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治林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历史沿革
世界范围内的森林法起源于15至16世纪的欧洲,如德国巴登州1448年的《林业条例》和巴伐利亚州1568年的法规。早期的森林立法主要关注保护,限制采伐并确保伐木后的再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国家对木材需求激增,森林破坏严重,促使各国认识到立法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19世纪20年代,法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开始制定全国性的森林法规,如法国1827年、英国1919年的森林法。
美国在1836年颁布了首个联邦林业法令,随后逐步完善林业法规。森林法的内容逐渐扩展,从单纯保护到集约化管理和资源扩张,如联邦德国1975年的《联邦森林法》重视森林多功能性和林业生产力。苏联1918年的《森林基本法》废除了森林私有制,强调为全体人民服务和有计划的森林更新。日本在1951年的《森林法》中引入了计划制度,以促进森林永续利用和生产力提升。
中国自古就有法治林的传统,从唐虞时期的山林管理到明清时期的法律规定,都体现了对山林的保护。近代中国最早的森林法出现在1912年的《林政纲领》和1914年的《森林法》。在革命时期,各根据地政权也制定了山林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的《土地改革法》规定大森林归国有,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林业政策和保护条例,如《森林保护条例》、《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等,明确了保护和发展林业的目标和措施。
(1)什么是法治林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于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又根据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修正。
B. 怎样预防森林火灾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很大,一场大火,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把长期培养起来的大片森林烧毁,俗话说:一点星星火,可毁百年林。森林发生了火灾以后,重的,大面积林木被烧光;轻的,有些树干和树根被烧伤,影响树木的生长,降低树木的利用价值。有的树木由于烧坏树根,破坏了树根和土壤的结合,容易被风吹倒。森林里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多,从内在原因看,森林里有大量的可以燃烧的物质。从外界原因看,有火源。火源有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大类。自然火源主要是雷火,它所引起的森林火灾是比较少的,绝大多数森林火灾是由于人为火源引起的。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为火源,千万不能麻痹大意。 等森林火灾发生以后再去扑救,是不得已的办法,最根本的是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1、大力宣传《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等林业法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法治林。 2、必须严格控制火源。除了严防坏人破坏以外,对于野外生产用火,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专人负责管理。生活用火也要严格控制,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对于火柴、汽油以及其他容易燃烧的物品要严加管理。加强瞭望,及时发现火情,及时扑灭。 3、要建立健全各项护林防火制度。如,生产、生活用火制度,护林防火责任制度,进山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和奖惩制度。特别对冬至节前后、春节、清明节前后这“三节”期间,加强对进山人员的火源(火柴、打火机)和鞭炮的收缴工作,防患于未然,并使森林火灾扑救人员时刻处于待命状态。这些制度对控制火源、防止森林火灾,能起很好的作用,要认真制订和严格执行。