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❶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大学生要在这个基本要求下去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1、礼节礼仪教育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礼仪规范和高尚的道德准则。礼仪不仅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也体现一个国家的道德风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和精神风貌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生动展现。
礼节礼仪教育是根据礼仪规范,有计划、系统性地对受教育者在礼仪思想和行为习惯方面进行教化和培育。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并在此过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丰富礼节礼仪活动
礼节礼仪活动,是群体道德标准的来源,是情感的转化器,是特定主体在特定时空举行的借助情感路径推动价值观念入脑入心的程式化活动。高校的礼节礼仪活动,既要赋予仪式以积极意义,反映时代要求,让大学生在富有仪式感的礼节礼仪活动中体悟,又要针对大学生特点。
契合大学生的心理渴求,在饱含仪式感的心灵感应中引导。通过循序渐进、细致微观的隐性教育方式,通过设计、赋义、渲染、认同、内化等程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3、规范礼节礼仪制度
礼节礼仪制度是根据礼节礼仪思想,结合时代特点而对人们在礼节礼仪方面的具体实践所做的一些强制性和普遍性的规定。高校建立的礼节礼仪制度,是大学生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和行为标准。制度是显性的,便于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了解和把握。
制度又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通过制度的规范作用,能够把人的思想和行动两个端点有机联系起来,使教育和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触碰大学生内心情感,生发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需要。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道德核心: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规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944年9月5日,中共中央警卫团的一名叫张思德的战士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不幸牺牲。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专门为纪念张思德召开了追悼会,毛泽东在追悼会上作了演讲,这就是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
1、坚持为人民服务,首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这是人生首要的、根本的问题,也是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与剥削阶级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区别。在无产阶级看来,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为社会、为他人多作贡献,这是大前提,也是做人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做人的其他问题才有可能正确解决。
比如对待利益、荣誉、金钱、地位、苦乐、幸福、生死等等,只要首先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而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就会找到正确的答案,就容易正确对待,正确处理。
2、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为人民服务水平的高低,贡献的大小,不仅与他的人生价值观相联系,也与他的知识、素质为基础的能力相联系。我们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才有可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较大的贡献。
有的人不注意努力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能力素质提不高,志大才疏,他就不可能做出太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仪式感
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❸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要求有哪些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
❹ 道德知识抢答(具体问题、答案)
1、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
2、我们要树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答: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什么?
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5、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广大公民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是什么?
答: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7、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是什么?
答:教育
8、目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指的是什么?
答:计算机互联网
9、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的是什么,发挥主体作用的是什么?
答: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骨干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
10、20字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1、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什么?
答:法律、政策 和规章制度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什么?
答: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13、在社会主义社会,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者关系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答:集体主义
14、什么是社会公德?
答: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
❺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哪几方面
包括两方面:
1、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不同国家间即国际社会交往应遵循的原则。
诚实守信是人际互动的基本规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办事要讲“信用”,不能“背信弃义”,指的就是诚信原则。它是完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2、诚信原则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发展阶段,是一种现代经济式它是以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交换经济,在它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诚信。但在其高级发展阶段,诚信的作用更为突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交换的范围扩大,交换的品种与数量急剧膨胀,交易对象具有陌生性、间接性。
因此,交换的风险程度加大。一旦失信,造成的损失也特别巨大。因此人们对诚信的呼声很高。我们现在发展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立诚信原则更是市场建设的应有之义。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扩展阅读:
诚信原则的起源:
古代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是现代诚信原则的渊源。在罗马法上,诚信契约是严正契约的对称。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
就诚信契约发生的纠纷按诚信诉讼处理,在诚信诉讼中,审判者不受契约的字面含义的约束,可根据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对契约进行解释,并可根据公平原则对当时人的契约进行干预,以消除某些契约的不公正性,按照通常人的标准增减契约义务。
罗马法的“一般恶意抗辩”与“诚信契约”都反映了道德与伦理的要求,体现了衡平与公正的精神,因此可以说他们都是现代诚信原则的最早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