体诗、
题诗、自度曲(词)、传统诗词等
7、
戏剧
8、
建筑

些:http://ke..com/view/40254.htm
传统道德观:


家思想:
吴起与魏王泛舟江河
魏王夸说山河

固若金汤
吴起历举夏商各朝代
山河



说:
家强盛
德政
山河




舟内

寇仇
《盐铁论》:
道德

仁义

曰:
道德

仁义

《左传》晋
公家



季文
相三君
私积

衣帛

食粟

藏金玉
器备
忠于公室
范仲淹:





顾炎武:
兴亡
匹夫

古代先贤懂
思想
立统
谐发展
根本

先秦




概念

简单


集合





音乐

必须
清浊、
、短
、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

入、周疏
等声音
才能组
乐曲
若琴瑟

谁能听
王夫

六经责我

七尺


二、政治理念:德政
《尚书》
惟德


《管
》称:

所兴
顺民
;政
所废
逆民
《论语》



北辰

德风
德草
季梁说:



圣王先

致力于神
君应

利益看作

利益
政权才能巩固
权者

养民

令尹
文说:

政者
庇民

旷者
我取富焉
勤民
自封


政权
失关键


向背
社稷

君臣

自古亦


意诚

1.
君者修德

德字



身率
使

躬行其实
民先
2.政





事扰民
且要
民;

家理财
养民

养民力;
3.统治者要平易近
亲民


提倡


社稷



主张仁政论
仁义论


桀纣

失其民
;失其民者
失其

其民

矣;
其民



民矣;


所欲与

所恶勿施尔
仁政必须与广
民众
利害相连
忧乐相通
乐民
所乐
忧民
所忧
《礼记》提倡
明德
亲民
止至善
修身
齐家


德政:




民免
耻;道



耻且格

即引导
率先;政

制禁令;齐


思想
引导
民遵守


则处
刑罚;刑
使

敢犯
苟免于刑

见善
善转变

德引导

礼节划

知耻并
断追求善行
朱熹:主张


政者

具;刑者
辅治
德礼则所





……
政刑能使民远罪

德礼


使民
迁善
自知
故治民者
徒恃其末
深探其本

则民耻于

至于善者
讲统治者发挥道德教化
作用


养民

使民
善至于至善

吉凶祸福



鬼神没能关系
吉凶由
祸福


所召
古代
神论者驳斥
祷祝、咒术、
卜筮等迷信思想

政治家晏婴认
齐君

由于
纵欲厌私
斩刈民力

祈祷



善祝
抵挡

民群众
统治者
诅咒

苦病
夫妇皆诅




……虽
善祝
岂能胜亿兆

三、民本思想:






邦本

历代都相信君权神授
商纣王文武兼才
自比太阳
百姓说:
曷丧
予与汝皆亡
表现
民愿与
同归于尽
强烈反抗情绪
西周建
总结商朝亡
经验教训

敬德

保民
思想
保享于民
才能


西周统治者认
命并
永远



转移

求民主
帝关

民求主

所欲

民意
视自我民视
听自我民听
《管


认识

则愚


则圣

古代产
神论思想
春秋

认识
鬼神
能支配
神聪明

壹者



鬼神非
所亲
惟德


道远
道迩
非所及

主张


虐待
百姓

恶政;
警告
政者:

畏死
奈何
死惧

汉马衍《车铭》:
乘车必护轮


民;车
轮安处
民谁与
四、伦理观念:
《管



仓廪实

衣食足
才能发展

富强

想让
民遵守道德规范
要让
衣食

仓廪实
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

传统思想
都注重伦理
道德教化
注重
道德修养

仁、义、礼、智、信

道德价值体系
希望
培养



修身

齐家



道德品质
基础
德治
认仁

功利
仁义制万事



道德或善
;礼
制度品节
礼者

亦言礼
属于


复礼
克服战胜自身
私欲
恢复

提高
道德境界
礼或

伦理道德
权贵富
者说
要节欲
纵欲

巨细
要谨察


必谨

理耶
欲耶

则敬

……

则敬

拨乱反
明纪纲
克字
杀贼工夫



五、义利

义利关系
伦理道德哲
价值观念
儒家重义轻利



要讲功利
造福于民;


能光讲利
更要讲义
义利





公私、邪
义利

欲、公与私

仁义
根于

属于




所宜
义者

送给回答者一份礼物送香吻
赠言:好帅的回答,楼主送上香吻一枚,以表诚挚谢意!
0
0
x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检举
<span
class="line
ui-line
last-line">

热点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系由构成 发布:2025-04-07 23:11:34 浏览:711
湖南省屠宰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07 23:00:17 浏览:76
劳动法患重病退休的法规 发布:2025-04-07 22:42:53 浏览:258
大学经济法选择题答案 发布:2025-04-07 22:35:27 浏览:129
论述题经济法渊源的种类 发布:2025-04-07 22:19:29 浏览:480
范冰冰魔法学院攻略 发布:2025-04-07 22:18:51 浏览:106
昆明政法学院 发布:2025-04-07 22:16:52 浏览:412
北邮经济法阶段作业四 发布:2025-04-07 22:16:47 浏览:789
社区党建工作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07 22:02:45 浏览:768
瑞达法考app行政法 发布:2025-04-07 21:47:57 浏览: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